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1 个结果
  • 作者: 朱庆林 段小红 余擎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3-15
  • 出处:《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2023年第01期
  • 机构: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牙体牙髓病科 军事口腔医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国家口腔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陕西省口腔医学重点实验室,西安710032,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生物学教研室 军事口腔医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国家口腔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陕西省口腔医学重点实验室,西安710032
  • 简介:摘要遗传性牙本质发育异常的分类及临床表现已被广泛关注和解读,对其遗传学基础的认识也日益深入。牙本质涎磷蛋白(dentin sialophosphoprotein,DSPP)是牙本质发育不全Ⅱ型、牙本质发育不全Ⅲ型和牙本质发育不良Ⅱ型的致病基因。本文对DSPP的突变分类及其突变后导致的蛋白转运和功能障碍进行阐述,初步分析DSPP突变类型与临床表现的对应关系,以期为遗传性牙本质发育异常的研究和诊治提供可借鉴的思路。

  • 标签: 牙体发育异常 牙本质发育不全 牙本质发育不良 牙本质涎磷蛋白 基因突变
  • 简介:  摘要:信息是构成生物体的三大要素之一,并且是沟通物质与能量的重要媒介,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人们通过获得,识别自然界和社会的不同信息来区别不同的事物,进而达到认识和改造世界的目的。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在人类医学发展史上,信息也是最早被人们认识到的医学科学要素并且一直延续到今天(尽管目前被许多人看作是一种“地域性”的医学)。作为中国的传统医学,中医药学由于是根植于人体内在信息的传递,流动(流通),融合,转换,截击,介入等基础上的医学体系,故人们可以把中医药学的本质特点归结为“信息医学”。

  • 标签:   信息 人类医学发展史 上古医学 传统医学 信息医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比两种不同的牙齿脱敏剂对牙本质敏感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23年1月1日至2023年6月1日收治的牙本质敏感症患者60例(82颗)作为研究对象,将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配的方式分为研究组30例(41颗)与对照组30例(41颗),研究组使用湖北双星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注册的“生物活性玻璃口腔脱敏膏(鄂械注准20222174139)”治疗,对照组使用东莞市鸿元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注册的“牙齿脱敏剂(粤械注准20172171409)”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牙齿过敏症状治疗效果、辅助治疗菌斑性牙龈炎症效果、缓解牙龈出血症状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三个月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68%,对照组患者三个月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0%,六个月以后,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均达到了100%,两组患者的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中发生菌斑性牙龈炎症的牙齿为2颗,对照组患者中发生菌斑性牙龈炎症的牙齿为1颗,研究组患者出现牙龈肿痛的患者有2例,对照组患者中出现牙龈肿痛的患者有3例;两组患者的并发症的发生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牙齿脱敏剂治疗是一种治疗牙本质敏感效果显著的治疗方式,本次研究中提出的湖北双星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注册的“生物活性玻璃口腔脱敏膏(鄂械注准20222174139)以及东莞市鸿元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注册的“牙齿脱敏剂(粤械注准20172171409)”均对牙本质敏感的治疗有效果,且效果相差不大。

  • 标签: 牙齿脱敏剂 牙本质敏感 临床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检验前标本质量对凝血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至2022年于本院行凝血检测患者1600例,对检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各项要素对检验结果的影响。结果:标本血液采集量、输液位置、有无发生溶血、是否处于空腹状态、标本保存时间等均会对凝血检测结果产生影响,联系较为紧密。结论:凝血检测和标本血液采集量、输液位置、有无发生溶血、是否处于空腹状态、标本保存时间等有较为紧密的关联,所以临床对此需予以重视,规范血液标本的采集,对其质量加以保障,由此切实提高实际检验的准确程度。

  • 标签: 检验前 标本质量 凝血检测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光固化粘结剂治疗牙本质敏感症的疗效。方法:将89例患者分为3组,观察经过酸处理和非酸处理的疗效差异。两组均在1周后复诊,观察疗效,并再次脱敏治疗,1月后复查,观察疗效。结果:观察组1周、1月观察的疗效均优于对照组疗效,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光固化粘结剂治疗牙本质敏感症疗效好于传统氟化钠甘油糊剂脱敏法,经过酸处理的牙面行光固化粘结脱敏的远期疗效较好,该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 牙本质敏感症 牙本质 粘结剂脱敏治疗
  • 简介:摘要:微生物检验结果准确性与患者生命安全息息相关,因此,需予以高度重视。加强对实验科管理,是保证控制微生物标本检验准确率的重要手段,对生化检验全过程中多环节进行监督及控制,能进一步提高检验结果准确性以及检验报告完整性。本文主要分析浅谈提高微生物标本检验准确率的有效措施

  • 标签: 微生物标本 检验 准确率
  • 简介:摘要:本论文旨在深入研究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以揭示疾病的本质和机制。我们通过回顾病理学的基本概念,分析疾病形成与发展的生理过程,以及探讨了病理学的新前沿,来加深对该领域的理解。此外,我们还探讨了病理生理学中细胞与组织的生理学、免疫系统与免疫性疾病、神经生理学与神经性疾病等关键话题。通过本文,我们希望促进跨学科研究,推动医学领域的进步,以更好地理解、预防和治疗各种疾病,提高患者的健康水平。

  • 标签: 病理学 病理生理学 本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PDCA循环管理在临床输血检验标本质量管理中的效果。方法:在2019年12月到2022年1月期间本院收治的用血患者80例纳入观察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的用血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输血管理,研究组加强PDCA循环管理,对比两组患者的康复有效率、输血风险事件发生率和预后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加强DCA循环管理后,整体康复有效率和预后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输血风险事件发生率显著更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CA循环管理是一种不断优化的护理管理措施,在临床输血检验标本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 标签: PDCA循环管理 输血检验标本质量管理 康复有效率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常规检验中对采血标本质量产生影响的因素并总结控制对策。方法 选择2022年3月2023年10月在我院开展血常规检查的2000份血液标本作为调查对象,常规对标本进行质控,统计采血标本质量不合格的标本份数,对比合格和不合格的标本分数相关资料的差异,研究对标本质量产生影响的因素,并总结控制对策。结果 经过多因素回归分析可以得出,溶血、凝血、标本送检时间>24h、输液侧采集、标本检验不规范是导致标本质量不合格的独立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导致采血标本质量不合格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针对有关的原因进行积极的准备和控制,可以有效提升采血标本的质量,能使得临床的诊治工作更加精准可靠。

  • 标签: 血常规 采血标本 质量 影响因素 控制对策
  • 简介:摘要现有牙本质粘接体系基于酸蚀技术使胶原纤维内外磷灰石同时丧失,造成过度脱矿,而粘接剂难以渗入纤维内部,导致混合层裸露的胶原酶解、树脂降解,严重危害树脂修复体的临床寿命。选择性胶原纤维外脱矿技术可选择性地将胶原纤维外的磷灰石脱矿,保留胶原纤维内的磷灰石晶体,从而有效避免酸蚀技术导致的粘接界面结构完整性损坏,提高牙本质粘接耐久性。本文就选择性胶原纤维外脱矿技术的作用机制及其在牙本质粘接领域应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牙失矿质 牙本质黏结剂 牙黏合 胶原 基质金属蛋白酶类 纤维外脱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