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9
362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新霉素对小鼠听功能及耳蜗毛细胞形态学变化的影响。方法选取C57BL/6小鼠16只在出生后第8天开始连续10 d皮下注射硫酸新霉素,对照组(10只)皮下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停药后1、4、8、12 w进行听性脑干反应(ABR)检测。每次ABR检测后,新霉素组随机取3只小鼠,对照组随机取2只小鼠,处死后,取耳蜗进行冰冻切片,用免疫荧光方法观察耳蜗Corti器及毛细形态学变化。结果新霉素可造成小鼠耳蜗毛细胞严重损伤,且小鼠ARB阈值显著增高,不可恢复;新霉素对耳蜗Corti器毛细胞的损伤顶圈最轻,中圈次之,底圈最重,且随着时间推移Corti器形态结构破坏逐渐加重且不可自我修复。结论硫酸新霉素造成小鼠Corit器毛细胞的损伤是不可逆的。

  • 标签: 小鼠 新霉素 诱发电位,听觉 耳蜗 细胞,听觉
  • 简介:摘要 研究红景天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本试验以红景天 0.08g/kg·bw/d、0.17g/kg·bw/d、0.50g/kg·bw/d三个剂量经口给予小鼠一个月,进行小鼠细胞免疫功能、体液免疫功能、单核-巨噬细胞功能及NK细胞活性测定。结果显示,高剂量组小鼠脾淋巴细胞中加ConA孔与不加ConA孔吸光度的差值高于空白对照组,中、高剂量组小鼠耳壳增重、溶血空斑数高于空白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红景天 免疫 小鼠
  • 简介:摘要线粒体病是一组以线粒体氧化磷酸化功能受损为特征的遗传代谢性疾病,患者的任何器官均可能因能量代谢障碍发生功能受损,给围手术期麻醉管理带来极大挑战。文章报道1例成年线粒体病患者行"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的围手术期麻醉管理,同时回顾总结了线粒体病患者麻醉选择、术中监测以及用药建议。

  • 标签: 线粒体病 肌病 麻醉管理 肩关节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探究成年女性双相情感障碍与甲状腺功能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2019年6月~2020年6月期间在我院诊断为双相情感障碍并住院接受治疗的成年女性300例,对所有患者均进行甲状腺激素检查和超声检查,观察阳性检出率和超声影像学特点,探究成年女性双相情感障碍与甲状腺功能的关系。结果:在所有成年女性患者中,甲状腺激素检查的阳性检出率为 35.0%,甲状腺超声检查的阳性检出率为 33.0%。结论:成年女性是双相情感障碍多伴有甲状腺功能不同程度的减退,在诊断双相情感障碍时甲状腺功能检查具有较大的临床意义。

  • 标签: 成年女性 双向情感障碍 甲状腺功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α-酮戊二酸对老龄小鼠术后谵妄的影响。方法雄性C57BL/6N小鼠80只,18月龄,体重30~35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n=20):对照+溶剂组(C组)、对照+α-酮戊二酸组(C+AKG组)、手术+溶剂组(S组)和手术+α-酮戊二酸组(S+AKG组)。C+AKG组和S+AKG组分别于术前连续3 d腹腔注射α-酮戊二酸二甲酯0.6 mg/kg;C组和S组于相同时点腹腔注射等容量生理盐水。在异氟烷麻醉下进行剖腹探查术制备小鼠术后谵妄模型。分别于术前24 h和术后6、9、24 h时进行食物埋藏试验(进食潜伏期)、旷场试验(总运动距离、进入中央区潜伏期、中央区停留时间和凝滞时间)和Y迷宫试验(进入新异臂时间和次数)。术后6 h时处死小鼠,取海马组织,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法测定小胶质细胞标志物离子钙结合接头分子1(Iba-1)的表达和阳性细胞计数,Western blot法检测海马IL-1β与TNF-α表达。结果与C组比较,S组术后各时点进食潜伏期延长,术后6和9 h时进入中央区潜伏期延长,中央区停留时间缩短,术后6、9和24 h凝滞时间缩短,术后6和9 h时新异臂进入次数减少,术后6 h时新异臂停留时间缩短,海马Iba-1表达上调,Iba-1阳性细胞计数增加,IL-1β与TNF-α表达上调(P<0.05),C+AKG组术后各时点行为学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S组比较,S+AKG组术后各时点进食潜伏期缩短,术后9 h时进入中央区潜伏期缩短,术后6和9 h时中央区停留时间延长,术后9和24 h时凝滞时间延长,术后9 h时新异臂进入次数增加,海马Iba-1表达下调,Iba-1阳性细胞计数减少,IL-1β与TNF-α表达下调(P<0.05)。结论α-酮戊二酸可减轻老龄小鼠术后谵妄,其机制可能与抑制小胶质细胞激活,从而减轻炎症反应有关。

  • 标签: 酮戊二酸类 谵妄 手术后并发症 老年人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新生小鼠肠道类器官的发育成熟过程,为围产期胎儿/新生儿肠道上皮发育及相关疾病的研究提供新模型。方法取3日龄C57BL/6小鼠肠道组织,利用标准条件培养肠道类器官,传代培养至第5代。利用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并记录各代肠道类器官形态变化。利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和免疫荧光技术检测各代肠道类器官中肠道干细胞及肠道上皮各类型分化细胞标志物的表达及组织细胞定位(选取的标志基因:肠道干细胞:Lgr5;胎儿期肠道祖细胞:Tpm2和Gja1;肠道上皮细胞:Villin;帕内特细胞:Lyz1;杯状细胞:Muc2;内分泌细胞:Chga;选取的各细胞标志蛋白:肠上皮细胞:绒毛蛋白;杯状细胞:黏蛋白2;内分泌细胞:嗜铬粒蛋白A;帕内特细胞:溶菌酶)。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Bonferroni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新生小鼠肠道类器官中存在不成熟的球状体和具有隐窝-绒毛结构的成熟型类器官这2种类型。原代培养物中以球状体为主要形态,占(96.61±1.36)%;从原代至传代第2代间,类器官形态变化表现为球状体比例明显下降[第2代占比下降至(8.93±1.50)%],且面积缩小(F=12.88,P<0.001);第2代至第5代类器官的形态以成熟类器官为主,占比从(91.07±1.50)%升至(95.56±2.14)%。肠道干细胞标志基因Lgr5的表达在从原代传代到第2代之间降低(F=76.75,P<0.001),第2代Lgr5表达为原代的0.40±0.06,在第2代之后上升。胎儿期肠道祖细胞标志基因Tpm2表达在传代中明显下降(原代1.00±0.11,第5代0.003±0.001,F=148.00,P<0.001);Gja1的表达在原代(1.00±0.14)至第2代(0.06±0.04)间下降(F=197.10,P<0.001),在第2代后保持稳定低表达(F=2.20,P=0.13)。肠道上皮内各类型分化细胞(肠上皮细胞、杯状细胞、内分泌细胞和帕内特细胞)的标志基因表达在传代第2代之后呈现升高趋势(Villin:第2代0.46±0.11,第5代1.02±0.05;Muc2:第2代0.68±0.29,第5代8.79±0.61;Chga:第2代2.53±0.16,第5代4.32±0.45;Lyz1:第2代0.98±0.21,第5代3.81±0.36;P值均<0.05)。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在原代及第5代培养物中,肠上皮细胞标志蛋白绒毛蛋白均沿肠道类器官绒毛侧分布。杯状细胞标志蛋白黏蛋白2及内分泌细胞标志蛋白嗜铬粒蛋白A在原代中表达很低,而到第5代中染色明显。在原代培养物中帕内特细胞标志蛋白溶菌酶弥散性均匀分布在类器官细胞内,而在第5代中可见高荧光强度点状表达。结论新生小鼠肠道类器官的连续培养可模拟未成熟肠道上皮的发育成熟过程。原代至传代第2代类器官也许可作为胎儿至新生儿期肠道上皮发育的研究模型,传代第2~5代类器官也许可作为新生儿期肠道疾病研究的新模型。

  • 标签: 胃肠道 上皮细胞 细胞分化 模型,动物 小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电子烟IQOS气溶胶对小鼠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4只C57BL/6 J雄性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香烟组和IQOS组,每组8只。对照组小鼠给予呼吸新鲜空气,IQOS组及香烟组小鼠置于自制染毒箱中,IQOS气溶胶或烟雾暴露1 h/d,5 d/周,共处理24周。观察每组小鼠一般情况及体质量变化,测量其肺功能;取各组小鼠肺组织制备切片,HE染色观察病理形态变化及测量平均肺泡直径。结果实验结束后对照组小鼠活动正常,精神好,食欲佳,体质量呈上升趋势;IQOS组及香烟组小鼠出现精神萎靡、食欲降低,体质量较同时间点正常组均降低(P值均<0.05),IQOS组与香烟组小鼠体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37,P>0.05)。IQOS组和香烟组小鼠第50毫秒用力呼吸容积(FEV0.05)/用力肺活量(FVC)、组织阻尼、组织弹性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IQOS组及香烟组小鼠FVC和气道阻力均比对照组显著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IQOS组小鼠的FEV0.05/FVC、组织阻尼、组织弹性、FVC及气道阻力与香烟组小鼠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肺组织病理形态学显示,对照组小鼠肺泡结构完整;IQOS组及香烟组小鼠肺泡腔扩大,部分肺泡间隔断裂,肺泡腔融合,肺气肿形成;IQOS组及香烟组肺泡平均线性截距均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IQOS组与香烟组肺泡平均线性截距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17,P>0.05)。结论长期电子烟IQOS气溶胶暴露会影响小鼠肺功能,它可能不是传统香烟的很好替代品。

  • 标签: 动物模型 小鼠 香烟烟雾 电子烟IQOS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脓毒症小鼠肠道菌群动态变化。方法选择雄性SPF级C57BL/6小鼠42只,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术(CLP)构建脓毒症模型,按制模后时间分为CLP 6~12 h组(n=9)及1、2、3 d组(均n=10),并设假手术(Sham)组(n=3)。取小鼠结肠腔内粪便进行肠道菌群16S rRNA测序,并对有效序列进行聚类,获得操作分类单元(OTU),用于Alpha多样性分析、物种组成分析、主坐标分析(PCoA分析)和物种差异分析(LEfSe分析),观察CLP后肠道菌群动态变化。结果与Sham组比较,随CLP后时间延长,小鼠肠道菌群Alpha多样性呈下降趋势,表现为群落丰富程度指数降低(CLP后3 d Chao1指数:367.9±162.6比508.3±105.9,Ace指数:372.5±151.9比498.8±104.2),群落多样性指数中Shannon指数降低(CLP后3 d:2.57±1.06比4.30±0.57),Simpson指数升高(CLP后3 d:0.26±0.19比0.04±0.03),提示随CLP后时间延长,肠道菌群丰富程度和多样性均下降。物种组成分析显示,在OTU水平,OTU 633在CLP后1 d时占比最高(24.79%),OTU 1016在CLP后2 d、3 d时占明显优势,CLP后3 d占比最高(61.75%);在属水平,未标记鼠杆菌的丰度随CLP后时间延长呈先轻度升高后明显下降的趋势,大肠杆菌-志贺菌丰度在CLP后2 d、3 d显著升高,乳杆菌丰度随CLP后时间延长呈先增长后下降趋势,拟杆菌属丰度则随CLP后时间延长呈逐渐升高趋势,提示随CLP后时间延长,小鼠肠道菌群结构发生变化。PCoA分析显示,CLP 6~12 h组菌群结构与Sham组相似度较高,随CLP后时间延长,菌群结构发生变化,CLP 3 d组变化显著。LEfSe分析显示,引起组间差异的主要成分为鼠杆菌科未标记属、普雷沃菌科UCG-001、鼠杆菌科未标记属拟杆菌未定义种、副杆菌、大肠杆菌-志贺菌和OTU 1016。大肠杆菌-志贺菌和OTU 1016在5组样本丰度差异性排名中分别居属水平及OTU水平首位;大肠杆菌-志贺菌丰度从CLP 6~12 h的0.01%(0%,0.02%)随CLP后时间延长而逐渐升高到3 d的44.79%(3.71%,53.75%),OTU 1016的丰度从CLP 6~12 h的0.01%(0%,0.02%)随CLP后时间延长而逐渐升高到3 d的44.69%(3.66%,53.64%)。结论CLP小鼠存在肠道菌群紊乱,且随着CLP后时间延长,菌群多样性逐渐下降,大肠杆菌-志贺菌逐渐成为绝对优势菌。

  • 标签: 脓毒症 肠道菌群 16S rRNA 菌群多样性 粪菌移植
  • 简介:摘要:本文探讨葛根提取物对正常小鼠及四氧嘧啶所致高血糖小鼠的降血糖作用。方法:采用四氧嘧啶致高血糖小鼠模型,连续灌胃给予葛根提取物30d,检测实验前后小鼠血糖变化,然后灌胃给予葡萄糖溶液,测定葡萄糖负荷后不同时间点小鼠的血糖值;同法考察葛根提取物对正常小鼠体重、血糖值和糖耐量的影响。结果:葛根提取物对正常小鼠体重、空腹血糖,以及模型小鼠体重均无显著影响;葛根提取物中、高剂量组对模型小鼠空腹血糖值有明显降低作用(P<0.01);中、高剂量组0.5h、2h的血糖值及血糖曲线下面积低于模型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葛根提取物 血糖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检测不同时间点肺爆震伤小鼠肺蛋白质组学变化,探究肺爆震伤损伤机制。方法60只健康雄性C57BL/6小鼠,随机(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爆震后12 h组、24 h组、48 h组、72 h组及1周组(每组10只)。在北部战区总医院动物实验室进行实验,利用自主研发的精准爆震装置建立小鼠肺爆震伤模型;通过大体观察和HE染色评价肺组织损伤情况;基于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LC-MS/MS)的蛋白质组学技术对小鼠肺组织蛋白进行定量分析,筛选出差异表达蛋白,在此基础上利用生物信息学工具分析蛋白质组学变化。结果肺爆震伤后,小鼠肺组织表面可观察到散在出血点,且随时间延长逐渐增多,24 h出血最为严重。HE染色可见爆震后12 h和24 h的肺泡正常组织结构消失,肺泡腔内弥漫性出血,大量炎细胞浸润,肺间质渗出液增多,肺泡壁增厚,肺泡腔萎陷融合。LC-MS/MS共鉴定到6 861个蛋白质,定量到608个差异表达蛋白,其中在12、24、48、72 h及1周分别有227个、140个、202个、258个和71个差异蛋白。基因本体论(gene ontology, GO)分析得到包括细胞粘附、细胞外基质组织及胶原原纤维组织等130个生物进程子类,外泌体、细胞外基质及细胞质等66个细胞组分子类,以及细胞外基质结构组成、肌动蛋白结合及抗氧化活性等43个分子功能子类。KEGG分析共得到细胞外基质受体相互作用、黏着斑及PI3K-Akt信号通路等24个子类。结论小鼠肺爆震后早期不同时间点差异表达蛋白组合亦不同,损伤机制复杂,特别是12~24 h肺损伤最为严重,炎症反应显著。

  • 标签: 肺爆震伤 急性肺损伤 质谱 蛋白质组学 炎症反应
  • 简介:摘要 目的 考察辣木叶粉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设0.125g/kg·bw/d、0.25g/kg·bw/d、0.75g/kg·bw/d三个剂量组,另设0g/kg·bw/d组以无菌水代替受试物。连续灌胃一个月后测定各项免疫指标。 结果 结果显示辣木叶粉高剂量组小鼠增殖能力[Dλ)差值]、小鼠耳重差值、溶血空斑数及NK细胞活性均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P

  • 标签: 辣木叶粉 免疫 小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