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作者: 程艳玲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1-11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1期
  • 机构:      (天津市北辰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验科 天津 300400)  【摘 要】近几年,国家越发关注食品安全问题,但是,食品安全事故仍然时有发生,为人们身体健康带来危害,归根结底,导致该现象的原因是食品理化检验的误差导致,影响了食品质量监督水平。对此,文章简述了食品理化检验中的误差来源,并提出了解决措施,以期提高食品安全,保障人们饮食安全。  【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临床血常规检验中常见的误差原因。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我院进行血常规检查的患者做回顾性分析,使用全自动血球分析仪进行检测,比较温度和存放时间不同对于血常规检查结果的影响。结果分析6次相应检测的结果发现白细胞、红细胞测得的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红蛋白和血小板测得的结果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通过对立即送检、2小时和4小时的测量发现2小时后的红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该熟悉掌握各种影响因素对于血液样本的影响情况,对样本检测前后的质量进行严格把关,提升检验人员的知识和实践技能。

  • 标签: 血常规 误差来源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血常规检验中常见误差来源,并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方法抽样选取我院收治的1320例患者的血常规标本进行检测,并分析误差发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结果1320例血常规检验误差发生率为2.27%,不同放置时间下血常规检测结果显示差异显著,P<0.05比较有统计学意义,不同温度下常规见血结果比较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分析总结血常规检验中存在的误差,并制定相应的措施,减少误差发生,提高检验质量,有利于临床明确诊断患者疾病。

  • 标签: 血常规 检验 常见误差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临床血常规检验中常见误差来源进行分析,确保临床血常规检验的准确性。方法:选取 2019年 12月 -2020年 8月在笔者医院健康体检的 220例志愿者血常规标本采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集中检测,分析不同温度、不同检测时间、不同抗凝剂浓度、不同采血方法对血常规检验结果的影响。结果:不同温度下的血常规检验,所得检验结果血小板和白细胞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不同检测时间下的血常规检验,所得检验结果血小板和白细胞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不同抗凝剂浓度下的血常规检验,所得检验结果红细胞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不同采血方法下的血常规检验,所得检验结果血红蛋白吸管检测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影响临床血常规检验的因素较多,温度、检测时间、抗凝剂以及采血方法等都会影响最终检验结果,因此需要临床检验人员强化对血常规检验过程的质量控制,杜绝非疾病因素对检验结果带来的影响,避免误差问题的出现,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 标签: 临床 血常规检验 常见误差 来源 质量控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血常规检验过程之中,针对潜在的误差来源进行分析。方法:选择2022年3月至2023年2月接诊的血常规检验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采血部位、取样后不同时间内对标本进行检查在检查结果方面的差异性。结果:在对患者进行静脉血检测以及末梢血检测的过程之中,患者的白细胞计数指标、红细胞计数指标以及血小板技术指标存在明显的差异,而在取样后不同时间进行标本检查的情况之下,患者的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以及血小板计数检测结果差异明显。结论:血常规检验过程中,导致检验结果出现误差的原因不仅包括不同的血液标本采集部位,同时与取样后的检验时间也存在密不可分的关联,临床上需要对此加强关注。

  • 标签: 血常规检验 误差来源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血常规检验过程之中,针对潜在的误差来源进行分析。方法:选择2022年3月至2023年2月接诊的血常规检验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采血部位、取样后不同时间内对标本进行检查在检查结果方面的差异性。结果:在对患者进行静脉血检测以及末梢血检测的过程之中,患者的白细胞计数指标、红细胞计数指标以及血小板技术指标存在明显的差异,而在取样后不同时间进行标本检查的情况之下,患者的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以及血小板计数检测结果差异明显。结论:血常规检验过程中,导致检验结果出现误差的原因不仅包括不同的血液标本采集部位,同时与取样后的检验时间也存在密不可分的关联,临床上需要对此加强关注。

  • 标签: 血常规检验 误差来源 分析
  • 简介:摘要:药品检验中常见误差主要源于方法、仪器和试剂等多个方面,这些误差不仅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还可能对药品质量和安全带来潜在风险。因此,预防这些误差至关重要。本文探讨了药品检验中常见误差来源,并提出了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包括优化检验方法、加强仪器维护与管理、严格把控试剂质量等,旨在提高药品检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确保药品质量安全,为公众健康提供有力保障。

  • 标签: 药品检验 常见误差 预防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透析护士工作中存在的压力的调查、分析,为以后有效防范可能出现的职业性损伤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宝鸡市八家综合性医院的113名透析护士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就不同医院、不同资历护士的工作压力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二级医院与三级医院相比透析护士在从事本专业工龄、文化程度、职称、家庭支持度、满意度、改行或离职意愿等方面存在着显著差异(P<0.05);(2)不同级别医院之间透析护士工作压力来源以及焦虑状态存在显著差异(P<0.05);(3)不同级别护士之间工作压力来源以及焦虑、抑郁状态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透析护士工作压力大,一方面需要提高自身专业技术素质,医院管理者应关心护士,及时帮助她们解决困难,避免职业危害发生。

  • 标签: 透析护士 工作压力 焦虑 抑郁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液检验标本误差原因。方法抽取分析2012年4月——2013年4月间我站采集的存在误差的63例血液检验标本,分析误差产生原因,并针对性的提出解决措施。结果血液检验标本存在误差的主要原因主要包括23例(36.51%)献血者自身因素,10例(19.05%)标本采集原因,23例(36.51%)送检因素,5例(7.94%)检验理因素。结论为保证血液检验标本质量,标本采集人员需要从多方面入手,重视各个环节,采取有效措施积极预防,尽量减少误差产生。

  • 标签: 血液检验标本 误差 原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临床上进行血液检验出现误差的原因,并据此提出科学的解决措施。方法:选择医院在2022年1年期间提供检验的血液样本1300例,统计出现误差的例数,并分析具体的原因。结果:1300例血液样本中,有30例(2.31%)出现误差,导致误差的原因主要是;采集环节包括血液标本量不足、标本出现凝块、发生乳糜血、标本溶血,分别占比10.0%,13.33%,10.0%,13.33%;送检环节包括运送温度不合适、运送过程中过于震荡、标本与交接单对不上,分别占比20.0%,6.67%,3.33%;检验环节包括标本处理不科学、标本采集到检测时间过长,分别占比6.67%,6.67%;献血者原因包括饮食不科学、存在筛查标准之外的疾病,分别占比3.33%,6.67%。结论:在临床血液检验工作中,血液标本的采集、送检、检验以及献血者本身因素都可能导致检验结果出现误差,对此医院需要加强管理,实施全过程精细化管理,防止出现操作不规范问题,保证血液检验质量合格。

  • 标签: 血液检验 误差 原因 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液检验中标本出现误差的主要原因。方法搜集2012年6月—2013年6月我院血液检验科出现误差的血液标本47份,对其出现误差的主要原因进行总结性分析。结果47份血液标本中,19份误差原因是采集因素,占40.43%;8份误差原因是患者因素,占17.02%;7份误差原因是送检因素,占14.89%;13份误差原因是检验因素,占27.66%。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集因素、患者因素、送检因素和检验因素是导致标本出现误差的主要原因,必须规范各项工作,提高标本质量。

  • 标签: 血液检验 标本 误差 原因 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木通类中药的药用来源。方法购买市面上销售的不同品种木通,分析药效、药效及毒性反应。结果目前应用的木通类中药包括马兜铃科木通、毛莨科木通、木通科木通,马兜铃科木通主要产地为东北地区、西南地区,马兜铃科木通主要产地为中部地区和西南地区,木通科木通主要产地为华东地区。药理研究证实,木通类中药具有利尿通淋、通经下乳、清心除烦的功效,最常见的毒性反应为肾损害。结论木通类中药在我国分布较广,药用来源较多,但在疾病治疗中较易引起肾损害,建议谨慎应用。

  • 标签: 木通类中药 产地 药用来源 肾损害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颌面部脂肪来源肿瘤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市儿童医院2014年8月至2019年7月收治的8例儿童颌面部脂肪来源肿瘤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6例,女2例,年龄8个月至8岁11个月,平均44个月。分析8例患儿的临床特点、影像学表现、治疗方法及效果。结果8例患儿中5例为脂肪瘤,3例为脂肪母细胞瘤;肿块位于腮腺咬肌区4例,咽旁间隙2例,颌下及鼻部各1例。临床表现以无痛性颌面部肿块、睡眠打鼾及咽异物感为主。8例均行手术治疗,术后未发生感染、面瘫、涎瘘等并发症,随访6个月至5年,未见复发。结论儿童颌面部脂肪来源肿瘤以脂肪瘤及脂肪母细胞瘤为主,可根据肿块所在区域特点结合术前影像学检查选择合适的手术切口及手术方式,该病预后较好,彻底切除后不易复发。

  • 标签: 脂肪瘤 脂肪母细胞瘤 儿童 颌面部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我院住院病人来源分析,了解医院服务范围和病人来源特点,为医院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我院2005—2011年辖区内、辖区外、苍梧、藤山、蒙山、岑溪和外地住院病人分布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5—2011年,各区域病人逐步递增,尤其辖区外和广东病人来源比较多,可以看出患者有就近就医的特点。结论应该根据病人的来源方向确定医院服务的重心和以后所要拓展的方向,加大宣传力度,促进医院持续健康发展。

  • 标签: 病人来源 发展方向
  • 简介:摘要目的对尿液分析仪检测常见的假阳性及假阴性的问题进行分析,以更准确、更可靠地为临床提供诊断依据。方法用尿液分析仪法检测后,作沉渣镜检,再针对无临床症状而结果异常之项目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手工方法检测。结果①500例尿液试纸检测全阴标本用手工检测阳性总数达20例,阳性率达4%;②200例尿液试纸带检测异常标本的手工检测假阳性总数达22例,假阳性率达11%。结论试纸带在测定过程中易受各种因素影响,所以在检测工作中应将试纸带与手工操作相结合。

  • 标签: 尿液 分析仪 假阳性 假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