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探究”已成为科学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的核心元素。

  • 标签: 儿科学 教育活动 幼儿园 科学活动 学习
  • 简介:近年来,药品的质量观由“质量源于生产”开始向“质量源于设计”转变,在新的形势下,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灵活应用于药品质量的全程控制,培养具有现代药品质量观念的人才,是一个值得药物分析教育工作者思考和探索的问题。结合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第7版《药物分析》教材,介绍在药物分析课程中应用探究教学法的实践体会,为今后药物分析教学改革提供新思路。

  • 标签: 药物分析课程 探究式教学 教学改革
  • 简介:传统的验证性实验教学已经不适应学生科研素质的培养,建立一种可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的实验教学模式十分必要,本论文通过与发达国家实验教学的比较以及对探究性实验教学内涵的探讨,探索了探究性实验教学模式。通过对传统验证性实验教学的改革,能够培养出更多具有科学素养的创新性人才。

  • 标签: 探究性 实验教学 科学素养
  • 简介:[目的]探讨探究教学在急危重症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重症监护模块教学中,对实验组108名学生采用探究教学,对对照组103名学生采用传统教学法,比较两组理论考核成绩,并对实验组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实验组理论成绩高于对照组(P〈0.01),大多数学生对探究教学模式持肯定态度。[结论]探究教学应用于急危重症护理教学受到学生欢迎,可提高成绩。

  • 标签: 探究 急危重症护理学 重症监护 教学
  • 简介:随着教育理念的转变和科技的发展,网络自主学习逐渐成为大学生的一种重要学习方式。以中药药剂学课程为例,探讨以Moodle网络课程教学平台为依托,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导的大学教学模式。

  • 标签: 网络学习 自主学习 教学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社会支持在产妇产后恢复护理中的重要作用。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初次产妇1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两组,对照组按照常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试验组加入社会支持进行产后护理。结果对照组产妇在产后护理过程中恢复速度较慢,且母性角色形成较慢,试验组产妇产后恢复速度较快,母性角色融入较快。对两组的统计数据分析,差异有统计意义(P<0.005)。结论加入社会支持的护理方法,对产妇产后的护理有着中要作用,不仅有利于抑制产妇产后抑郁症的发生,而且产妇母性角色能较快的融入,缩短了产妇的住院时间,更有利于产妇产后的恢复。

  • 标签: 产后护理 社会支持 作用探讨
  • 简介:社会教育是知情意行的统一,其教育的最终要落实在幼儿的行为中。体验性教学活动是社会教育开展的有效方式之一。社会体验性教学活动是以幼儿的体验活动为基础,让幼儿在体验中感受、感悟、触动幼儿的内心,自然而真实地带动幼儿行为的跟进和改善,进而收获一些能为其一生发展奠定基础且具有引导和指导意义的价值观和行为策略。

  • 标签: 教学活动 幼儿园 路径 社会教育 行为策略 价值观
  • 简介:摘要通过教学使学生能系统掌握中医内科常见病的病因病机、辨证论治、处方用药等内容,以及了解部分疑难危重病证的治疗法则。教学方法主以课堂讲授为主,同时采用课外辅导、集中答疑、电化教学、课间见习等多种方法。此外,亦可根据各个病证的需要适当利用图表示意、补充讲义、病历讨论等,以提高教学效果。

  • 标签: 中医内科学 教学方法 教学效果
  • 简介:摘要在维医妇产科学教学过程中,即适应维吾尔医现代化的进程,又突出维医妇产科的特点,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对提高教学课堂效果,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教学改革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维医妇产科学 教学方法 教学效果
  • 简介:摘要转化医学是近年来医学领域出现的新概念,是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及生物信息学等多个学科飞速发展的时代产物。其概念提出至今已近20年,但目前在我国仍处于起步阶段,我国的本科医学生教育中还没有专门的转化医学课程。眼科学一直走在转化医学研究的前沿,本文将探讨如何在眼科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基本转化医学理念的传授,对我国基础眼保健和眼病预防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 标签: 转化医学 眼科 医学教育
  • 简介:摘要近年来,信息科技应用广泛,医院在管理方面也大多采用了HIS医院管理系统,医院工作效率得到了有效提高,管理服务更加流程化,医院形象也得到了很大提升,目前,医院HIS系统已经在医院管理方面显现出良好的成效。但是即便如此,医院HIS系统在使用过程中也多多少少存在着一些问题,随着使用的深入,这些问题越来越凸显,其中医院HIS系统的安全性引起人们的质疑,成为这些问题中的关键问题。所以目前急需对医院HIS系统的安全性进行必要的分析与探讨,而本文就是针对医院HIS系统的安全管理进行的积极有效探究

  • 标签: 医院HIS系统 系统安全 管理探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剖宫产术前、术后产妇的护理需求。方法选择我院于2012年1月至2012年7月期间收治的剖宫产产妇6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本院护理人员对产妇术前、术后护理需求进行总结,并将其用于观察组产妇中;对照组产妇接受常规护理,比较两组产妇的满意度。结果经过术前、术后护理干预后,比较两组产妇的护理满意度,观察组和对照组满意度分别为93.3%和73.3%,组间差异显著,p<0.05,认为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总结术前、术后产妇护理需求,有助于完善护理措施,提高产妇满意度,减少术后并发症。

  • 标签: 剖宫产产妇 护理需求 术前护理 术后护理
  • 简介:摘要长期以来赶黄草就被用来改善药物伤害肝脏和酒醉状况,经过现代的医学研究得出赶黄草的成分主要有黄酮、多糖和生物碱等,这些成分在医学上具有清热解毒、清热活血、平肝利湿等功效,现代医学对赶黄草进行越来越深入的研究,深入的了解了赶黄草的活性成分和药学机理,为赶黄草的应用开阔了越来越广阔的应用空间。本文主要对赶黄草的生药学、化学成分、药学机理以及在临床的应用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为更进一步的开发利用赶黄草提供了理论的指导和科学依据。

  • 标签: 赶黄草 药学机理 临床应用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1-0147-02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手术治疗胃癌急性穿孔的临床效果。方法共30例胃癌急性穿孔患者,16例采取胃远端大部分切除术,8例采取单纯穿孔修补术,6例采取胃癌根治术,对患者采取三种手术方式的生存期进行比较。结果患者共治愈27例,3例患者出现死亡。术后对27例患者进行随访,患者采取胃远端大部分切除术存活时间为10-24个月;患者采取穿孔修补术存活时间为3-7个月;患者采取胃癌根治术存活时间为17-40个月。结论胃癌急性穿孔患者,治疗时要及早进行诊断,采取正确的手术方法,能够降低患者死亡率,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最佳的手术方式是胃远端大部分切除术。

  • 标签: 胃癌 急性穿孔 手术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并分析老年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特点和诊疗应用。方法选取于2010年6月至2013年6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50例患有急性发作期老年支气管哮喘的患者作为治疗组,另外选取同期在我院的非老年支气管哮喘住院患者15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其临床特点和诊疗过程进行分析,分析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临床特点以及在治疗过程中利用抗生素、激素等运用情况,并对其治疗结果进行比较。结果通过以上的分析以后,我们发现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临床表现特点主要是以下几方面,第一,中重度患者比较多,第二,患者在首次病发时都为对其加以重视,第三,通常有家族史;第四,患者伴有心肺疾病。在治疗结果方面,通过抗生素和激素的应用治疗,患者的有效治愈率达到了95%,平均的治疗时间是6-12天.两组结果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特点比较明显,在使用抗生素和激素药物进行治疗过程中,所展现出来的临床效果非常好,有利于促进患者各方面的治疗实施状况,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老年支气管哮喘 诊疗探究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晚期产后出血的预防新策略。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4年3月间收治的晚期产后出血患者46例,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一般护理,观察组给予全面的预防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经过治疗与预防护理,观察组晚期产后出血的发生率(17.40%)与对照组(43.50%)相比明显较低,两组护理效果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晚期产后出血患者应用全面的预防护理,可有效减少产后出血发生,及时挽救产妇生命,安全有效,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 标签: 晚期 产后出血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中医院临床护理教学查房中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方法对我院实习护生153人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78人采用培养学生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带教方法,对照组75人采用传统的“传、帮、带”的带教方法。结果实验组成绩(89.5±2.5)分,对照组为(81.5±1.5)分,u=24.1069,p<0.05;临床护士对护生满意程度评价经x2检验,x2=32.1190,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评判性思维能力培养在临床护理教学查房中尤为重要。

  • 标签: 中医医院护生评判性思维培养
  • 简介:基于不少学生对药用植物学学科体系模糊,对概念掌握欠缺的现状,提出在高职高专药学专业应用概念图教学策略,从教与学及教学评价三个层面出发,探讨了概念图的践行途径,以此改进高职高专药用植物学教学效果。

  • 标签: 概念图 药用植物学 践行探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有效护理脑出血合并肺部感染疾病的护理方法,并分析护理效果。方法将我院在2011年4月至2012年4月期间治疗的92例脑出血并发肺部感染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则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针对性护理,经过一段时间护理及随访后,比较两组患者病情好转率,进而分析护理脑出血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有效方法及护理意义。结果实验组患者经针对性护理后的病情好转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且P<0.05,因此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加强脑出血并发肺部感染患者的心理护理、感染护理、病情护理等,可有效改善患者病情。

  • 标签: 脑出血 肺部感染 护理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