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中医湿的应用方法保护新生儿红臀效果如何。方法将五十八名新生婴幼儿红臀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29例和对照组29例。观察组将纱布浸湿敷在新生儿红臀处;对照组将新生儿的红臀暴露在空气下处,保持干燥;两组均每日3次,每次30min;控制组暴露臀部,保持干燥;两组每天3次,每次30min,4d为一疗程。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76.5%,高于对照组的2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意义(P<0.01)。观察组的治疗前后臀部皮肤评估分中位数为-1.82和-1.24,差异统计显着性(z=-2.42,P<0.05)。对照组治疗平均臀围皮肤评分前后分别为-1.03和-1.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08,P<0.05)。治疗后观察组中位总分为0.85,高于对照组-0.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41,P<0.01)。结论应用中药湿敷法治疗新生儿红臀有明显疗效。

  • 标签: 红臀 湿敷 香油/治疗应用 中医治疗 新生儿
  • 简介:摘要目的明确中药方剂的最佳煎煮方式。方法煎煮法比较麻黄汤、四君子汤等经典方剂传统煎煮和机器煎煮在煎出物重量、煎出率上的高低。反相高效液相比较各方有效成分含量高低。结果传统煎煮的中药方剂在煎出物重量、煎出率、有效成分含量上均高于机器煎煮。结论传统煎煮更适合于中药方剂。

  • 标签: 传统煎煮 机器煎煮 煎出物重量 煎出率 有效成分含量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持续氧驱动气道湿在气管切开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科室收治的气管切开患者作为样本,随机分为湿化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定时定量间断气道湿湿化气道,湿化组采用持续氧驱动气道湿湿化气道。结果护理后,湿化组患者痰液量(46.53±1.20)ml、家属护理质量评分(96.87±2.07)分、并发症发生率2.86%,表现为气道黏膜出血,与对照组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将持续氧驱动气道湿应用到气管切开患者的护理中,可有效减少出血、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家属的护理满意度。

  • 标签: 持续氧驱动气道湿化法 定时定量间断气道湿化法 气管切开
  • 简介:目的通过对酶扩大免疫分析(EMIT)与高效液相色谱(HPLC)检测丙戊酸血药浓度相关性研究的比较,介绍利用倒方差对Pearson相关系数进行meta分析的方法。方法通过文献数据库检索有关EMIT和HPLC测定丙戊酸血药浓度比较的方法学评价文献。按照纳入和排除文献标准筛选文献,提取资料以及利用QUADAS量表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详细介绍采用Revman5.2软件将Pearson相关系数Fisher’Z转化后的数据进行倒方差meta分析的方法。结果纳入4篇文献,合计434例次患者检测结果。summaryFisher’Z值为1.94,95%CI为(1.65,2.22),将summaryFisher’Z值转换得出相关系数的合并效应值summaryr为0.959,95%CI为(0.929,0.977)(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提示EMIT与HPLC测定人血中丙戊酸的浓度结果具有高度相关性;异质性检验结果I~2=87%,提示各研究之间异质性高;亚组分析结果提示检测对象不同可能是研究间异质性高的原因。结论EMIT和HPLC测定丙戊酸血药浓度相关性良好,两者均可作为临床常用丙戊酸血药浓度检测方法。Revman5.2软件使用操作较简便,利用倒方差可对Pearson相关系数类指标进行meta分析。

  • 标签: 酶扩大免疫分析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丙戊酸 血药浓度 Pearson相关系数 倒方差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健脾化湿类中药在脾胃湿阻型胃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5年3月~2017年5月诊治的脾胃湿阻型胃病患者90例进行治疗分析,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中医组和西医组患者各45例,中医组患者给予健脾化湿类中药治疗,对照组进行吗丁啉西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中医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60%,中医组患者治疗效果更好(P<0.05)。结论健脾化湿类中药在脾胃湿阻型胃病治疗中发挥了非常好的效果,能够消炎止痛、利湿健脾,缓解患者不适症状。

  • 标签: 健脾化湿类 中药 脾胃湿阻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钝性分离在改良赛丁技术PICC置管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入选此次研究中的60例超声引导改良赛丁技术PICC置管患者均选自我院2016年8月-2017年11月期间,按照随机数字表方法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即30例对照组实施扩皮纵向,30例观察组采用钝性分离,分析两种方法的应用价值。结果比较两组患者一次性扩皮成功率,P>0.05,未呈现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置管24小时大量出血率和7日内维护次数经过软件比较后统计学意义产生。结论改良赛丁技术PICC置管采用钝性分离后可减少维护次数和出血量。

  • 标签: 钝性分离法 改良赛丁格技术 PICC置管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口腔螺旋体检测湿与革兰染色法的方法对比关系。方法以140例大学生作为检测对象,取牙垢涂片分别采用湿镜检和革兰染色法镜检对其牙垢标本进行检测,对比两种方法的口腔螺旋体检测结果。结果利用湿镜检口腔螺旋体的阳性率为20%,利用革兰染色法镜检口腔螺旋体的阳性率为52%,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意义(P<0.001)。结论口腔螺旋体检测湿和革兰染色法的检测结果有明显差异,主要是受多种因素影响,建议临床口腔螺旋体的检测普遍用革兰染色法镜检,可以更大程度上提高检出阳性率,为临床口腔相关疾病提供有效的辅助诊断。

  • 标签: 口腔螺旋体 口腔 湿片法 革兰染色法
  • 简介:摘要氧疗已广泛运用于现临床治疗手段中,未来氧疗更会走入家庭,走入社会。为了达到更好的氧气湿化效果,设计发明实用新型装置。超声雾化湿化装置,原理是通过超声,改变水的性状达到湿化氧气的目的。装置运行简便适用度高,运用超声产生负离子达到湿化供氧专属通道内的除菌,减少细菌进入呼吸道的可能,从而起到最好的湿化效果,达到最高的氧疗作用,实现氧疗对治疗和改善疾病的目的及意义。

  • 标签: 氧疗 超声 氧气湿化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气虚痰湿型眩晕患者的治疗过程中运用自拟益气祛湿汤对患者所起到的影响作用。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2月-2017年10月收治的76例气虚痰湿型眩晕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治疗组患者采用益气祛湿汤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西比灵与眩晕停进行治疗。对于不同治疗效果进行数据的收集整理与对比分析。结果对全部的试验对象采用不同的治疗方式之后,治疗组中的总有效率是92.5%,治愈患者17例,显效患者15例,无效患者3例。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是69.4%,治愈患者10例,显效患者15例,无效患者11例。两组患者满足P<0.01的条件,差异性比较明显。在颅内动脉平均血流速度上治疗组中经过有效的治疗之后满足P<0.01的条件,差异性明显。在各项指标上两组患者在治疗之后P<0.01的条件,差异性显著。结论把自拟益气祛湿汤治疗法运用于气虚痰湿型眩晕患者的治疗过程中能够有效促进患者症状的改善,具有重要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自拟益气祛湿汤 气虚痰湿型眩晕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支撑纵切扩皮在B超引导赛丁PICC置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肿瘤放疗科采用B超引导联合赛丁技术行PICC10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入组顺序进行编号,奇数号为观察组,偶数号为对照组,每组各54例。行PICC操作时,观察组采用支撑纵切进行扩皮,对照组采用传统纵切进行扩皮。比较2组患者一次扩皮成功率、扩皮后即刻出血量、置管后24h局部出血量、7d内导管维护次数,并评价PICC操作方法满意度、稳定性、难易程度。结果观察组54例患者中53例一次扩皮成功,对照组54例患者中48例一次扩皮成功;观察组患者扩皮后即刻出血量、置管后24h出血量及7d内导管维护次数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置入PICC时操作满意度、稳定性及难易程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B超引导联合赛丁技术行PICC患者,采用支撑纵切扩皮,能较好确保患者一次扩皮成功,有效降低置管后局部出血量,减少维护次数,操作简单易于掌握,操作稳定性较好。

  • 标签: PICC 赛丁格技术 扩皮 出血 操作满意度
  • 简介:摘要感冒是感受触冒风邪导致肺卫功能失调,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之一。对于普通感冒大多可自行痊愈,但对于体虚患者,且反复使用解热止痛药物后大量出汗、病情反复、迁延不愈,则表现为气虚夹湿证型。我院中医科在门诊患者中随机选取60例气虚夹湿证体虚患者进行临床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运用补中益气汤和羌活胜湿汤加味治疗气虚夹湿证的患者,疗效显著。治疗方法及疗效补中益气汤和羌活胜湿汤加味治疗,水煎服,三剂为一疗程。两个疗程后,痊愈58例,占96.7%,显效2例,占3.3%,显效2例复诊1次后痊愈,有效率为100%。补中益气汤和羌活胜湿汤加味在治疗气虚夹湿型感冒疗效确切,具有临床推广价值和意义。

  • 标签: 补中益气汤和羌活胜湿汤 加味 气虚夹湿型感冒
  • 简介:本文主要介绍从虚热瘀湿论治崩漏的临床经验。笔者认为崩漏的发病不是单一病理因素所致,而是多种病理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病理因素是以虚、热为主,或兼瘀、湿。在治疗上,针对引起崩漏的具体病理因素,综合采用补虚、清热,或兼以化瘀、祛湿之法,灵活运用"塞流、澄源、复旧"三,出血期"塞流"与"澄源"并用,标本兼治;非出血期"澄源"与"复旧"共举,缓则治其本以达治病求本的目的,每获佳效。

  • 标签: 临床经验 湿 崩漏
  • 简介:摘要目的测量重离子治疗终端使用设备材料的水等效系数。方法在测量重离子束流路径上放置需要厚度一定的规则材料,测量放置材料前后,bragg峰位置的变化。结果补偿器材料(聚乙烯)水等效系数k=1.0156,脊型过滤器材料(铝)水等效系数k=2.2042。讨论材料在厚度不同、能量不同情况下,测得的水等效系数会有一定差异,在综合分析其带来的误差影响后,取其不同条件下测量的平均值可以用于均匀扫描治疗终端设备的加工。

  • 标签: 重离子 bragg 水等效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分析氯吡雷与替瑞洛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文研究对象为2014年9月—2016年9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冠心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口服氯吡雷治疗,观察组口服替瑞洛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记录两组治疗1年后心绞痛、心力衰竭、心肌梗死、再次血运重建、冠脉支架再狭窄以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77.50%(31/40)的总有效率相比,观察组92.50%(37/40)的总有效率明显较高(P<0.05);观察组治疗1年后心绞痛、心力衰竭、心肌梗死、再次血运重建、冠脉支架再狭窄以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情况17.50%(7/4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2.50%(13/40)(P<0.05)。结论替瑞洛对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氯吡雷。

  • 标签: 氯吡格雷 替格瑞洛 冠心病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气管插管后3种常规湿化液对气道的影响,为临床治疗及护理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4月至2018年2月入住ICU的126例气管插管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各42例,A、B、C组分别用0.45%氯化钠、0.9%氯化钠、灭菌用水湿化液对气管插管患者进行气道雾化,在气管插管24h、48h后,对患者的痰液粘滞度进行组间和组内对比。结果雾化24h后组内对比A、C组雾化效果明显优于B组;雾化48h后A组的雾化效果明显优于B组和C组,且C组出现过度雾化的例数明显增多。结论0.45%氯化钠溶液能够较有效的降低痰液粘滞度,达到气道湿化的最终目标即分泌物的吸引通畅和及时清除。

  • 标签: 气道湿化液 气管插管 气道湿化 痰液粘滞度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伤口湿性化在慢性伤口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2016年12月—2018年6月期间于我院治疗的慢性伤口换药患者130例,对照组常规碘伏纱条换药,观察组湿性敷料处理。结果观察组伤口愈合总有效率96.92%高于对照组伤口愈合总有效率78.46%,换药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伤口湿性化处理慢性伤口换药,选用湿性敷料,效果显著。

  • 标签: 伤口湿性化 慢性伤口 愈合
  • 简介:摘要列苯脲作为一种常见的磺脲类药物,其主要应用在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治疗环节里,疗效十分确切,且对2型糖尿病患者产生的用药不良反应较低。在随着临床医学技术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发现列苯脲对急性中枢系统损伤有着一定的多效保护效果。在此研究背景下,为进一步获得列苯脲在中枢神经系统损伤中的治疗价值,本文简单的以脑卒中为例,分析列苯脲治疗脑卒中的应用进展,为临床应用列苯脲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 标签: 格列苯脲 2型糖尿病 中枢系统 脑卒中 治疗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ACS择期PCI术后应用替瑞洛与氯吡雷的治疗价值。方法随机抽取自2015年4月~2017年5月来我院进行择期皮冠状动脉介入术的80例ACS患者,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常规组。Clopidogrel组与Ticagrelor组所有病例均接受择期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在此基础上予以一般治疗,服用aspirin,每天一百毫克,经皮下注射LMWH,每天两次。Clopidogrel组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择取Clopidogrel予以治疗,每天七十五毫克;Ticagrelor组择期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采通过Ticagrelor予以治疗,每天两次,每次九十毫克。两组病例术后连续进行七天的治疗。结果未治疗时,治疗组与常规组血小板聚集率对比无显著的统计学差异,择期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术后,通过Ticagrelor与Clopidogrel治疗,常规组血小板聚集率显著超过治疗组,两组对比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Clopidogrel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超过Ticagrelor组,两组对比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结论择期皮冠状动脉介入术ACS病人使用Ticagrelor治疗效果显著超过Clopidogrel,可以从根本减少血小板聚集水平,进而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在临床具有非常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替格瑞洛 氯吡格雷 ACS择期PCI术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在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治疗中实施替瑞洛与氯吡雷治疗,分析疗效。方法随机自我院2017年8月至2018年7月选取44例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采用抽签将患者分组,实施替瑞洛治疗的22例患者纳入实验组,实施氯吡雷治疗的22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对比2组患者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临床指标、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明显更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治疗中实施替瑞洛治疗,效果理想。

  • 标签: 冠心病 心肌缺血 替格瑞洛 氯吡格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