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呼吸机管路感染是重症患者常见的医院获得性感染之一,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康复和预后。本论文总结了呼吸机管路感染的防治策略与护理实践,旨在提供有关如何预防和管理这一问题的详细信息。首先,本文强调了正确的手卫生和消毒程序的重要性,以减少感染传播的风险。其次,针对呼吸机管路的选择和维护提出了建议,包括定期更换管路和定期监测患者的气道情况。最后,本文强调了护理团队的培训和教育,以提高对感染防控措施的认识。通过采取这些策略和实践,可以有效降低呼吸机管路感染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的治疗结果。

  • 标签: 呼吸机管路感染 预防 护理 手卫生 管路维护 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 应用细节管理对呼吸机管路清洗质量是否产生正面影响。方法 选取2022.1-2022.6期间进行常规清洗的214件管路为1组,选取2022.7-2.22.12期间进行细节管理的管路222件为2组,对比细节管理前后各部位清洗合格率。结果 两组表面合格率相差不大(P>0.05),细节管理组腔内壁、螺纹接口清洗合格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管路清洗质量的细节管理有明显效果,有利于医院感染控制。

  • 标签: 呼吸机管路 细节管理 感染控制 清洗质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1.1 案情摘要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胸部CT检查预测肺癌患者PICC置入长度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肺癌患者8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0例与对照组40例。对照组PICC置管长度采用体表测量公式计算,观察组PICC置管长度采用胸部CT上腔静脉定位得出。比较2组PICC置管长度调整率,PICC置管精确率,患者满意度及置管并发症。结果观察组PICC置管长度调整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PICC置管精确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置管并发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部CT上腔静脉在肿瘤患者PICC置入长度中应用效果显著,可提高PICC置管精确率,降低置管并发症。

  • 标签: 胸部CT检查 预测肺癌患者 PICC置入长度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就改良中等长度导管在神经重症患者中的运用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抽取2022年11月至2023年11月我院神经重症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在静脉治疗中应用改良中等长度导管,观察患者的置管情况,包括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有无相关并发症发生等。结果:改良中等长度导管运用后,置管一次成功率较高,导管异位率及并发症发生率较低。结论:在神经重症患者中,改良中等长度导管的应用效果明显,值得进一步推广。

  • 标签: 改良中等长度导管 神经重症 运用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骨科老年患者使用中等长度静脉导管的效果。方法 2022年3月-2023年3月,我院骨科收治患者中,随机抽选6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n=30,留置针进行穿刺置管)和实验组(n=30,中等长度导管静脉置管),观察两组老年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 实验组患者发生并发症的概率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 中等长度静脉导管在骨科老年患者中能够有效提高静脉输液的安全性,加快患者恢复速度。

  • 标签: 中等长度静脉导管 骨科 静脉输液不良事件
  • 简介:【摘要】总结重症监护室管路滑脱的相关风险因素,对护理干预措施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为降低管道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管道护理质量提供参考。

  • 标签: 重症监护室 管路滑脱 相关因素 干预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围血液透析期护理对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器及管路凝血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1月-2023年12月医院收治的80例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n=39)采用围血液透析期护理和对照组(n=41)常规护理方案,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透析器及管路凝血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血液透析期间给予患者系统化护理干预,有助于降低透析器与管路凝血发生率,还可以提升血液透析治疗安全性。

  • 标签: 围血液透析期护理 血液透析 透析器 管路凝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中等长度导管在神经梅毒患者静脉输液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纳入68例接受静脉输液治疗的神经梅毒患者,均为我院皮肤性病科2023年1月-2023年11月时期收治,依据组间信息均衡可比原则将纳入样本分入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前组在静脉输液治疗中应用留置针,后组静脉输液治疗中采用中等长度导管,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患者总满意度更高(P<0.05)。结论:在神经梅毒患者静脉输液治疗中采用中等长度导管,对并发症减少、患者满意度提升作用显著,值得推荐。

  • 标签: 神经梅毒 静脉输液 中等长度导管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等长度导管在重症监护患者安全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0月至2022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重症监护静脉输液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总例数为60例,采用电脑抽号法将其分为两组,以研究组、常规组作为两组的命名,各30例,对研究组患者提供中等长度导管,对常规组患者提供静脉留置针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接受不同干预后的差异性。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干预效果优于常规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中等长度导管对重症监护患者进行干预,这种方式有助于提升临床干预效果,控制并发症的发生,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中等长度导管 重症监护患者 安全输液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病变长度对单支冠状动脉中度狭窄患者治疗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米易县人民医院我院收入的220例单支冠状动脉中度狭窄患者,根据病变长短划分为短病变组(≤20mm)165例和长病变组(>20mm)55例。依据FFR(首次出现英文缩写应该写出全称)指导指导治疗:FFR<0.75的患者选择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FFR>0.80的患者予以药物治疗,介于0.75-0.80之间的患者,需综合临床情况选择治疗方案。结果 长病变组PCI比例高(P<0.05);48例PCI患者中无MACE;172例药物治疗患者中16例发生MACE(不良心血管事件),长短病变组MACE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长病变增加支架植入率,对预后无显著影响。

  • 标签: 病变长度 单支冠状动脉 中度狭窄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预判性护理的应用在预防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器及管路凝血的价值。方法:本研究选择120例在我院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为观察对象,基于随机数字表法原则分组,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60例。其中,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接受预判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以对照组的透析器及管路凝血发生率为参照,观察组发生率更低,P<0.05;以对照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参照,观察组更低,P<0.05。结论:应用预判性护理有助于预防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器及管路凝血,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值得进一步推广。

  • 标签: 预判性护理 血液透析 透析器及管路凝血 不良事件
  • 简介:摘要:对人类呼吸道黏膜、眼睛、皮肤造成强烈刺激作用的有害气体, 被称为刺激性气体, 该气体常见于工业生产中。刺激性气体如果出现泄漏, 会对工作者的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并且发病迅速。刺激性气体中毒患者临床特征包括支气管炎、刺激反应、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急性肺损伤和多脏器功能损害, 威胁患者生命安全, 应对患者进行急救措施。

  • 标签: 综合治疗 刺激性气体中毒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研究主要分析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在胸腔闭式引流中运用集束化管路护理的效果。方法:研究时间是2021年11月-2023年11月,研究对象是我院接收的结核性胸膜炎患者106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常规组,研究组患者采取集束化管路护理,常规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观察两组管路留置时间和住院时间。结果:研究组管路留置时间和住院时间均少于常规组,p<0.05。结论: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在胸腔闭式引流中合理运用集束化管路护理,可以减少患者治疗时间。

  • 标签: 结核性胸膜炎 胸腔闭式引流 集束化管路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章旨在探究改良型中等长度导管与PICC在胃肠道肿瘤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胃肠道肿瘤患者进行研究,对比围术期间采用不同静脉治疗的两组患者应用效果。结果:MC组并发症发生率仅有3.85%,而PICC组高达25.00%,P<0.05,组间存在对比性。结论:对胃肠道肿瘤患者围手术期中采用改良型中等长度导管静脉治疗,能够切实改善穿刺的工作负担、患者血管保护等问题,并显著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胃肠道肿瘤 围手术期 改良型中等长度导管 PICC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同胃管置入长度对神经内科脑梗死长期鼻饲饮食患者营养改善情况的影响。方法:研究期限为2021年6月4日~2022年7月1日,纳入符合标准的84患者进行研究,根据其接受的胃管置入长度分为两组,常规组(胃管45~55cm)、长管组(胃管55~65cm)。结果:加长胃管的患者,其一次性置管成功率较高为95.24%(40/42),与常规组80.95%(34/42)存在显著差异,P<0.05;长管组发生率为4.67%,与常规组的19.05%比较P<0.05;施加长胃管的患者,在治疗后,前白蛋白以及总蛋白的数据均高于常规置管患者(P<0.05)。结论:加长胃管在神经内科脑梗死长期鼻饲患者中,提供了一种安全有效的饮食管理方法,可提升患者的营养状态,提高其生活质量。

  • 标签: 胃管置入长度 神经内科 脑梗死 长期鼻饲 营养情况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早中孕期经阴道超声测量子宫颈长度对单胎孕妇自发性早产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8月-2023年8月期间于本院产科行经阴道超声检查测量子宫颈长度的单胎妊娠孕妇200例作为研究对象。观察这些孕妇短宫颈发生率、宫颈长度,并对比不同宫颈长度孕妇自发性早产发生率。结果:200例孕妇短宫颈发生率为20.00(40/200),其中孕早期孕妇14例(35.00%),孕中期孕妇26例(65.00%)。孕早期孕妇子宫颈长度为14.9-44.20mm,平均长度为(32.39±1.16)mm;孕中期孕妇子宫颈长度为13.9-45.2mm,平均长度为(32.16±1.20)mm。子宫颈长度为13-15mm、16-24mm、≥25mm患者分别为18例、22例、160例,自发性早产发生率分别为55.56%、36.36%、1.25%,随着子宫颈长度减少,孕妇自发性早产发生率逐渐升高,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早中孕期行阴道超声检查,可测量子宫颈长度,预测其自发性早产的发生率。

  • 标签: []早中孕期 经阴道超声 子宫颈长度 单胎孕妇 自发性早产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中等长度导管和锁骨下静脉置管两种输液方式在食管癌围手术期应用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 选取2022年3月~2023年4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168例食管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输液方式分为A组和B组,其中接受中等长度导管输液患者79例(A组),接受锁骨下静脉置管输液患者89例(B组),对两组平均输液时间、平均置管时长、导管阻塞率、感染率以及非计划拔管率等进行比较。结果 A组平均置管时长少于B组,比较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平均输液时间、导管阻塞率、感染率以及非计划拔管率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食管癌围手术期输液中,相比于锁骨下静脉置管方式,中等长度导管输液方式可以减少平均置管时长,但在平均输液时间、导管阻塞率、感染率以及非计划拔管率等方面并无显著优势,两种方法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基本一致。

  • 标签: 中等长度导管 锁骨下静脉置管 食管癌围手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