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螺栓连接的紧固在汽车装配制造环节中,已经成为最普遍、最重要的工艺。为了确保连杆的装配质量,在连杆螺栓拧紧上使用多拧紧机。文章介绍了多电动拧紧机控制系统的现状和基本构成原理,连杆拧紧机在发动机装配中的应用,通过螺栓拧紧过程分步及角度控制达到螺栓拧紧力矩受控。

  • 标签: 扭矩 拧紧原理 拧紧方法
  • 作者: 黄丽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18-04-14
  • 出处:《科技新时代》 2018年第4期
  • 机构:摘要:机械设备的运转离不开传动轴,传动轴是一个高转速、少支承的旋转体,是汽车传动系中传递动力的重要部件,它的作用是与变速箱、驱动桥一起将发动机的动力传递给车轮,使汽车产生驱动力,通过它还能解决高转速状态下的耐摩擦性能及平衡性能,同时通过有效的润滑解决摩擦散热的问题。
  • 简介:摘要目的增加临床护理人员对静脉留置针使用和护理的认识,进一步落实相应预防和应急处理措施。方法参考有关资料,结合本次留置针断裂事件进行原因分析。结果优质导管材料和规范的穿刺、护理及拔针方式在预防导管断裂方面具有有重要作用。结论临床护理人员应掌握规范的留置针使用方法、护理要点及留置针软套管断裂的应急处理流程,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促进护理安全。

  • 标签: 留置针断裂 原因分析 预防措施 应急处理
  • 简介:摘要文章介绍五联动数控机床的发展,并且重点分析五联动数控机床在目前的工业生产中应用时所表现出的优点以及在不同行业中进行零件加工的应用情况,以供参考。

  • 标签: 5轴数控机床 发展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肌腱离断术后高频超声检查的临床意义。方法对45例各种原因引起肌腱离断术后患者进行高频超声检查。结果45例患者中吻合口腱性连接31例,瘢痕连接12例,再离断2例;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术后肌腱粘连,轻度7例(15.6%),中度25例(55.6%),重度13例(28.9%)。结论高频超声能监测肌腱离断术后肌腱愈合情况,及时发现并发症,为进一步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 标签: 高频超声 肌腱断裂 吻合口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闭合性跟腱断裂的超声表现特点。方法对运动损伤后跟腱断裂30例患者行彩色多普勒超声纵、横向检查,观察患侧跟腱形态内部结构和回声特征。结果跟腱断裂22例中超声提示完全性跟腱断裂,8例部分性跟断裂,均经手术证实。结论高频超声能清晰显示跟腱的形态结构,实时、直观、准确地诊断跟腱损伤的部位及程度,结合动态观察还能提供跟腱的功能学信息,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客观依据。

  • 标签: 超声 跟腱断裂 声像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外伤性泪小管断裂吻合术失败原因,以发现术中术后应该注意的问题,从而提高泪小管吻合术的成功率。方法回顾我院近4年的68例泪小管断裂的病例,显微镜下寻找断端,硬膜外管做支撑物,吻合后分析预后。结果9例患者导管脱出再次插入;5例患者吻合口撕脱分离再次吻合;12例上睑固定线松脱再次缝合。讨论多种原因可导致泪小管吻合术失败,术中注意可能引起泪小管吻合失败的原因,可以减少手术后多个问题的出现。

  • 标签: 泪小管断裂 显微镜 吻合 失败原因
  • 简介:摘要船舶尾管密封装置是保证轴系正常工作,防止尾管内润滑油外泄造成水域污染,防止河水及泥砂侵入尾管内加剧与轴承磨损、破坏润滑油的性能和防止润滑油直接泄漏损失的装置。因此,尾密封装置的可靠运行,对船舶轴系的动力传动有着重要意义。本文针对当前中国海上小型舰艇主流尾密封基本结构和润滑方式现状,归纳舰艇尾密封装置常见故障和处理措施,为海上舰艇尾故障处理提供参考。

  • 标签: 尾轴密封 基本结构 常见故障 处理措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以曲轴磨削加工为研究对象,为了能够提升在实际加工过程中曲轴径直径的合格率及表面质量,笔者从加工工艺过程进行分析,探究了在磨削加工曲轴过程中,影响轴颈直径的工艺因素。通过分析径直径模型,探索出加工工艺参数与加工精确度之间的关联,计算出最佳节点。

  • 标签: 轴径直径 磨削加工工艺 动力学模型 多目标优化 网格寻优算法
  • 简介:摘要咳嗽是机体的防御反射,剧烈咳嗽可致腹直肌断裂、腹部血肿形,临床实属罕见,且术前容易误诊。本文对我院近两年收治的咳嗽致腹直肌断裂病例2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合既往类似病例报道,分析该疾病临床发病特点及误诊原因,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 标签: 腹直肌断裂 腹壁血肿 临床诊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青少年角膜曲率、眼与屈光度的关系。方法将2017年11月到2018年7月来我院就诊的青少年103名(共206眼),根据等效球镜度不同分成正视组、远视组、近视组,其中根据近视程度将近视组分成低度近视组、中高度近视组。测量患者的屈光度、角膜屈光力、眼长度,计算等效球镜度、眼长度与角膜曲率比(AL/CR),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角膜平坦屈光力在各组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角膜陡峭屈光力仅在近视组与远视组间和低度近视组与中高度近视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1),在其他各组间无差异(P>0.05)。正视组、远视组及近视组三组间眼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近视组眼长度显著长于另外两组。中高度近视组眼显著长于低度近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眼与角膜曲率的比值(AL/CR)在各组间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在中高度近视组中AL/CR最大;远视组AL/CR最小(P<0.01)。结论角膜曲率和眼长度是决定屈光度大小的主要影响因素,眼与角膜曲率比值(AL/CR)是预测近视发生发展的敏感指标。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患者Ⅲ型胶原比例的高低与其临床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2015年1月至2016年10月我科共收治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患者41例,其中男39例,女2例,年龄20~55岁,平均36.2岁;左侧23例,右侧18例。损伤部位:距离跟骨结节4.5~6.0cm。采用自行研制的微创跟腱缝合技术和器材进行手术治疗,伤后至手术时间为1~6天,平均2.2天,术中取断端局部横断面病理标本(距断裂位置〈0.3cm)做天狼猩红染色,计算每个患者跟腱胶原中Ⅲ型胶原的比例,并按照其比例高低分为四组:A组0%~25%,B组26%~50%,C组51%~75%,D组76%~100%)。术后随访12~18个月,平均16.8个月,根据Arner-Lindholm评定法进行预后评分。结果四组终末随访预后评定均达到优良水平,但术后6个月却有明显差异,A组共10例,优5例,良2例,差3例,总体优良率70%;B组共14例,优11例,良3例,总体优良率100%;C组共12例,优10例,良2例,总体优良率100%;D组共5例,优1例,良2例,差2例,总体优良率60%;术后6个月随访功能评定,A组与D组间优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优良率明显低于B组、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8);B组与C组间优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优良率明显低于B组、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9)。结论对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患者,由同一组医师进行相同的手术及术后康复指导,四组患者自身跟腱Ⅲ型胶原的比例不同,可能会导致功能恢复速度和程度有明显差异,Ⅲ型胶原比例过高或者过低的患者恢复较慢。

  • 标签: 跟腱 急性病 腱损伤 胶原Ⅲ型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一种治疗新鲜闭合性跟腱断裂的简单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对27例新鲜闭合跟腱断裂采用跟腱后侧正中内侧入路,间断缝合法缝合跟腱,术后在手术医生及康复医师的指导下进行康复训练。结果27例随访8月~2年,平均14月,依据Amer-Lindholm疗效评定标准,优22例,良5例。随访期间无跟腱再断及感染等并发症。结论绝大部分新鲜闭合性跟腱断裂均需行手术治疗,采用跟腱内侧切口入路,间断缝合跟腱,术后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行功能锻炼可获得较好的疗效。

  • 标签: 闭合性跟腱断裂 间断缝合法
  • 简介:摘要静脉留置针作为头皮针的替代产品,操作简单、使用方便、静脉内留置时间长、保护血管,可随时进行输液治疗,不仅有利于危重患儿的抢救、提高护理工作效率,还减少反复穿刺对血管的损伤,减轻患儿的痛苦,现已广泛应用于小儿临床1。由于拔管操作失误导致静脉留置针导管断裂并残留于头皮血管内已有报道2-3,如果一旦发生,将会给患儿带来生命危险,还严重影响护理质量。2016年5月,发生1例留置针导管断裂病例,现将上诉事件的处理措施、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报告如下。

  • 标签: 导管断裂 个例 原因分析 护理
  • 简介:内容摘要根据中空传动汽车零件毛坯的特点及加工要求,合理设计和制作了工装,满足了产品的加工精度和形状尺寸要求。

  • 标签: 中空传动轴 汽车零件 制造工艺
  • 简介:摘要目的动态分析青少年近视角膜塑形术后眼变化情况。方法选择2016年3月—2017年3月期间我院接收并行近视角膜塑形术的青少年患者56例,共89眼;观察配戴后1周、1、6、12、24个月患者眼变化情况;并根据年龄、近视的程度进行分组,共分为低近视组(球镜≤-3.00D)、中近视组(-3.25~-6.00D),低年龄组(8~10岁)与高年龄组(11~14岁)。结果戴镜6个月后患者眼增长,且与配戴前对比,P<0.05;1月后低近视组、中近视组眼增长,且差异显著,P<0.05;中近视组的眼增长慢,而低年龄组与高年龄组的眼增长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中近视(-3.25~-6.00D)青少年患者配戴角膜塑形镜后,控制近视效果更佳,但年龄不会对控制近视的效果造成影响。

  • 标签: 青少年 近视角膜塑形术 眼轴动态
  • 简介:目的:探究[牙合]贴面厚度以及牙体预备形式对全锆[牙合]贴面的抗折性能及失效模式的影响。方法:预备标准人工磨牙形成3组不同形式的预备体:A组[牙合]面均匀磨除0.5mm,B组[牙合]面均匀磨除0.5mm,轴面包绕高度1.5mm,C组[牙合]面均匀磨除0.5mm,并预备髓腔固位。采用CAD/CAM系统,通过DentalDesigner软件,将每组分别设计为0.5mm、1.0mm、1.5mm三种不同厚度,共制作出72个[牙合]贴面;测试不同牙体预备形式及不同厚度的[牙合]贴面的断裂载荷,并分析其失效模式。结果:不同牙体预备形式及不同厚度的全锆[牙合]贴面的平均断裂载荷值为:A组:(1275.9±205.6)N(0.5mm厚度);(2320.6±296.7)N(1.0mm厚度);(4909.1±399.3)N(1.5mm厚度);B组:(1404.5±215.3)N(0.5mm厚度);(2509.8±380.6)N(1.0mm厚度);(4917.8±320.4)N(1.5mm厚度);C组:(1279.6±248.4)N(0.5mm厚度);(2346.6±260.2)N(1.0mm厚度);(4575.3±458.7)N(1.5mm厚度)。随着厚度的增加,全锆[牙合]贴面的抗折性能也随之增加,同一牙体预备形式不同厚度的断裂载荷有统计学差异,不同牙体预备形式同一厚度的断裂载荷无统计学差异。0.5mm与1.0mm组别的失效模式(修复体折裂)相似,与1.5mm组别的失效模式(修复体与代型同时折裂)存在差异。结论:全锆[牙合]贴面厚度对其抗折性能有影响,抗折性能随着其厚度的增加而增大。牙体预备形式对[牙合]贴面的抗折性能没有影响。厚度为0.5mm的全锆[牙合]贴面可以满足临床需要。

  • 标签: 贴面 厚度 抗折性能 失效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泪小管断裂吻合术手术技巧和硬膜外导管应用效果。方法选定本院收治的泪小管断裂患者28例,研究时段从2015年7月至2018年7月,均行泪小管断裂吻合术治疗,分析治疗效果。结果28例泪小管断裂患者均成功在硬膜外导管支撑实施泪小管断裂吻合术,其中痊愈12例、有效15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6.43%。术后1例泪小管豁口,发生率为3.57%。结论以硬膜外导管支撑实施泪小管断裂吻合术治疗泪小管断裂,临床疗效显著,且操作方便,值得借鉴。

  • 标签: 泪小管断裂 泪小管断裂吻合术 硬膜外导管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ATS与计是保障车站安全运营的主要系统,其操作与维护主要由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但是对其进行监控并且发生故障时的应急处置往往需要行车值班员进行,这就要求车站行车值班员对该系统有一定的了解并熟悉常见故障的处理流程,本文立足于一线车站值班员实际工作,从ATS、计的工作原理、主要操作、故障分类及应急响应等方面进行研究,旨在使车站人员更好的掌握ATS、计相关知识及故障响应方法,确保行车安全。

  • 标签: ATS设备 计轴设备 设备故障 故障分析 应急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