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8
351 个结果
  • 简介:引起孩子不合群的原因与父母对孩子的态度以及家庭环境有重要关系。父母对孩子的过度关切,事事代为安排,往往令孩子失去发展合群性的机会。例如当孩子学习自己玩的时候(约六个月大),父母常过分注意他,拿东西给他、抱他,令孩子不能充分、自由地发展自己的兴趣。这样的孩子很少向人打招呼,因为总是父母先开口,教他oHx叔叔或X姨姨。

  • 标签: 孩子 性格 培养 家庭环境 合群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格林-巴利综合征(CGBS)的临床特征、发病机制、诊断、治疗,以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方法对6例CGBS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6例患者均为缓慢起病,进行性加重,以对称性肢体无力、感觉异常为首发症状,脑脊液异常5例、正常1例,肌电图呈现神经元损害,运动与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减慢,均提示有脱髓鞘损害。结论CGBS病情迁延、隐匿,表现复杂,易被误诊;临床症状、脑脊液是重要的诊断依据,周围神经电生理检查有利于疾病的早期诊断;激素治疗有效。

  • 标签: 慢性格林-巴利综合征 临床症状 脑脊液 肌电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防御机制和MMPI测试的研究发现儿童双相障碍与单相抑郁两组疾病的异同。方法时37例儿童双相障碍患者和3l例单相抑郁患者进行防御机制(DSQ)和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定(MMPI),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MMPI两组在量表HY(t=2.033,P<0.05)、flr(t=2.371,P<0.05)、SC(t=2.545,P<0.05)、Ma(t=2.648,P<0.05),PD(t=3.101,P<0.01),双相障碍组高。DSQ与MMPI相关分析,双相障碍组MMPI中的Pa、Pt、Sc、Ma、Si分与不成熟因子显著正相因子负相关,而单相抑郁组仅有Pa、Sc、Ma与不成熟因子极显著负相关。结论双相障碍组发病年龄更早,与单相抑郁比有人格特征的区别,表现的更不成熟、更不稳定,这与他们较多使用不成熟防御机较少使用成熟防御机制可能有关。

  • 标签: 双相障碍 儿童 单相抑郁 防御机制 MMPI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10—14岁学龄儿童性格特征和可能影响因素,提出合理性建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集体测试,统一指导语实施调查。结果儿童性别、年龄有可能影响孩子的性格。结论儿童性格与性别、年龄有关。

  • 标签: 学龄儿童 性别 年龄 性格
  • 简介:急性中毒一直是临床工作中最常见的急危重症之一,具有突发性、群体性和隐匿性等特点〔1〕,深为卫生行政部门和广大临床医生所重视。中国每年约有3万人发生各种原因的中毒,占人口总体死亡原因的第五位〔2〕。世界卫生组织已经把急性中毒列为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新化学品的广泛使用,

  • 标签: 急性中毒 病因 特点 策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进入秋季,老年人很容易因感冒而发生肺部感染。现代医学研究认为,老年人发生肺部感染的原因有3方面:一是老年人全身抵抗力降低,细菌、病毒等一旦进入下呼吸道(喉以下),很容易快速增长繁殖。二是老年人的支气管表面黏液纤毛活动降低,清除外来异物或细菌、病毒的能力下降,细菌得以在下呼吸道繁殖。此外,随着年岁增大,咳嗽反射也减低了。三是老年人支气管黏膜和腺体逐渐萎缩,抗体分泌减少,有利于病原体进入和繁殖。

  • 标签: 肺部感染 支气管黏膜 现代医学研究 下呼吸道 老年人 纤毛活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猝死的临床特点,提出预防老年猝死的预防方法,提高复苏的成功率。方法对我科近5年来收治的38例老年猝死的病因和发病规律进行临床分析。结果老年人的猝死是一种较常见的紧急危重病症,往往来不及诊治和抢救,复苏的成功率极低。结论提高老年人的健康意识,采用健康生活方式,及时到医院就治是预防老年猝死的关键。

  • 标签: 老年猝死 预防
  • 简介:目的:探讨成人麻疹特点。方法:对97例成人麻疹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结果:成人麻疹毒血症重,且临床症状不典型,肝损害并发率高达50%,误诊率亦达27%。结论:应加强对成人麻疹的重视,认识并提高麻疹的诊治水平。

  • 标签: 麻疹 成人 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ICPP)女童的垂体发育MRI特点,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10年2月—2011年2月在河南省妇幼保健院确诊为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的女童35例作为研究对象,年龄为7.1±1.1岁。结果垂体高度ICPP女童、对照组垂体高度的均值分别为5.177±1.010mm,4.454±0.477mm。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女童组高于对照组。两组均数之间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q=4.432,P<0.001);

  • 标签: MRI 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垂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作为一名内科护士应具备哪些素质能力,以适应护理改革发展的需要。方法结合内科护理的特点,从内科护理单元的组织管理与技术管理、病人的心里、病情动态的观察几个方面,总结归纳出内科护士所应具备的素质。结果结合内科护理的特点,了解到内科护士所具备的素质,以便更好地应用于实践。结论认为内科护士必须具备多种素质能力,拥有多元化知识,锻炼自己多方面的能力,以适应护理改革不断向前发展的需要。

  • 标签: 内科护士素质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分析脑出血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我科68例经确诊的脑出血住院患者,收集患者的一般情况(性别、年龄、发病季节、职业等),发病原因(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脑卒中史、吸烟、饮酒),出血部位,临床表现等。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性别上男性多于女性,冬春季节发病率高,职业上农民发病率比工人、干部高,发病原因高血压病史最为常见,出血部位以位基底节区、丘脑为多。结论脑出血的发病与性别、年龄、季节及高血压等多种因素有关,有效的预防措施对纺织脑出血的发生至关重要。

  • 标签: 脑出血 临床特点 防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正常孕妇产前心电图表现,加强对高危孕产妇的干预及治疗。方法采用12导联心电图仪器,对门诊产前检查的正常孕妇作常规心电图检查。结果2026例孕妇常规心电图检查中,心电图改变与年龄无关,与不同孕期有关,妊娠晚期孕妇心电图异常发生率明显高于妊娠早、中期。产前孕妇心电图改变主要以心动过速、心律不齐、电轴偏移、低电压、束支传导阻滞为主。结论应加强孕期保健,尤其是妊娠晚期的保健,及时发现心电图异常情况,及时处理,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以降低孕产妇及婴儿死亡率。

  • 标签: 孕妇 心电图 特点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