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模拟羊水栓塞急救演练通过设置一种逼真的工作场景或管理系统让被训练者按照一定的工作要求,完成一个或一系列任务,从中锻炼某方面的能力。目前,模拟训练已应用于产科,借此使产科抢救规范化、程序化,建立一种条件反射;帮助医护人员及时发现或预见性发现病情变化,果断应对,默契配合,整合了多项急救操作和专科操作于一体,充分体现了演练的实用性、有效性。通过专科急救演练,使助产士和产科医生在急救的基本技能、专科技能以及综合能力和整体协调能力均得到提高。

  • 标签: 羊水栓塞 急救演练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院前急救主要疾病谱以提高院前急救水平。方法选择本市在2016年3月~2018年3月在急救中心实施院前急救的资料,对其进行相应的统计和分析。结果接受急救的患者共有4761例,急救的比例——男女达到了1.631,在院前急救病种中排名前五位的分别是创伤、脑血管疾病、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疾病以及急性中毒,出现急性中毒或者创伤情况的患者年龄主要是在20岁到40岁之间,而出现呼吸系统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的人员大部分处在40岁以上。结论需要根据院前急救患者的疾病谱,进一步加强医护人员的急救水平,通过各种方法进行安全健康生活方式的宣传,让各种疾病出现的概率降低。

  • 标签: 院前急救 疾病谱 分析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对内科急救病例进行分析。方法本次研究将选择我院于2014年09月~2017年08月内科接收的92例高血压危象患者为研究对象,为了便于调查,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6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采取急救治疗,对两组患者疾病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8.7%,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23.9%,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急救治疗运用到高血压危象患者中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生命质量水平。

  • 标签: 急救治疗 高血压危象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深入探究急救护理流程在严重多发伤患者急救当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严重多发伤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其中对照组利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利用急救护理流程进行干预。结果观察组的抢救时间、急诊采血到用血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严重多发伤患者急救当中应用急救护理流程效果显著,减少了抢救时间以及急诊采血到用血的时间,提高了抢救成功率,值得广泛推广。

  • 标签: 急救护理流程 严重多发伤 急救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化急救护理措施在急性左心衰患者抢救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至2017年8月在我院急救的84例急性左心衰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实验组抢救45min好转率、抢救60min显效率、日常生活能力评分、6min内步行距离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总依从率也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化急救护理可明显增加急性左心衰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急性左心衰 急救 常规护理 优化护理
  • 简介:摘要中医急救当今在临床上应用不多,我们在急诊科及日常临床工作时常结合中医急救手段,取得了较好疗效。那么,运用中医急救需要注意哪些问题,以及如何与现代急救医学相辅相成呢?笔者就我们自身的经历谈一下初步的体会。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探索多发伤病人的急救方法,提高急救的实效性和规范性,提高急救成功率。方法调查某医院的40名急救病人,其中20名未经规范专业的急救处理,由患者家属和现场人员自行送我院就诊,作为对照组,另20名病人进行规范专业的急救处理,作为实验组,观察两组病人治愈及好转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经过专业及时规范的急救处理,治愈15例,好转4例,无效1例,抢救成功率95.0%;对照组的20名病人,治愈9例,好转6例,无效5例,抢救成功率75.0%,两组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以上我们可以看出医护人员掌握专业规范的急救技术可以显著提高急救病人的生存率,系统规范的急救方法值得在各大医院进行广泛推广。

  • 标签: 多发伤 急救 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对外科严重创伤急救患者应用综合创伤急救模式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天津市急救中心2016年2月至2017年7月间收治的严重创伤急救患者共88例的临床资料,根据就现场处置情况将其分组,将给予综合创伤急救模式救治者设定为观察组,给予常规急救模式救治者设定为对照组,每组44例患者。结果观察组的救治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确诊时间、特殊检查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综合创伤急救模式应用于外科严重创伤急救患者的抢救中,可有效缩短抢救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故方案有进一步推广的价值。

  • 标签: 综合创伤急救模式 外科 严重创伤
  • 简介:摘 要 : 目的 探讨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院前急救措施及护理配合,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病死率。方法 对 76 例院前急性左心衰竭患者采取坐位,通畅气道,建立静脉通路,护理配合,安全转运。结果 除 1例现场死亡外,余 7 6例患者经院前急救及有效的护理配合均安全转送医院继续治疗。结论 快速有效的院前急救及护理配合,在院前急救急性左心衰竭患者中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急性左心衰竭 院前急救 护理配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院前急救措施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急诊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5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处理措施。选取2016年11月至2017年10月住院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作为观察组。观察组患者接受了院前急救护理。比较两组院前护理的有效性和死亡率。结果观察组院前护理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8.00%对89.13%),显著高于后者(x2=5.89,P<0.05),死亡率显著低于后者(2.00%对10.87,X2=4.28,P<0.05)。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急诊治疗中,院前急救措施是有效的,可以获得更多的治疗时间,降低死亡率。

  • 标签: 院前急救 急性心肌梗死 院前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笔者主要就小儿气管异物急救护理的相关问题实施讨论,进而为临床治疗气管异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随机性选择2016-2017年在我院就诊的17例气管异物患儿,对患者实施针对性的急救护理。结果17例气管患儿通过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患儿均康复出院。结论通过对患儿进行常规检查,并观察其临床表现,然后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来有助于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病率,提高患儿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小儿 气管异物 急救治疗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脑卒中急诊急救流程的优缺点。方法2015年5月开始我们对脑卒中急诊急救流程进行优化,将2015年5月—2017年12月收治的87例患者为试验组;患者均采取优化后的急诊急救流程,与2013年7月—2015年5月期间收治的76例患者(对照组)资料进行比较,分析急诊急救流程的重点。结果试验组的接诊时间以及确诊时间明显的低于对照组;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4%,对照组为11.8%,两组差异显著。结论优化急诊急救流程可以明显的提高脑卒中的救治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脑卒中 急救急诊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对乡镇卫生院创伤急救过程中产生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且提出了相应的急救体制。方法选取了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3月期间通过急诊方式诊治的不同类型的创伤患者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共抽取患者为215例,对所有的患者诊治过程进行了记录和探究,对患者创伤类型、使用的急救方法和预后方面进行了统计。结果此次选取的215例患者当中,有88例患者为交通事故创伤,占总数的40.93%,有70例患者施工意外创伤,占总数的32.56%,57例患者为其他因素所致创伤,占总数的26.51%;以患者受伤位置划分,有66例患者四肢骨盆伤,占总数的30.69%,46例患为胸部伤,占总数的22.73%,22例患者为颅脑外伤,占总数的10.23%,16例患者为腹部伤,占总数的7.44%,11例患者为胸腹联合伤,占总数的5.12%,5例患者为多发伤,占总数的2.33%,49例患者为其他类型伤,占总数的22.79%;预后方面而言,10例患者死亡,占总数的8.73%,102例患者通过抢救转入急诊,占总数的47%,80例患者在我院痊愈占总数的37.21%,7例患者通过治疗后均已出院,占总数的3.26%。结论乡镇卫生院医疗设备比较落后,所以,对患者进行急救时,使用的急救治疗方法单一,会直接影响到患者创伤急救预后效果;乡镇卫生院缺乏专业的技术人员,所接诊的外科创伤患者病情较为复杂,对专业知识掌握不到位,特殊情况时需要面对大量的伤员,需要加强急救组织实施工作;乡镇卫生院急救体制不健全,院前现场急救不到位,甚至部分患者需要通过家属送至卫生院,不利于患者的急救时间的把握。

  • 标签: 乡镇卫生院 创伤 急救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在急性左心衰竭(左心衰)患者的急救中采用优化急救护理措施的护理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62例急性左心衰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照护理方案的区别分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32例)与干预组(采用优化急救护理,30例)。对比分析两组护理后的疗效、住院时长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结果护理干预后,干预组总有效率为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干预组AD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干预组患者住院时长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急性左心衰的患者,采用优化急救护理措施干预后可明显提高ADL评分、减短住院时长、提高临床总有效率,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 标签: 优化急救护理措施 急性左心衰 护理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定位管理急救配合法培训在儿科急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间在该院儿科急诊治疗患儿5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对象,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间在该院儿科急诊治疗患儿50例,将其作为实验组观察对象。对对照组患儿实施常规急救护理管理,对实验组患儿则应用定位管理急救配合法进行急救护理管理,对两种不同护理管理模式下两组患儿的急诊抢救成功率和患儿家属对医护人员工作满意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对照组急诊抢救成功43例,成功率86%,工作总满意度86%;实验组急诊抢救成功47例,成功率97%,工作总满意度96%。实验组急诊抢救成功率和患儿及其家属对医护人员工作满意度都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实验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定位管理急救配合法培训在儿科急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有效促进医护间的密切配合和应急处理能力,同时也提高患儿急诊抢救成功率和患儿属对医护人员工作满意度,在临床实践中具有进一步的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定位管理急救配合法 护理管理 工作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应用院前急救与院内急救联合对患者预后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8月在我院神经内科治疗的9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根据数字表法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患者实行院内急救,观察组患者同时实行院内和院前急救。对比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在日常生活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院前急救与院内急救联合应用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预后疗效比较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在临床上易于推广。

  • 标签: 高血压脑出血 院前急救 院内急救 预后
  • 简介:摘要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已经渗透到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特别是智能手机,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必不可缺的一个组成部分,“微急救”平台构建研究的启动与研发,是依托信息化网络技术,结合临沧市山区院前急救特点,建立院前公众自救互救系统,成为提高院前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处置效果的重要途径1。希望通过微急救的实现,将呼救者的位置信息,健康信息等在呼救同时上传到指挥调度平台中,达到提升出车效率,赢取抢救时间,并针对呼救者健康情况进行有效指导,提高山区院前急救效率。“微急救”平台的应用是建立在智能手机平台上的传统急救与互联网结合的积极探索和业务创新的产物。

  • 标签: 构建 互联网+ 山区 院前急救 &ldquo 微急救&rdquo 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