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透明质酸钠对SD大鼠致畸敏感的毒性。方法将130只妊娠大鼠随机分为五组,三种不同剂量的透明质酸钠为研究组,以及两组对照组,阳性对照组(250mg/kg的阿司匹林),阴性对照组(去离子水),每组不少于11只,在大鼠妊娠的第7~16天,将实验药物持续经口灌胃十天,每天进行一次,在大鼠妊娠的第二十天将老鼠处死,取出胎鼠,对胎仔以及胚胎的发育指标进行检测,同时还要检查胎鼠的内脏、外观以及骨骼有没有畸形的现象出现。结果不同剂量透明质酸钠组孕鼠的子宫连胎质量、活胎率、体质量以及死胎率,并且胎鼠的身长、体质量以及尾长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也没有发现胎鼠的内脏、外观以及骨骼有畸形的现象出现。结论不同剂量的透明质酸钠对SD大鼠没有母体毒性,对胎鼠也没有致畸毒性。

  • 标签: SD大鼠 透明质酸钠 毒性实验 致畸敏感期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肝移植围手术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的应用。方法以肝移植手术患者100例开展研究,分为参照组与试验组,每组各50例,给予参照组常规护理,给予试验组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对比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对于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试验组明显更优,统计学意义存在(P

  • 标签: 护理质量敏感指标 肝移植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神经外科护理中应用风险管理对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神经外科患者3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的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n=150)和实验组(n=150),对照行常规护理管理,实验组行风险管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风险管理可完善神经外科护理风险管理体系,增强护理人员风险管理意识,减少神经外科护理风险事件,值得在临床护理中广泛应用。

  • 标签: 神经外科 护理安全 风险管理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循证构建胸外科患者围手术肺功能康复护理质量敏感指标体系,为监测肺康复干预护理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加速康复外科为理论依据,运用约翰霍普金斯循证护理方法进行证据综合,为构建胸外科患者围手术肺功能康复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奠定基础;结合医院近2年质量控制数据分析结果,采取小组讨论法拟定肺康复干预敏感指标及计算公式初稿,应用德尔菲法进行2轮函询,确定各指标内容及权重。结果经过2轮专家函询确定胸外科患者围手术肺功能康复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包括3项一级指标、6项二级指标及31项三级指标;2轮函询专家积极系数均为100%,权威系数为0.827与0.861,协调系数为0.309和0.372。结论构建的围手术肺功能康复护理质量敏感指标体系具有科学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能有效规范护士的行为,评价肺康复干预护理质量。

  • 标签: 肺康复 护理质量 敏感指标 循证护理
  • 简介:牙本质敏感是指暴露的牙本质对外界刺激产生短而尖锐的疼痛,并且不能归因于其特定原因引起的牙体缺损或病变,典型的刺激包括温度刺激、吹气刺激、机械性刺激或化学刺激。目前最为广泛接受的牙本质敏感机制是流体动力学理论。牙体硬组织的缺损和牙龈退缩所造成的牙本质暴露是牙本质敏感发生的前提。牙本质敏感的诊断需结合患者的病史、患者的主观感受、临床检查,属于排除性诊断。牙本质敏感在我国成人中比较普遍,患病率为29.7%。我国口腔医生对牙本质敏感的相关知识和临床诊断治疗等方面存在认知不足。预防牙本质敏感首先必须改变或去除危险因素。牙本质敏感的治疗原理包括减少牙本质小管内的液体流动和(或)阻断牙本质小管内的神经传导。抗敏感牙膏是首选推荐的、适合患者自己使用的一种牙本质敏感控制方法。

  • 标签: 牙本质敏感 抗敏感牙膏
  •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循证构建主动脉A型夹层(TAAD)围手术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以评估和监测中国医院的护理质量。方法以"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评价模式为理论框架,通过文献解读,提取已有文献中关于TAAD的围手术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的名称、计算公式和数据收集方法。通过德尔菲方法对指标内容进行论证和修正。结果构建了疼痛缓解率、术前夹层破裂病死率、急症手术、输血反应发生率等16项TAAD围手术护理质量敏感指标。经过2轮专家咨询,专家积极系数分别为91.6%和100.0%,专家权威系数为0.96和0.93,变异系数为0.000~0.278。结论基于循证构建的TAAD围手术护理质量敏感指标,研究方法科学合理,指标结果可信度高,能作为TAAD围手术护理质量的评价工具,激发护理团队制定高效的专科护理策略。

  • 标签: 德尔菲法 主动脉A型夹层 围手术期护理 质量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围术护理安全敏感指标对急诊手术患者安全管理质量的影响。方法:我院2019年6月-2020年6月收治的68例急诊手术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围术护理中是否应用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4例:未应用护理质量敏感指标而行常规围术护理)与实验组(34例:应用围术护理质量敏感指标),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对临床护理满意度(97.06%)显著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P

  • 标签: 围术期 护理安全敏感指标 急诊手术 安全管理质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正>一阵春雨过后,干爽皮肤渐渐远去,敏感的皮肤带着受伤的心悄悄来临……烦恼啊!就让我们与敏感勇敢作战吧!这个春季我们不做敏感美人,誓要守卫水嫩皮肤!A敏感皮肤"放大镜"敏感皮肤的表现:如果气候变化,脸上会多了一些小红点、有些瘙痒和一些干屑的感觉,那么您的肌肤很有可能是非常敏感的,一定要注意格外保养。有些敏感是因为遗传体质的关系,先天皮肤会对特定的成分过敏,比如金属、灰尘、水果等,在肌肤接触时,会使得皮肤产生不良反映,如小疹子、小红斑、局部发红等现象。有的敏感是因为皮肤皮层非

  • 标签: 皮肤带 不良反映 气候变化 敏感性皮肤 保养品 睫毛液
  •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围麻醉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为监测与评价围麻醉护理质量提供标准、量化的依据。方法以Donabedian"结构-过程-结果"质量评估模型为理论基础,采用约翰霍普金斯循证护理方法拟定指标初稿,德尔菲法确定指标终稿,层次分析法计算各指标权重。结果经过两轮专家函询,专家积极系数均为100%,权威系数为0.903和0.910,肯德尔协调系数为0.139和0.1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形成了包含3项一级指标,15项二级指标和66项三级指标的围麻醉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结论基于循证和德尔菲法构建的围麻醉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具有科学性和可靠性,可为麻醉科护理质量控制和持续质量改进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麻醉护理 循证护理 敏感指标 质量控制 德尔菲法 层次分析法
  • 简介:【摘要】目的:深静脉血栓是临床上不可忽视的一大疾病问题,它的发生率极高,而且较易出现误诊情况,严重时会导致患者丧失宝贵的生命,本次就针对深静脉血栓的相关护理方面的内容进行探究。方法:设定病例80例,以单双数分类方法的方式进行分组,一组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二组观察组,实行护理质量敏感指标护理干预,对患者护理后的各项内容进行了评估,如住院、卧床时间,Vas评分以及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等。结果:调查研究显示,观察组患者身体恢复较佳,早期下地活动,出院也提前;Vas评分明显更优;对患者是否存在深静脉血栓方面进行了调查,对照组发生率病例较多,运用问卷形式评估此次护理满意度,不满意例数均集中在对照组(P

  • 标签: 骨科 围手术期 深静脉血栓 护理敏感指标 预防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强化左氧氟沙星与吡嗪酰胺在药物敏感肺结核患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 20个药物敏感性肺结核患者为一组,20个药物敏感肺结核但不能耐受吡嗪酰胺治疗患者为一组,分别用左氧氟沙星、吡嗪酰胺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 结果 在肺结核治疗效果方面,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相同,左氧氟沙星在药物敏感肺结核患者的治疗中表现良好。 结论 强化使用左氧氟沙星替代吡嗪酰胺对不能使用吡嗪酰胺进行治疗的药物敏感肺结核患者与吡嗪酰胺治疗组的肺结核患者有同样的治疗效果。

  • 标签: 强化期 肺结核 药物敏感 左氧氟沙星 吡嗪酰胺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化妆与保养,已成为现代人生活的一部分。但你有没有注意到,一些经常美容化妆的人常常遭受“后天性敏感肌”的骚扰;而那些从来不碰保养品、化妆品的人,少有“人为敏感肌”的困扰。

  • 标签: 美容化妆 保养品 现代人 后天性 化妆品
  • 简介:目的调查女性妊娠外阴假丝酵母菌检出情况,对引起外阴假丝酵母菌病(VVC)的真菌进行鉴定及药敏试验,为临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集2009年3月至2010年6月我院产科门诊产前检查的500例妊娠女性阴道分泌物进行假丝酵母菌涂片、培养,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其中涂片采用显微镜观察,培养接种于沙保弱平板,菌株鉴定采用生物梅里埃VITEK-2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及配套酵母菌鉴定卡,药敏试验采用ATBFUNGUS真菌药敏条。结果137例涂片检出芽生孢子或假菌丝,检出率为27.4%;151例培养检出假丝酵母菌,检出率为30.2%;两法综合,共192例检出假丝酵母菌,检出率为38.4%;500例中出现感染症状的VVC患者111例,感染率为22.2%;111株菌株中包括5种假丝酵母菌,以白假丝酵母菌最多,占80.2%(89株),其次为光滑假丝酵母菌,占12.6%(14株);白假丝酵母菌对伏立康唑和两性霉素B的敏感率高,分别为100.0%和94.4%,对氟康唑的敏感率低,为73.0%。结论妊娠女性外阴假丝酵母菌感染率较高,菌种以白假丝酵母菌为主;假丝酵母菌对氟胞嘧啶、两性霉素B、伏立康唑敏感性高,对氟康唑敏感性低;临床应普及开展对妊娠女性外阴假丝酵母菌检测。

  • 标签: 妊娠 酵母菌 抗真菌药 敏感性
  • 简介:【摘要】目的:对围术患者VTE防治管理中建立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做好效果分析。方法:通过选取参与本次研究的VTE患者共计60例,将60例患者分为常规组、试验组,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试验组采用一体化护理措施,并建立专科敏感指标。结果:常规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 23.33%,试验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 6.67%,经比较,t=7.543,p<0.05。常规组患者中并发症出现率、试验组并发症出现率为7例、2例,所占比例为26.67%、6.67%,经比较,两组具有一定差异。结论:对VTE患者进行一体化治疗护理,在进行敏感指标建立的同时,能够提升护理效果,降低不良事件出现率。

  • 标签: VTE 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Ⅰ_(B2)~Ⅱ_B宫颈癌新辅助化疗效果及敏感性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接诊的Ⅰ_(B2)~Ⅱ_B宫颈癌患者70例,所有患者均进行1~3个疗程的新辅助和手术治疗,将其按照治疗方式分为有效和无效,分析新辅助治疗敏感性的影响因素。结果新辅助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6.67%(46/70)。将其分组为有效组46例,无效组24例,有效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要明显低于无效组,且有效组患者的淋巴结转移率、宫颈间质深层浸润率明显低于无效组,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合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肿瘤直径、磷状细胞癌水平和血小板/淋巴细胞绝对值是造成宫颈癌新辅助化疗效果的敏感性因素。结论对于Ⅰ_(B2)~Ⅱ_B宫颈癌患者进行新辅助化疗前应注意把控适应征,选择有效的方式干预影响治疗的敏感性因素,提高辅助化疗治疗和手术治疗效果。

  • 标签: Ⅰ_(B2)~Ⅱ_B期 宫颈癌 新辅助化疗 敏感性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