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通过观察超长配戴角膜接触镜一例的症状及体征,并结合相关案例得知,超长配戴角膜接触镜对眼的影响较为显著,可出现泪膜的稳定性下降,角膜上皮损伤、水肿、角膜知觉减退及新生血管形成,还可形成巨乳头性结膜炎。因此配戴角膜接触镜时应严格按照角膜接触镜验配流程进行选择,要求顾客严格规律配戴及对接触镜认真进行护理,定期进行复查以便验光师对检查结果做出相应及时的处理。

  • 标签: 角膜接触镜 超长配戴 泪膜 角膜 睑结膜
  • 简介:男,42岁。主因发作性胸痛伴意识不清约6h入院。患者6h前酒后突发胸部疼痛,伴周身大汗,痛呈持续性,向左侧肩胛部放射,休息无缓解。急呼120送诊当地医院,查心电图V1-5导联ST段压低明显,T波倒置。半小时后复查心电图V1~4导联ST段弓背抬高,出现QS图形,提示急性心肌梗死。随后患者突然出现心跳骤停、意识丧失。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心肺复苏后 导联ST段压低 脑复苏 发作性胸痛 意识不清
  • 简介:文章以青岛大学附属医院东区为例,探讨了在老院区内新建项目时如何同步优化院区的交通状况,建立立体交通,从而缓解院区的交通压力,为医院建筑交通设计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 标签: 医院交通设计 优化设计 立体交通
  • 简介:摘要目的对超长PFNA和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股骨粗隆下长节段粉碎骨质的效果予以分析和观察。方法将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于我院进行治疗的老年股骨粗隆下长节段粉碎骨折患者58例随机均分为两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锁定钢板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超长PFNA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有效率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和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行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强于对照组,骨折的愈合情况优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相较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股骨粗隆下长节段粉碎骨折来说,使用超长PFNA治疗的效果更为显著,骨折的愈合度更为明显,治疗的有效率更高,并发症的发生率低,值得我们在临床上进一步的推广和使用。

  • 标签: 超长PFNA 锁定钢板治疗 老年股骨粗隆下长节段粉碎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严重交通多发伤患者进行急诊救治分析。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5年6月间收治164例严重交通多发伤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通过对严重交通多发伤患者进行急诊救治,治愈148例,死亡16例。结论对严重交通多发伤患者进行急诊救治分析,总结出急诊救治过程中,要对患者进行全方位的考虑,才可以有效的降低死亡率。

  • 标签: 严重交通 多发伤 急诊救治
  • 简介:四个轮子的汽车,很多轮子的火车,还有大翅膀的飞机……这些交通工具在宝宝的眼里是非常有趣的。不过,当你带宝宝出行乘坐这些交通工具时,安全可是最最重要的,一点儿也马虎不得。No.1私家车越来越多的家庭拥有了属于自己的私家车,自驾游也成为一种最常见的旅游方式。带着宝宝自驾游一点儿也不能马虎,谨慎开车可是安全的最根本保证。

  • 标签: 旅游方式 儿童安全座椅 在旅途中 玻璃水 地面服务 公司政策
  • 简介:[目的]探讨双规道互动干预对增强母乳喂养的作用。[方法]将112例新增产妇按照入组顺序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及对照组在院内均实施常规的母乳喂养指导,出院后对照组接受传统家庭照顾,不施加护理干预,实验组予以双轨道互动模式干预。调查其入组时、产后1个月、产后3个月、6个月及产后1年母乳喂养的执行情况,并应用自设问卷调查母乳喂养知识的掌握情况。[结果]实验组产妇母乳喂养率及6个月内纯母乳喂养率优于对照组,对母乳喂养相关知识的知晓率与对照组相比,均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结论]双轨道互动干预对加强母乳喂养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并对母乳喂养工作的普及和推广有积极的作用。

  • 标签: 母乳喂养 双轨道 互动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院前急救在交通事故抢救中的应用,并总结相关方法。方法对我急救中心760例在交通事故中受伤的,且相关资料齐全的760例病人分为两组,其中常规抢救组380例,院前抢救组380例。然后分别观察各自的抢救效果,并统计两组伤者分别的满意度。结果在抢救成功率上,院前抢救组达到75%,明显高于常规抢救组的65%;在并发症发生率上,院前抢救组仅为10%,明显低于常规抢救组的20%;在伤者恢复周期上,院前抢救组仅为8.2天,明显少于常规抢救组的10.6天。两组的抢救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院前抢救组无论是在抢救成功率、还是在并发症发生率、还是在伤者恢复周期上,都明显优于常规抢救组。因此对于交通事故抢救来说,采用院前抢救是一个值得推广的良好方案。

  • 标签: 急救 交通事故
  • 简介:李嫔教授,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现任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内科教研室主任,内分泌科主任。兼任中华医学会儿科内分泌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上海儿科分会常委及秘书;上海医学会小儿内分泌学组副组长:中国医师协会儿科分会第三届委员,上海医师协会儿科分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青春医学分会委员,上海医学会小儿区县学组组长;上海市静安区医学会理事;

  • 标签: 上海交通大学 儿童医院 中国医师协会 中华医学会 内分泌学 上海市静安区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颅脑交通伤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治疗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100例颅脑交通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一般情况、伤病情况和治疗情况进行整理。结果本组100例患者,以摩托车交通伤居多,多发生时间在1~3月份,其中手术治疗33例(占33.3%),非手术治疗67例(占67.0%);总死亡13例(占13.0%),其中手术治疗死亡8例(占61.5%),与GCS评分较低有关。结论颅脑交通伤患者病情重、致死率高,对于GCS评分较低患者,加强病情监测,及时进行手术治疗,可提高救治成功率。

  • 标签: 颅脑交通伤 特点 手术治疗 预后
  • 简介:6月17日,省交通医院与济南市天桥人民医院紧密型医联体签约仪式在天桥区政府举行。据悉,这是济南市区内首家紧密型医联体。

  • 标签: 医院 联体 交通 行医 区政府 济南市
  • 简介:目的探讨支架辅助栓塞前交通动脉破裂动脉瘤的技术及临床疗效。方法2005年7月至2015年4月采用支架辅助血管内栓塞治疗前交通动脉破裂动脉瘤21例。结果栓塞后即刻造影示完全栓塞15例,瘤颈部分残留6例。术中动脉瘤破裂1例,术后再出血2例。21例患者术后随访6-24个月,平均12个月,其中DSA随访15例(9例即刻完全栓塞的患者造影复查动脉瘤仍完全不显影,载瘤动脉通畅;6例栓塞即刻大部分栓塞患者5例动脉瘤级瘤颈未显影,1例瘤颈仍部分显影;术后支架移位2例,载瘤动脉轻度狭窄1例);所有患者均无神经功能损伤。结论采用支架辅助血管内栓塞治疗前交通动脉破裂动脉瘤是安全的,复发率低,规范的操作、栓塞材料的合理选择可以降低手术并发症,达到最佳的临床疗效。

  • 标签: 颅内破裂动脉瘤 前交通动脉 血管内栓塞 弹簧圈 支架 疗效
  • 简介:文章以台州恩泽医院为例,从地形地势、流线组织、交通衔接、无障碍设计、绿化景观等方面对医院立体交通设计进行详细分析,以期为医院立体交通设计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 标签: 综合医院:立体交通 地形地势 流线组织 交通衔接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道路交通事故伤情病例资料特点,为进行伤情鉴定审查找到合理的依据。方法分析病例资料常见的特点,研究审查的方法及面对的问题。结果病历资料对准确进行伤情鉴定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结论道路交通事故发生后,我们在对病历资料审查的过程中,主要是对病历资料填写的规范性、内容逻辑情况、信息属实等方面进行审查和研究。

  • 标签: 道路交通事故 伤情鉴定 审查 病例资料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早期心理干预对急诊交通事故创伤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急诊收治的90例交通事故创伤患者,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试验组两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早期心理干预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护理后抑郁及焦虑评分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明显较低(P<0.05)。试验组患者对护理服务质量满意程度与对照组患者的相比明显较高(P<0.05)。结论早期心理干预对急诊交通事故创伤患者的护理效果显著,满意度高,改善焦虑及抑郁情况,意义重大。

  • 标签: 急诊 交通事故 创伤 早期心理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