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探讨县级医院检验科临床细茵检验结果的正确分析方法,为临床提供可靠的检验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于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间我院检验科收集到的1000例细菌检验临床材料检验结果。结果这3年间收集到的临床细菌检验材料1000例中,其阳性总检出286例,占总28.6%。结论近年来,随着检验技术的不断提高及检验材料数量的增加,病原菌的检出率在不断的提高,据所收集材料检验结果显示,检验分析的正确性在逐年提高,临床检验科的相关工作者应不断总结检验方法,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 标签: 细菌检验 临床检验 基层医院 检验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利用深度学习在图像处理上的优势与放疗结合是否会使放疗过程更加智能化。方法生成对抗网络(GAN)是一种利用神经网络的生成模型,输入相关特征可生成高质量剂量分布图像。先使用随机无条件GAN进行模拟分布数据的验证,再使用条件GAN(cGAN)训练肿瘤病例的DICOMRT数据,利用靶区和器官轮廓信息直接生成剂量分布图。结果对于理想数据验证,GAN生成模拟分布效果优良,通过提取靶区轮廓和真实剂量切片数据使用cGAN训练,得到病例计划靶体积和危及器官的剂量分布。结构中预测值与真实剂量之间最大值和平均值的绝对误差评价表现为[3.57%,3.37%](计划靶体积)、[2.63%,2.87%](脑)、[1.50%,2.70%](临床靶体积)、[3.87%,1.79%](大体肿瘤体积)、[3.60%,3.23%](危及器官-1)、[4.40%,3.13%](危及器官-2)。结论利用GAN模型可以生成模拟分布数据,同时结合先验知识的cGAN模型可以建立靶区和器官信息与剂量分布之间的关系。通过输入靶区和器官轮廓信息直接快速生成对应的剂量分布,是剂量预测的一种有效尝试。

  • 标签: 放疗剂量分布 深度卷积生成对抗网络 条件生成对抗网络
  • 简介:摘要目的对保乳术后放疗乳腺切线野运用治疗计划系统设计不同的处方剂量点,通过剂量分布的比较,得到哪一个处方剂量点才是最优的解决方案,为国内外乳腺切线野处方剂量点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选择30例病人,采用传统的乳腺切线野加楔形板的半野照射技术,首先行CT模拟定位,然后利用PLATO计划系统设计切线野计划,添加15°楔形板作为组织补偿。在中心层面上设置四种剂量参考点1、两切线野间距(S)的中点;2、S垂直等分线上胸壁-肺交界处;3、S垂直等分线上h/2处(h-乳房高度);4、PTV中心即S垂直等分线上w/2处(w-射野宽度)。分别给予各参考点处方剂量5000cGy,分割次数25次,经治疗计划系统计算剂量分布后评估。对PTV,比较Dmean、标准差SD、V105%、V110%;对肺,比较患侧肺的V20、V30、V40。对于总体采用双因素方差分析,组间采用LSD法进行两两比较。结果剂量参考点设在PTV的中心,最接近处方剂量5000cGy,靶区的剂量变化最小;靶区的V105%、V110%最低,剂量热点最小,靶区的剂量均匀性最好。同时剂量参考点设在PTV的中心,患侧肺的V20、V30、V40最低,对患侧肺损伤最小。结论保乳术后放疗乳腺切线野处方剂量点应选择在PTV的中心,本研究结论可作为保乳术后放疗乳腺切线野剂量参考点的选择依据,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 标签: 保乳术后放疗 乳腺切线野 处方剂量点 剂量分布 剂量均匀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基于全卷积网络的左侧乳腺癌放疗三维剂量分布预测方法,并对其预测精度进行评估。方法利用全卷积网络实现三维剂量分布预测。首先建立60例左侧乳腺癌患者的容积调强弧形治疗(VMAT)计划库,从库中随机选取10例作为测试集数据,其他50例作为训练集数据;然后,构建U-Net模型,利用该网络在器官结构矩阵和剂量分布矩阵间建立相关模型;最后,利用模型预测测试集病例的剂量分布,并将预测结果与实际计划结果比较。结果10例测试患者的PTV、患侧肺、心脏、双侧肺、脊髓的剂量平均绝对离差分别为(119.95±9.04)、(214.02±9.04)、(116.23±30.96)、(127.67±69.19)、(37.28±18.66) cGy。处方剂量80%、100%范围计划剂量和预测剂量的Dice相似性指数分别为0.92±0.01和0.92±0.01。处方剂量80%和10%范围内区域3 mm/3%标准的γ通过率分别为0.85±0.03、0.84±0.02。结论利用全卷积网络可实现左侧乳腺癌行VMAT患者的三维剂量分布预测。

  • 标签: 全卷积网络 剂量预测 乳腺肿瘤/容积调强弧形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用热释光剂量计(TLD)和放射性免冲洗胶片(Film)测量调强放射治疗(IMRT)靶体积(PTV)、危及器官(OAR)剂量和二维剂量分布质量核查方法,为我国IMRT剂量质量应用提供技术指导。方法中国参加国际放射治疗多中心研究。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提供调强放射治疗聚苯乙烯固体模体,经CT扫描,影像传给放射治疗计划系统(TPS)勾画靶体积处方剂量剂量限制在400 cGy,勾画危及器官剂量剂量限制在200 cGy,静态机架,能量6 MV X射线,对IMRT固体模体,实施调强放射治疗计划。照射后的TLD和胶片邮寄至IAEA剂量学实验室测量和估算。选择加速器多,物理师水平较高的江苏、湖北、河南和四川参与验证方法研究,治疗计划的创建、勾画、照射TLD和胶片的程序与国际放射治疗多中心相同。照射后TLD和胶片邮寄至外部核查组(EAG)测量和估算。结果按IAEA要求,靶体积和危及器官剂量,TLD测量与TPS计划处方剂量相对偏差为±7.0%。参加国际放射治疗多中心研究结果:靶体积上段和下段,TLD测量与TPS计划处方剂量相对偏差分别为-0.2%和0.8%,符合要求。危及器官上段和下段,TLD测量与TPS计划处方剂量相对偏差分别为-0.6%和-1.0%,符合要求。江苏、湖北、河南和四川参与验证方法研究结果:靶体积上段和下段,危及器官上段和下段,TLD测量与TPS计划处方剂量相对偏差分别在0~10.6%和-0.6%~20.9%范围内。按IAEA要求,二维剂量分布3 mm /3%通过率应≥90%。参加国际放射治疗多中心研究结果为100%,结果优秀。江苏、湖北、河南和四川参加IAEA验证方法研究结果:胶片测量与TPS计划二维剂量分布通过率在45.0%~100.0%范围内。结论TLD用于调强放射治疗靶体积和危及器官剂量质量核查,胶片用于调强放射治疗二维剂量分布通过率质量核查,方法科学适用,可操作性强,便于邮寄,数据准确可靠,适合在我国放射治疗机构大范围开展质量保证核查。

  • 标签: 调强放射治疗 免冲洗胶片 靶体积 危及器官 二维剂量分布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一种深度学习模型预测调强放疗(IMRT)的三维剂量分布。方法收集直肠癌术后IMRT患者共110例,随机数表法选择其中90例作为训练验证集并作9折交叉验证,剩下20例作为测试集。构建3D U-Res-Net模型,以CT影像、靶区和危及器官(OARs)的解剖结构以及射束信息作为输入,IMRT剂量作为输出训练该模型,并用来预测测试集病例的剂量分布。采用三维剂量分布以及剂量—体积直方图(DVH)剂量参数评估预测精确性。结果在三维剂量分布上,体素剂量的平均预测偏差为-2.12%~2.88%、平均绝对误差为2.55%~5.75%;等剂量面的Dice系数均在0.9以上,平均霍夫距离(HD95)和平均表面距离(MSD)分别0.61~1.54 cm和0.21~0.45 cm。对于DVH剂量参数,除膀胱Dmean (P=0.048)以外,其他剂量学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3D U-Res-Net模型可以实现直肠癌术后IMRT剂量分布预测,为自动计划设计奠定基础。

  • 标签: 深度学习 剂量预测 直肠癌 调强放疗
  • 简介:【 摘要】 目的 对中晚期宫颈癌后装腔内放疗剂量分布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 选择我院在 2011年 5月到 2016年 4月收治的 124例中晚期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 A-B参考系统原则来确定剂量分布偏移的相关参数,以标准人体体模的实测来确定偏移剂量。结果 对剂量分布平移有着显著影响的因素包括宫旁浸润、病理类型与操作技巧等等,对临床分期没有明显的影响;不能根据后装治疗次数的增加来减轻剂量分布的偏移程度。结论 对中晚期宫颈癌患者通过后装腔内放疗实施定位是十分必要的,既可以确定实时后装腔内放疗等剂量偏移的类型与曲线的位置,同时还有助于调整患者盆腔适形放疗的剂量分布,为放疗方案的进一步修正提供了充足的医学依据。

  • 标签: 中晚期宫颈癌 后装腔内放疗 剂量分布
  • 简介:目的:研究宫颈癌调强放疗(IMRT)和三维适形放疗(3D—CRT)时靶区及其周围正常组织受照剂量的差异。方法:用WiMRT三维适形调强放疗计划系统分别进行6~9个照射角度的3D—CRT和IMRT计划设计。肿瘤量45Gy,计算出正常组织和靶区的剂量一体积直方图以及所需照射的总跳数。并根据10cm×10cm射野外漏射线和散射线剂量率的测量值,估算3D—CRT和IMRT放疗时射野外正常组织所受漏射线和散射线剂量。结果:照射野数和照射角度一致。IMRT时膀胱、直肠、阴道所受平均剂量分别只有3D—CRT时的19.5%(29.3/150.3)、64.5%(538.0/833.0)和61.0%(1553.6/2546.3)。靶区平均受照剂量略高于3D—CRT。IMRT病人射野外正常组织所受散射线和漏射线剂量约为3D—CRT病人的1.5倍。结论:宫颈癌IMRT时射野外正常组织受漏射线和散射线照射剂量较高,但射野内靶区和邻近器官剂量分布优于3D—CRT。

  • 标签: 宫颈肿瘤 放射疗法 三维适形放疗 调强放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高位食管癌者临床行调强放疗时使用输液港,患者放射剂量分布受输液港影响的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18年2月期间医院收治的1例高位食管癌者,患者入院治疗期间均植入输液港行调强放疗,收集患者病历资料,以CT对患者行定位扫描图像,观察输液港材料(底座)对周边软组织放射剂量的影响。结果调整底座密度值后不同空间位置A1、P1受量提高,与周边组织临界处A2、P2受量降低。结论植入输液港的高位食管癌者临床在行调强放疗时会对剂量分布造成一定影响,周围组织照射量会增加、植入物前后方剂量会减少。

  • 标签: 放射剂量 调强放疗 输液港 高位食管癌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肺癌放疗患者应用CBCT图像引导技术对摆位误差及其对剂量分布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25例本院自2016年12月-2017年11月收治的肺癌放疗患者,所有患者于放疗治疗前,均实施千伏级CBCT扫描,同时与计划CT图像相对比,获取前后、左右、头脚方向的摆位误差,同时分析放疗治疗计划对摆位误差与未移床时剂量分布的影响。结果前后、左右、头脚误差分别为(-0.04±0.05)cm、(0.12±0.05)cm、(0.13±0.10)cm,通过旋转轴进行分析发现误差分别为(-0.01±0.32)0、(0.56±0.18)0、(0.04±0.30)0。其对于头脚方向来讲,其摆位误差明显大于前后与左右误差。未移床时的大体肿瘤体积剂量为原计划的89.5%、计划靶体积剂量94.7%。当治疗剂量在35-40Gy时,通过重新定位,发现肿瘤体积明显减少。结论千伏级CBCT扫描图像引导技术可有效减少肺癌放疗患者的摆位误差,有效减少计划靶区体积外的位移剂量、同时还可提高计划靶区体积剂量适形度的精准率,从而减少肿瘤计划靶区的外放范围,降低对周围正常组织的损伤。

  • 标签: 肺癌放疗 CBCT图像引导技术 摆位误差 剂量分布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组织成分及密度对125I粒子植入剂量分布影响,为临床放射性粒子植入剂量计算和评估提供参考。方法应用egs_brachy软件建立OncoSeed 6711型125I放射性粒子物理模型,计算剂量率常数和水中径向剂量函数g(r),以验证计算模型准确性;根据不同组织的元素组成及密度表,分别计算125I粒子在水、前列腺、乳腺、肌肉、骨等不同介质中g(r)和剂量分布。结果计算得到的剂量率常数为0.950 cGy·h-1·U-1、水中g(r)和吸收剂量均与文献数据近似。在同一径向位置,125I粒子在前列腺、肌肉中吸收剂量与水中差异<5%;在距源中心0.05 cm处,骨中吸收剂量是水中的6.042倍;在近源1.7 cm内,乳腺与水中吸收剂量差异均>10%。结论125I粒子在部分介质中的剂量分布与水有着较明显区别,在临床剂量计算中需考虑组织成分及密度对吸收剂量的影响。

  • 标签: 组织成分及密度 125I粒子 蒙特卡罗方法 近距离治疗 剂量分布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Halo-Vest支架对颈椎原发恶性肿瘤不同放疗技术剂量分布的影响。方法选择10例曾接受Halo-Vest支架手术后进行放射治疗的颈椎原发恶性肿瘤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使用Monaco计划系统,在勾画Halo-Vest支架结构外轮廓的CT序列图像上设计调强放疗(IMRT)和容积旋转调强放疗(VMAT)计划,然后复制相同射野参数的IMRT和VMAT计划到不勾画Halo-Vest支架结构外轮廓的CT序列图像上重新计算剂量分布,比较靶区、危及器官和正常组织的剂量分布差异。结果对于VMAT计划,两组计划的计划靶区(PTV)和计划肿瘤靶区(PGTV)的剂量学参数除PGTV107%外的各参数平均差异均< 1%。相比外轮廓勾画Halo-Vest支架,外轮廓不勾画支架的图像计算的脊髓和脊髓-PRV平均最大剂量分别增加0.38和0.42 Gy(Z=-2.803、-2.803,P<0.05),脊髓和脊髓PRV Dmean分别增加0.35和0.37 Gy(Z=-2.703、-2.801,P<0.05)。黏膜、甲状腺、腮腺、下颌骨、下颌关节和正常组织的V5、V30和Dmean最大差异为0.74%。对于IMRT计划,两组计划的PTV和PGTV间剂量学参数差异较VMAT技术的差异增大,大部分差异超过1%,最大差异为4.55%。相比外轮廓勾画Halo-Vest支架,外轮廓不勾画支架的图像计算的脊髓平均最大剂量和脊髓-PRV最大剂量分别增加0.48和0.59 Gy(P>0.05),脊髓和脊髓PRV的平均Dmean分别增加0.57和0.59 Gy(Z=-2.293、-2.293,P<0.05)。其他危及器官的最大差异为1.98%。结论CT图像外轮廓勾画或不勾画Halo-Vest支架结构,VMAT计划间剂量差异很小,临床上可以忽略,但IMRT计划间剂量差异偏大,需要考虑忽略或部分勾画Halo-Vest支架结构的外轮廓时对剂量分布带来的影响。

  • 标签: Halo-Vest支架 外轮廓 容积旋转调强放射治疗 固定野调强放射治疗 剂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用热释光剂量计(TLD)和胶片(film)测量调强放疗(IMRT)靶体积(PTV)、危及器官(OAR)和二维剂量分布方法。方法选择湖北省7家三甲医院的7台不同型号医用直线加速器,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提供的聚苯乙烯专用模体,TLD和放射性免冲洗胶片(EPT3),经CT模拟定位机扫描模体,影像传输至治疗计划系统(TPS),分别勾画PTV、OAR处方剂量和相应的监督单位(MU),能量6 MV X射线束,对模体实施IMRT照射,照射后的TLD和胶片邮寄至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辐射防护与核安全医学所二级标准剂量学实验室测量和估算。结果按IAEA要求,OAR和PTV的TLD测量值与TPS计划处方剂量的相对偏差为±7.0%。7台加速器PTV的TLD测量值与TPS计划值相对偏差在-5.4%~6.5%范围内,均符合IAEA的要求;5台加速器的OAR的TLD测量值和TPS计划值相对偏差在-2.2%~6.7%范围内,2台加速器相对偏差为-8.6%和8.2%,超出IAEA的要求。按IAEA要求,二维剂量分布3 mm/ 3%通过率为90%。7台加速器的二维剂量分布通过率在90.3%~98.9%范围内,均符合IAEA要求。结论使用TLD和胶片做IMRT剂量验证,科学性强,操作简单,TLD和胶片便于邮件寄送,该方法可运用于今后对放疗机构调强放疗剂量大范围的质量核查。

  • 标签: 调强放射治疗 免冲洗胶片 靶体积 危及器官 二维剂量分布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用热释光剂量计(TLD)和免冲洗胶片(film)测量调强放疗(IMRT)计划靶区(PTV)、危及器官(OAR)处方剂量和二维剂量分布验证方法。方法选择河南省的8台不同型号医用直线加速器,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提供聚苯乙烯专用模体,经CT模拟定位机扫描,影像传输至治疗计划系统(TPS),分别勾画PTV和OAR的处方剂量,能量6 MV X射线。对模体实施IMRT照射,照射后的TLD和胶片邮寄至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辐射防护与核安全医学所二级标准剂量学实验室测量和估算。结果按IAEA要求,对PTV和OAR处方剂量,TLD测量剂量与TPS计划处方剂量的相对偏差为±7.0%。对PTV的剂量验证结果表明,8台加速器的相对偏差在-0.3%~6.9%范围内,符合要求。对OAR剂量验证结果表明,6台加速器的相对偏差在-7.0%~0.3%范围内,符合要求,2台加速器的相对偏差在-10.8%~-8.4%范围内,不符合要求。按IAEA要求,二维剂量分布3 mm/3%通过率≥90%。7台加速器通过率在90.2%~99.9%范围内,符合要求,1台加速器通过率为70.0%,不符合要求。结论免冲洗胶片和热释光剂量计验证调强放疗靶体积和危及器官处方剂量及二维剂量分布,方法简单可靠,是开展调强放射治疗质量控制的重要步骤,可为医疗机构或第三方服务机构核查临床处方剂量提供有力支撑。

  • 标签: 调强放射治疗 免冲洗胶片 靶体积 危及器官 二维剂量分布
  • 简介:摘要目的用热释光剂量计(TLD)及免冲洗胶片(film)测量调强放射治疗靶体积(TPV)、危及器官(OAR)剂量和二维剂量分布验证方法。方法选择8台医用直线加速器(瓦里安、医科达、西门子),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提供的聚苯乙烯专用模体,经CT扫描,影像传给放射治疗计划系统(TPS)制定治疗计划,勾画PTV,OAR的处方剂量,计算相应的监督单位(MU),能量6 MV X射线束,对模体实施调强放疗(IMRT)照射。照射后的TLD和胶片邮寄至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辐射防护与核安全医学所二级标准剂量学实验室测量和估算。结果按IAEA要求,对于靶体积和危及器官剂量,TLD测量剂量值与TPS计划剂量值的相对偏差为±7.0%。靶体积结果表明,8台加速器的TLD测量值与TPS计划值的相对偏差为0.6%~5.9%,符合要求。危及器官结果表明,8台加速器的TLD测量值与TPS计划值相对偏差为-0.6%~7.0%,符合要求。按IAEA要求,二维剂量分布3 mm /3%通过率为90%。8台加速器的胶片测量与TPS计划二维剂量分布通过率为90.2%~100.0%,符合要求。结论用TLD和放射性免冲洗胶片验证调强放射治疗靶体积、危及器官和二维剂量分布通过率,方法可行,可推广大范围运用到质量核查中,也可用于医院内部核查。

  • 标签: 调强放射治疗 免冲洗胶片 靶体积 危及器官 二维剂量分布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射波刀(CK)、断层治疗(TOMO)、加速器容积调强弧形治疗(VMAT)设备在恶性肿瘤椎体骨转移立体定向放疗(SBRT)中剂量学优劣。方法分析30例恶性肿瘤椎体骨转移患者临床资料,用上述3种设备实施SBRT计划设计,统一导入MIM软件评估。处方剂量:大体肿瘤体积24 Gy分2次。优化目标:脊髓Dmax限制17 Gy,马尾最大剂量限制20 Gy。D98%>95%的计划靶体积处方剂量。主要参数包括PTV适形指数(CI)、均匀性指数(HI)、梯度指数(GI)、脊髓(或马尾)的Dmax和治疗时间。结果VMAT的PTV最大覆盖剂量(D2)显著高于Tomo (P<0.01)和CK(P<0.01)。CK的CI和HI均低于VMAT(均P<0.01)和Tomo(均P<0.01)。VMAT的GI明显高于Tomo(P<0.01),Tomo的GI明显高于CK(P<0.01)。CK治疗时间最长,VMAT治疗时间小于Tomo (all P<0.01)。结论3种放疗设备均能很好地完成满足临床要求的恶性肿瘤椎体骨转移SBRT计划。CK拥有更优的剂量跌落梯度,VMAT取得了更优的靶区适形性;Tomo组各参数较为居中。VMAT与Tomo所需时间比CK短。临床可根据病例及靶区特点选择适合的放疗系统。

  • 标签: 剂量分布 射波刀 断层疗法 加速器容积调强弧形疗法 肿瘤转移,锥体骨/体部立体定向放射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计算MRI引导近距离治疗中磁场对Bebig型60Co HDR放射源周围剂量以及碰撞比释动能分布的扰动,判断在不同强度磁场下应用此型号放射源进行近距离治疗可行性。方法基于蒙特卡洛Geant4软件,建立Bebig型60Co近距离治疗源模型,然后置其于尺寸为10cm×10cm×10cm的均匀水模体中,并沿着x、y、z轴向划分大小为0.2mm×0.5mm×0.5mm的体元。在x轴向上分别施加磁场强度为0T、1.5T、3.0T均匀磁场,分别计算x轴向上距离治疗源中心10.0mm范围内碰撞比释动能与剂量分布以及两者比值随距离放射源中心远近变化情况。结果1.5T的磁场对60Co HDR治疗源附近空间范围内剂量分布无影响,而3.0T的磁场导致距离放射源中心r<6mm范围内剂量明显偏高,r=5.4mm处剂量增加了接近40%。碰撞比释动能与剂量比值在1.2mm<r<6.0mm范围内都明显<1,说明3.0T磁场在距离治疗源表面附近更大范围内导致了带电粒子非平衡状态。结论对于Bebig型60Co HDR近距离治疗源,在治疗过程中应用1.5T外部磁场是安全可靠的,而3.0T高场强磁场带来了剂量风险,在投入临床使用前必须进行安全验证评估。

  • 标签: 磁场 近距离治疗 剂量 比释动能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68Ga-FAPI-04 PET/CT检查在肝胆肿瘤患者中的内照射剂量及生物分布。方法本研究纳入因肝脏占位于北京协和医院接受PET/CT检查的6例患者,经静脉注射68Ga-FAPI-04(170.57 ± 14.43)MBq后分别于第3、10、15、20、30和60 min进行全身显像。观察显像剂的生物分布;手动勾画感兴趣区;所有靶器官的内照射剂量应用OLINDA/EXM软件计算。结果68Ga-FAPI-04在肝脏内放射性本底消退较快,在肿瘤组织内放射性摄取较为稳定,病灶平均SUVmax在注射后20 min达到最大(13.87 ± 2.55);病灶平均靶本比逐渐升高,在注射后30 min达到最大(10.09 ± 8.17)。1次68Ga-FAPI-04 PET/CT扫描的全身有效剂量为(0.020 ± 0.002)mSv/MBq,吸收剂量最高的器官是膀胱壁,为(0.146 ± 0.035)mSv/MBq。结论68Ga-FAPI-04与18F-FDG全身有效剂量相近;肿瘤摄取快速,肝脏背景低,且不受血糖水平影响,有望成为潜在的肝胆肿瘤PET/CT显像药物。

  • 标签: 68Ga-FAPI-04 PET/CT 肝胆肿瘤 内照射剂量 生物分布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用放射性免冲洗胶片(film)和热释光剂量计(TLD)测量调强放射治疗(IMRT)靶体积(PTV)、危及器官(OAR)剂量和二维剂量分布验证方法。方法选择7台医用直线加速器(瓦里安、医科达、西门子),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提供的聚苯乙烯专用模体,经CT扫描,影像传给放射治疗计划系统(TPS)制定治疗计划,能量6 MV X射线束,按治疗计划对模体实施照射。照射后的TLD和胶片邮寄到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辐射防护与核安全医学所二级标准剂量学实验室测量和估算。结果IAEA要求,对靶体积和危及器官剂量,TLD测量值与TPS计划剂量值的相对偏差应为±7.0%。靶体积结果:5台加速器的的相对偏差在-4.0%~3.4%范围内,符合要求,2台加速器的相对偏差在-7.0%~10.6%范围内,不符合要求。危及器官结果:4台加速器的相对偏差在-5.6%~3.3%范围内,符合要求,3台加速器的相对偏差在-20.8%~11.5%范围内,不符合要求。IAEA要求,二维剂量分布3 mm /3%通过率应≥90%。5台加速器的通过率在91.8%~98.5%范围内,符合要求,2台加速器的通过率分别为45.0%和77.0%,不符合要求。结论用TLD和放射性免冲洗胶片验证调强放射治疗靶体积、危及器官和二维剂量分布通过率,方法可行,可推广大范围运用到质量核查中,也可用于医院内部核查。

  • 标签: 调强放疗 免冲洗胶片 靶体积 危及器官 二维剂量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