学科分类
/ 9
16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黄芩产地的选择、生长年限及采收方法、传统工艺与迅速趁鲜加工的对比择优、通过选用先进干燥设备及方法对黄芩饮片进行高效干燥等多个环节的综合控制,提高黄芩饮片在生产中的黄芩含量。方法按《中国药典》规定的HPLC测定各种黄芩药材及黄芩饮片中黄芩的含量,通过反复比较得出结论。结果通过一系列有效的综合控制措施,提高了黄芩饮片的黄芩含量,提升了黄芩饮片的质量。结论选择优质原药材,同时减少生产过程中有效成分的损失是提高饮片质量的根本途径。

  • 标签: 黄芩饮片 黄芩苷含量 趁鲜加工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小儿清热止咳口服液中黄芩含量的方法。方法HypersilC18色谱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4%磷酸溶液(4753),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80nm,柱温30℃。结果黄芩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04ug~1.6ug,平均回收率99.45%,RSD值为0.93%。结论本方法可行、重现性好,能有效的控制小儿清热止咳口服液的质量。

  • 标签: 高效液相色谱法 小儿清热止咳口服液 黄芩苷
  • 简介: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芩连片中巴马汀(以盐酸巴马汀计)、小檗碱(以盐酸小檗碱计)、黄芩、连翘的含量。方法色谱柱为GeminiNXC_(18)(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甲醇-0.2%磷酸水溶液(23:5:72);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270nm;柱温:35℃。结果盐酸巴马汀、盐酸小檗碱、黄芩、连翘浓度分别在0.420-4.200、2.940-29.40、2.590-25.90、0.370-3.700μg·mL-(-1)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n=6)分别为101.3%、99.6%、100.2%、99.6%,RSD分别为1.7%、1.8%、2.0%、0.9%。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芩连片的质量控制。

  • 标签: 芩连片 巴马汀 小檗碱 黄芩苷 连翘苷 高效液相色谱法
  • 简介:目的:探讨中药黄芩对牙髓干细胞的增殖、成牙/成骨分化能力的影响。方法:酶消化法原代培养人牙髓干细胞,采用甲基噻唑基四唑(MTT)比色法检测黄芩对人牙髓干细胞增殖的影响,碱性磷酸酶活性检测及Westernblot等方法检测黄芩作用于人牙髓干细胞后,其成牙/成骨分化指标,包括核心结合因子(runt-relatedtranscriptionfactor2,RUNX2)、牙本质涎蛋白(dentinsialoprotein,DSP)、Osterix(OSX)、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骨钙素(osteocalcin,OCN)的变化。结果:MTT检测结果显示,0~20μmol/L黄芩作用于牙髓干细胞后其增殖能力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而碱性磷酸酶活性检测显示:0~20μmol/L黄芩各浓度组细胞ALP活性比对照组明显增加(P〈0.01);Westernblot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20μmol/L黄芩可增强牙髓干细胞RUNX2、DSP、OSX、OPN、OCN等成牙/成骨相关蛋白的表达。结论:黄芩对牙髓干细胞的增殖无明显影响,但可促进其成牙/成骨分化能力。

  • 标签: 牙髓干细胞 黄芩苷 增殖 分化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一种同时测定唇齿清胃丸中黄芩和盐酸小檗碱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方法以Kromasil100-5C18柱(4.6mm×150.0mm,5μm)为色谱柱;以乙腈为流动相A,0.05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为流动相B,采用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78nm,柱温30℃,流速为1.0ml/min。结果盐酸小檗碱进样量在0.0124~0.3100μg,黄芩进样量在0.0217~0.5425μg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5%、99.8%,RSD分别为0.94%、0.85%(n=6)。结论该方法准确可靠专属性强、结果稳定,重复性好。

  • 标签: 唇齿清胃丸 盐酸小檗碱 黄芩苷 高效液相色谱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黄芩的药理研究与临床应用。方法对黄芩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行分分析。结果黄芩具有抑菌抗炎、清热解毒、降压、抗变态反应和清除超氧阴离子等药理作用。结论黄芩临性苦寒,归肺、胃、胆、大肠经。临床适用于治疗肺热咳嗽,湿热泻痢,目赤肿痛,吐血、鼻衄,崩漏,胎动不安等。

  • 标签: 黄芩 药理作用 临床应用
  • 简介:目的:建立黄芩药材中4种活性成分(黄芩,汉黄芩黄芩素,汉黄芩素)薄层鉴别及高效液相色谱同时定量的方法。方法:以CPACELLPAKC18色谱柱(5μm,250mm×46mm),流动相甲醇-01%磷酸溶液洗脱,测定波长275nm,柱温30℃,流速10mL·min-1。结果:4种成分的线性关系良好,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的RSD均低于30%,加样回收率为954~983%。结论:该方法简便、灵敏、准确,可用于黄芩药材的质量控制。

  • 标签: 高效液相色谱 黄芩药材 黄芩苷 汉黄芩苷 黄芩素 汉黄芩素
  • 简介:目的: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经辐照灭菌的黄芩药材、黄芩药材粉末及未经灭菌黄芩药材中黄芩的含量进行测定,比较灭菌前后黄芩含量变化情况。方法:采用Accurasil-C1(8250mm×4.6mm,5μm),以甲醇∶水∶磷酸(47∶53∶0.2)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80nm,流速:1.0mL/min,柱温30℃,进样量10μL,在该色谱条件下,进行线性梯度洗脱。结果:黄芩在0.1632~0.8160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99.53%,其RSD为0.81%。灭菌前后药材中黄芩含量有显著性变化。结论:黄芩药材不适宜应用辐照灭菌法进行灭菌。

  • 标签: 黄芩 黄芩苷 辐射灭菌 高效液相色谱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对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患者,观察选择雷公藤多片+白芍总胶囊完成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08月-2015年08月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患者102例。通过抽签法对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患者实施随机分组。分别利用B1组(观察组51例)以及B2组(对照组51例)表示两组荨麻疹患者的组别名称。B1组选择雷公藤多片+白芍总胶囊实施临床治疗;B2组选择白芍总胶囊进行治疗。比较两组荨麻疹患者在治疗总有效率方面表现出的差异。结果所有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患者完成临床治疗后,在治疗总有效率方面,同B2组荨麻疹患者进行比较,B1组患者表现出显著优势(P<0.05)。结论针对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患者,临床选择雷公藤多片+白芍总胶囊进行治疗,可以获得显著疗效,表现出的不良反应较小,最终显著提高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雷公藤多苷片 白芍总苷胶囊 慢性特发性荨麻疹
  • 简介:摘要目的优选黄芩提取物的最佳干燥工艺,将损耗率降至最低。方法采用单因素实验设计,以黄芩的损耗量为指标,考察不同干燥方法对黄芩提取物的影响。结果确定黄芩提取物最佳干燥方法为微波干燥法。结论优选的干燥工艺合理,操作简便,将黄芩提取物的损耗降至最低,为大生产的可行性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干燥方法 黄芩提取物 黄芩苷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五淋散胶囊中栀子和芍药的HPLC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DiamonsilC18色谱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甲醇-水(20∶80),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35nm;柱温30℃;进样量20μL。)结果栀子及芍药2种成分的分离度良好,标准曲线在检测范围内均呈良好线性。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快速、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可作为五淋散胶囊中栀子和芍药的定量控制质量标准。

  • 标签: 五淋散胶囊 栀子苷 芍药苷 HPLC含量测定
  • 简介:目的: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明目颗粒中淫羊藿和仙茅的含量。方法:采用C18色谱柱(4.6mm×250mm,5μm),以甲醇(A)-1.2%冰乙酸(B)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梯度洗脱程序为:0~10min,8%~15%A;10~15min,15%~25%A;15~25min,25%~30%A;25min~50min,30%A。检测波长为283nm,柱温30℃,流速1.0mL/min,进样量:10μL。结果:淫羊藿在进样量为0.02~0.18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Y=0.595X+1.17,r=0.9995;仙茅在进样量为0.04~0.36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Y=0.614X+2.737,r=0.9995。淫羊藿和仙茅平均加样回收率符合含量测定的要求。结论:该方法准确、简单、灵敏,可用于明目颗粒中淫羊藿和仙茅的含量测定。

  • 标签: 淫羊藿苷 仙茅苷 含量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 简介:目的:建立耳聋左慈丸中马钱、芍药和丹皮酚含量的液相色谱测定法。方法:采用AcclaimC18(250mm×4.6mm,5μm)色谱柱;以乙腈-0.1%磷酸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紫外监测波长为235nm;流速为1.0mL·min^-1。结果:马钱进样量在0.08672—0.8672μg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5(n=6),平均回收率为99.50%,RSD=0.43%;芍药进样量在0.18928~1.8928μg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n=6),平均回收率为99.20%,RSD=0.47%;丹皮酚进样量在0.17104~1.7104μg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8(n=6),平均回收率为99.27%,RSD=0.31%。结论:该方法处理简单,结果准确可靠。

  • 标签: 耳聋左慈丸 马钱苷 芍药苷 丹皮酚 高效液相色谱法
  • 简介:摘要红景天是提取于红景天根茎部的生物活性成分,不仅能够调节中枢神经系统提升注意力,抗疲劳,提高细胞对外部有害因素的非特异性抵抗力,调节免疫力,保护心率失常及血压造成的心血管系统损伤,通过清除氧自由基抵抗氧化应激等。有证据表明,红景天还能抑制恶性肝脏肿瘤的侵蚀性和转移力。本文旨在通过收集和综合关于红景天的基础医学及临床应用相关研究,探讨红景天医学应用潜力。

  • 标签: 红景天苷 药理作用 医学应用
  • 简介:目的研究金线重楼根茎中的化学成分,寻找中药重楼的药用资源。方法采用70%乙醇提取,利用正相硅胶柱色谱、反相硅胶柱色谱、SephadexLH-20凝胶柱色谱、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分离方法从根茎中得到单体化合物,根据其理化性质及现代波谱技术鉴定其结构。结果从金线重楼根茎的正丁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5个单体化合物,分别鉴定为:竹节参Ⅳa甲酯(1)、3-O-(6'-butylester)-β-D-glucuropyranosyloleanolicacid-28-O-β-D-glucopyranoside(2)、pregna-5,16-diene-3β-ol-20-one3-O-α-L-rhamnopyranosyl-(1→2)-[α-L-rhamnopyranosyl-(1→4)]-α-L-rhamnopyranosyl-(1→2)-β-D-glucopyranoside(3)、重楼皂Ⅵ(4)、25(R)pennogenin-3-O-α-L-arabinofuranosyl-(1→4)-[α-L-rhamnopyranosyl-(1→2)]-β-Dglucopyranoside(5)。结论化合物1~3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其糖苷配基部分也是首次从该植物中发现。

  • 标签: 金线重楼 重楼 皂苷成分
  • 简介:摘要鸢尾是鸢尾及其鸢尾科植物的主要有效成分,鸢尾民间常用草药,药用价值高。本文就近几年来鸢尾的药理活性研究进展进行简要综述。以期为进一步研究开发和利用具有丰富资源的植物鸢尾提供参考。

  • 标签: 鸢尾苷 药理活性 研究进展
  • 简介:目的探讨黄芩素对结肠癌HT-29细胞增殖、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MTT法观察黄芩素(5、10、20、40、80μg/ml)对HT-29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Transwell试验评价黄芩素(80μg/ml)对HT-29细胞迁移能力的抑制作用,Westernblotting检测黄芩素(20、40μg/ml)对HT-29细胞中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STAT3)、核因子(NF)-κB和p53蛋白表达的影响。同时以未加黄芩素为对照组。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黄芩素对细胞增殖能力有抑制作用,增殖抑制率随浓度升高而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黄芩素处理后的细胞迁移能力及STAT3和NF-κB蛋白水平均降低,p53蛋白水平升高,与对照组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芩素可显著抑制HT-29细胞的增殖、迁移能力,可能与上调细胞中p53、降低STAT3和NF-κB蛋白的表达有关。

  • 标签: 黄芩素 结肠癌 增殖 迁移
  • 作者: 释涤凡辛大永
  • 学科: 医药卫生 > 临床医学
  • 创建时间:2015-09-19
  • 出处:《中国综合临床》 2015年第9期
  • 机构:释涤凡辛大永北京中医医院顺义医院北京101300参与课题:黄芩泻白散合黛蛤散加减治疗感染后咳嗽疗效研究,项目编号:sy-201305作者简介:释涤凡,女,1982年7月,北京,北京中医医院顺义医院,呼吸科,住院医师,本科,中医临床,通讯作者:辛大永,男,1973年8月,北京中医医院顺义医院,呼吸科,副主任医师,本科.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黄芩泻白散合黛蛤散加减治疗感染后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感染后咳嗽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黄芩泻白散合黛蛤散加减口服,每日1剂;对照组给予口服马来酸氯苯那敏片(北京太阳药业有限公司)4mg/次,每日3次,可愈糖浆(北京双鹤高科天然药物有限责任公司)10ml/次,每日3次.两组疗程均为2周.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症候积分变化情况及临床总疗效.结果治疗2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80.00%(P<0.05),且治疗组证候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黄芩泻白散合黛蛤散加减治疗感染后咳嗽疗效显著.关键词感染后咳嗽;黄芩泻白散合黛蛤散;疗效观察中图分类号R256.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0-0457-01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与分析复方甘草酸的临床新用途。方法选取我院于2009年5月到2012年5月收治的慢性荨麻疹、玫瑰糠疹以及药物性肝损害患者126例,每一类患者42例,所有患者均服用复方甘草酸,对其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结果在42例慢性荨麻疹患者当中,有效率为95.2%;在42例玫瑰糠疹患者当中,有效率为92.9%;在42例药物性肝损害当中,有效率为100%。结论复方甘草酸的不良反应少,应用广泛,依从性较好,有独特的糖皮质激素样作用。

  • 标签: 复方甘草酸苷 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 临床应用 新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