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语料库语言已经成为语言研究的主流。基于语料库的研究不再是计算机专家的独有领域,它正在对语言研究的许多领域产生愈来愈大的影响”。这是托马斯等人1996年为祝贺语料库语言主要奠基人和倡导者里奇60诞辰而编辑的语料库语言研究论文集的序言。近年来,对语料库语言类似的说法频频见于语言导论和方法论的专著及教科书中,

  • 标签: 语言学 语料库 语言研究 计算机 论文集 倡导者
  • 简介:摘要随着医学模式的发展,患者对医护人员有了更高要求。良好的护患关系需要以沟通为前提,而且医护人员也已经注意到护患沟通的重要性以及沟通与医疗纠纷的负相关性。临床护士应运用语言策略,遵循合作原则,讲究礼貌策略,使用模糊限制语等,从而优化沟通,和谐护患关系,提高整体护理质量。

  • 标签: 护患沟通 语言学策略 护患和谐
  • 简介: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五行文化是中国古代哲学的智慧结晶,更是中医学的哲学基础与文化源头。在当今世界范围内“汉语热”和“中医热”的大背景下,以汉语词语为切入点,从文化语言的角度解析与探讨中医五行文化,对于传播汉语与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双重意义。

  • 标签: 中医药文化 五行文化词语 汉语国际教育
  • 简介:手语是聋哑人的母语,是他们自幼在最自然的状态下习得的第一语言.相对而言,他们掌握口语和书面语都要经过专门的康复训练,因此,主流语言对他们来说属于"第二语言".手语是符合聋人思维习惯和认知方式的语言,聋人学习手语具有天然优势,科学规范的手语可以促进口语与书面语的学习.但手语对主流语言的学习也表现出强烈的干扰.只有处理好手语、口语与书面语之间的关系,三者结合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标签: 手语 聋儿 语言学习 口语 书面语
  • 简介:目的:总结卵巢肿瘤的病理组织类型分布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940例卵巢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按良恶性分类,良性肿瘤865例,恶性及交界性肿瘤1075例。按组织类型分类,上皮性肿瘤1095例,生殖细胞肿瘤646例,性索间质肿瘤152例等。卵巢恶性肿瘤中,表面上皮-间质肿瘤中恶性肿瘤患者平均年龄明显高于良性肿瘤患者(P〈0.05)。生殖细胞及性索间质恶性肿瘤患者平均年龄明显低于良性肿瘤患者(P〈0.05)。恶性肿瘤病灶于双侧卵巢患者多于良性肿瘤患者(P〈0.05)。结论:卵巢肿瘤中恶性肿瘤多见,以表面上皮-间质肿瘤为主,恶性表面上皮-间质肿瘤患者平均年龄较良性肿瘤患者高;生殖细胞及性索间质恶性肿瘤患者平均年龄较良性肿瘤患者低;双侧恶性肿瘤发生多于良性肿瘤。

  • 标签: 卵巢肿瘤 病理学 组织学类型
  • 简介:儿歌是宝宝非常喜欢的一种文学体裁,它短小精湛、朗朗上口,易读易记,因此,借助儿歌让幼儿自由表达、表现,从而发展言语表达能力是非常可行的。

  • 标签: 儿歌 语言 言语表达能力
  • 简介:摘要甲状腺癌的发病率相对少见,约占所有癌症的1%。其中以分化型甲状腺癌最常见,约占90%,乳头状癌是最常见的类型,恶性程度低,复发以局部为主。病理类型不同,分期标准不同。手术是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的主要手段,未分化型癌缺乏有效治疗方法。

  • 标签: 甲状腺癌 病因 类型
  • 简介:本文介绍了韩礼德所倡导的系统功能语言的主要观点及英语听说课的特点,并发现:系统功能语言和英语听说课的主要目标都是培养人的交际能力。因此可以将系统功能语言理论应用到英语听说课中,并提出以下建议:(1)英语听说课教材应以功能为基础进行编写。(2)教师帮助学生构建语境知识体系。(3)学生们应是课堂中的“演员”和“导演”。通过角色扮演锻炼他们的交际能力。(4)合理安排听、说时间,将听、说练习有机结合起来。

  • 标签: 系统功能语言学 英语听说 交际能力 应用
  • 简介:快入夏了,看见工人们正在修剪两旁的梧桐树。宝宝问:“妈妈,为什么要剪掉这些树枝呢?”

  • 标签: 语言智能 宝宝 古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回顾性分析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上海市胸科医院肺部肿瘤临床医学中心外科2007年6月—2013年3月手术切除明确肺癌并具有CT薄层和三维重建的≤20mm微小结节的161例患者,观察影像特征与病理类型之间的关系,从影像角度探索具有侵袭性特征的病理类型的预测临界值。方法特定专家组根据既定的读片顺序分析影像结果,并与病理诊断对照,应用SPSS软件进行χ2、Pearson相关分析,ROC预测临界值。结果高危组与低危组影像特征存在显著差异,主要表现在结节最大径、密度(磨玻璃密度影中实性病变所占比例)、血供、分叶、毛刺和胸膜凹陷征,其中以结节密度、结节最大径与病理亚型相关性最高。ROC分析显示,结节最大径的临界值为13.50mm,结节密度的临界值为37.5%,曲线下面积分别是0.717和0.841。结论最大径和密度可能是判断微小肺癌侵袭性病理类型的预测值。

  • 标签: 肺微小结节 非小细胞肺癌 影像学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超声非结构异常胎儿的基因组异常发生率,及其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收集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在福建省妇幼保健院产前诊断中心因超声非结构异常而进行介入性产前诊断的631例孕妇。根据孕周不同抽取羊水标本或脐带血标本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及单核苷酸多态性微阵列分析(SNP-array)。按超声非结构异常指标数目分为1个超声非结构异常组、2个超声非结构异常组、≥3个超声非结构异常组,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结果染色体核型分析发现异常核型34例(5.39%,34/631),其中染色体数目异常20例,染色体结构异常14例。SNP-array检测发现异常结果53例(8.40%,53/631),包括致病性拷贝数变异(CNV)32例及不明意义变异(VOUS)21例。1个超声非结构异常组、2个超声非结构异常组、≥3个超声非结构异常组致病性CNV 检出率分别为4.57%(21/260)、4.76%(7/147)、16.67%(4/24),其检出率的差异有统计意义(χ²=7.419,P<0.05)。单一非结构异常组中,鼻骨发育不良、胎儿生长发育受限(FGR)、颈部透明层厚度增厚(NT)的致病性CNV检出率相对较高,分别为 8.11%(3/37)、7.04%(5/71)、5.60%(7/125)。结论SNP-array技术相对传统的染色体核型分析,可能显著提高超声非结构异常胎儿遗传异常的检出。合并多个超声非结构异常时,染色体异常的风险呈上升趋势。

  • 标签: 单核苷酸多态性 产前诊断 临床结局 超声异常
  • 简介:文献[1]报道,大约20%~30%的淋巴瘤可以发生浆膜腔积液。本文收集我院2013年至2018年5月浆膜腔积液中诊断为淋巴瘤的病例15例,对其进行常规液基涂片,部分采用细胞蜡块包埋切片、免疫细胞化学染色诊断,部分对照其活检组织病理诊断,探讨浆膜腔积液中淋巴瘤的细胞形态特征。1材料与方法1.1材料:收集我院2013年1月至2018年5月浆膜腔积液中诊断淋巴瘤或细胞怀疑淋巴瘤经组织活检证实为淋巴瘤的病例15例。

  • 标签: 细胞学形态特征 浆膜腔积液 淋巴瘤 形态特点 常见类型 组织病理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旨在探讨CT影像组预测胃肠道间质瘤病理类型的诊断价值。方法:对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0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进行临床CT影像组检测,分析其检测结果。结果:在这30例患者中,有20例患者的肿瘤位置位于胃部,10例患者位于小肠部位。其中有2例患者已经出现了淋巴结转移,2例患者已经出现了肝脏转移,经过CT检测后,检测结果与病理结果相同,即20例良性,潜在恶性6例,恶性4例。结论:CT影像组能够精准的预测胃肠道间质瘤病理类型,值得在临床中进行大量应用和推广。

  • 标签: CT 胃肠道间质瘤 病理类型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对CT影像组在胃肠道间质瘤病理类型的预测准确度进行论证,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3年1月-2024年1月在我院收治的80例疑似为胃肠道间质瘤的患者,对实验组患者行CT影像组检查,对照组患者行常规胃镜检查,每组患者均为80例,以最终的病理检测作为对比金标准,判断两种检测方式的准确率。结果:在最终的病理性检测中发现这胃肠道间质瘤病理性确诊为恶性的有10例,良性有70例,其中在CT影像组的检测中,检测出恶性患者10例,良性患者70例,误诊0例,而采用胃镜检查的患者检查出恶性患者20例,良性患者60例,CT影像组的检测准确率明显高于胃镜检查,P<0.05,差异有统计意义。结论:CT影像组的检测方法其检测准确率更高,能够在临床进行大量的应用,为临床提供数据的参考。

  • 标签: CT影像组学 胃镜检查 胃肠道间质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非语言交际在人体解剖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菏泽医学专科学校2009级和2010级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在人体解剖教学中,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讲授方式,实验组采用改革后的运用非语言交际的教学方式,通过问卷调查和成绩考核等方式检验教学效果。结果实验组学生学习兴趣和期末测试成绩高于对照组学生,其差异具有统计意义。结论解剖教学中运用非语言交际的教学效果优于传统的讲授方式,可以显著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成绩,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非语言交际 人体解剖学 教学效果
  • 简介:摘要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不同组织类型的乳腺癌进行临床病理检查,分析不同类型的病理特征,为临床诊断提供一定参考。方法:本次研究选择回顾性分析的方式,选择我院在2018年4月-2020年接诊的乳腺癌患者210例进行分析,对患者进行病理检查。其中浸润性导管癌176例,浸润性小叶癌18例,浸润性导管/小叶混合癌16例,对比三组类型的临床病理特点。结果:三种组织类型的乳腺癌在肿瘤大小、多中心病灶、脉管浸润和Ki-67表达方面存在差异,混合癌患者年龄较小,病灶直径在2.0cm以上居多;浸润性导管癌多中心病灶及脉管浸润较少,混合癌与浸润性小叶癌的Ki-67表达低于浸润性导管癌。结论:浸润性导管/小叶混合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与润性小叶癌差异较小,而与浸润性导管癌患者差异较大,可根据这种特点对乳腺癌进行鉴别诊断,提升临床确诊率。

  • 标签: 乳腺癌 不同组织学类型 临床病理特征 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