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4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近年来,血管外科腔内治疗手段飞速发展和进步,因其创伤小、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及对患者一般情况要求较宽松等优势,使得很多临床医生和患者更倾向于通过腔内手段治疗血管疾病,逐渐忽视了外科手术治疗的重要性,甚至出现忽视患者病情的个体情况而盲目选择腔内治疗的趋势。作为血管疾病治疗的重要方式,开放手术乃是血管外科的立家之本,是血管外科临床医生的基本技能,在很多情况下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应当再次被强调、被重视。

  • 标签: 血管外科 开放手术 腔内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局麻在开放腹股沟疝修补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8月-2019年8月我院收治的64例开放腹股沟疝修补手术患者为对象,结合不同的麻醉方式进行分组,分别是对照组和干预组,分别是32例,分别实施的是常规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传统手术治疗和局麻下无张力腹股沟病修补术,治疗后对效果分析和对比。结果:干预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恢复时间等少于对照组,数据分析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的并发症发生几率是6.25%,对照组发生几率是15.6%,数据分析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和对比两组患者的镇痛药物应用次数、下床活动时间等,治疗组的优势明显。结论:局麻在开放腹股沟疝修补手术中可行性比较高,能降低对应的并发症,提升手术效果,值得借鉴和实施。

  • 标签: 局麻 开放腹股沟疝修补术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Matthew Kurien和David S Sanders说,"作者付费"出版模式是让所有人都能获得生物医学研究成果的唯一公平途径,但James J Ashton和R Mark Beattie担心,这会导致证据基础因商业驱动造成偏倚。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总结跟腱微创缝合法在跟腱开放性断裂治疗中的应用及疗效。方法 我科收治的 35例跟腱开放断裂患者手术并采用微创缝合法治疗,术后短期石膏制动并指导康复训练,对有效随访病例回顾性分析。结果 33例有效随访病例,采用 Amer-Lindholm评定法评定,优 28例,良 3例,优良率 93.9%。结论 微创缝合法是治疗跟腱开放性断裂有效方法。

  • 标签: 微创缝合法 跟腱 开放性断裂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半开放半封闭式病房精神患者的安全护理。方法:入选300例精神疾病患者,随机双盲导入,各150例,观察组给予安全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护理前后两组各项指标。结果:观察组精神疾病患者心理社会(19.21±1.03)分、动机/精力(14.21±1.03)分、症状/不良反应(9.21±1.03)分均低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精神疾病患者BPR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半开放半封闭式病房 精神疾病 安全护理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肝癌患者中个性化护理服务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 94 例 肝癌患者并随机分为人数相同的两组( n=47 ),一组进行常规护理(对照组),另一组展开个性化护理服务(研究组),观察两组护理效果。 结果 :研究组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 P<0.05 ,且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0.05 。 结论 :个性化护理服务在肝癌患者中有着良好的应用效果,可促使护理质量的提升,减少相关并发症,值得大力推广和引用。

  • 标签: 肝癌 个性化护理服务 护理质量 并发症
  • 简介:摘要很多读者对2016年发表在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JCO)杂志上的一篇关于"Choice of Surgical Procedure for Patients With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 ≤1 cm or >1 to 2 cm Among Lobectomy,Segmentectomy,and Wedge Resection:A Population-Based Study"的文章倍感兴趣,以下笔者就该文的选题、资源获取和统计方法作详尽的描述。

  • 标签: SEER 早期肺癌 预后
  • 作者: 程实 柯晋 周洁龙 陈旭琼 姚孟宇 傅光涛 杨涛 张余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8-21
  • 出处:《中华骨科杂志》 2020年第16期
  • 机构: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医学科学院)骨科,广州 510080;南方医科大学第二临床 医学院,广州 510515,南方医科大学第二临床 医学院,广州 510515;南部战区总医院骨科,广州 510010,南部战区总医院骨科,广州 510010,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医学科学院)骨科,广州 510080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皮置钉开放减压术并行微波消融术在脊柱转移瘤治疗中的可行性和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8年9月共20例(26个转移灶)采用经皮置钉开放减压术并行微波消融术进行治疗的脊柱转移瘤患者资料,男13例,女7例;年龄(43.85±18.67)岁(范围:16~79岁)。病变部位:胸椎9例,腰椎11例。肿瘤类型:骨髓瘤2例,白血病1例,肝癌4例,骨肉瘤2例,肺癌5例,肾癌1例,食管癌1例,子宫颈癌1例,肠癌1例,前列腺癌1例,腺样囊性癌1例。术前均行CT扫描或MR检查明确转移灶部位及大小,设计相应微波消融范围。术中经皮微创置入椎弓根螺钉,局部肿瘤减压联合微波消融灭活肿瘤,消融过程中采用测温针分别对消融范围边缘和椎体后壁的温度进行实时监控,并采用冰生理盐水冷循环降温保护重要组织;13例行骨水泥灌注椎体成形术。术后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评价疼痛缓解效果;采用Frankel分级和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astern Cooperative Oncology Group,ECOG)评分等评估神经功能及体能状态。结果术中微波消融时间(5.43±2.07)min(范围:3~10 min);微波功率40~60 W。术中出血量(852.50±514.40)ml(范围:100~1 700 ml);手术时间(4.11±0.99)h(范围:2.5~6.0 h)。病灶中心温度控制为70~85 ℃,周围组织温度通过冰盐水控制<43 ℃。20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8.45±2.01)个月(范围:6~14个月),至末次随访无一例出现局部复发。所有患者术后疼痛均得到明显缓解,术后48 h、1个月、3个月、6个月的VAS评分为(1.55±1.23)分、(2.70±0.87)分、(2.40±1.14)分及(3.05±1.00)分,与术前的(5.95±1.18)分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患者的神经功能及体能状态均明显改善,15例术后6个月Frankel分级至少改善了1个等级,并且8例患者术后6个月ECOG评分均得到显著改善。1例术后出现下肢肌力减退,经对症治疗后1个月内神经功能恢复正常。结论微波消融联合经皮置钉开放减压术能够有效地缓解脊柱转移瘤患者的疼痛,解除脊髓及神经压迫,重建脊柱稳定性,改善患者远期生存质量,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姑息治疗方法。

  • 标签: 微波 外科手术,微创性 肿瘤转移 姑息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开放性眼外伤玻璃体手术的时机。方法回顾性研究。选取洛阳市第一人民医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开放性眼外伤患者100例(100眼),按受伤后至手术的时间分为两组。对照组在伤后10~14天行玻璃体手术,研究组为伤后早期(2~4天)行玻璃体手术,比较两组手术效果及并发症情况。随访3个月。结果研究组的总治愈率为96.0%,高于对照组的76.0%(χ2=8.306,P=0.000)。研究组术后继发性青光眼发生率为2.0%、外伤性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发生率为4.0%,硅油依赖发生率为2.0%,玻璃体再积血率为0,均低于对照组相应的16.0%、22.0%、14.0%及12.0%,各参数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5.983,7.162,4.891,6.383,P=0.011,0.010,0.000,0.021)。结论开放性眼外伤伤后早期行玻璃体手术,能够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外伤性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等并发症发生。

  • 标签: 外伤,眼,开放性 手术,玻璃体 效果,治疗 时机,手术 并发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介绍股骨热缺血时间大于10 h的Gustilo ⅢC型开放性骨折成功保肢的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2月至2017年4月太原长城骨伤手外科医院收治的2例股骨热缺血时间大于10 h的Gustilo ⅢC型开放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均为男性,年龄分别为42、27岁;清创术后分别短缩8.0、10.0 cm再植。骨折端-端相对钢板加压固定,股动脉直接吻合,肌肉端-端吻合。再植成活4个月后,行二期截骨术,单边重建外固定支架固定。术后1周开始进行肢体延长。根据Paley等提出的标准评定疗效。结果2例患者小腿肌群均出现散在不规则坏死,经4次清创,40 d后减张切口经植皮愈合。2例成功保肢并延长至与对侧肢体等长,分别延长8.0、10.0 cm,延长时间为3.0、3.5个月,单边重建外固定支架佩戴时间为29、24个月。足底部感觉均于术后1年恢复至S4。拆除外固定支架6个月随访时,根据Paley等提出的标准评定疗效:骨性结果均为优,功能结果均为良。结论综合掌握保肢适应证的前提下,应用一期彻底清创骨折钢板固定短缩再植、二期单边重建外固定支架进行肢体延长用于股骨热缺血时间大于10 h的Gustilo ⅢC型开放性骨折的保肢是一种实用、有效的方法。

  • 标签: 股骨 再植术 骨延长 外固定器 热缺血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层医院开展局麻开放腹股沟疝日间手术的可行性。方法收集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大同市第五人民医院接受腹股沟疝日间手术患者143例,明确患者接受腹股沟疝日间手术的效果,总结和分享腹股沟疝日间手术经验。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并出院,术后发现血清肿5例,其中自行恢复4例,进行穿刺后痊愈1例,无复发、出血、感染及长期慢性疼痛患者。结论通过严格把握手术指征和遵守手术操作规程,基层医院开展腹股沟疝日间手术是安全可行的。

  • 标签: 疝,腹股沟 日间手术 基层医院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开放性肺结核密切接触者的结核感染情况。方法:选择2018年9月-2019年8月我院管理的开放性肺结核密切接触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案例实施X线胸片的检查,了解具体肺结核感染的具体情况,分析切实可行的预防对策。结果:结合数据资料得知,排菌量增多,感染例数增多,数据分析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核数据资料得知,<15岁和>50岁的年龄段受众的感染几率比较高,分别是24%和24%,数据分析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开放性肺结核密切接触者也会出现肺结核感染的情况,诱导性因素比较多,需要给予更多的关注,及时对感染现象规避,避免出现严重的感染情况。

  • 标签: 开放性肺结核 密切接触者 结核感染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负压封闭引流 (VSD) 治疗开放性胫腓骨骨折的护理方法和效果。 方法 : 回顾性分析 20 例开放性胫腓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给予所有患者全面完善的临床护理 , 总结其护理效果。 结果: 20 例 均治愈出院 , 出院后 半年到 1 年随访, 无感染发生 , 骨性愈合时间 平均 9 个月。 结论: VSD 治疗过程中的全面临床护理干预有利于促进开放性胫腓骨骨折患者创面愈合 , 预防感染。

  • 标签: 开放性胫腓骨骨折 负压封闭引流 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Masquelet技术治疗枪弹伤所致四肢开放性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到2018年7月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〇医院附属骨科医院收治的3例因枪弹伤所致的长骨开放性粉碎性骨折患者资料。均为男性,年龄18~41岁,平均30.7岁;均为贯通伤,均为Gustilo ⅢB型开放性骨折;长骨缺损5~9 cm,平均6.7 cm;2例骨缺损位于股骨近段,1例骨缺损位于肱骨中上段。均按照标准Masquelet方法给予两阶段手术治疗。术后采用Harris髋关节评分、Lowa膝关节评分和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标准分别评价髋关节、膝关节和肩关节功能。结果3例患者术后获平均17.3个月随访。3例患者骨缺损全部修复愈合,无感染征象。2例股骨骨缺损患者根据Harris髋关节评分评定2例均为优,根据Lowa膝关节功能评分评定疗效:优1例,良1例。肱骨骨缺损患者根据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评定为优。结论Masquelet技术是治疗枪弹导致长骨骨缺损的有效方法。

  • 标签: 骨折,开放性 感染 创伤和损伤 Masquelet技术 枪弹伤
  • 简介:【摘要】对于护理专业的学生而言,不断提高护理能力、护理专业技巧十分重要,而在护理专业学生培养中,基础护理实验室的作用十分重要。基础护理实验室可以不断提高护理专业学生的个人实践能力,并且充分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进行结合。在基础护理实验室的开放与管理中,相关人员需要选择较为科学、有效的管理模式,才能保证基础护理实验室的开放效果得到最大程度发挥,本研究对此进行相关分析。

  • 标签: 基础护理实验室 管理模式 开放
  • 简介:摘要目的报告治疗末节指骨开放性骨折伴甲床损伤方法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自2016年6月至2018年8月对我院急诊收治的28例34指末节指骨开放性骨折伴甲床损伤的患者,彻底清创后使用1~2枚7号注射器针头自末节指端甲床下方或侧方旋入,直视下髓内固定骨折端。裂伤甲床原位复位后不缝合,使用5 ml注射器针筒制作甲模板(若原甲板完好可修剪后备回植使用)覆盖于甲床表面,并缝线固定,术后3周拆除甲模板,术后4~6周拔除注射器针头,观察骨折愈合和指甲生长情况。结果术后随访3~18个月,所有创面均Ⅰ期愈合,无感染和骨不连发生;指甲再生结果评定:优25指,良6指,可2指,差1指;优良率91.2%。手指屈伸功能结果:优26指,良4指,可3指,差1指;优良率88.2%。结论注射器针头固定末节指骨骨折方法可靠,注射器针筒制作的甲模板覆盖裂伤的甲床对预防术后指甲畸形方法简单、效果显著。

  • 标签: 指骨 骨折 甲床 注射器针头 甲模板
  • 简介:张家港澳洋医院 普通外科, 江苏 张家港 215600 【摘要】目的:研究腹股沟疝气患者实施开放式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效果。方法:现将在我院进行治疗的 50例腹股沟疝患者以 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治疗研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患者,两组患者分别采用传统疝修补术和开放式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将最终两组治疗效果给予研究对比。 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手术、术后下床活动以及住院所用时间均较短,术中出血量较少,且术后疼痛程度也较轻,发生的并发症也较少,其结果同对照组比较占据优势较大(P< 0.05)。 结论:将开放式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术应用于腹股沟疝患者治疗中,取得的治疗效果较为理想,加快术后患者身体恢复速度,减少患者发生的并发症。

  • 标签: 无张力疝修补术 开放式腹膜前间隙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对重型颅脑损伤 患者进行治疗时,选择视交叉池开放 进行治疗的效果, 分析临床可用价值。方法:将 2019 年 1 月至 2019 年 12 月间我院数据库存在资料登记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 90 例作为实验样本,录入本次实验数据库中进行计算机抽签法两组均分,单组样本量设置为 45 ,分别命名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患者选择标准去骨瓣减压手术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则选择视交叉池开放手术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进行记录,分析手术质量。 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完成后,均有不同程度的手术结果,而实验组中患者的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实验组中未见患者呈现植物状态,组间差异显著( P < 0.05 )。两组患者最终病情接受治疗后完全恢复,未见死亡患者。 结论:在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治疗时,将视交叉池手术应用于患者的治疗中,能够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使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得到提升,确保患者脑积液良性循环具有良好的可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 标签: 标准去骨瓣减压手术 视交叉池开放手术 重型颅脑损伤 疗效观察 手术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