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临床上采用螺旋CT与磁共振成像对诊断肝癌的价值与意义。方法:通过随机抽取的方式,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肝癌患者,共计500例,利用电脑随机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250例,观察组250例。对照组采用螺旋CT进行诊断,观察组采取磁共振成像进行诊断,分别观察研究两组患者肝内、肝外病灶阳性诊断率。结果:观察组阳性诊断率97.2%,对照组阳性诊断率78.9%,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用磁共振成像诊断对肝癌诊断率明显高于螺旋CT,但仍存在不足,可将两种方式综合,结合临床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

  • 标签: 螺旋CT 磁共振成像 诊断 小肝癌
  • 简介:[摘要]目的 对比观察改良Miccoli术与低位切口手术治疗甲状腺腺瘤的疗效。方法 选取院内行手术治疗甲状腺肿瘤患者80例为观察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两组,A组行改良Miccoli术治疗,B组行低位切口手术治疗,对比疗效。结果 与B组患者对比,A组患者切口长度较短,术中出血量较少,手术时间与总住院时间较短;在术后1d、术后3d、术后1周,A组患者疼痛评分均低于B组患者;甲状腺肿瘤患者术后并发症包括颈前区疼痛、切口出血、声音嘶哑,A组发生率5.00%,与B组的10.00%对比无差异性。结论 两种手术方案均具有较高安全性,不容易引发并发症,但其中改良Miccoli术的创伤性更小,有助于减轻患者疼痛程度。

  • 标签: [] 改良Miccoli术 低位小切口手术 甲状腺腺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低位切口与传统甲状腺手术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急诊科自2020年3月-2022年3月收治的120例的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将其随机分组为对照组(60例,采用传统甲状腺切除术治疗)和治疗组(60例,采用低位切口甲状腺结节切除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经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进行对比。结果:数据表明两组患者的甲状腺良性结节均得到有效治疗,但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切口长度短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低位切口术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的治疗效果优于传统甲状腺切除术。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3种3.0 T MRI扫描序列对腰椎关节软骨成像的图像质量及特点。材料与方法前瞻性纳入健康受试者30例,均接受L4/L5~L5/S1的3.0 T MRI的腰椎常规序列(T1WI及T2WI序列)、三维快速扰相梯度回波水激励序列(water excitation three-dimensional spoiled gradient echo sequence, 3D-WATSc)、基于T1加权的三维快速场回波(three-dimensional T1 fast field echo, 3D-T1-FFE)、基于质子密度加权的三维各向同性快速自旋回波(three-dimensional proton density weighted imaging volumetric isotropic turbo spin echo acquisition, 3D-PDWI-VISTA)序列扫描。对MRI图像进行成像效果的定性和定量评估。定性评估指标包括软骨的信号均匀性、软骨—关节间隙的边缘清晰度、软骨—骨的边缘锐度、软骨—关节间隙的对比度、软骨—骨的对比度;定量评估指标包括图像信噪比(signal to noise ratio, SNR)和对比噪声比(contrast to noise ratio, CNR)。结果3D-WATSc序列在5项定性评估指标中评分最高,3D-T1-FFE序列次之,仅软骨的信号均匀性指标在二者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D-PDWI-VISTA序列的5项定性指标评分均最差(P<0.05),且几乎不能分辨关节的各层解剖结构,无法进行后续定量评估。3D-WATSc序列显示其软骨SNR [L4/L5(70.73±14.86)、L5/S1(73.50±13.63)]及软骨—关节间隙[L4/L5(25.30±8.44)、L5/S1(21.64±13.01)]、软骨—骨[L4/L5(60.75±14.68)、L5/S1(64.31±12.98)]、软骨—骨髓的CNR [L4/L5(50.22±14.33)、L5/S1(54.46±10.99)]均较3D-T1-FFE序列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0 T MRI的3D-WATSc序列能够清晰地呈现腰椎关节的软骨及关节间隙,优于3D-T1-FFE及3D-PDWI-VISTA序列,对腰椎关节软骨成像及腰椎关节退变的临床诊断更具优势。

  • 标签: 磁共振成像 腰椎小关节 关节软骨 退行性变 成像序列
  • 简介:【摘要】目的 比较在针对甲状腺良性结节开展治疗中,运用低位切口和传统甲状腺手术产生的不同效果。 方法 68例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被当做研究对象纳入此次研究中,所有患者均是在2020年7月~2021年4月被收治,随机将其等分,A组采取传统甲状腺手术,B组采取低位切口,对比不同的治疗效果。 结果B组治疗有效率高于A组(P<0.05)。 结论 在针对甲状腺良性结节开展治疗中,运用低位切口,有利于使治疗有效率提高。

  • 标签: 甲状腺良性结节 低位小切口 传统甲状腺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胆结石疾病治疗中分别应用切口切除术及腹腔镜手术施治的疗效差异。方法:试验者是2021.04至2022.04在本院行手术治疗的胆结石病患共计80例,采取数字奇偶法将其均分作2组,治疗中对照组采用切口切除术,观察组采取腹腔镜手术,比对两组治疗指标差异。结果:观察组病患手术用时、术中失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病患低,观察组病患并发症总发生率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治疗中采取腹腔镜手术施治,可显著缩短病患手术用时及降低术中失血量,促进其术后尽快恢复的同时,还具备较高治疗安全性,适宜基层医院借鉴应用。

  • 标签: 胆结石 小切口手术 腹腔镜手术 施治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超声乳化术与切口非超声乳化术治疗白内障的疗效对比。方法 选取白内障患者136例,时间2021年3月-2022年3月,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切口非超声乳化术治疗,研究组行超声乳化术治疗。比较两组不同时点视力≥0.5的眼数,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与对照组术后24h、1周、11个月时的视力≥0.5的眼数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间合计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白内障患者治疗中,无论是切口非超声乳化术治疗,还是超声乳化术治疗,患者术后的视力恢复均相对比较良好,术后并发症也相对较少,两种术式的手术效果无明显差异,但超声乳化各方面相对稍佳。临床实际治疗时,应以患者的具体病情状况、经济条件为根本进行选择。

  • 标签: 白内障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术 超声乳化术 视力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 对比观察甲状腺肿瘤患者实施切口手术与传统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抽取2020年1月-2020年12月本院收治的甲状腺肿瘤患者80例

  • 标签: 甲状腺肿瘤 小切口手术 传统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腔镜辅助切口技术对头颈肿瘤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2021年1月-2021年12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良、恶性甲状腺肿瘤患者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开放手术进行治疗,而观察组则采用腔镜辅助切口技术进行治疗。结果:手术苏醒后6h、24h、72h,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头颈肿瘤 甲状腺 腔镜辅助小切口技术 开放手术 VAS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阑尾炎予切口切除术与传统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阑尾炎患者70例,随机分为传统手术对照组(n=35)与切口切除术观察组(n=35),对比手术治疗与并发症率。结果:观察组切口长度(2.80±0.15)cm、排气时间(18.24±2.19)h、住院时间(6.15±1.02)d,均小于对照组(P

  • 标签: 阑尾炎 小切口 传统手术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切口阑尾炎切除术与传统手术治疗阑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我院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接诊的患有阑尾炎的病人120例,随机将他们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0例,对照组使用传统的手术治疗阑尾炎,观察组对阑尾炎患者实施切口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切口长度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肛门排气时间及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均比对照组低,手术时间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切口切除术治疗阑尾炎能够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高病症的治疗效果,使患者的身体可以快速的痊愈,在临床上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阑尾炎 传统手术 小切口切除术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行骨窗开颅术、微创穿刺术治疗效果的区别。方法 随机将2018年6月至2021年6月我院23例行微创穿刺术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命名为实验组,同期借鉴景德镇市第三人民医院脑外科23例行骨窗开颅术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命名为对照组。结果 实验组血肿清除率、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P<0.05;实验组ADL评分(28.83±2.76)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微创穿刺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效果优于骨窗开颅术,能够有效清除患者血肿,降低临床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小骨窗开颅 微创穿刺术 高血压脑出血 疗效
  • 简介:【摘 要】目的:探究在肺癌患者治疗过程中运用开胸肺癌根治术与腹腔镜辅助切口治疗方式的价值及适合该类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本实验所涵盖的研究对象是90例因肺癌来我院接受治疗的患者,实验开始时间为2020年7月,实验结束时间为2021年5月,根据单双数法将患者进行参照组与研究组组别的划分,每一小组各包含患者45例。在治疗参照组患者过程中运用开胸肺癌根治术,在治疗研究组患者过程中运用胸腔镜辅助切口治疗方式,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各相关指标。结果:实验结果表明,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患者,各相关指标优于参照组患者,组间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示之为P

  • 标签: 胸腔镜辅助小切口 开胸肺癌根治术 护理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治疗触诊阴性乳腺结节中应用麦默通微创旋切术与切口传统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取30例触诊阴性乳腺结节患者,并在2020年9月-2021年9月按照不同护理方法分为对照组(15例,切口传统手术)和研究组(15例,麦默通微创旋切术)。比对组间的手术情况和并发症。结果:研究的手术情况较对照组改善;和对照组的并发症比较,研究组的并发症减少,对比后研究与统计学一致(P

  • 标签: 麦默通微创旋切术 小切口传统手术 触诊阴性乳腺结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增强CT影像组学方法及形态学征象在术前预测非细胞肺癌患者脏胸膜侵犯(VPI)的效能。方法回顾性研究。纳入2019年1月—2021年1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肺癌患者220例,其中男145例、女75例,年龄43~89(62.6±10.0)岁,均行根治性手术治疗。按照术后病理检查确诊有VPI 90例、无VPI 130例。将入组患者按照4∶1的比例随机分配到训练组(176例)与验证组(44例)。基于术前增强CT图像提取影像组学特征,采用LASSO-logistic回归模型选择动静脉期相关性最高的影像组学特征建立VPI预测模型。利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χ2检验筛选临床资料及CT形态学征象等相关变量,结合最终选择的相关性最高的影像组学特征构建联合模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采用曲线下面积(AUC)评价模型在训练组和验证组中对VPI的预测效能,DeLong检验用于比较模型间AUC的差异。结果从提取出的1 878个影像组学特征中筛选出动脉期及静脉期各10个最具相关性的影像组学特征,分别用于建立动脉期和静脉期影像组学VPI预测模型。在训练组和验证组中,静脉期影像组学模型AUC值分别为0.867(95%CI 0.815~0.920)和0.855(95%CI 0.746~0.964),均大于动脉期的0.844(95%CI 0.784~0.904)和0.814(95%CI 0.677~0.95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2.20、2.07,P值均<0.05)。有、无VPI的患者在空洞征、毛刺征与胸膜凹陷征3种CT形态学特征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8.30、7.87、10.32,P值均<0.05)。训练组与验证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联合模型由最终选择的10个相关性最高的静脉期影像组学特征及上述3种CT形态学征象共同构建,其在训练组和验证组中AUC分别为0.914(95%CI 0.875~0.953)和0.884(95%CI 0.785~0.984),均大于静脉期影像组学模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3.09、2.21,P值均<0.05),即联合模型对VPI的预测效能更高。结论基于增强CT静脉期图像的影像组学特征联合空洞征、毛刺征与胸膜凹陷征3种CT形态学征象构建的联合模型,对于术前非细胞肺癌患者是否发生VPI的判定具有很好的预测效能,可以协助临床决策。

  • 标签: 癌,非小细胞肺 影像组学 形态学征象 脏层胸膜侵犯 计算机体层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比较髋关节外侧直切口与常规后外侧切口全髋关节置换术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于本院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68例患者(2018年7月至2021年7月),分组方式为抽签分组,对照组、观察组各34例,分别应用常规后外侧切口髋关节置换术与外侧直切口髋关节置换术,对比两组手术相关指标、髋关节功能与生活质量。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更少,手术时间、住院总时间更短、Harris、生活质量评分更高(P

  • 标签: 小直切口 髋关节置换术 外侧入路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比较小切口切除术与传统手术在治疗阑尾炎方面的效果及并发症情况。方法 本次医学研究以阑尾炎患者为对象,自愿参与研究的患者有30例,研究时段为2019年12月-2022年9月,将入选患者随机划分至两个独立的小组单元,对照组患者数量:观察组患者数量=15:15,予对照组传统手术方案,予观察组切口切除术方案。对比效果。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炎症指标、免疫功能情况、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情况等指标,结果显示前者均较优(P<0.05)。结论 与传统手术相比,切口切除术治疗阑尾炎患者的效果显著,且术后并发症较少,安全性较高。

  • 标签: 阑尾炎 传统手术 小切口切除术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对脑出血患者采取骨窗开颅术与钻孔引流术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同时对无缝护理进行研究。方法 选取本院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例数68例,选取时间范围是2021.5月到2022.5月,将其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34例为一组。一组采用骨窗开颅术(称为:对照组),另一组采用钻孔引流术(称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在不同治疗方式中的手术情况,对两组患者采用无缝护理,对采用这一护理模式的并发症发生情况与常规护理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应用无缝隙护理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护理,差异明显(P<0.05)。结论 在脑出血患者治疗中,钻孔引流术与骨窗开颅术相比,治疗效果更加明显,无缝隙护理可有效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具有很好的临床价值。

  • 标签: 脑出血 小骨窗开颅术 钻孔引流术 无缝隙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传统甲状腺切除术与切口甲状腺切除术对甲状腺结节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对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临床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期间收治的6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给对照组患者提供传统甲状腺切除术进行治疗,给观察组患者提供切口甲状腺切除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甲状腺功能指标、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和并发症几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切口长度短于对照组,且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手术结束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和游离甲状腺激素(FT4)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促甲状腺激素(TSH)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手术结束后,观察组患者的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6(IL-6)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几率为6.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6.67%(P<0.05)。结论 对于甲状腺结节患者而言,切口甲状腺切除术的治疗效果较好,不仅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甲状腺功能指标,还能减轻患者的炎症反应,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 标签: 甲状腺结节 传统甲状腺切除术 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 甲状腺功能 炎症反应
  • 简介:【摘要】 目的 应用PET-CT技术对非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靶向治疗效果进行评价。方法 选取282例非细胞肺癌靶向治疗前后患者的PET-CT图像资料进行分析,评估患者肺部病灶靶向治疗前后代谢情况,测量最大标准化摄取值(maximum standardized uptake,SUVmax)及病灶的代谢体积(metabolic tumor volume,MTV),比较其前后的变化。结合患者进行基因检测分析的不同基因突变结果,评估患者不同基因突变靶向治疗后的效果。结果 患者的基因检测结果主要有EGFR、ALK、ROS1、HER2(ERBB2)、KRAS、MET等不同基因突变,282例非细胞肺癌靶向治疗后应用PET-CT评价治疗效果显示,肺部病灶SUVmax降低 212例,SUVmax无变化24例,SUVmax升高46例;肺部病灶代谢体积缩小234例,病灶代谢体积增大48例;其中完全缓解(CR)118例,部分缓解(PR)94例,病情稳定(SD)24例,病情进展(PD)46例,总有效率(PR+CR)为75%,疾病控制率(PR+CR+SD)为84%。结论 PET-CT可以对非细胞肺癌靶向治疗的效果进行很好的评价,对病灶代谢情况及SUVmax的变化情况进行评估,可以对不同基因突变非细胞肺癌靶向治疗情况进行评价,与CT常规方法相比,PET-CT对病灶变化的评价更加精准。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 靶向治疗 基因检测 效果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