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作者: 陈光华
  • 学科: 医药卫生 > 骨科学
  • 创建时间:2022-10-30
  • 出处:《中国医学人文》2022年第18期
  • 机构:重庆两江新区第一人民医院,重庆401420
  • 简介:髌骨是膝关节必不可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体最大的籽骨,它可以维持膝关节在半蹲位的稳定性,防止膝关节过度伸屈、内收和外展等活动的功能。临床上骸骨骨折是骨科中较为常见的且创伤面较小的一种骨创伤,多见于摔倒后跪地产生的骨折或膝部直接受暴力所致,其症状有皮肤挫伤、青淤、以及膝前肿胀、疼痛等。临床上,针对于髌骨骨折的治疗方法分为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为了能够更高效的不影响患者腿部的伸肌和行走功能,避免关节粘连强直,减少创伤性关节炎。本人根据自身实际的工作经验,结合一些相关的理论知识。就髌骨骨折术后的功能康复指导等相关问题阐述意见。

  • 标签: 髌骨骨折术;功能康复指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功能锻炼在髌骨骨折术后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时间2019年4月-2022年4月,接诊髌骨骨折患者110例,按照数字双盲法,分成两组;对照组常规护理,研究组开展功能锻炼;2组干预前后膝关节评分变化,疼痛评分,平衡功能,生活质量,以及康复效果,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2组经干预后,膝关节各项评分均有提高,组内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功能锻炼 髌骨骨折 术后康复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髌骨骨折术后疼痛及功能康复中运用预防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在某医院中随机选择100例髌骨骨折病人进行实验分析,临床观察时间为2020年1月到9月之间,按照抽签的方式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对照组的50名病人要选用常规化护理方式,实验组的50名病人要在常规化护理的基础上,针对疾病疼痛和功能恢复进行预防护理干预,最终对比两组病人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病人的临床治疗效率更高,疼痛和关节功能等评分更低。结论:在髌骨骨折手术后,针对病人的疼痛和功能康复要求,全面实施预防护理干预,既可以加快功能恢复速度,又可以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 标签: 预防护理干预 髌骨 骨折术 疼痛 功能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髌骨骨折患者术后施以物理疗法结合运动康复治疗的应用价值,观察对患者功能障碍的改善情况。方法:选取2021年3月到2022年2月期间髌骨骨折术后在我院接受康复治疗的56例患者,随机编号均分2组,对照组在治疗期间施以物理疗法,研究组在此基础上为其提供运动康复治疗,观察治疗效果,对比总体有效率以及关节恢复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较高,P<0.05;研究组关节活动度与肿胀度评分均较高,疼痛评分较低,P<0.05。结论:在髌骨骨折术后为患者施以物理疗法联合运动康复治疗可改善其关节功能障碍症状,促进病情恢复,建议推广应用。

  • 标签: 髌骨骨折手术 物理疗法 运动康复治疗 关节活动度 疼痛
  • 简介:摘要:目的:将循证护理模式护理方案,用于髌骨骨折临床护理服务工作,对比应用效果。方法:收集髌骨骨折患者,样本量100例,时间2020年12月—2021年12月。50例做好常规护理,组名是普通组;50例做好循证护理护理,命名为循证护理组。对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临床康复效果优良率研究。结果:对比护理1个月后循证护理组、普通组的ADL评分,前者(87.15±6.12)分,后者(72.05±4.11)分,循证护理组的ADL评分更高(p<0.05)。对比循证护理组、普通组的临床康复效果优良率,前者94.00%,后者80.00%,循证护理组的临床康复效果优良率更高(p<0.05)。结论:将循证护理模式护理方案,用于髌骨骨折的临床护理工作,显示出康复效果越佳的特点,同时在改善日常生活能力方面更具有优势。

  • 标签: 髌骨骨折 循证护理 日常生活能力 康复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物理疗法联合运动康复治疗髌骨骨折术后功能障碍的效果。方法:将2019年1月-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96例髌骨骨折术后功能障碍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并分析不同治疗方式的应用效果。结果:本研究实验组关节功能和日常功能恢复均优于对照组,且治疗效果更加显著,P<0.05。结论:物理疗法联合运动康复治疗可以有效改善髌骨骨折患者术后出现的功能障碍,提高患者的恢复速度,使其生活质量以及心理状态都得到良好的调节。

  • 标签: 物理疗法 运动康复治疗 髌骨骨折 功能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髌骨骨折术后应用不同体位护理联合早期康复训练的护理体会。方法 选取我院116例髌骨骨折术后病人,分为两组,展开不同护理。结果 通过将两组患者经过护理之后的各项指标进行对比,能够显现出实验组患者在并发症出现率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仅出现了2例,占比3.45%,而对照组则出现9例,高达15.51%。结论 不同体位护理联合早期康复训练对髌骨骨折术后病人活动能力及生活自理能力的改善相对较多,在治疗期间使用不同体位护理联合早期康复训练的手段,值得推广。

  • 标签: []早期康复训练 活动能力 生活自理能力 疗效评价
  • 简介:摘要:主要目的:研究以物理疗法结合运动康复治疗髌骨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从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住院治疗的四十六例髌骨骨折病人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将所选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二十三例,观察组采取物理疗法结合运动恢复疗法,而对照组则仅采取物理疗法治疗,并比较了两组的运动治疗功效、疼痛等多方面疗效;结论:观察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研究结果:物理疗法结合运动康复疗法髌骨骨折术后功能障碍效果较明显,可减轻病人痛苦,并且能够促进患者关节功能康复

  • 标签: 物理疗法 运动 康复治疗 髌骨骨折 骨折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髌骨骨折和股骨骨折患者手术后预防深静脉血栓时采取康复护理并观察其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治疗的髌骨骨折和股骨骨折患者170例作为观察对象,观察开始于2020年2月,观察结束于2022年2月,并且根据患者护理方法不同分成一组与二组,一组采取康复护理干预,二组使用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效果。结果:一组和二组护理效果比较,一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是1.17%,二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是10.58%;一组护理满意度是98.82%,二组满意度是82.35%。(x2=8.678,p=0.021),结果有差异。结论:髌骨骨折和股骨骨折患者手术后预防深静脉血栓时采取康复护理干预效果优良,可推广。

  • 标签: 髌骨骨折 深静脉血栓 股骨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循证护理在髌骨骨折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于2019年4月至2021年1月期间我院接治的55名髌骨骨折患者,分为对照组(24名)和循证组(31名)。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循证组行循证护理。将两种方法在临床中的护理效果予以比对,并分析。结果 对照组中13名优(54.2%),5名良(20.8%),6名差(25.0%);循证组中21名优(67.7%),9名良(29.0%),1名差(3.2%)。循证组患者护理优良率96.8%(30/31)显著高于对照组75.0%(18/24),比对差异明显(P

  • 标签: 循证护理 髌骨骨折 康复护理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研究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患者的术后护理及功能康复指导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样本选取时间为2021年01月至2021年12月于本院实施人工髋关节置换的50例患者,依据患者入院编号的奇偶性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术后护理,观察组患者则联合功能康复指导,比较项目为一般治疗信息。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Harris评分情况、肺部感染以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较大的差别(P<0.05)。结论: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患者的术后护理及功能康复指导的应用效果理想,可有效促进患者康复,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术后护理 功能康复指导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术后护理及功能康复指导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期间本院收治的接受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的患者72例,使用随机法进行平均分组,各36例。基础组实施传统的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术后护理配合功能康复指导,对比两组恢复情况、疼痛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实验组术后恢复评分、疼痛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优于基础组(P

  • 标签: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术后护理 功能康复指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儿童髌骨套状骨折的临床特点,提高骨科医师对儿童髌骨套状骨折的认识,减少误诊漏诊。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9年12月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小儿矫形外科收治并获随访的18例儿童髌骨套状骨折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0例,女8例,年龄8.0~14.0岁,平均11.4岁。右侧10例,左侧7例,双侧1例。其中摔伤10例,跳高3例,高处坠落2例,车祸2例,1例跳绳所致,均为闭合性损伤,伤后就诊时间为4 h~7 d,平均为3.5 d。18例中有12例由外院转入。所有患儿明确诊断后采用切开复位克氏针张力带固定或经骨隧道髌骨下极髌腱缝合+髌骨环周钢丝捆扎固定治疗。术后按照Bostman髌骨疗效临床评分标准进行疗效评估。结果18例患儿入院后均明确诊断并及时行手术治疗,术后18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9~28个月,平均14个月。定期复诊,患儿均Ⅰ期愈合,术后6~10个月根据骨折愈合情况取出克氏针及钢丝。参照Bostman髌骨疗效临床评分标准,术后临床效果评估优秀15例,良好3例,无漏诊、误诊病例。结论髌骨套状撕脱骨折是儿童特有骨折类型,由于撕脱远端骨折块多为软骨,X线片上不易被发现,故临床上易漏诊、误诊。提高临床医师对该型骨折的认识,是早期正确诊断、治疗的关键。

  • 标签: 髌骨套状撕脱骨折 漏诊 误诊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活动性疼痛评估护理对髌骨骨折患者术后疼痛及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7月~2022年6月于我院就诊的72例髌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原则分为研究组(n=36)与对照组(n=36)。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活动性疼痛评估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疼痛应对方式及膝关节功能。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24h、48h的静息性疼痛数字(NRS)评分、活动性NR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髌骨骨折 活动性疼痛评估 疼痛护理 术后疼痛 康复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早期康复对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术后腕关节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本研究时段介于2020年1月-2021年12月,对天全县中医医院66例桡骨远端骨折手术患者进行规范分组操作(每组3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早期康复;就两组腕关节功能康复效果、术后不同时段腕部疼痛及肿胀改善情况展开观察并对比。结果:(1)经对观察组术后腕关节功能康复效果展开评价,评价结果为96.9%,与对照组78.7%评估结果比较,前者康复效果较高(P<0.05)。(2)术后1d两组腕部疼痛及肿胀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21d两组腕部疼痛及肿胀均有显著变化;与对照组数据相比,观察组疼痛较轻及肿胀较少(P<0.05)。结论:对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术后进行早期康复干预,可促进腕关节功能康复并改善预后。

  • 标签: 早期康复 桡骨远端骨折 腕关节功能 腕部疼痛 肿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骨折患者应用早期康复训练对术后功能障碍康复的影响。方法:将2021年1月至2021年11月期间于本院接受治疗的胸腰椎骨折内固定患者共计82例作为研究对象,应用双色球分组法平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开展早期康复训练。对比两组患者腰椎功能改善情况。 结果:干预前,在ODI评分和JOA评分上,两组的分数较为相似,差异不大(P>0.05)。干预后,两组的JOA评分增加,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两组的ODI评分减少,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胸腰椎骨折患者应用早期康复训练利于患者病情康复,同时可缓解疼痛程度,值得进行推广应用。

  • 标签: 早期康复训练 胸腰椎骨折 功能障碍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患者髌骨骨折微创术后进行本体感觉训练对膝关节功能康复治疗的应用效果及其对并发症发生率的改善情况。方法 纳入2021.1-2022.1期间在本院接受髌骨骨折微创术治疗的6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进行研究。对照组30例采取常规康复训练模式,观察组30例采取本体感觉训练模式。比较两组膝关节功能康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膝关节功能康复效果对比,研究组ROM及LKS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本体感觉训练 膝关节功能 康复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功能锻炼结合骨折康复护理在临床中所发挥的作用。方法:选取120例本院收治的骨折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60例纳为研究组,60例纳为对照组。研究组采用功能锻炼结合骨折康复护理,对照组仅采用功能锻炼。对比两组患者的功能锻炼评价与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在心理支持、功能锻炼、功能恢复上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中采用功能锻炼结合骨折康复护理,能有效促进骨折患者患处功能的恢复,提升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

  • 标签: 功能锻炼 骨折 康复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功能锻炼结合骨折康复护理在临床中所发挥的作用。方法:选取120例本院收治的骨折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60例纳为研究组,60例纳为对照组。研究组采用功能锻炼结合骨折康复护理,对照组仅采用功能锻炼。对比两组患者的功能锻炼评价与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在心理支持、功能锻炼、功能恢复上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中采用功能锻炼结合骨折康复护理,能有效促进骨折患者患处功能的恢复,提升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

  • 标签: 功能锻炼 骨折 康复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