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7
329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设计、合成具有扩张冠状动脉活性的新型并呋喃衍生物。【方法】在参阅文献的基础上,利用格氏反应等化学方法进行合成,并对未见文献报道的目标化合物进行核磁共振和质谱分析。【结果】合成了11个目标化合物,波谱鉴定及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其中有9个为新化合物。【结论】经核磁共振和质谱确认,合成的新化合物与设计的化合物结构一致。

  • 标签: 苯并呋喃衍生物 结构修饰 有机合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丁肽对脑梗死后抑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于2012年6月至2013年1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住院治疗的急性脑梗死后抑郁患者6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丁肽治疗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神经内科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丁肽治疗,0.2g,3次/日。两组均治疗4周为一个疗程,治疗后8周评价临床疗效。通过NIHSS和HAMD量表评分对神经功能缺损和抑郁症状进行评定。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加入丁肽治疗能降低患者的NIHSS和HAMD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肽能有效改善脑梗死后的神经功能缺损和抑郁症状。

  • 标签: 丁苯肽 脑梗死 抑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磺酸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临床观察。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高血压患者120例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硝苯地平治疗,观察组给予磺酸氨氯地平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血压及其不良反应。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观察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磺酸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小,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苯磺酸氨氯地平 高血压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灌流治疗重度二氮卓类药物中毒的疗效。方法重度二氮卓类药物中毒176例,根据是否行血液灌流分为血液灌流组(94例)和对照组(82例),对照两组苏醒时间、谵妄的发生、肺部感染、ICU住院时间、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结果1)176例患者均存活。2)血液灌流组谵妄、肺部感染的发生率少于对照组,苏醒时间、ICU住院时间、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灌流能缩短重度二氮卓类药物中毒的的住院时间及苏醒时间、减少住院费用、谵妄及肺部感染的发生率。

  • 标签: 血液灌流 中毒 苯二氮卓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丁酞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05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应用阿司匹林同时加用丁酞治疗,对照组仅用阿司匹林、依达拉奉,未用丁酞,观察治疗后14天,28天及2月NIHSS评分。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14天,1月及2月NIHSS评分明显降低,生活能力评分(Modified)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丁酞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对改善神经功能缺损和生活能力评分均较对照组显著改善,安全性好。

  • 标签: 丁苯酞 阿司匹林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巴比妥和安定联合应用于小儿惊厥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来我院急诊科就诊的120例小儿惊厥患者,对其治疗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用药的不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患者),对照组患儿静脉注射安定0.3~0.5mg/(kg·次),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安定的同时,肌肉注射巴比妥钠5~10mg/(kg·次),记录并比较两组患儿的有效情况、复发率,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平均起效时间为14.87min,55例(91.67%)患者病情得到有效控制;而对照组仅46例(76.67%)患儿病情得到控制,起效时间较长,两组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巴比妥联合安定应用于小儿惊厥的控制,起效快,效果明显,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苯巴比妥 安定 小儿惊厥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丁酞治疗急性缺血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选择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均给予抗血小板凝集、活血化瘀药物,治疗组加丁酞,对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进行评分。结果治疗14d后,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治疗28d后,观察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善显著(P<0.01)。治疗3个月后后,观察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善更为明显(P<0.01)结论丁酞治疗能有效促进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

  • 标签:
  • 简介:摘要丁酞软胶囊(恩必普)是一类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新型药物。其可阻断缺血性卒中所致脑损伤的多个病理环节,具有较强的抗脑缺血作用,可明显缩小脑缺血的梗塞面积,减轻脑水肿,改善脑能量代谢和缺血脑区的微循环和血流量,抑制神经细胞凋亡,并具有抗血栓形成和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其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中枢神经功能的损伤及患者功能恢复有明显的临床疗效,且安全性可靠。

  • 标签: 丁苯酞软胶囊 急性脑梗死 临床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间三酚在治疗急性胃肠痉挛中的作用。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3月到2013年10月于我院就诊的急性胃肠痉挛患者520例为研究对象,按就诊顺序先后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60例。对照组给予山莨菪碱注射,观察组进行间三酚的注射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91.9%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观察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6.2%,也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1.9%(P<0.05)。结论间三酚注射液能有效改善急性胃肠痉挛患者的临床症状,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临床值得推广。

  • 标签: 间苯三酚 山莨菪碱 急性胃肠痉挛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间三酚应用于产程中的作用及护理方法。方法将220例产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10例,观察组采用间三酚进行助产并配合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方法,对照组产妇进行常规分娩。结果观察组产妇的宫口全开时间为(2.32±0.4)h,总产程为(6.32±0.6)h,平均出血量为(226.4±11.14)m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产妇。结论在产妇分娩的过程中使用间三酚并配合采取专业的护理方法进行助产,可以有效缩短产程时间,加速产程进展,减少并发症,值得推广。

  • 标签: 间苯三酚 产程 护理
  • 简介:目的:通过超声观察乳腺癌术后长期服用三氧胺患者子宫内膜的变化及声像图特征。方法对2010年3月至2014年3月在我院门诊复查的38例乳腺癌术后长期服用三氧胺患者102次超声检查进行回顾分析。结果38例乳腺癌术后服用三氧胺患者,分别于服药半年、1年、2年、3年及≥4年进行102次超声检查,超声下内膜变化:服药半年基本无明显增厚,服药1年后子宫内膜有不同程度改变,以内膜增厚、内膜息肉样病变、内膜小囊状改变为明显,尤其以散在分布的小囊状改变为特征。而且服药时间越长,改变越明显。结论长期服用三氧胺后子宫内膜病变发生率高,以内膜增厚、内膜息肉样病变及内膜小囊状改变为明显,特别是散在分布的小囊状改变为特征。阴道超声能清晰显示子宫内膜结构并准确测量内膜厚度,是目前评价子宫内膜的一种可靠实用的方法。

  • 标签: 乳腺肿瘤 子宫内膜 阴道 超声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终止早期妊娠负压吸宫术术前静脉注射间三酚40mg对宫颈扩张作用,观察手术时间及宫颈软化及扩张情况、疼痛程度和人工流产综合征。方法将停经6-11周,要求手术终止妊娠100例妇女根据意愿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实验组术前半小时静脉注射间三酚80mg;对照组不服用任何药物直接行负压吸宫术,记录观察对象的宫颈扩张程度、人工流产综合征、手术时间及疼痛程度。结果宫颈扩张程度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别(P<0.05);手术时间及疼痛程度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和缩短(P<0.05);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人工流产负压吸宫术术前静脉注射间三酚40mg,缩短手术时间,减轻病人痛苦,安全、有效,费用低,值得临床推广。统计学方法;计数资料用X2检验,计量资料用t检验;P<0.05差异有显著性。

  • 标签: 间苯三酚 人工流产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磺酸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临床效果,并总结相关体会。方法本次研究对象选自社区门诊从2012年1月至2014年3月期间收治的150例高血压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用药的差异,将患者平均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75例。对照组采用硝苯地平进行治疗,治疗组则采用磺酸氨氯地平进行治疗,在对患者进行为期2个月的治疗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组采用磺酸氨氯地平治疗后,收缩压从(172.5±13.3)mmHg降至(138.4±10.8)mmHg,舒张压从(103.5±6.8)mmHg降至(84.3±9.2)mmHg;对照组收缩压从(171.9±14.2)mmHg降至(147.4±10.3)mmHg,舒张压从(102.9±6.5)mmHg降至(95.3±8.8)mmHg。治疗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磺酸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高血压 社区 苯磺酸氨氯地平 硝苯地平
  • 简介:进展性脑卒中(SIP)作为缺血性脑卒中的一个并不少见临床类型,有发病率、致残率和致死率高的特点,备受临床关注,现将本院近年进展性脑卒中患者应用丁酞治疗,取得满意疗效。报道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2010年1月至2013年6月我科收治的进展型脑梗死患者90例,男54例,女36例,年龄46~78岁,平均(55.82±11.31)岁。

  • 标签: 丁苯酞 进展性脑卒中 疗效
  • 简介:目的:评价丁酞(NBP)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方法选择2012年9月至2013年11月陕西省人民医院70例急性脑梗死住院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35)和对照组(n=35),对照组仅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NBP注射液治疗。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4d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定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评定[Barthel指数(BI)和改良Rankin量表(mRS)]并记录不良反应。90d随访时再次评定BI和mRS。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14d两组NIHSS均下降,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组(13.60±4.26)vs(9.31±3.79),对照组(13.57±4.20)vs(11.23±4.06),P=0.04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14d两组B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90d时两组BI均明显升高,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组(54.57±24.17)vs(77.86±21.46),对照组(54.14±23.81)vs(67.0±23.30),P=0.047]。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14d两组mRS变化不明显(P>0.05);治疗后90d,治疗组mRS较治疗前明显减低,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组(3.40±0.81)vs(2.80±0.96),对照组(3.49±0.82)vs(3.29±0.93),P=0.03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似。结论NBP注射液可改善急性脑梗死所致的神经功能缺损,改善90d远期预后,安全性良好。

  • 标签: 丁苯酞 脑梗塞 治疗效果
  • 简介:【目的】优选磺酸氨氯地平舌下片最佳制备工艺,并建立溶出度及含量测定方法。【方法】将磺酸氨氯地平制成β-环糊精包合物,以崩解时限为参数,采用正交设计法优化片剂处方,以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溶出度,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法测定舌下片的含量。【结果】优化工艺制备的舌下片在1min内崩解,10min时体外溶出达到90%以上。所建立的磺酸氨氯地平含量测定方法,样品浓度在10~70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标准曲线方程:A=18914C+13640,r=0.9993;平均回收率为99.16%,RSD为0.45%(n=9)。【结论】磺酸氨氯地平舌下片符合药典要求。含量测定方法精确度高,重现性好,操作简便。

  • 标签: 苯磺酸氨氯地平 舌下片 正交试验 崩解时限 含量测定 溶出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长期低浓度系物(、甲苯、二甲苯)接触对作业工人的免疫功能及白细胞(WBC)的影响。方法选择大连市某一家具厂作为调查点,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该企业装配、涂装和包装岗位工作场所空气中、甲苯、二甲苯检测与评价,选取96名工作年限大于两年的系物接触工人和83名非系物接触人员作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进行职业健康检查,通过检测作业工人血WBC、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lgM)和补体C3、C4含量了解系物接触工人的健康损害情况。数据处理两组均值的比较采用t检验;率(构成比)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作业环境中、甲苯、二甲苯、超标率分别为72.1%、37.3%、16.5%;家具厂作业工人WBC、血清IgG、IgA、lgM和补体C3、C4均在正常范围内,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家具厂作业场所系物污染较为严重,对作业人群的免疫功能产生一定影响。

  • 标签: 苯系物 作业工人 免疫功能
  • 简介:目的观察产程活跃期伴有宫颈水肿时,静脉分别注射间三酚、地西泮与山茛菪碱等常用宫颈解痉药物在加速产程进展方面的影响及用药后对母儿安全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4年2月在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产科住院待产、足月、单胎头位初产妇147例,宫口开大3cm后宫颈出现痉挛、水肿,且无妊娠期合并症及产科并发症,将其随机分为A、B、C3组。A组(49例)静脉注射间三酚80mg;B组(52例)静脉缓慢注射地西泮10mg(〉5min);C组(46例)静脉缓慢注射山茛菪碱10mg,观察记录3组产妇的宫口扩张速度、产程进展情况、分娩结局、新生儿Apgar评分、产后2h内出血量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A组从用药至宫口开全(10cm)时间为(199±44)min,产程时间少于B组与C组(P〈0.05);3组新生儿Apgar评分、产后2h内出血量、分娩结局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用药后母儿未发现药物不良反应。结论产程活跃期宫颈水肿应用间三酚可有效消除宫颈痉挛水肿,加速宫颈扩张,加速产程进展,临床疗效优于地西泮与山茛菪碱,用药安全,母儿无不良反应,可在产科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间苯三酚 地西泮 山茛菪碱 宫颈水肿 产程活跃期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丁酞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进展性脑梗死患者7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6例,两组基础治疗相同,治疗组同时给予丁酞氯化钠注射液及依达拉奉,对照组单用依达拉奉,均连用14d。于治疗前后评定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随访1个月,采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BI)评分,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较对照组改善明显,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结论丁酞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疗效显著,安全可靠。

  • 标签: 丁苯酞氯化钠 依达拉奉 进展性脑梗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