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轮状病毒(rotavirus,RV)是引起5岁以下儿童腹泻病的主要病原体之一,但RV感染性腹泻的发生机制尚不明确。RV基因组编码6个结构蛋白(VP1~VP4、VP6和VP7)和6个非结构蛋白(NSP1~NSP6),其中NSP4可与RV其他非结构蛋白或结构蛋白相互作用产生相应的生物学功能,是RV感染、复制和腹泻机制中的关键因素。本文就目前国内外关于NSP4结构与功能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

  • 标签: 轮状病毒 非结构蛋白 NSP4
  • 简介:摘要:压舌板是临床检查中不可缺少而且使用非常频繁的医疗器械,目前传统的压舌板采用的是木质压舌板,木质压舌板主要原料是木头,木头作为一种木质材料容易发霉,对患者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且木质压舌板作为一次性医疗器械会造成树木资源的浪费,除此之前传统的木质压舌板在使用过程中还需要配备照明工具,因此在使用上极为不便。基于临床实践,针对压舌板临床检查的特点,对传统的压舌板进行优化,设计一种新型结构的压舌板,并对其进行深入研究,提出此方案,并获国家新型外观专利,以利于方便临床检查工作。

  • 标签: 压舌板 医疗器械 新型结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甲基苯丙胺(methamphetamine, MA)成瘾患者脑白质结构网络的拓扑特征。方法2014年2月至2019年10月,基于弥散张量成像数据,利用概率纤维追踪技术构建MA成瘾男性患者(MA组,n=46)及男性健康对照者(对照组,n=46)的脑白质结构网络。应用基于网络的统计方法评估2组脑白质连接的差异,再用一般线性模型对2组的网络参数进行比较,并分析有显著组间差异的网络参数与临床变量之间的相关性。结果MA组和对照组的脑结构网络均具有小世界属性;与对照组相比,MA组显著增加的结构连接主要位于奖赏系统和视觉系统;最短路径长度显著减低,聚类系数、全局效率、局部效率明显增高(t值分别约为:-2.890、3.179、3.918、3.077,P<0.01,置换检验10 000次);MA组主要在眶额皮质和顶颞叶皮质区域介数中心度明显减低,而左腹侧前岛叶显著增高(P<0.05,置换检验5 000次),此外,右丘脑(r=-0.410,P= 0.005)、左额上回(r=-0.331,P = 0.026)、左楔前叶(r =-0.410,P =0.005)、右楔前叶(r =-0.337,P = 0.024)、左颞中回(r=-0.341,P = 0.022)、右缘上回(r=-0.317,P = 0.034)的介数中心度与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rief Psychiatric Rating Scale, BPRS)缺乏活力因子分呈负相关,右胼胝体沟的介数中心度与思维障碍因子分(r=-0.318,P=0.033)、右丘脑的介数中心度与BPRS总分(r =-0.342,P = 0.022)及激活性因子分(r=-0.326,P= 0.029)呈负相关。结论MA成瘾患者的大脑结构网络仍具有小世界属性,但其大脑区域间的信息传输和整合效率显著提高,且部分脑区的介数中心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精神病性症状的严重程度。

  • 标签: 甲基苯丙胺 物质相关性障碍 脑结构网络 图论 弥散张量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因腰间盘突出所致下腰痛(lower back pain,LBP)患者脑灰质体积及基于小世界网络方法的脑结构变化。材料与方法回顾性收集20例LBP患者及20名年龄和性别相匹配的健康者进行了fMRI扫描。基于体素的形态学分析(voxel-based morphometry,VBM)方法比较两组的脑灰质体积差异;为了反映整体网络效率,通过脑网络的统计研究来比较两组间脑网络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相比,LBP涉及多个脑功能区灰质体积减小(P<0.001);LBP的大脑网络表现出明显更长的特征路径长度(P<0.001),更低的集聚系数(P=0.001)、全局及局部效率(P<0.001),并倾向于具有不稳定且效率低下的大脑网络结构。此外,LBP患者在多个脑区均呈现了功能连接性的显著降低(P<0.001)。结论LBP引起多个脑区灰质萎缩及脑网络结构拓扑属性损害,为揭示LBP疼痛调节的神经机制提供了理论基础。

  • 标签: 脑功能网络 基于体素的形态学分析 腰背痛 功能磁共振成像 脑灰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慢性失眠患者的全脑结构磁共振成像(MRI)特征,探讨慢性失眠患者大脑灰质结构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6年9月至2018年9月于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门诊及病房就诊的慢性失眠患者35例,选择同期就诊于本院的睡眠正常者35名作为对照,于16:00时在安静、舒适的神经内科心理咨询室对其进行睡眠状况自评量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失眠严重指数、汉密尔顿抑郁量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及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测评,之后对受试者进行结构MRI扫描,使用SPM8软件,通过基于体素的形态学分析方法分析横断面T1WI-选择性水激励快速梯度回波成像序列、T2WI-快速自旋回波序列、T2WI-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等相关数据。结果与正常睡眠对照组相比,慢性失眠患者组的左背外侧额上回、眶额叶(左眶部额上回、右侧眶部额上中下回)、左楔前叶、左枕中回、双侧颞下回及左顶下缘角回的灰质体积减小,左枕中回、左楔前叶灰质体积与睡眠状况自评量表评分呈负相关(左枕中回:r=-0.482,P=0.003;左楔前叶:r=-0.358,P=0.035);左枕中回的灰质体积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呈负相关(r=-0.348,P=0.040)。结论慢性失眠患者多个脑区的灰质体积发生变化,可能与慢性失眠患者的情绪、认知障碍有关。

  • 标签: 慢性失眠 灰质 磁共振成像 基于体素的形态学分析
  • 简介:摘要回顾性分析女性在青春期、月经周期、孕期、产后以及绝经期等生殖过渡期性激素水平的变化对大脑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不同生殖周期性激素的水平波动可造成神经可塑性的变化,对大脑产生宏观和微观的影响,使大脑发生正常或病理性改变,并且脑容量变化与性激素水平存在显著相关性。这些结果表明,性激素在女性不同的生殖过渡期对大脑结构的可塑性起着重要作用,且性激素水平周期性和渐进式的变化对女性整个生命周期中的情绪、认知功能以及精神神经疾病的影响也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充分理解性激素相关的大脑结构可塑性和病理学的变化有助于理解性激素对大脑结构影响的神经机制,为今后女性在不同激素转变时期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有效理论依据。

  • 标签: 性激素 脑结构 可塑性 生殖周期
  • 简介:摘要三级淋巴结构(TLS)是存在于肿瘤、感染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器官移植等慢性炎症部位的异位淋巴组织,因其丰富的免疫细胞富集被认为是肿瘤微环境中参与抗肿瘤免疫应答的重要场所,和大多数癌症良好的临床预后及免疫治疗反应相关。肝细胞癌作为一种典型的炎症驱动型癌症,在TLS对其预后影响方面存在争议。本文就TLS的构成、生成机制、检测识别、临床价值结合肝细胞癌进行简要综述。

  • 标签: 癌,肝细胞 三级淋巴结构 肿瘤微环境 免疫细胞浸润 免疫治疗
  • 简介:摘要下颈椎侧块是颈椎的重要结构。对下颈椎侧块形态学参数及其与周围神经血管解剖关系的研究,可为临床更好地进行侧块置钉内固定术以及研制侧块假体提供理论依据。侧块具有承担纵向压力的生物力学功能,过度切除关节突会使颈椎不稳,进而需行内固定术。重建下颈椎侧块结构的病例少见报道,临床中应根据患者情况进行重建,以恢复其生物力学稳定性。因此,本文针对下颈椎侧块的结构与稳定性重建方法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拟为临床下颈椎侧块假体的制作、重建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 简介:摘要下颈椎侧块是颈椎的重要结构。对下颈椎侧块形态学参数及其与周围神经血管解剖关系的研究,可为临床更好地进行侧块置钉内固定术以及研制侧块假体提供理论依据。侧块具有承担纵向压力的生物力学功能,过度切除关节突会使颈椎不稳,进而需行内固定术。重建下颈椎侧块结构的病例少见报道,临床中应根据患者情况进行重建,以恢复其生物力学稳定性。因此,本文针对下颈椎侧块的结构与稳定性重建方法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拟为临床下颈椎侧块假体的制作、重建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运用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技术评价卒中后运动性失语症脑语言功能区脑微观结构变化。材料与方法收集就诊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首次发生缺血性卒中后运动性失语症病例15例纳入病例组,并收集正常健康志愿者15例纳入健康对照组,行头颅平扫及DTI扫描,将所获图像进行后处理,获得两组的各向异性分数(fractional anisotropy,FA)、平均扩散率(mean diffusivity,MD)及纤维束走行图,比较两组间FA值、MD值及纤维束走行分析。结果病例组左侧Broca区域FA值为0.357±0.020,正常对照组Broca区FA值为0.396±0.010,病例组左侧Broca区较正常对照组减低(t=-7.22,P=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患侧FA值为0.361±0.020,对侧镜像区域FA值为0.406±0.010,病例组患者FA值低于对侧镜像区域(t=-9.40,P=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左侧Broca区的MD值为1.091±0.084,患侧MD值为1.098±0.100,健康对照组MD值为0.797±0.048,对侧镜像区域MD值为0.808±0.030,病例组左侧Broca区、患者MD值高于正常对照组(t=11.61,P=0.00)及对侧镜像区域(t=9.84,P=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梗死区域纤维束走行较对侧不同程度稀疏、缺损。结论DTI技术能够为卒中后运动性失语的患者提供影像诊断依据,为临床治疗及康复预后提供一定依据。

  • 标签: 卒中 运动性失语 扩散张量成像 脑结构 磁共振成像
  • 简介:摘要分形分析技术是一种量化生物内部复杂结构的数学方法,近年来和心脏MR技术相结合,已经逐步被用于定量评估心肌小梁的复杂程度。笔者就现有的基于分形分析技术对心肌小梁评估的研究进行综述,同时指出其目前存在的不足以及对未来方向的展望。

  • 标签: 磁共振成像 分形分析 心肌小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内侧颞叶癫痫(mTLE)患者丘脑体积与丘脑局部形态学改变,并分析其与病程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纳入2009年7月—2019年2月东部战区总医院80例mTLE患者以及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60例年龄、性别与之相匹配的志愿者(正常对照组),对所有受试者进行全脑高分辨率MR T1加权成像(T1WI)。采用基于球谐函数点分布模型的形状测量方法,绘制了mTLE组患者患侧(经镜相翻转处理使致痫灶均位于左侧)丘脑萎缩模式相比于对侧以及正常对照组两侧的改变,比较两组间及mTLE组内左、右两侧丘脑体积的差异、测量mTLE组丘脑在表面法线方向向模板的顶点位移向量值,应用Spearman相关分析探讨mTLE丘脑变化与病程的相关性。结果mTLE组患者病灶侧(左侧)Z值化后的丘脑体积为-0.611±1.058,较对侧(0.283±1.003)和正常对照组左侧丘脑体积(0.133±0.856)均明显减少(t=7.035、4.459, P值均<0.05),而对侧丘脑体积和正常对照组右侧丘脑体积(0.305±0.63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44, P>0.05)。进一步分析发现,mTLE患者致痫灶侧丘脑萎缩在丘脑的前部、中线区域和后部更加明显,同时,mTLE患者致痫灶侧萎缩区域的位移值与病程呈显著负相关(r=-0.383, P<0.01)。结论mTLE患者病灶侧丘脑体积减小,丘脑萎缩在丘脑前部、中线区域和后部更加明显,并且萎缩程度与病程相关,从而加深我们对于内侧颞叶癫痫丘脑损伤机制的理解。

  • 标签: 癫痫,颞叶 磁共振成像 丘脑 萎缩 形态学
  • 简介:摘要肿瘤微环境是影响恶性肿瘤预后的关键因素之一,其中三级淋巴结构是增强局部微环境中抗肿瘤免疫的新靶点。皮肤中固有存在与三级淋巴结构类似的淋巴细胞聚集物,提示其在众多皮肤疾病中存在的可能性。已有研究证实,恶性黑素瘤中存在三级淋巴结构,且与更好的患者预后相关。本文综述皮肤相关淋巴组织及恶性黑素瘤中有关三级淋巴结构、功能以及在患者预后判断等方面的进展。

  • 标签: 黑色素瘤 皮肤肿瘤 三级淋巴结构 肿瘤免疫微环境
  • 简介:摘要鼻是位于面中部的三维立体结构,在面部美学中发挥重要作用。鼻的解剖结构尤其鼻软骨、肌肉及韧带在空间上相互联系并彼此作用,影响着鼻尖的大小、位置、形态和功能。作者尝试从解剖和功能学层面对鼻软骨、肌肉及韧带间的空间排列和联系进行文献梳理,总结其对鼻尖位置、形态和鼻功能的影响,旨在探讨如何在不影响鼻部固有结构和功能的前提下,对鼻尖软骨、韧带等亚单元结构的空间排列进行仿生调整和移植,为建立符合解剖和生理功能的鼻尖成形技术寻求理论基础。

  • 标签: 解剖学 生物模拟学 鼻成形术 鼻尖
  • 简介:摘要轻度创伤性脑损伤(mild traumatic brain injury,mTBI)是脑损伤最常见的类型,mTBI发生后患者有短暂的意识丧失、失忆及精神状态改变。大部分患者的症状在短期内恢复,部分患者的不适症状持续存在,发展为脑震荡后综合征(post-concussion syndrome,PCS)。PCS的出现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但目前PCS的病理生理机制尚不明确。随着先进的MRI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探索mTBI的脑微观结构和功能改变,探讨PCS的发生机制并对其进行预测。笔者从脑结构和功能MRI对mTBI的异常发现进行综述。

  • 标签: 轻度创伤性脑损伤 脑震荡后综合征 磁共振成像 脑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伴和不伴自杀意念的早发性抑郁障碍患者的脑区结构的差异及其与抑郁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2019~2020年对37例伴自杀意念早发性抑郁障碍患者、23例不伴自杀意念的早发性抑郁障碍患者进行心理评估和磁共振成像扫描,运用基于体素形态测量学的(voxel-based morphometry,VBM)技术比较两组被试的脑区结构差异,并进一步分析差异脑区的灰质体积与抑郁严重程度的关系。人口学及临床资料采用SPSS 24.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卡方检验。VBM统计分析采用SPM8软件,利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两组患者进行图像分析比较。两组被试差异脑区的平均灰质体积与伴自杀意念组患者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及贝克自杀意念量表(BSI)得分做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与不伴自杀意念组比较,自杀意念组患者的右侧额中回(MNI:x,y,z=,28.5,33.0,43.5,团块水平FWE校正,P<0.05)、左侧角回的灰质体积增大(MNI:x,y,z=-37.5,-73.5,48.0,团块水平FWE校正,P<0.05)。两组被试差异脑区的灰质体积与HAMD-17量表、BSI量表评分的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r=0.073,r=-0.153,均P>0.05)。结论伴与不伴自杀意念的早发性抑郁障碍患者脑右侧额中回及左侧角回存在结构差异,差异脑区灰质体积与抑郁严重程度无相关性。

  • 标签: 早发性抑郁 自杀意念 儿童青少年 基于体素的形态学测量 磁共振成像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基于颈部解剖结构针刺法病灶治疗颈源性痛疼的应用疗效研究。方法:行随机分组原则将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于本院收治的56例颈源性头痛患者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口服天麻素片及芬必得的单纯药物治疗,观察组则基于解剖结构行针刺法进行治疗。通过比较两组患者针刺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SA)自评分数进行应用效果评价分析。结果:两组经相应干预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自评VSA(2.18±0.56)分,明显低于对照组(2.72±0.71)分,具有统计学意义(t=3.160,P=0.003)。结论:于颈部解剖结构基础之上行针刺病灶疗法治疗颈源性头疼疗效较为理想,缓解患者疼痛效果良好,可广泛推广于颈源性头痛临床治疗中。

  • 标签: 颈部解剖 针刺 颈源性头痛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基于颈部解剖结构针刺法病灶治疗颈源性痛疼的应用疗效研究。方法:行随机分组原则将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于本院收治的56例颈源性头痛患者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口服天麻素片及芬必得的单纯药物治疗,观察组则基于解剖结构行针刺法进行治疗。通过比较两组患者针刺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SA)自评分数进行应用效果评价分析。结果:两组经相应干预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自评VSA(2.18±0.56)分,明显低于对照组(2.72±0.71)分,具有统计学意义(t=3.160,P=0.003)。结论:于颈部解剖结构基础之上行针刺病灶疗法治疗颈源性头疼疗效较为理想,缓解患者疼痛效果良好,可广泛推广于颈源性头痛临床治疗中。

  • 标签: 颈部解剖 针刺 颈源性头痛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利用结构相似性指数(structural similarity index, SSIM)对放疗计划的三维剂量分布进行评价,比较SSIM相对现有常用质量评价指数的优缺点,同时构建以SSIM为基础的多处方剂量计划的评估方法。方法引入SSIM来分析实际与理想三维剂量数据并结合其空间位置信息给出各体素质量评分,进而计算感兴趣区域(ROI)内的平均值作为该区域的质量评分。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5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既往已实施治疗的53例临床同步推量放疗计划,抽取两例计划分别引入两种质量缺陷(局部高量、剂量跌落)与正常计划进行对比实验来表征SSIM指数的响应,展示SSIM指数评价结果的图像模式。分析53例放疗计划各ROI的均匀性指数(HI)、适形性指数(CI)与SSIM的相关性,评估SSIM反映均匀性和适形性的能力。结果SSIM指数的图像模式能够反馈剂量分布存在质量缺陷的位置信息。HI与SSIM在转移与可疑淋巴结(PGTVnd)中由于HI敏感性降低导致未表现出相关性,在计划靶区(PTV)去除PGTVnd后的区域中存在显著负相关(R=-0.86,P<0.01),CI与SSIM指数在PGTVnd中存在显著正相关(R=0.83,P<0.01)。结论SSIM指数在改善以往评价参数缺陷的基础上,能够结合均匀性与适形性对计划进行质量评价,同时精准反馈存在质量缺陷的空间位置。

  • 标签: 放射治疗计划评估 结构相似性 剂量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