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9
36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爱伤观念是医德修养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对爱伤观念的含义、重要性的阐述,以及就临床带教中如何培养爱伤观念进行了分析,撰写了自身的带教体会,以期提高医学生对患者的关爱能力,增强临床带教过程中的人文关怀。

  • 标签:
  • 简介:法律观念是个人对法律的认识和了解以及对法律遵循的态度等,决定人们如何对看待和运用法律。人们的法律观念形成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人们对法律的初步认识,这些认识是零散的、感性的,通过这个阶段后可以进入到第二个阶段,在这个阶段中人们对法律的认识是系统的、理性的。法治化社会下,法律离我们每个人都不远,所以高中生也需要提升法律意识,树立法律观念。本文将对高中生法律观念的树立现状以及法律观念树立对策与个人的发展思路进行分析。

  • 标签: 高中生 法律观念 个人发展
  • 简介:摘 要:目的:探究血压变化对维持血液透析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自 2017 年 1 月 -2017 年 12 月在我院因长期透析进行治疗的患者 40 例,按患者透析过程按血压的变化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血压维持在舒张压 ( 90-100 ) ±10 、收缩压( 140-160 ) ±10 ,对照组血压维持 舒张压 ( 60-70 ) ±10 、收缩压( 100-120 ) ±10 。最终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及 1 年死亡率。结果:实验组患者 发现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在死亡及瘘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结论:长期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需要将血压在一个较高水平中 ,可以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并提高患者存活时间。

  • 标签: 血压 透析 存活 并发症
  • 简介:摘要利用2013年7月至2015年6月重万高速垫江收费站的气象资料,分析研究不同季节和不同天气状况路面温度的日变化特征,并对一次高温过程下的路面温度变化特征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路面温度的日变化与天气状况、季节变化密切相关。路面温度与气温、温度的差异在晴天的午后最为明显。晴天条件下,路面温度、空气温度以及路基温度的温差的升温速率也要明显大于阴雨天。

  • 标签: 高速公路 路面温度 气温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季节变化对血细胞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到2017年12月460名到我院参加临床试验受试人员,按照季节的分组方式将其分为四组,各115名,分别测量受试人员的红细胞计数(RBC)、平均红细胞体积(MCV)、红细胞压积(HCT)、血红蛋白浓度(HGB)、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血小板计数(PLT)、白细胞计数(WBC)等含量,对其峰/谷值季节组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除MCH外,小组成员中的各项峰/谷值季节组的检测结果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季节变化将会对部分血细胞检验结果形成影响,因此在进行检测前,需要临床检验人员需要对季节因素进行考量。

  • 标签: 季节变化 血细胞检验 影响
  • 简介:摘要利用伊犁河谷1981-2017年逐月平均气温、降水量和日照时数资料,对伊犁河谷气候特征及变化趋势分析。结果表明近37年伊犁河谷气温平均值9.6℃,呈逐年增加趋势,气候倾向率为0.474℃/10a,春、夏、秋、冬季降水量均呈逐年增加趋势。近37年伊犁河谷年平均降水量302.8mm,呈逐年增加趋势,气候倾向率为24.162mm/10a。伊年内降水主要在春季集中,是全年降水量27.4%;近37年伊犁河谷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897.7h,呈逐年增加趋势,气候倾向率为34.462h/10a在。

  • 标签: 伊犁河谷 气候特征 变化趋势
  • 简介:利用成都市1968年12月—2008年2月逐日气温观测资料,利用最小二乘法计算气候倾向率、年代际变化和突变检验方法,分析讨论成都地区近40年冬季平均气温、各界限温度日数变化趋势和特征,探讨成都冬季气温年代际变化和突变点。并特别对1月突变分析。结果表明成都地区近40年有明显升温趋势,其中1991年左右有暖突变,但对1月份分析中,运用t检验和累积距平,得出突变检验中交点(1971年)并不是突变点;研究表明成都冬季气温变化趋势与全球气温变化趋势一致。

  • 标签: 成都 冬季 气温 突变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子痫前期(PE)患者血浆血脂水平及组成的变化。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收集河北省人民医院2016年11月至2017年8月分娩的PE孕妇的一般临床资料;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PE患者的常规血脂指标。以同期正常分娩的孕产妇作为对照。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两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两组间的一般临床资料和血脂指标是否存在差异。结果(1)两组间一般临床资料的比较中,年龄、孕周无统计学差异(P>0.05),PE组收缩压、舒张压、BMI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间血脂指标的比较中,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甘油三酯(TG)、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I)明显高于对照组,HDL/LDL、LDL/apoB比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E患者血浆血脂水平及组成的变化更趋于“致动脉粥样硬化性”,这种改变可能参与PE的发生和发展。

  • 标签: 子痫前期 血脂 动脉粥样硬化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新旧产程标准下产科分娩结局,分析新产程对分娩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6月间收治的医院产科单胎、初产、头位、足月分娩产妇作为研究对象,184例产妇采用Friedman产程时限标准纳入对照组,80例产妇采用新产程时限标准,对比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潜伏期、第一产程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第二产程、新生儿1min、5min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产钳助产、剖宫产率、产后出血等不良妊娠结局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剖宫产指征中产程原因76.32%、产科原因13.16%、社会原因10.53%,观察组产程原因41.18%、产科原因11.76%、社会原因47.0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产程标准对绝大多数单胎、初产、头位、足月分娩妊娠结局无显著性影响,也不会影响第二产程;新产程标准可影响剖宫产指征,显著延长潜伏期、第一产程,导致产妇及其家属主动要求剖宫产意愿增强。

  • 标签: 产程 分娩 分娩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正常妊娠妇女血脂变化的特点,为临床孕期保健和膳食营养指导提供依据。方法选择358例不同孕期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按孕周期分为三组,早孕期(8~﹤12周)135例、中孕期(13~﹤28周)95例、晚孕期(≧28周)128例;选择同期育龄期妇女健康体检者(备孕组)10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分析两组人群的血脂含量及变化特点。结果两组相比较发现,总胆固醇与在孕后期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低密度脂蛋白在孕中期及孕后期含量增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总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随着怀孕周期的增加结果增高,但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孕早期变化不大,孕中期增高,孕后期轻度降低。结论妊娠期血脂变化动态监测,并及时予以生活干预,可有助于降低妊娠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以达到围生期的保健和优生优育的目的。

  • 标签: 妊娠 血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湘潭地区体检人群的骨密度变化规律,为骨质疏松预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定量超声骨密度仪,对湘潭地区7411例成年人进行右跟骨骨密度检测,检测结果以35岁、50岁、70岁为界分为4个年龄组,分析每组骨量减少率的变化。结果总体人群中骨量减少的检出率31.4%。50岁后年龄组人群骨量减少比例明显高于50岁前年龄组(X2=205.570,P<0.01)。男性人群中骨量减少检出率为24.9%,女性为40.6%,差异有显著(P<0.01)。不同性别人群中骨量减少比例均随年龄増高呈上升趋势,50岁前各年龄段,男性骨量减少比例高于女性(P<0.01),50岁以后各年龄段女性骨量减少人群比例明显高于男性(p<0.01)。总体人群中50岁以上年龄段骨量减少比例明显高于50岁前年龄段(X2=412.833,P<0.01)。男性51-69岁年龄段骨量减少比例明显高于36-50岁年龄段(X2=4.395,P<0.01),70岁后年龄段人群骨量减少比例明显高于51-69岁年龄段(X2=62.916,P<0.01)。女性51-69岁以上年龄段骨量减少检出率显著高于50岁前年龄段,差异有显著性(X2=191.651,P<0.01)。不同年龄段骨量减少人群中男女性别构成有一定差异,50岁以下各年龄段男性比例高,50岁以后骨量减少人群中女性比例迅速升高。结论年龄是骨质疏松重要影响因素,男性和女性应分别从40岁和50岁开始加强骨密度监测,早期发现,积极干预。

  • 标签:
  • 简介:目的:观察小鼠H22细胞原位种植性肝癌模型中,脾脏正性免疫细胞和负性免疫细胞比例的变化,并且观察脾脏切除后外周血和肿瘤组织免疫细胞比例的变化以及对肿瘤生长的影响。方法:建立小鼠H22细胞原位种植性肝癌模型,在荷瘤的不同时期,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脾脏中负性免疫细胞(MDSC、Treg)和正性免疫细胞(总CD3+T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NK细胞、NKT细胞)比例的变化。荷瘤1w后切除脾脏,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及肿瘤组织中免疫细胞比例的变化,并比较切脾前后肿瘤重量、腹水量、荷瘤小鼠生存期的变化。结果:荷瘤小鼠脾脏MDSC细胞的比例一直高于正常组;Treg细胞在荷瘤2w时显著升高;总CD3+T细胞和CD4+T细胞在荷瘤1w时显著升高,2w时显著下降;CD8+T细胞在荷瘤2w时明显下降;NK细胞在荷瘤3w时明显下降;NKT细胞无显著变化。脾脏切除后外周血和肿瘤组织MDSC的比例下降,CD8+T细胞的比例升高;肿瘤重量和荷瘤小鼠生存期无显著变化,腹水量在荷瘤2w时显著减少,腹水发生率明显降低。结论:小鼠肝脏种植H22细胞株后,脾脏中正性免疫细胞的比例下降,负性免疫细胞的比例升高,脾脏的负性免疫状态逐渐占主导地位,从而促进了肝癌的发展。

  • 标签: 脾脏 H22 肝癌 免疫细胞
  • 简介:衰老是不可逆转的。但不是等到走不动路、记不住事儿才是衰老的开始,在各科医生眼中,生活中一些细微变化,其实就预示着衰老的来临,只不过你没有发现。为此,我们综合MSN上的相关报道,并采访专家给您提醒。1大.东脑西22到岁处就乱开放始衰老,但直到40多岁记忆力才会有明显地变化

  • 标签: 美国专家 衰老 预示 可逆转 MSN 记忆力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观察脑卒中后患者心理变化,并探讨有效的护理方式。方法根据随机数表法将我院2017年1月—2018年6月收诊的90例脑卒中患者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两组各有4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根据患者的心理变化进行心理护理,评价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结果护理之前两组患者的HAMD评分与HAMA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但护理之后,实验组两项评分均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脑卒中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分析患者的心理变化,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可改善心理状态。

  • 标签: 脑卒中 心理变化 有效护理方式
  • 简介:摘要孕产妇在妊娠时的心情非常复杂,主要表现为兴奋、焦虑、恐惧、烦燥、担忧等,影响孕妇及胎儿的健康。二胎政策开放以来,二胎高龄孕产妇猛然增长,更需要我们呼吁社会各界对孕产妇围生期心理变化的进行合理维护。

  • 标签: 孕产妇 高龄 二胎 心理变化
  • 简介:摘要随着药学不断发展,中西医药学联合发展已经成为了药学发展的整体趋势,对于中西医药学的发展,需要我们从认识方法的角度对两种药学整体上的观念进行比较与分析。本文从认识方法的角度看中西医药学整体观念比较,以此来发现中西医药学的本质区别。

  • 标签: 认识方法 中西医药学 整体观念
  • 简介:摘要本文利用杂多县气象局1961~2015年逐月日照时数资料,对杂多县日照时数气候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55年杂多县日照时数的年代际变化具有明显阶段性变化特征;70年代之前,年日照时数呈逐年增加的趋势;从70年代往后到21世纪00年代,年日照时数则逐渐减少;从00年代往后日照时数则逐渐增加;近55年杂多县日照时数呈现出逐年减少的趋势,气候倾向率为-17.61h/10a,减少趋势较为显著,平均值为2445.9h,日照时数年际变化波动幅度较大;从杂多县四季总日照时数气候变化趋势分析可知,除夏季外,近55年杂多县其余三季日照时数均呈逐年减少趋势,同年日照时数减少趋势较为一致,其中秋季日照时数减少幅度最小,春季日照时数减少幅度最大,说明春季日照时数减少对年日照时数减少贡献最大。

  • 标签: 日照时数 气候变化 特征 杂多县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探讨妊娠糖尿病孕妇甲状腺功能的变化。方法选取我科室2017年5月—2017年12月期间所收治的160例孕妇为临床研究对象,采用随机的方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观察组为妊娠糖尿病孕妇,常规组为健康孕妇,对比分析两组孕妇甲状腺功能的变化情况。结果对照组孕妇的甲状腺功能异常风险明显低于观察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妊娠糖尿病孕妇甲状腺功能变化进行分析,临床上应当早期进行甲状腺相关检查,避免甲状腺功能紊乱引起的妊娠期意外。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甲亢性肝病病人血清检验指标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我院 2016年 6月 ~2017年 5月 间 收治的30例甲亢性肝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 我院 收治的30例肝功能正常甲亢患者作为对照组,采集两组患者静脉血样,应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两组的肝功能及甲状腺功能血清学指标并进行分析比较。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ALT、 ALP、 GGT、 DBIL、 TBA等肝功能指标水平及 T3、 T4、 FT3、 FT4、 TSH等甲状腺功能指标水平均较 肝功能正常甲亢患者明显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患者临床均不同程度的存在消瘦、腹泻、黄疸、多汗等症状表现,其中观察组患者发生率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