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在医院药房实施自动管理所存在的利弊,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法,为以后的药房自动管理提供一定的指导。方法在药房设置自动调配发药的设备,使需要调配的药品自动滑落至药栏里,对使用过程中出现的有利现象和弊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使用自动的管理发药,虽然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调配差错率,也给医院的药剂人员减轻了很大的负担,但是,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出现了很多的弊端,例如药品被损坏、调配的时间相对较久等一系列的问题。结论药房自动管理可以节省药剂人员的工作时间,减轻医院工作人员的管理成本,降低调配差错率,带来很大的方便,但是,在使用过程中也要注意它存在的弊端,及时给予解决。

  • 标签: 药房自动化管理 利弊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医院自动药房如何建立药师-患者交互平台。方法分析医院自动药房建立药师-患者交互平台的必要性,并设计具体内容。结果与结论医院自动药房可通过建立完善的信息交互平台、零距离交互平台使药师与患者相互沟通,以促进合理用药。

  • 标签: 自动化药房 信息交互平台 零距离交互平台
  • 简介:摘要目的在自动办公系统(简称OA系统)中建立输血不良事件模块,增加主管部门反馈机制及分析统计功能,完善输血不良事件的上报流程,保障临床用血安全。方法输血不良事件发生后,医护人员登录系统进行填报并按流程逐级上传至相关部门。流程中的经手人第一时间获取上报内容并给出反馈信息。结果流程中所有人员可实时监控流程进度及查看各级意见并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论自输血不良事件模块建立以来,其使用高效稳定、方便快捷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及使用。

  • 标签: 输血不良事件 系统 管理
  • 简介: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力系统的应用技术必然会不断的创新和改进。对于本文所指出的智能配电网自动技术发展方向而言,通过多年的发展必然会实现,同时又会呈现出全新的发展方向。对此,为了更好的推动社会发展,保障电力系统稳定性、高效性,相关工作者必然需要不断的学习、应用新技术,不断优化电力系统的性能,促使电力系统更加安全、可靠、高效,以此推动社会持续、稳定发展。

  • 标签: 配电网 自动化 现状 前景
  • 简介:办公自动环境下的医院档案管理体系的构建,可以让医院的档案管理水平和数据信息处理能力得到有效提升。该文主要从办公自动的基本概念入手,对办公自动环境下的医院档案管理问题进行了探究。

  • 标签: 办公自动化环境 医院 档案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自动药房管理系统在门诊药房的应用价值和效果。方法根据我院门诊药房的实际情况分析自动发药机和药品智能存取系统的工作流程以及使用情况。结果该系统的应用提高了工作效率并减少了调剂差错,同时还避免了与患者的纠纷。结论自动系统的使用代替了门诊药房的药品手工调配模式,但是在新系统的运用过程中还要完善其中的不足,以便更好的服务于大众。

  • 标签: 门诊药房 自动化 药房管理 应用
  • 简介:摘要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社会需求的不断增多,自动办公模式逐渐深入到人们的正常生活以及学习工作中。将自动办公模式应用于医院档案的管理工作,大大提高了工作的有效率以及高效性,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大大提升了工作质量。本研究主要对我国现阶段的医院档案自动管理现状进行了总结以及分析,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了适当的临床解决措施,旨在为医院档案的自动管理工作提供具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 标签: 办公自动化环境 医院档案管理 解决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动药房应用前后对缩短患者取药等候时间的影响因素。方法应用自动药房系统优化药品调配工作流程,采取与传统工作模式对比的方法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优化药品调配工作流程,降低药师工作强度,提高处方调配效率和准确性,缩短患者取药等候时间。结论自动药房系统的应用可优化药品调配工作流程,提升医院药学服务质量。

  • 标签: 自动化药房 患者取药等候时间 处方调配效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目前实验室血细胞分析仪分析后血涂片复检的现状,分析血涂片复检在血细胞分析中的重要意义,增加检验人员对血涂片重要意义认识。方法对2016年1-3月来我院门诊就诊及住院患者60例进行血细胞分析,对符合复检条件的进行血涂片复检。结果血细胞分析仪检测标本中有23例(38.3%)的标本需要复检,其中15例(25%)存在各种细胞异常增多、出现5例原始粒细胞白血病、2例中晚幼粒细胞核左移及1例靶形红细胞病例等,经验证有重要临床意义。结论血细胞分析仪进行自动检测分析,并不能很精确的检测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等,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而血涂片复检则弥补这一不足。在进行血细胞自动分析仪分析之后,进行做血涂片复检是非常必要的。

  • 标签: 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 血涂片 复审
  • 简介:自动控制系统中,时间继电器得到广泛应用,能发挥多项功能。如自动控制系统中发挥的时间控制作用和指示作用,能促使时间继电器作用的实现。因此,在文章中,通过时间继电器的了解,分析时间继电器应用到自动控制中需要注意的要点。

  • 标签: 自动控制 时间继电器 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医学技术也在不断的进步以及创新中,且随着人们对药物的使用频率逐渐增加,部分药物的药性已逐渐失去效果,对新药进行研发是社会发展以及医学发展的必然趋势,而在新药研发过程中,存在着较多的风险,为保证新药研发的安全性,应通过合理的风险应对策略对新药研发的风险进行控制

  • 标签: 化学药物 新药研发 风险因素 控制策略
  • 简介:摘要: 中药制药现代是中医药现代的重要环节, 将自动控制技术运用到中药制药生产过程当中是实现中药制药现代的必然途径。主要原因是中药制药过程多采用传统工艺,装备落后,且自动水平低,缺乏质量在线检测手段和生产系统的集成和优化。

  • 标签: 自动控制技术 中药制药 应用
  • 简介:摘要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设计以“PET显像剂碳核素标记乙酸盐合成工艺方法”为基础,通过四氢呋喃环和反应环的双环法设计合成装置。采用THF环冲洗稀释反应液,以便在微酸性溶液加入终止反应时,不再出现管道堵塞现象,方便可靠,符合临床要求。

  • 标签: 11C-乙酸盐 合成模块 研究
  • 简介:摘要:妇产科无处不在的风险决定了必须对妇产科进行风险管理,同时在现代医院经营管理中风险管理也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与其他科室相比妇产科的风险控制要高出几倍,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公众的法制观念和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增强,医疗健康知识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妇产科护理所承担的风险逐渐增大。护理管理者的首要任务就是保证护理安全、降低护理风险。

  • 标签: 妇产科 护理风险 人性化管理 措施
  • 简介: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自动质量控制的方法,在线给出纵向和横向质量控制评估报告的磁共振成像检测和控制系统.方法:按照MRI系统测试标准,基于Matlab和C++语言编程构建包括客户平台和远程线上平台的软件系统,客户平台使用形态学运算、图像分割和模式识别技术,实现对磁共振扫描质量控制体模所得图像的信噪比、对比度等13个质量控制参数的自动计算.远程线上平台基于MySQL数据库格式存储并上传测试报告,线上平台建立基于本机、同型号机型和同类机型的月测试和年测试线上大数据平台,纵向和横向比较后自动生成线上评估质量控制报告.结果:MRI质量控制测试系统经过对50台不同区域、型号和类别MRI实际质量控制工作验证,得到准确的测试和评估报告.系统可以进行13个质量控制参数的常规自动测算和报告生成,运行稳定可靠.结论:设计和完成能够自动计算图像质量并进行质量控制评估的软件系统,能够为MRI质量控制提供-种测试长期和短期稳定性的可靠工具.

  • 标签: 质量控制 质量保证 体模 自动计算 线上分析 磁共振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综合分析妇产科护理中的风险控制及人性管理措施。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7年2月在我院收治的106例妇产科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不同的管理方法随机分为A组(应用风险控制以及人性管理干预方法,53例)与B组(应用常规护理干预方法,53例)。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的治愈率、总满意评分以及平均住院时间等参数指标。结果(1)A组治愈率显著高于B组(P<0.05),(2)A组总满意评分显著高于B组(P<0.05),(3)A组平均住院时间显著低于B组(P<0.05)。结论妇产科护理中的风险控制及人性管理措施能够显著提高总满意评分和治愈率,降低平均住院时间。

  • 标签: 妇产科护理 风险控制 人性化管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PICC专职管理在导管质量控制中的作用。方法本次选取我院2016年01月01日~2016年9月30日住院部收治的PICC置管患者400例;将其按照随机抽取的方式分为2组,观察组---200例(PICC专职管理),对照组---200例(PICC常规管理);观察2组患者的并发症、PICC置管成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低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PICC置管成功率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明显处于优势(P<0.05)。结论采用PICC专职管理,可以有效的提高其一次穿刺成功率,降低患者置管并发症发生率,同时可以有效的提升护理人员的专业价值,节省人力,临床上值得推广。

  • 标签: PICC专职化管理 导管质量控制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当前我国各类企事业单位逐渐提升了财务电算程度,财务会计工作的效率得到了显著的提升,与此同时也相应提高了对医院财务内控制度的要求。本文先分析了医院财务电算与财务内控制度之间的关系,同时提出了财务电算后强化医院财务内控制度的有效措施。

  • 标签: 医院财务 电算化财务 内控制度关系
  • 简介:摘要目的使用规范护理干预措施控制ICU感染,对其应用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选择2015年4月至2016年8月期间入住我院的68名ICU患者参与研究,将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名,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对照组采用规范护理干预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的感染情况和对护理的满意程度。结果经过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的感染概率明显下降,优于对照组感染的比例(P<0.05),观察组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也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ICU患者采用规范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地降低ICU感染的发生率,并且提升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

  • 标签: ICU感染 规范化护理 护理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