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总结游离皮瓣移植手术的护理新进展。方法 对于18例游离皮瓣移植术的患者,术前给予心理评估及相应护理,术中做好优质的手术护理配合,术后做好皮瓣的护理及观察、并发症的预防进行总结。结果 手术效果较好,术后回访3-6个月,皮瓣存活良好,患者满意度较高。总结 游离皮瓣移植围术期对医疗及护理要求较高,优质的护理可以预防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游离皮瓣移植,护理,手术配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口腔癌游离皮瓣术后整体护理的应用及效果。方法:研究对象共选取80例,均为本院采用游离皮瓣术进行治疗的口腔癌患者,于2021年7月-2023年7月完成选取,依据平分原则分入整体护理方法和常规护理管理的研究组、参照组,各40例,分析相关结果。结果:整体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皮瓣存活率高于参照组,且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结论:采用整体护理进行口腔癌游离皮瓣术后的护理工作,具有良好的效果,值得借鉴。

  • 标签: 口腔癌 游离皮瓣术 整体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烧伤整形外科护理期间游离皮瓣的应用价值。方法:本次研究的开展选择的研究对象为86例烧伤整形外科患者为观察对象,参考数表法原则分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3例。所有患者均接受游离皮瓣治疗,其中,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针对性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恢复整体效果比对照组更好,P<0.05。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P<0.05。结论:烧伤整形外科护理工作开展期间游离皮瓣的效果更好,且很少出现并发症,值得推广。

  • 标签: 游离皮瓣 烧伤整形外科 护理 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外伤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游离皮瓣修复治疗中精细化护理的干预作用。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收治的80例手外伤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选取时间为2021年5月至2023年5月;随机分组,两组患者均接受游离皮瓣修复治疗,期间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精细化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疼痛消失时间、肿胀消失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疼痛消失和肿胀消失用时明显更短(P<0.05);且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的对照组(P<0.05)。结论:手外伤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在接受游离皮瓣修复治疗期间,给予患者精细化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促进患者恢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手外伤 皮肤软组织缺损 游离皮瓣修复 精细化护理
  • 简介:摘 要:目的:研究种植牙技术在游离端缺失牙修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2022年本院收治的游离端缺失牙修复患者90例,随机数字分组模式(实验组、对照组),分析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实验组咀嚼能力评分、舒适度评分、咬合功能评分以及美观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运用种植牙技术修复游离端缺失牙,可提升咀嚼能力评分、舒适度评分、咬合功能评分以及美观度评分,值得运用。

  • 标签: 种植牙技术 游离端 缺失牙 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对烧伤整形患者进行游离皮瓣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烧伤整形患者6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游离皮瓣护理,对比组间患者的疼痛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疼痛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对烧伤整形患者进行游离皮瓣护理,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情况。

  • 标签: 烧伤整形 游离皮瓣护理 疼痛情况
  • 简介:摘 要:目的 对超薄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小腿及足部皮肤缺损的护理方法进行总结。方法 选取了我院2020年6月至2021年4月收治的12例小腿及足部大面积皮肤缺损患者,对其进行了超薄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及相应的护理干预,并记录了修复结果。结果 12例超薄皮瓣移植全部成活,手术成功率为100%。其中1例术后第3天发生静脉危象,经过血管探查后,远端边缘有少许皮肤坏死,但经过换药、抗感染、抗痉挛、抗凝及烤灯保暖等治疗,皮瓣最终成活。超薄皮瓣更美观,避免了二次手术修整皮瓣的情况。结论 使用超薄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小腿及足部皮肤缺损,并进行相应护理,可以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 标签: 超薄游离股前外侧皮瓣移植 小腿及足部皮肤缺损 护理
  • 简介:[摘要] 游离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已经成为口腔颌面外科的常规手术,血管吻合是游离皮瓣修复中的关键步骤,成功的颌面缺损游离皮瓣修复术依赖高质量的血管吻合术[1]。口腔颌面部缺损有其相应的特点,如:口腔与颈部贯通、软硬组织联合缺损、牙列与颌骨阻隔等。在缺损的修复过程中,血管吻合的相关技术以及术后血管危象的观察也有其特殊性[2]。如:皮瓣位于口腔内的唾液和口腔微生物环境中、舌根等隐蔽部位难以直视等。因此,本文拟对游离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中的相关技巧及临床处理的关键点进行总结,并结合笔者的相关临床经验,以期为读者提供一定的参考。

  • 标签: []游离皮瓣 血管吻合 血管危象 显微外科 修复重建外科 口腔颌面缺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跨面神经-带神经血管股薄肌游离移植分期治疗晚期面瘫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20年12月,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整形二科应用跨面神经-带神经血管股薄肌游离移植分期治疗晚期面瘫的临床资料。一期行跨面神经移植术,二期行带神经血管股薄肌游离移植术。术后随访手术效果,评估患者双侧中下面部对称性变化。应用改良House-Brackmann面神经功能分级评估患者术前、后口角运动程度,通过Adobe Photoshop 2021测量患者术前、后静态和动态双侧口角连线与面中线的夹角(口角动度客观测量),并应用配对t检验进行比较,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共纳入26例晚期面瘫患者,男10例,女16例,年龄(24.8±3.5)岁(16~28岁)。分期手术间隔时间为6~12个月。术后随访(34.9±11.7)个月(1~3年),所有游离移植物均成活,没有严重并发症,其中2例患者二期术后1年因患侧面部臃肿行移植肌肉修薄术,1例患者二期术后1年因股薄肌固定止点位置不佳进行了肌肉止点位置调整术,1例患者二期术后2年因口角动度不足行咬肌神经跨面神经端侧吻合术。所有患者术后面部对称性改善,患侧全部出现口角上提运动。改良House-Brackmann面神经功能分级评估口角动度:优秀15例,良好9例,一般2例。口角动度客观测量结果显示,患者术后静态角度较术前提升(86.4°±3.3° vs. 82.3°±2.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27,P=0.017);术后动态角度较术前提升(86.9°±2.8° vs. 80.1°±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7.55,P<0.001)。结论跨面神经-带神经血管股薄肌游离移植分期治疗晚期面瘫效果良好。

  • 标签: 神经移植术 腓肠神经 股薄肌 面瘫 组织移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趾甲皮瓣游离移植拇指再造术的围术期护理效果 。方法:收集2021年1月-2022年1月,游离足趾移植拇指再造术患者20例,所有患者围术期内均接受针对性护理,以手部运动功能、感觉功能恢复效果为参照标准,对围手术期针对性护理的有效性临床价值进行评价。结果:术后患者的手部运动功能总优良率为95.00%(19/20,优10例,良6例,可3例,差1例);患者手部感觉功能恢复效果(英国医学会手部感觉功能分级标准),S11例,S22例,S33例,S46,S58例。结论:游离足趾移植拇指再造术的围手术期,对患者应用针对性护理管理,能够有效提升手术成功率,恢复患者的手术运动与感觉功能,效果显著,值得应用。

  • 标签: 游离足趾 拇指再造术 围手术期
  • 简介:摘 要:目的 对超薄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小腿及足部皮肤缺损的护理方法进行总结。方法 选取了我院2020年6月至2021年4月收治的12例小腿及足部大面积皮肤缺损患者,对其进行了超薄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及相应的护理干预,并记录了修复结果。结果 12例超薄皮瓣移植全部成活,手术成功率为100%。其中1例术后第3天发生静脉危象,经过血管探查后,远端边缘有少许皮肤坏死,但经过换药、抗感染、抗痉挛、抗凝及烤灯保暖等治疗,皮瓣最终成活。超薄皮瓣更美观,避免了二次手术修整皮瓣的情况。结论 使用超薄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小腿及足部皮肤缺损,并进行相应护理,可以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 标签: 超薄游离股前外侧皮瓣移植 小腿及足部皮肤缺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股前外侧游离皮瓣移植修复小腿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收治32例小腿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股前外侧游离皮瓣移植修复术,观察疗效。结果:12例患者皮瓣全部成活,未发生血管危象,无边缘坏死。经过9~12个月的随访,所有患者的皮瓣质地、色泽及质感功能恢复显著。结论:采用股前外侧游离皮瓣移植修复小腿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疗效比较满意。

  • 标签: 股前外侧皮瓣 小腿 踝部 软组织缺损
  • 简介:摘 要:目的 对超薄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小腿及足部皮肤缺损的护理方法进行总结。方法 选取了我院2020年6月至2021年4月收治的12例小腿及足部大面积皮肤缺损患者,对其进行了超薄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及相应的护理干预,并记录了修复结果。结果 12例超薄皮瓣移植全部成活,手术成功率为100%。其中1例术后第3天发生静脉危象,经过血管探查后,远端边缘有少许皮肤坏死,但经过换药、抗感染、抗痉挛、抗凝及烤灯保暖等治疗,皮瓣最终成活。超薄皮瓣更美观,避免了二次手术修整皮瓣的情况。结论 使用超薄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小腿及足部皮肤缺损,并进行相应护理,可以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 标签: 超薄游离股前外侧皮瓣移植 小腿及足部皮肤缺损 护理
  • 简介:摘要:口腔颌面部肿瘤的治疗多采用手术治疗。然而,对于较大的良性肿瘤或临床中晚期的恶性肿瘤,手术切除后往往形成较大的组织缺损,目前临床上多采用游离皮瓣进行修复。针对口腔颌面部肿瘤患者游离皮瓣修复后,往往存在创面大、创区数量较多等情况,患者手术并发症出现比例较高,住院时间较长,因此,快速康复理念的应用显得十分重要。口腔颌面部肿瘤患者游离皮瓣修复术的快速康复中,手术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是十分重要的部分。

  • 标签: 口腔颌面部肿瘤 游离皮瓣修复术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高位马蹄形肛瘘患者,采用改良外括约肌裸化游离术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从2022年5月~2023年5月我院收治的高位马蹄形肛瘘患者47例作为研究重点人群,通过改良外括约肌落花游离术治疗,分析效果。结果:术后患者疼痛评分低于术前,生活质量评分高于术前,差异具备显著性(P<0.05)。结论:改良外括约肌落花游离术治疗,可有效减轻高位马蹄形肛瘘患者疼痛,提高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改良外括约肌落花游离术 高位马蹄形肛瘘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测定盐酸吉西他滨液中游离硫含量。方法:采用日本岛津公司LC-2030C高效液相色谱仪,Inertsil ODS-3 C18色谱柱(250mm×4.6mm×5μm);以甲醇:水(95:5)为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264nm;柱温为35℃;进样量为20μL。结果:与正常值相比,与正常值有显著差异(r=0.999);其检测限为0.259,定量限为0.519μg/瓶;采用该方法测定了两种样品,其相对标准误差为1.0%;结果表明,本方法的方差为1.2%,方差为1.0%;进样的平均回收率为97%(相对标准差为0.65%,n=9)。结论:该方法快速,灵敏,操作简便,重现性好,适用于临床应用。

  • 标签: 高效液相测定法 注射 盐酸吉西他滨 游离
  • 简介:【摘要】游离皮瓣移植修复术作为口腔颌面部肿瘤常见治疗手段,作为一种创伤性治疗手段,患者除了受到疾病的影响,同时手术创伤也造成患者生理、心理状态下降,不利于患者预后恢复效果。对此,本研究着重就口腔颌面部肿瘤患者游离皮瓣移植修复术期间护理措施进行归纳总结,整合其围手术期护理相关措施,以期对临床护理提供参考。

  • 标签: 口腔颌面部肿瘤 游离皮瓣移植修复术 围手术期护理 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足部软组织缺损患者中,探究临床治疗阶段股前外侧游离皮瓣移植修复技术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活动中,符合入组条件的患者有43例,在入院时间方面进行调查,跨越了2021年9月至2023年5月,且全部患者均诊断为:足部软组织缺损,而后提供临床治疗,所用技术为:股前外侧游离皮瓣移植修复方案,总结最终疗效。结果:关于切口美观度评分,即:VSS评分,股前外侧游离皮瓣移植修复技术干预后,足部软组织缺损患者统计值为(7.28±1.23分),总有效率为97.67%(42/43),1例患者出现并发症,经对症处理后好转。结论:临床治疗阶段,股前外侧游离皮瓣移植修复技术的应用效果确切,显著表现在:改善患者足部功能,提高美观度、总有效率方面,具备较高推广价值。

  • 标签: 足部软组织缺损患者 总有效率 股前外侧游离皮瓣移植修复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