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对于地震后儿童伤者采取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方法将我院近期(2015年9月—2016年9月时期)地震后儿童伤者共计33名,采取常规护理模式为对照组。2016年10月我院开展心理护理干预,针对(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时期)收治另37名地震后儿童伤者为心理组。将两组儿童伤者护理前、后SAS、SDS评分及可正常上学、生活儿童比例对照。结果经过心理护理干预后,护理组地震后儿童伤者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且3个月随访后可正常上学、生活儿童伤者护理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地震后受伤儿童极易发生心理焦虑、抑郁的不良心理因素,采取相应的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其不良心理状态,使伤后儿童可正常生活、学习,值得临床早期推广。

  • 标签: 地震后 儿童伤者 心理护理干预 效果分析
  • 简介:根据国家卫生部转发的通知,我院于2008年5月23日收治36名从四川灾区空运至南京的地震伤病员,这一突发事件,不仅是历史和社会赋予我们的责任,同时也是赋予护理队伍发展和成长的良好契机.

  • 标签: 汶川地震 救治 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产后大出血是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在我国占首位,由于本院地处高寒缺氧(海拔3700米以上)的边缘地区,交通不便,加之地震灾害的影响,产后大出血明显较地震前增多。

  • 标签:
  • 简介:目的了解地震灾区大学生经历地震后的心理健康状况,探讨提高这些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措施。方法采用症状自评表量(SCL-90)对地震灾区学生共110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地震灾区大学生总分高于全国常模(P〈0.05),其中躯体化、强迫、焦虑、抑郁、恐怖、敌对、偏执、精神病性共8个因子得分显著高于常模(P〈0.01)。结论四川地震发生4个月后,灾区大学生仍有显示出较多的身心问题,表现为躯体化、强迫、焦虑、抑郁、恐怖、敌对、偏执、精神病性方面的症状。干预对策为建立学校、院系、班级3级预警系统;评估大学生心理状况,建立心理健康档案,进行团体辅导、团体咨询与团体心理治疗;院系老师帮助学生解决心理困惑;班级发挥学生党员、团员骨干作用,了解其思想动态和心态,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

  • 标签: 地震 大学生 SCL-90 心理护理
  • 简介:[目的]总结地震后挤压综合征病人的急救及护理经验,以期为灾难后救治提供参考,减低灾难后远期病死率。[方法]选择22例入住ICU时间大于8h的挤压综合征病人。[结果]死亡4例,病情稳定转出ICU5例,其中死亡1例,转外院继续治疗13例,其中死亡1例,病死率为27.3%。[结论]地震后挤压综合征病人应做好急性肾衰竭的护理、伤肢护理、人工气道及机械通气的护理,治疗过程中严格操作规程,做好基础护理及心理支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做好监护记录。

  • 标签: 地震 挤压综合征 急救护理
  • 简介:摘要报告了7例地震后焦虑抑郁伤员的心理干预。主要措施包括确立首问负责制、增强护患沟通、正视残肢现实、集体心理干预与个体心理干预相结合、针对性地提供心理干预、引导情感宣泄。经积极治疗和心理疏导,患者康复出院。

  • 标签: 心理护理 自然灾害 焦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地震后葡萄膜炎患者的心理状态以便采取相应的心理护理措施,更好的配合治疗。方法对2008年5月13日至2008年11月30日,本院收治灾区39例葡萄膜炎患者于入院24h及出院时分别采用抑郁自评表(SDS)进行测评。结果39例葡萄膜炎患者入院时抑郁发生率56.4%,SDS总分为46.2±18.4;心理护理后出院时,SDS总分为36.1±10.1,低于入院时(P<0.05)。结论有针对性地对地震后灾区葡萄膜炎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可减轻患者的不良心理反应,有利于疾病的康复。

  • 标签: 葡萄膜炎 心理 护理
  • 简介:目的研究催眠治疗对地震后心理应激反应的疗法。方法连续累积自2008年5月22日-7月10日在四川平武地震灾区接受催眠治疗的地震后心理应激反应患者21例,记录导致其痛苦的心理症状的种类,采用催眠疗法合并其他心理治疗技术进行治疗,比较治疗前及治疗后1周患者心理症状的变化。结果地震后应激反应的心理症状主要为失眠、闪回、逃避、高警觉、房屋摇晃感、纳差、情绪低落、自责、焦虑、恐惧。除逃避症状外,与地震后应激反应有关的其他9个心理症状的出现频率治疗后均低于治疗前,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催眠治疗能有效缓解地震后应激反应各种心理症状,合并其他心理治疗技术可使心理症状缓解更加全面,疗效更佳。

  • 标签: 催眠 地震 应激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根据玉树地震后21例急性高原性肺水肿的X线表现,分析高原地震后急性高原性肺水肿高发的原因及急性高原性肺水肿的X线征像。结果(1)肺内改变双肺呈小片状及絮状、片状、弥漫性实变等几种类型。(2)肺门改变一侧或双侧肺门对称性增大,其周可见片絮状渗出。(3)胸膜改变叶间胸膜增厚。1-4周内逐步复查X线平片病变吸收好转。结论X线平片在高原地震后高原性肺水肿的诊断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 标签: 玉树地震 急性高原性肺水肿 X线诊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德阳地区地震后心身疾病的发生状况。方法使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对在神经内科门诊就诊的地震后心身疾病患者107例,与地震之前在神经内科门诊就诊的心身疾病患者118例(对照组)进行相应的症状比较。结果观察组出现焦虑障碍70例(65.4%)、抑郁发作59例(55.1%)。对照组出现焦虑障碍14例(11.9%)、抑郁发作12例(10.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心身疾病的发生率中,焦虑障碍占65.4%,比抑郁发作发病率更高。结论德阳地区地震后心身疾病的发生率明显增加,焦虑障碍的发病率较高,焦虑与抑郁共病的患者较多。

  • 标签:
  • 简介:摘要4.20雅安芦山强烈地震发生后,作为医疗救援的前线医院,通过快速反应、组织协调、分工协作、及时分流、充分整合资源等一系列举措,实现了震后医疗救援工作有序、有效的进行。为此,将雅安市人民医院在本次地震救援中的系列举措进行梳理,形成一种地震后市级前线医院的医疗救援雅安模式供类似灾害事故发生后借鉴使用,以达到最佳救治目的,最大程度的降低死亡率和伤残率。

  • 标签: 市级前线医院 地震后 医疗救援 雅安模
  • 简介:目的回顾性分析甘肃省岷县、漳县地震医疗救治工作。方法对甘肃省各市、县上报省抗震救灾指挥部的医学救援数据采用Excel软件建立数据库,并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地震发生后,甘肃省卫生医疗系统迅速响应,启动应急预案,派出多批救治医疗队支援地震灾区。截至震后14天,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已完成4377名地震伤员的救治工作,全面开展了院内感染控制工作,以及多批次心理干预工作。结论在岷县、漳县6.6级地震的医疗救治中,甘肃省卫生医疗系统应急救治反应迅速、有效、有力,顺利完成了医学救援工作,完成了抗震救灾的第一阶段任务。

  • 标签: 岷县、漳县地震 医学救援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北川震后2010-2014年艾滋病筛查结果特点。方法研究对象来自对北川震后2010年至2014年的确诊为艾滋病的患者,分析其年龄、性别、文化程度、感染原因以及其他发病特点,进行综合性的总结。结果在艾滋病阳性检查率上,2010年最少,仅为0.1%,2011年至2014年依次为0.32%、1.23%、0.99%、1.04%,5年的平均检出率为0.6%;在患者文化程度上,小学及文盲比例为40%,中学比例为43.33%,感染者多集中在低文化程度者中;在患者性别上,主要集中在男性,男女比例为1911;职业特点上,农民占比为60%;送检人群中,MSM占比16.67%,感染者家属占比20%;婚姻状况中,已婚占比63.33%,未婚者占比33.33%。年龄分布中,30岁以下者占比30%,30-50岁者占比46.67%,51岁及以上者占比23.33%,群体主要集中在中年群体。结论北川癌症感染分布群体较广,但主要集中在低文化程度、农民、已婚、中年等群体中,但是相关宣传教育工作要针对群体特点进行针对性展开。

  • 标签: 北川 艾滋病 发病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芦山地震后5年雅安地区藏族、彝族睡眠障碍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地震等灾害性事件后少数民族精神健康远期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定研究对象1126名,采用《一般健康信息登记表》收集一般人口学资料及健康相关信息、美国精神诊断标准(DSM-V)进行诊断,《睡眠障碍流行病学检查登记表》登记睡眠状况,所有收集数据使用spss22.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研究发放并回收问卷1126份,有效问卷共1076份(95.56%)。单因素分析显示:女性较男性入睡困难、睡眠维持、早醒、睡眠困难持续时间及社会功能损害明显,睡眠障碍中藏族较彝族早醒这一问题明显,采用logistic二元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婚姻、地震后稳定收入、吸烟、慢性病等为睡眠质量的危险因素。结论芦山地震后5年雅安地区藏族、彝族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睡眠障碍问题,生理及睡眠习惯对其影响较显著,应采取多种方式对存在睡眠障碍的患者进行有效干预,提高其睡眠质量。

  • 标签: 睡眠障碍 彝族 藏族 影响因素
  • 简介:2013年7月22日岷县、漳县发生里氏6.6级地震后,甘肃省卫生厅立即成立抗震救灾医学救援指挥部,下设心理危机干预医疗队,负责各医疗队心理干预人员培训及有关知识的宣传。在震后21天内,心理干预医疗队对重点人群共进行了紧急心理危机干预90余场次(8194人次),个别心理辅导617人次,会诊精神疾病患者31人。震后灾民的抑郁、焦虑情绪明显增加,急性应激障碍显著增加。震后心理危机干预工作量大,任务艰巨,但甘肃省自身力量薄弱,需要国家的支持。

  • 标签: 岷县、漳县地震 心理危机干预
  • 简介:挤压综合征是获救的地震伤员除创伤外死亡的最重要原因,死亡率高达50%。多因地震、矿井塌陷、车祸等外界物体压迫肢体、躯干引起。而挤压综合征通常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afar),我院本次所收治的地震伤员中,挤压综合征的发生率达5.43%,急性肾损伤达3.81%。对这些伤员,血液净化治疗是挽救其生命最有效的方法。

  • 标签: 挤压综合征 血液净化治疗 地震 资源管理 急性肾功能衰竭 群发
  • 简介:汶川地震不仅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给地震灾民的心身健康、生活环境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带来了严重损害。与其他地震灾民相比,板房灾民是一个更加值得关注的特殊群体。所谓板房灾民是指汶川地震后,因房屋受损或倒塌居住在临时安置房(即板房)的灾民。

  • 标签: 地震 板房灾民 生活质量 影响因素 应对策略
  • 简介:了解地震灾区高三学生的焦虑程度及其影响的主要因素,为突发事件下对高中学生的心理干预提供科学依据。采用焦虑自评量表、特质应对方式问卷,卡特尔16PF人格问卷等对宁强震区的在校高三学生进行调查。①震区高三学生的焦虑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健康人群(P〈0.01);②学生的焦虑水平与其人格、特质应对方式以及个人状况中的一些因素具有相关性(P〈0.01);③16PF中的忧虑性、特质应对方式中的消极应对因素以及个人状况中的生活状况是影响学生焦虑程度的3个主效应因素(P〈0.01)。由此可见,突发事件发生后,消除高中学生的焦虑状况应主要从消除其忧虑性、消极应对方式以及改善其生活状况着手。

  • 标签: 焦虑 人格 生活质量 自然灾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