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四川省攀枝花市妇女儿童医院项目正式开工7月26日上午,四川省攀枝花市妇女儿童医院项目正式开工,拟投资3.65亿元。攀枝花市妇女儿童医院位于花城新区,为城市新区拓展核心区域,交通便利,环境优美,是医院建设的理想地点。项目占地面积约83亩,总体规划设置床位500张,拟分两期建设。

  • 标签: 四川省攀枝花 妇女儿童医院 城市新区 项目占地面积 总体规划 花城
  • 简介:上海瑞金医院舟山分院顺利结顶预计2017年投用1月16日下午,上海瑞金医院舟山分院一期项目的主楼顺利结顶,各类主体建筑也已全部形成。该项目于2015年1月正式开工建设,核定床位1200余张,预计在2017年下半年建成,这是目前上海瑞金医院在全国开设的首家综合性分院。届时,上海瑞金医院舟山分院将成为一座集医疗、教学、科研、康复和预防保健为一体的三级综合性现代化医院。

  • 标签: 上海瑞金医院 现代化医院 预防保健 分院 舟山
  • 简介:摘要现场急救知识对于挽救患者的生命,促进患者的预后,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要重视现场急救教学,在实际教学之前,应该结合生活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模拟情境角色扮演的方式,提供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同时加强实验室的建设,提供老师的专业素质,以此来保证现场急救教学的质量。

  • 标签: 现场 急救教学 体会 实验室
  • 简介:自然灾害和人为灾难后,医学救援常以抢救急危重症为重点,以使损伤伤病员得到及时的救护与治疗,本文概括了灾害后对多发伤病人实施科学规范化、程序化的急救护理,更“早、快、准”地处理危及病人生命的主要部位,为病人手术赢得了宝贵时间,为后期治疗与预后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 标签: 灾害救援 多发伤 现场急救
  • 简介:摘要现场流行病学操作模式以现场流行病学理论和相关学科的研究方法为学术基础,主要通过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监测、预报、现场调查和控制措施而实现。

  • 标签: 现场流行病
  • 简介:摘要目的谈谈药品GMP认证现场检查质量存在的风险问题,并探讨相关风险控制对策。方法站在质量风险管理角度出发,对药品GMP认证现场检查质量常见的风险问题进行分析,根据风险问题制定针对性的控制对策。结果通过全面分析药品GMP认证现场检查质量存在的风险问题,并给予针对性的风险控制对策,可促进质量检查风险得到更好规避,从根本上提升药品GMP认证的工作质量。结论药品GMP认证现在的检查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需要按照质量风险管理的原则进行操作,严格控制药品GMP认证现场检查工作中存在的风险问题。

  • 标签: 药品GMP认证 现场检查 质量风险 控制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肌梗死合并心脏停搏患者行现场急救处理的效果。方法对我院2011年3月-2014年4月我院接收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脏停搏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均实施现场电击除颤、呼吸循环支持等急救处理,评定最终效果。结果100例患者经由针对性现场急救处理后,成功抢救者23例,占比23.0%;有效者14例,占比14.%;无效者63例,占比63.0%,现场急救有效率为37.0%。结论通过对心脏停搏患者实施不同程度的现场急救处理后发现,停搏期间的除颤处理将直接决定着抢救成功率;对患者实施心肌复苏处理后,年龄越大的患者抢救率越高,即年龄是影响心肌复苏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现场急救处理过程中认真、谨慎,一旦成功,立即转移。

  • 标签: 心肌梗死 心脏停搏 现场急救 临床效果
  • 简介:目的评价献血前宣教在现场献血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4年6月在枣庄中心血站和市区内各个献血点的符合献血要求的无偿献血人员520名。将在中心血站进行过献血前宣教、采血由进行宣教的专业医护人员完成,采血后进行人文关怀及随访的献血员260名作为试验组,在市区内各个采血点随机采血的献血员260名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献血员的对献血意义的认知情况、因操作不当引起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采血过程中局部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满意度情况。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两组献血员对献血意义的认知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献血员紧张恐惧、晕针晕血、不适感的发生率(12.30%、5.77%、18.08%与65.32%、13.84%、77.31%)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献血员皮下青紫、肿胀疼痛、出血、静脉炎的发生率(8.07%、4.61、2.31%、0.77%与39.23%、21.15%、10.77%、3.85%)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献血员的满意度(88.41%)显著高于对照组(71.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献血员进行献血前宣教可使采血成功率高,可有效防止不良反应、各种纠纷的发生。

  • 标签: 现场采血 操作行为不当 纠纷 服务意识
  • 简介:目的:了解湖南地区公众现场急救知识的知晓情况,为建立一套长期、有效、规范化的急救知识培训体系提供依据。方法:自制调查问卷,对2855名湖南地区公众以微信推送问卷的方式进行调查。结果:公众学习急救知识的需求很高,愿意很强烈。58.35%和35.91%的公众获取急救知识的途径分别是通过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和阅读购买的急救相关科普书籍。而71.66%和74.29%的公众最期望获取急救知识的途径分别是学习学校开设急救相关的课程和红十字会、医院等专业机构组织组织的急救知识培训。公众对急救知识的知晓率分别为:拨打救援电话(89.81%)、创伤包扎止血(53.90%)、中暑(52.64%)和溺水(40.42%)、心肺复苏(17.65%)、气道梗阻(25.29%)和急性中毒(27.74%)。公众最想要获取的急救知识比率分别是:心肺复苏(63.87%)、气道梗阻(42.86%)和急性中毒(47.34%)。对于缺乏急救知识的原因,78.00%的公众认为是缺乏参与专业的急救知识技能培训和演练的机会,57.98%认为国家、政府、社会对急救知识普及的宣传和投入力度过少和53.35%认为学校缺少开设急救内容的课程。结论:湖南地区公众急救知识知晓程度低。公众希望并愿意通过学校、红十字会、医院等机构组织的专业急救知识培训获得急救知识。

  • 标签: 第一目击者 现场急救 培训体系 问卷调查
  • 简介:摘要本文探讨了职业病危害因素现场采样过程中出现误差的原因,且就一系列原因制定了针对性的控制措施,其目的在于促进我国职业病防治法的贯彻落实,减少职业病危害,防治劳动者的身体健康。

  • 标签: 职业病危害因素 现场采样 控制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湛江市中小学生现场救护知识掌握情况及培训需求,分析培训效果,探讨普及中小学生现场救护培训的有效方法。方法以便利抽样的方式对湛江市中小学生进行现场救护培训,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和现场考核的方式调查其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结果被调查的中小学生培训前现场救护知识合格率为27.91%,培训后合格率为70.82%,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1。70.72%的学生从未参加过急救知识和技能培训;小学生掌握现场救护知识较初中生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小学生对现场救护知识的掌握状况不佳,急救技能匮乏,其知晓水平有待提高,急救培训能够提高中小学生现场救护知识和技能。学校应定期开展急救知识和技能的培训,进一步普及中小学生的急救知识和救助能力。

  • 标签: 中小学生 心肺复苏 培训效果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9753(2016)4-0273-02
  • 简介:摘要5S现场管理在检验科日常工作中应用具有重要作用,能预防检验事故发生,提高检验水平和医院综合效益。为促进5S现场管理在检验科日常工作中得到有效利用,实际工作中应采取相应对策,明确管理内容、实施管理方案、优化管理体系、进行动态管理,并提高员工素质。从多个方面入手,综合采取对策,促进5S现场管理在检验科日常工作中得到更为有效的利用,实现提高管理水平和检验科服务质量的目的。

  • 标签: 5S现场管理 检验科 管理方案 动态管理
  • 简介:目的通过对一起学校水痘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传播因素和扩散方式分析,探讨疫情控制的难点。方法根据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和步骤,明确病例定义进行病例搜索,描述病例三间分布特征,重点分析可能的传播因素与该起疫情间的关系。结果该起水痘暴发的总罹患率为1.90%(34/1793),罹患率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疫情波及全校2个年级的3个班,呈现明显班级聚集性。该起疫情为人与人接触传播,共持续21d,出现2个发病高峰。日常接触促成在首发病例的班级内传播,未及时有效落实隔离措施,是该起水痘在班级内及同楼层相邻班级内传播的原因。结论水痘潜伏期长,传播易于实现,隔离措施难以落实,是学校常见的传染病。跨班级的疫情传播一旦形成,一般性的控制措施很难在短时间奏效,极易引起暴发或聚集性疫情。

  • 标签: 水痘 暴发 学生
  • 简介:现在,放射医学技术实现了高速的发展,其应用物理学的相关原理,能够对人体内的病变进行观察。在现代医学中,医学影像技术是一个重要的分支,这些技术结合了物理学的有关原理,X射线、超声波和电子内窥镜等都包括在内,能够对人体的器官和组织的病变进行准确的诊断,使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 标签: 放射学技术 医学影像技术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感染性腹泻病原菌分离培养技术与药物敏感试验技术。方法选取2015年3月~12月收治的感染性腹泻住院患者43例便分离培养技术与药物敏感试验技术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对急性感染性腹泻粪便,检出致病菌18株,其中贺氏菌属16株,肠炎沙门氏菌1株,绿脓杆菌1例。结论腹泻病原菌种类繁多,实验室不可能对所有可能引起腹泻的病原菌都进行培养。为保证获得较高的检出率,可以对患者进行腹泻病原菌常规培养。

  • 标签: 感染性腹泻 分离培养技术 药物感试验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