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上世纪60年代初,我国发生粮荒,小球曾一度成为部分地方的粮食代用品。随着温饱问题的解决,小球渐渐地淡出了人们的视线。进入21世纪,当人们再次关注小球时,它已摇身一变,作为保健品现身在各大药房或保健品超市,并被称为“21纪天然营养品”、“绿色降压药”、“血液中的清洁工”……小球真有如此能耐吗?请看本期专家评药——

  • 标签: 天然营养品 小球藻 保健品 代用品 降压药 清洁工
  • 简介:摘要目的优选从雨声红球藻提取虾青素的工艺。方法以虾青素的提取量为考察目标,通过单因素法、正交设计法优化从雨声红球藻提取虾青素的提取工艺。结果筛选最佳提取工艺为是加入50倍雨生红球藻量的二氯甲烷-乙醇(21)混合溶剂,在40℃下加热30min,提取2次。结论筛选出来的提取工艺稳定可行、操作简单。

  • 标签: 雨生红球藻 虾青素 单因素法 正交设计法 提取
  • 简介:【摘要】目的:优选从雨声红球藻提取虾青素的破壁工艺。方法:以虾青素的提取量为考察目标,通过单因素法、正交设计法优化从雨声红球藻提取虾青素的破壁工艺。结果:筛选最佳破壁工艺为是加入 50倍雨声红球藻量的 4N盐酸,在 70℃下加热 10min。结论:筛选出来的破壁工艺稳定可行、操作简单。

  • 标签: 雨声红球藻 虾青素 单因素法 正交设计法 破壁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雨生红球藻制品对免疫功能的影响作用。方法 160只雌性小鼠被分为 4个实验组,每个实验组 40只。小鼠随机分为 4组:对照组、低剂量组( 0.115g/kg·BW),中剂量组( 0.23g/kg·BW),高剂量组( 0.46g/kg·BW),连续灌胃给药 30d后检测小鼠足跖肿胀度、淋巴细胞增殖能力、抗体生成细胞数、半数溶血值( HC50)、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能力、 NK细胞活性。结果 中、高剂量雨生红球藻制品能增强小鼠的迟发型变态反应、能提高小鼠淋巴细胞增殖能力;低剂量雨生红球藻制品能增加抗体生成细胞数,低、中剂量组能增加半数溶血值( HC50);各组剂量雨生红球藻制品均能提高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的能力和 NK细胞活性。结论 雨生红球藻制品具有增强免疫力的作用。

  • 标签: 雨生红球藻制品 免疫、小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雨生红球藻紫苏籽复合油对小鼠功能 的影响。方法:将 SPF级昆明种雌性小鼠 200只随机分为 5个实验组,每个实验组再随机分为低、中、高剂量( 0.1 、 0.2 、 0.6 g/kg bw)组及对照组。 连续灌胃 雨生红球藻紫苏籽复合油 30天,分别进行迟发型变态反应实验、 抗体生成细胞数、 小鼠碳廓清 实验、 NK细胞活性实验。结果: 0.2 、 0.6 g/kg bw剂量组能增加小鼠迟发型变态反应能力, 能增加小鼠 NK细胞活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0.2g/kg bw剂量能增加 小鼠抗体生成细胞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 P< 0.05) ; 3个剂量组对小鼠体重、脾脏 /体重比重、胸腺 /体重比值、 碳廓清吞噬 能力均无明显影响(P> 0.05)。结论: 雨生红球藻紫苏籽复合油 具有增强免疫力功能的作用。

  • 标签: [ ]雨生红球藻油 紫苏籽油 免疫 小鼠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肾小球功能检查。方法对患者进行检查,并依据检验结果进行诊断。结论利用清除率可分别测定肾小球滤过率、肾血流量、肾小管对各种物质的重吸收和分泌作用。

  • 标签: 肾小球功能 检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文成伟1王月影2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09-12-22
  • 出处:《健康文摘》 2009年第19期
  • 机构:通常用尿中的红细胞染色观察法及非染色位相显微镜观察法等来诊断尿中的血尿以其达到肾性血尿的定位诊断。实践证明:以上方法都只对少数红细胞进行观察,其结论与观察者的经验直接相关。因此,有时结果不可靠。本方法用红细胞容积分布幅度(RDW)曲线来诊断血尿,方法简单、迅速,而且数值可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肾小球系膜区IgM沉积在儿童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05年6月至2011年6月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住院并行肾穿刺活检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免疫荧光下肾小球系膜区有无IgM沉积进行分组,将肾小球系膜区IgM沉积≥+且IgM免疫荧光强度≥其他免疫球蛋白荧光强度的患儿作为IgM沉积组,其余患儿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两组的临床、病理特点和随访等情况。结果125例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患儿进入分析,其中IgM沉积组76例,对照组49例。①两组在发病年龄、血总蛋白、血白蛋白、血总胆固醇、肌酐清除率、肾早期损伤指标、高血压和肾功能不全发生率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gM沉积组24h尿蛋白定量及血IgM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分别为0.025和0.038)。②IgM沉积组肾小球硬化及小动脉病变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分别为0.002和0.039),基底膜增厚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0)。③对激素治疗反应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64)。④随访2-78个月,两组肾功能不全及ESRD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⑤IgM沉积组3/76例男性患儿行重复肾活检。除1例首次肾活检已诊断为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外,余2例在第2次肾活检时均由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转化为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结论伴系膜区IgM沉积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患儿蛋白尿程度更重,肾脏病理改变亦更突出。对于伴系膜区IgM沉积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患儿应格外关注并密切随访,警惕其进展为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的可能。

  • 标签: IgM沉积 原发性肾小球疾病 儿童 IGM肾病 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护理方法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5月收治的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护理方法资料进行分析。结果30例患者治疗的观察及护理后,完全缓解20例,部分缓解7例,无效3例,有效率90%。结论通过临床护理维持体液平衡,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减轻焦虑情绪或无焦虑表现及症状,能正确认知疾病与自我。维持良好的营养状态,ALB正常,营养评估SGA等指标良好。延缓肾功能进展及恶化,控制血压、合理饮食、预防感染,防止滥用药物。

  • 标签: 慢性肾小球肾炎 临床护理方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慢性肾小球肾炎,简称慢性肾炎,是一组以血尿、蛋白尿、高血压和水肿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慢性泌尿系统疾病。起病方式各有不同,病情迁延,病变缓慢进展。由于本组疾病类型及病期不同,主要临床表现可各不相同,疾病表现呈多样化。临床特点为病程长,起病前多有一个漫长的无症状的尿异常期,然后缓慢持续进行性发展,可有不同程度的肾功能减退,最终将发展为慢性肾衰竭的一组肾小球疾病。

  • 标签: 慢性肾小球肾炎 中医药治疗 疗效 清热解毒药
  • 简介:摘要通过对慢性肾小球肾炎病人的护理,让大家对急、慢性肾炎有所了解,及时发现及早治疗急、慢性肾小球肾炎。

  • 标签: 肾小球肾炎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肾小球肾炎临床治疗方式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取2010年3月至2012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42例肾小球炎患者,其中男性24例,女性18例,年龄为16-66岁,平均年龄为(40.1±11.7)岁。临床表现为伴血或不伴血的蛋白尿。28例伴有肾病综合症,14例伴有肾炎综合症。12例患者存在微笑病变,24例患者存在重度以下的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4例存在局灶增生性肾小球肾炎,2例患者存在膜增殖肾小球肾炎。以肾中下极肾囊所对应的部位作为穿刺位。采用浓度为2%的普鲁卡因进行局麻,每3天一次,连续30天在B超引导下行两侧肾脂肪囊内注射甲基强的松龙40mg。结果患者治疗前和治疗结束时、治疗结束后1周的24小时尿蛋白定量、24小时尿量和血清白蛋白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但是血清肌酐和血压未见显著差异(P<0.05)。经治疗,患者的水肿情况得到了显著的改善,未见糖皮质激素的不良反应。结论在治疗肾小球肾炎的过程中使用肾囊内注射甲基强的松龙疗法不但可以有效降低尿蛋白指标、改善患者的水肿症状,且没有显著的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肾小球肾 肾囊内注射 激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肾小球肾炎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肾小球肾炎患者6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经护理干预,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3.3%,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76.7%,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急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急性肾小球 肾炎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治疗。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治疗。结论肾功能不全患病人根据肾功能减退程度控制蛋白质入量。

  • 标签: 慢性肾小球肾炎 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