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4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使用带线锚钉治疗跟腱止点附近断裂的疗效及体会。方法使用带线锚钉修复跟腱止点附近断裂6例患者,按照Arner-Lindholm评定标准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所有6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0~12个月,按照Arner-Lindholm评定标准评定临床疗效,优4例,良2例。结论使用带线锚钉治疗跟腱止点附近断裂,可有效避免跟腱再断裂,能及早进行功能锻炼,是治疗跟腱止点附近断裂的理想治疗方法。

  • 标签: 跟腱 断裂 带线锚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股腘动脉支架断裂的临床表现、发生机制及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支架断裂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并结合复习相关国内外文献进行讨论。结果两例行SFA支架置入术数年后支架断裂,其中一例引起下肢股动脉破裂形成下肢血肿,后给予支架内再植入Viabahn覆膜支架,另一例引起股动脉支架内闭塞形成下肢缺血,后予PTA治疗。均能恢复下肢血流,改善症状。结论支架断裂可产生严重并发症,目前研究报道比较少,应该引起足够重视。

  • 标签: 股腘动脉,支架断裂,腔内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陈旧性跟腱断裂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陈旧性跟腱断裂病例的临床资料,采用跖肌腱转位编织缝合联合Lindholm法修复跟腱,术后石膏固定,系统进行功能练习,评价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本组36例患者,按Arner-Lindholm评分标准,优26例,良6例,差4例,优良率为88.8%。结论跟腱断裂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十分必要,采用跖肌腱转位编织缝合联合Lindholm法修复跟腱,疗效确切。

  • 标签: 陈旧性跟腱断裂 手术治疗 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膝关节表面置换术后髌韧带断裂罕见,临床上,膝关节表面置换术后极易忽视髌韧带断裂的可能。本文在此报道1例膝关节表面置换术后髌韧带断裂的病例。患者女性,80岁,因"双膝疼痛3年,加重伴活动受限6月"就诊。患者于就诊3年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双膝部疼痛,休息后好转。就诊6月前双膝疼痛加重,尤其行走时疼痛明显,不能伸直,走路跛行。病程期间多次向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并自行口服药物"强骨粒",病情无明显好转.

  • 标签: 膝关节表面置换 髌韧带断裂 术后 膝部疼痛 关节腔内注射 口服药物
  • 简介:摘要通过PICC导管的方式为患者给药,有利于患者在整个治疗期间接受营养支持与治疗,这对于保证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治疗安全具有积极的作用,尤其是对于长期开展静脉化疗的肿瘤患者来说,为其实施PICC导管治疗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是随着导管在体内留置时间的延长,在机械性静脉炎、堵塞、感染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之下,也容易导致出现PICC导管的断裂,此时需要在DSA引导之下将断裂PICC导管取出,为了有效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做好其护理配合工作非常的必要,本文就主要针对此予以简单分析。

  • 标签: DSA引导 PICC导管 断裂 介入取出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腰椎滑脱行椎弓根钉内固定术后钉棒断裂的原因。方法对2007年1月至2015年10月在我院住院并行椎弓根钉治疗的138例腰椎滑脱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腰椎滑脱的节段、是否伴有峡部裂、植骨融合方式及是否使用横连对椎弓根钉断裂的影响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发生椎弓根钉断裂或连接棒断裂共8例。L4滑脱断钉者2例(2/53),L5滑脱断钉者6例(6/58),L5滑脱断钉较L4滑脱者断钉发生率明显较高(P<0.05)。伴有腰椎峡部裂者断钉5例(5/55),不伴有峡部裂者断钉3例(3/83),伴有腰椎峡部裂的病例其断钉的发生率明显较不伴有峡部裂者高(P<0.05)。椎间植骨组断钉1例(1/104),横突间植骨组断钉4例(4/25),未植骨断钉3例(3/9),椎间植骨组断钉率低于横突间植骨组(P<0.05);横突间植骨组与未植骨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使用横连组断钉4例(4/25),使用横连组断钉4例(4/113)。未使用横连组断钉发生率高于使用横连组(P<0.05)。结论腰椎滑脱内固定术后椎弓根钉断裂既与滑脱本身特性,即滑脱节段、峡部是否完整有关,也与治疗方法的选择有关,融合方式不当,未正确使用横连,过于强求复位等都会增加术后椎弓根钉断裂的风险。

  • 标签: 腰椎滑脱 椎弓根螺钉 钉棒断裂 原因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应用双蒂推进皮瓣VSD密闭引流技术治疗跟腱断裂术后伤口感染的临床疗效,探讨治疗跟腱断裂术后伤口感染简单有效的方法。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7例跟腱断裂术后伤口不愈合患者,应用双蒂推进皮瓣VSD密闭引流技术治疗。观察伤口感染控制机伤口愈合率,随访3个月观察踝关节屈伸活动度及提踵及足跖屈肌力。结果17例患者30天伤口愈合率达100%。其中4例10天撤掉VSD敷料原切口轻度红肿,少许渗出,予以从皮瓣内侧伤口应用雷夫诺尔纱条深层引流,后伤口全部愈合。随访3个月,除外一例69岁高龄患者遗留背伸障碍外,其他14例踝关节均屈伸自如,15例患者术后提踵及足跖屈肌力均达四级强。结论双蒂推进皮瓣VSD密闭引流技术治疗跟腱断裂术后伤口感染的临床疗效满意,值得探讨并推广应用。

  • 标签: 跟腱断裂 伤口感染 皮瓣 VSD敷料
  • 简介:目的对比3种方法治疗急性距腓前韧带断裂的临床效果。方法2008年7月~2012年2月,运用三种方法治疗急性距腓前韧带断裂患者82例,其中采用石膏固定法31例(Ⅰ组),带线锚钉缝合法28例(Ⅱ组),腓骨骨膜翻转结合带线锚钉缝合23例(Ⅲ组)。所有患者术后12个月后(包括12个月)按美国AOFAS足踝评分标准进行关节功能评定。结果本组82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3~16个月(平均l4.7±1.4个月),Ⅱ、Ⅲ组疗效优于Ⅰ组(P<0.05),Ⅱ、Ⅲ组间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急性距腓前韧带断裂,运用带线锚钉手术修复损伤韧带比石膏固定法更具有优势。

  • 标签: 距腓前韧带 创伤和损伤 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急性跟腱断裂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的相关研究。方法查阅近年关于急性跟腱断裂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的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急性跟腱断裂治疗包括手术及非手术治疗两种方式。手术治疗后,跟腱再断裂发生率不高,但存在比较高的伤口感染等并发症。非手术治疗后,早期功能锻炼可以使跟腱再断裂发生率降低,但是目前还没有统一的矫形支具和具体的锻炼方法。结论手术与非手术治疗急性跟腱断裂各有优势与不足,在功能恢复方面的评价并不确切,因此还需对非手术治疗早期功能锻炼方式以及促进跟腱愈合的机理进行探索。

  • 标签: 急性跟腱断裂 非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杰尾丝断裂的吉妮宫内节育器取出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出我院 2014年 1月 ~2017年 1月期间入院进行吉妮宫内节育器取出,且曾因宫颈外牵拉尾丝导致尾丝断裂、铜节脱落等患者 68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 34例。观察组患者在术前 5h左右阴道后穹窿放置米索前列醇并且在 B超监视下取出,对照组患者术前 5h左右口服米索前列醇不通过 B超检测取出,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等相关指标、取器成功率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最终取器顺利 31例,困难 3例,取器成功率达到 100%,高于对照组的 85.3%, P<0.05。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比对照组更少, P<0.05。出现的腹痛、恶心、腹泻和阴道流血总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35.3%,低于对照组的 61.8%, P<0.05。结论:针对尾丝断裂的吉妮宫内节育器取出术,在术前为患者提供阴道后穹窿放置米索前列醇,并确保整个过程在 B超监视下完成,更能提高节育器取出的成功率,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安全可靠。

  • 标签: 和杰尾丝断裂 吉妮宫内节育器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型锚钉治疗闭合性伸指肌腱止点断裂临床效果。方法自2015年1月-2015年12月,应用施乐辉公司微型双固定锚钉治疗25例闭合性伸指肌腱止点断裂患者。结果病人均获得随访,随访3~12个月。按照Dargen功能评定标准,优良率为88%。结论应用微型锚钉治疗闭合性伸指肌腱止点断裂,优点突出,安全可靠,能够获得良好治疗效果。

  • 标签: 闭合性 伸肌腱止点断裂 锚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