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正音乐刺激联合认知干预对ICU重症肺炎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80例重症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抽签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则予以正音乐刺激联合认知干预。比较两组在干预前后睡眠指数、情绪状态及自我感受负担方面的差异。结果干预后研究组与对照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相比干预前均较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研究组与对照组自我感受负担量表评分比干预前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研究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正音乐刺激联合认知干预可显著改善ICU重症肺炎患者的睡眠质量,同时有利于缓解患者负性情绪,降低自我感受负担。

  • 标签: 重症肺炎 正性音乐刺激 认知干预 睡眠指数 自我感受负担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循经艾灸联合五行音乐疗法辅助治疗神经耳鸣的有效。方法:本次纳入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90例神经耳鸣患者展开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45例实施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45例在其基础上辅以循经艾灸联合五行音乐疗法治疗。将两组的临床效果进行比对。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耳鸣响度、耳鸣严重程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对神经耳鸣患者辅以循经艾灸联合五行音乐疗法治疗安全有效。

  • 标签: 神经性耳鸣 艾灸 五行音乐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正暗示语言及音乐干预对手术患者在手术室等候期间不良情绪的影响。方法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选取在该院择期手术患者10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手术室等候手术期间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手术室等候期间应用正暗示语言及音乐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不良情绪、治疗配合度、治疗满意度评分。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焦虑评分(SAS)、抑郁评分(SDS)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自我效能评分、疾病认知评分、治疗配合度评分、治疗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正暗示语言及音乐干预能有效减轻手术患者在手术室等候期间焦虑、抑郁情绪,增强患者治疗信心,提高患者治疗配合度及满意度。

  • 标签: 正性暗示语言 音乐干预 手术室 等候期间 不良情绪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口腔修复护理中实施音乐护理的效果以及对患者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 2017年 06月 ~2018年 04月我院特诊科口腔修复患者 64例。按护理方式分为对照组,观察组,一组 32例。对照组口腔修复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口腔修复患者给予音乐护理。比较两组口腔修复患者护理前后 SAS(焦虑自评量表)、 SDS(抑郁自评量表)、 VAS评分(疼痛评分)。结果:护理前,观察组口腔修复患者的 SAS、 SDS评分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 P> 0.05)。护理后,观察组口腔修复患者 SAS、 SDS,低于对照组口腔修复患者,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护理后观察组口腔修复患者疼痛评分小于对照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在口腔修复过程中,对患者实施音乐护理有助于改善患者心理压力,降低患者疼痛水平,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

  • 标签: 口腔修复护理 音乐护理 疼痛 不良情绪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音乐疗法在产后抑郁症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9月至2020年8月收治的68例产后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案,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音乐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的抑郁评分和睡眠质量。结果:音乐疗法后,观察组患者的抑郁得分明显降低,睡眠质量得到明显改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音乐疗法 产后抑郁症患者 治疗方案
  • 简介:摘要:自闭症是一种由脑发育异常引起的发育障碍,主要表现为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互动发展的障碍、沟通发展的障碍,以及局限性狭窄的兴趣与固定僵化的行为等三大特征。大部分自闭症儿童,尽管有交流、交往等障碍,但是他们对音乐却有独特的敏感。对他们来说,音乐是一种愉快的体验,大多数患孤独症的孩子对音乐感觉良好。以音乐为刺激,打破儿童封闭的世界,使他们认识到周围人和事物的存在,并建立孤独症儿童与外界的联系,是促进其身心康复的最有效方法之一。

  • 标签: 音乐治疗 自闭症儿童 康复 调查与思考
  • 简介:摘要:目的 评价音乐疗法对减轻骨科术后疼痛程度的效果。方法 在本院骨科接受治疗的患者中随机挑选出100例患者,争取家属及患者本人同意之后将其分为两组进行对比分析,选取病人的入院时间2020年1月~2020年10月范围之内。应用常规护理的50例患者划分为对照组,应用音乐疗法的50例患者划分为试验组,经过不同方法护理之后,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各不相同,将其进行对比。结果 经过两种不同方法护理之后,两组患者入院第1天、手术后第1天临床疼痛程度差异不够显著(P>0.05);手术后第3天试验组患者临床疼痛程度明显更轻,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

  • 标签: 音乐疗法 骨科 术后疼痛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外科手术给患者带来诸多心理及生理上的应激刺激。音乐疗法作为一种辅助治疗方法可以缓解围手术期紧张、焦虑的情绪,减少止痛药物用量及提高术后康复质量。音乐疗法的疗效和治愈特性早已被广泛认知,值得推广应用。文章通过回顾音乐疗法在围手术期的研究进展,综述音乐疗法的发展史、可能原理学说及不同时间、不同麻醉方式下应用音乐疗法对围手术期麻醉的影响。目前,随着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after surgery, ERAS)理念的发展,多模式干预提高患者康复质量已经成为一种趋势。音乐疗法因其廉价、无创、方便实施等诸多优势,将会成为提高围手术期质量的重要辅助措施。

  • 标签: 音乐治疗 围手术期 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 早产儿护理中音乐疗法的应用效果分析。 方法: 选取 2018 年 10 月至 2019 年 10 月收治的 50 例早产儿,将其按照奇偶数分组法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音乐疗法,对比两组进奶量、体质量、睡眠时间、护理前后智力发育指数、心理运动发育指数及家属满意度。 结果: 观察组进奶量、体质量、睡眠时间均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护理后智力发育指数、心理运动发育指数及家属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 早产儿护理中应用音乐疗法不仅能增加其进奶量,延长早产儿的睡眠时间,也能促进其智力及心理的发育,从而有效提高家属的满意度。

  • 标签: 早产儿 音乐疗法 睡眠时间 智力发育
  • 简介:摘要围手术期对于患者来说是一个强烈的应激过程,常出现焦虑和疼痛,对患者的早期恢复产生一定的影响。文章主要介绍围手术期个性化音乐干预治疗的应用及前景,加强对个性化音乐干预治疗的认识及应用,降低患者围手术期应激反应,稳定情绪,加速术后康复。探究音乐对机体的生理病理改变的影响至关重要,从而为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音乐干预治疗提供理论支持。

  • 标签: 围手术期 音乐治疗法 个性化
  • 简介:摘要孤立纤维肿瘤(solitary fibrous tumor,SFT)是一种梭形细胞间叶源肿瘤,好发于胸膜。眼部SFT作为一种少见的疾病,可发生于眼的各个部位,包括眼睑、眼眶及球内。眼部SFT主要见于成年人,单眼发病,患者多以眼睑肿胀、眼球突出、视力下降及可扪及的肿块就诊。CT和MRI上多表现为界清的卵圆形至圆形软组织肿块,增强扫描后强化显著,提示肿瘤内含有丰富的血管。组织学上肿瘤由卵圆形到梭形细胞随意排列并与粗细不等的胶原混合成"无结构"样模式,肿瘤内可见典型的"分支样、鹿角样"血管。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肿瘤细胞CD34和STAT6弥漫一致强阳性,是SFT的重要诊断线索,CD99、Vimentin、Bcl-2阳性也可帮助其诊断。基因表达谱研究揭示SFT中存在NAB2-STAT6融合基因,其可能是SFT重要的发病机制之一。眼部SFT的主要治疗手段为根治手术切除,必要时术后辅以放射治疗,特别是非典型/恶性或复发性SFT。SFT属于中间肿瘤,性质介于良恶性之间,部分可复发、浸润或者转移。因此,SFT患者术后必须进行长期随访和定期复查。(国际眼科纵览,2020, 44: 266-271)

  • 标签: 孤立性纤维性肿瘤/眼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听不同类型音乐对健康人眼压的影响并探讨其潜在的机制。方法横断面研究。本研究受试者为2017年10月至2018年5月中山大学在校健康学生志愿者。研究由两部分组成。在第一部分中,受试者分别听3种类型音乐(舒缓音乐、正音乐、负音乐)各15 min,听音乐前后测量眼压,以确定可以降低眼压的音乐,并用问卷评估受试者对每种类型音乐的情绪反应。在第二部分中,分别在7:30、9:30、11:30、13:30、15:30和17:30测量眼压,以确定每名受试者的眼压峰值时间点;在第2天,受试者在各自的眼压峰值时间听降眼压音乐15 min,分别测量听音乐前后的眼压、血压、心率,并用扫频源相干光层析成像术拍摄眼前节图像,用Image J软件测量Schlemm管横截面积和直径。采用配对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第一部分共纳入15名受试者,包括7名男性和8名女性,年龄(23±1)岁。听舒缓音乐前、后眼压分别为(12.65±2.49)、(11.62±2.51)mmHg(1 mmHg=0.133 kPa),听舒缓音乐后眼压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9,P=0.032);听正音乐前、后眼压分别为(12.65±2.46)、(12.45±2.77)mmH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66);听负音乐前、后眼压分别为(10.86±2.78)、(12.13±1.60)mmHg,听负音乐后眼压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5,P=0.029)。15人中有14人听舒缓音乐后感到放松。第二部分共纳入55名受试者,包括20名男性和35名女性,年龄(26±10)岁。在每个人的眼压峰值时间点听舒缓音乐后眼压、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均降低,听音乐前、后眼压分别为(13.99±4.47)、(12.66±4.32)mmHg,心率分别为(79.57±10.43)、(75.57±9.62)次/min,收缩压分别为(118.11±13.92)、(110.82±12.67)mmHg,舒张压分别为(70.07±9.96)、(66.14±8.48)mmH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72,-3.68,-5.10,-3.65;均P<0.01)。听舒缓音乐后Schlemm管显著增大,听音乐前、后Schlemm管的横截面积分别为(230.07±92.20)、(255.96±93.36)像素,直径分别为(8.62±1.89)、(9.41±2.37)像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88,3.39;均P<0.01)。结论舒缓音乐可以降低健康人的眼压,可能通过扩张Schlemm管发挥一定作用。(中华眼科杂志,2020,56:25-31)

  • 标签: 眼内压 音乐 前房 Schlemm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医羽调音乐在脑卒中后睡眠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在该院中医内科住院诊断为脑卒中后睡眠障碍患者90例,随机分为A、B、C组各30例。A组在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收听中医羽调音乐,B组在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收听低频音乐,C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3组患者的睡眠情况。结果3组干预后睡眠质量指数量表得分均降低,较干预前明显改善,且A组明显优于B、C组(P<0.05);A组疗效明显优于B、C组(P<0.05)。结论对脑卒中后睡眠障碍患者实施中医羽调音乐,可有效缓解睡眠障碍,提高患者睡眠质量。

  • 标签: 中医羽调音乐 脑卒中 睡眠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音乐干预配合低频脉冲电刺激对产后尿潴留的护理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18年12月在东莞市滨海湾中心医院产科进行分娩后发生尿潴留的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简单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疗法进行干预,观察组采用音乐干预配合低频脉冲电刺激。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残余尿量、产后24 h出血量、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泌尿系统感染发生率、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及排尿效果。结果临床参数上,观察组干预后残余尿量、产后24 h出血量、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显著低于对照组(t=5.966、2.707、4.201、3.104,P<0.05);且观察组泌尿系统感染发生率2.3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3.95%(χ2=3.888,P<0.05)。疼痛程度和心理状况评分中,治疗前后,两组患者VAS、SAS、SDS评分均显著下降(t=4.687、6.005、5.249,2.712、2.948、2.349;P<0.05);治疗后,观察组VAS、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t=2.998、3.451、3.507,P<0.05)。排尿效果上,观察组总有效率高达93.0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74%(χ2=4.440,P<0.05)。结论音乐干预配合低频脉冲电刺激可显著改善产妇尿潴留,并具有减轻疼痛反应、调节心理情绪、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医疗费用的效果。

  • 标签: 音乐干预 低频脉冲电刺激 产后尿潴留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音乐康复护理在抑郁症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将我院 98例抑郁症患者,双盲随机法分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常规护理联合音乐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 SCL-90量表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护理满意度。 结果:实验组SCL-90量表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抑存在显著差异, P< 0.05。 结论:抑郁症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联合音乐康复护理效果确切,可减轻患者的抑郁心理,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音乐康复护理 抑郁症患者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背景音乐干预对烧伤儿童功能锻炼中疼痛管理的效果。方法将78例烧伤儿童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39例和对照组3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功能锻炼,干预组在功能锻炼过程中播放背景音乐。采用儿童疼痛行为量表(FLACC)评价患儿疼痛程度,儿童医疗恐惧调查问卷(CMFQ)评价患儿医疗恐惧程度,Barthel指数评价患儿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结果干预组第1、2、3、5、6、8、10次FLACC评分分别为(3.82 ± 0.46)、(3.25 ± 0.49)、(3.29 ± 0.57)、(3.04 ± 0.59)、(2.82 ± 0.58)、(2.90 ± 0.48)、(2.31 ± 0.32)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26 ± 0.54)、(3.88 ± 0.84)、(4.09 ± 0.86)、(3.82 ± 0.65)、(3.75 ± 0.68)、(3.39 ± 0.72)、(2.97 ± 0.6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3.457~6.363,均P<0.05)。干预后干预组医疗环境恐惧、医疗操作恐惧、自我恐惧得分分别为(6.84 ± 1.44)、(5.28 ± 1.41)、(4.18 ± 1.58)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96 ± 1.34)、(7.56 ± 2.43)、(5.78 ± 1.3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3.511、4.995、4.779,均P<0.05)。但2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背景音乐干预可以缓解烧伤患儿功能锻炼过程中的疼痛,降低患儿医疗恐惧程度,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非药物干预措施应用于疼痛管理。

  • 标签: 背景音乐治疗 疼痛管理 烧伤 儿童
  • 简介:摘要: 精神分裂症是精神疾病中常见的一种形式,通常病程较长,具有较高的复发率,且有致残的危险。尽管当前医学界针对抗精神病的研究越来越多,已经研制出多种类型的新型药物,但对于患者的全面康复仍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随着生物、心理和社会三位一体的医学模式的出现,医学研究者逐渐对音乐在精神分裂症治疗中的应用加强关注力度,并通过多项研究证实,音乐治疗对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具有积极的影响作用。

  • 标签: 音乐治疗 精神分裂 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卵巢扭转"坏死"行腹腔镜下保守手术挽救卵巢策略的可行。方法对2017年10月至2019年10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诊断为卵巢扭转患儿,立即走急诊手术绿色通道,采用腹腔镜探查手术。如果手术证实为卵巢扭转,经过家长知情同意后,立即走小儿卵巢附件扭转保守手术处理流程。卵巢扭转复位的患儿术后定期行小儿妇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随访双侧卵巢的体积、血供和卵泡情况。计算复位后各时间段卵巢体积与正常卵巢体积的比值、卵巢复位后各时间段卵巢体积与复位前体积的比值。统计保守手术后患儿卵巢保留成功率、血栓发生率、再扭转发生率、腹疼发生率、发热发生率、肿瘤恶变率。结果71例卵巢扭转患儿接受了保守手术治疗,年龄为(6.51±3.98)岁,术后随访时间超过3个月。从发病开始到接受手术的时间为(43.91±17.37)h。本组患儿腹疼的发病时间和缺血程度之间有明显相关(r=0.85,P<0.01)。所有病例均行腹腔镜下扭转卵巢复位术。所有复位卵巢患儿术后均未出现血栓发生的症状和体征。2例患儿出现一过发热,所有患儿腹疼的症状和体征术后均逐渐消失。所有复位的扭转卵巢随访过程中未发生再扭转。69例非恶性肿瘤卵巢扭转复位后,随访观察未发现恶变情况。所有患儿术后均未发生卵巢再扭转或者因保守手术引起的其他并发症而需要的非计划二次手术。3个月后彩色多普勒超声随访结果提示卵巢保留的成功率达98.60%。结论儿童卵巢扭转"坏死"行保守手术挽救卵巢策略具有可行,但目前国内尚无相关的指南规范,术前需与家属充分沟通、解释病情,争取家属的理解与配合。

  • 标签: 卵巢扭转 保守性手术 腹腔镜手术 卵巢扭转复位术 卵巢肿瘤剥除术
  • 简介:摘 要:音乐治疗是最大众化的艺术治疗方式。在音乐的环境中与治疗师建立信任与和谐的关系,从而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帮助其缓解消极情绪。本文介绍了音乐治疗多方面的作用原理及我国关于音乐治疗缓解消极情绪的研究,并提出了目前研究的不足和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 标签: 音乐治疗 消极情绪 焦虑 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