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HPLC法对安降压丸中盐酸檗碱的含量。方法:KromasilC18(4.6mm×250mm,5μm)为色谱柱,乙腈∶0.033%磷酸溶液(40∶60)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65nm,柱温30℃。结果:盐酸檗碱浓度在5.50~27.48 ug/ ml之间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94.65%,RSD=2.9%,结论:该方法简单、可靠、专属性强,可用于活血壮筋丸的质量控制。

  • 标签: 安宫降压丸 盐酸小檗碱 HPLC
  • 简介:糜药膜由糜散改制而成,两者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6.6%和68.1%。经薄层层析对照试验,均含处方药物黄柏、青黛等相应活性成分。薄层扫描定量结果,檗碱和靛玉红在膜剂中的含量分别为:0.798±0.024(mg/g)、0.271±0.011(mg/g);在散剂中分别为:0.791±0.023(mg/g)、0.273±0.008(mg/g),经t试验,两剂型中两活性成分含量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膜剂因水溶成膜材料有利药物释放,故疗效显著提高,且剂量易于掌握,使用方便。本研究为该药物的两种剂型的质控标准提供了科学依据。

  • 标签: 宫糜药膜 小檗碱 靛玉红 薄层扫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宫腔镜下腔粘连分离术(TCRA)治疗腔粘连(IUA)的疗效。方法68例腔粘连患者,均采用宫腔镜下腔粘连分离术治疗,术后辅助雌孕激素替代治疗。比较不同腔粘连程度患者术后月经改善情况、治疗效果。结果68例患者中月经量增多56例,月经改善率为82.35%(56/68)。其中Ⅱ度腔粘连患者月经改善率为93.02%,Ⅲ度为71.43%,Ⅳ度为25.00%,Ⅱ度腔粘连患者月经改善率均高于Ⅲ、Ⅳ度腔粘连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度腔粘连患者治愈率明显高于Ⅲ、Ⅳ度腔粘连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镜下腔粘连分离术并配合术后辅助激素治疗对于治疗腔粘连效果显著,术前腔粘连越轻,月经恢复越好;随着腔粘连程度越重,其治愈率呈下降趋势。

  • 标签: 宫腔粘连 宫腔镜 宫腔粘连分离术
  • 简介:目的:探讨腔粘连患者行宫腔镜下粘连电切术后官腔放置球囊尿管与传统的术后宫腔放宫内节育器的临床疗效与区别。方法:选取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我院共76例腔粘连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40例,粘连电切术后宫腔放置球囊尿管+戊酸雌二醇。对照组:36例,术后宫腔放宫内节育器+戊酸雌二醇。观察术后六个月宫腔恢复及其他临床情况、月经改善、妊娠,术后再次粘连,体温、血象、腹痛不适等情况。结果:术后半年观察组有20例妊娠(妊娠率为52.63%),对照组有9例妊娠(妊娠率28.1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无一例发生阴道出血,对照组有4例发生阴道出血。结论:腔粘连患者行宫腔镜下粘连电切术后宫腔放置球囊尿管+戊酸雌二醇可起到局部压迫止血作用;同时术后再次粘连的发生率明显下降,尤其对于重度腔粘连患者;在月经及妊娠方面疗效确切,明显优于对照组,值得推广。

  • 标签: 宫腔粘连 宫腔镜宫腔粘连电切术 球囊尿管 宫内节育器 戊酸雌二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三维超声腔成像在腔黏连患者腔形态评估中的作用。方法:选择我院妇科收治的 100例拟诊腔粘连患者作为观察组进行研究,选择同期来我院体检的 100例腔正常女性作为对照组,时间为 2016年 5月至 2017年 5月,治疗前后先进行三维阴道超声检查后行宫腔镜检查利用三维成像技术实时获取患者腔冠状切面成像,对腔的容积进行准确的测量,获取腔形态,来评估腔黏连程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 VFI、 FI、 VI以及腔容积明显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三维超声腔成像与宫腔镜检查相比,两者在腔形态、腔深度的测量以及角能否显示方面基本一致,诊断符合率都在 90%以上,能够准确测量腔内环境,获得腔容积与底部宽度,但是在瘢痕覆盖面积的评估上三维超声腔成像不如宫腔镜更为直观。结论:对腔黏连患者进行三维阴道超声检查,能够实时获取三维超声腔成像,对腔形态进行准确的评估,为腔黏连患者的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值得应用于临床推广。

  • 标签: 宫腔黏连 三维超声宫腔成像 宫腔形态 评估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腔粘连分离术后雌孕激素联合治疗腔粘连对腔形态及月经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2022年9月-2023年9月期间本院收治腔粘连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研究组,每组55例。两组均行宫腔粘连分离术。术后两组分别应用小剂量、大剂量激素治疗,激素应用戊酸雌二醇。对比两组疗效。结果:研究组子宫体积、子宫内膜厚度均大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月经改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月经恢复正常时间早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腔粘连分离术后大量雌孕激素联合治疗腔粘连,可改善腔形态及月经情况,减小内膜厚度,不良反应少,安全性较高。

  • 标签: []宫腔粘连分离术 雌孕激素 宫腔粘连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腔粘连分离术后雌孕激素联合治疗腔粘连对腔形态及月经的改善作用。方法:研究对象选取自本院2022年5月—2023年4月期间治疗的腔粘连患者88例。随机分组,一组为对照组(44例),一组为观察组(44例)。两组均使用腔粘连分离术治疗,术后对照组使用雌激素治疗,术后观察组使用雌孕激素联合治疗。结果:治疗前两组的子宫内膜厚度、子宫体积对比,P>0.05。两组治疗后的子宫内膜厚度、子宫体积大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子宫内膜厚度、子宫体积大于对照组,P<0.05。术后观察组的月经恢复正常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的单项及总体发生率对比,P>0.05。结论:腔粘连分离术后雌孕激素联合治疗腔粘连对腔形态及月经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而且不会明显增加不良反应。

  • 标签: []宫腔粘连分离术 雌孕激素 宫腔形态 月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角妊娠系子宫特殊部位妊娠,随着妊娠进展出现肌层破裂,出血甚多,若诊断延误可危及生命。本文介绍宫颈妊娠的病因、诊断、辅助检查及近期诊疗方案。治疗应遵循个体化原则,以期最大限度减少对患者的创伤,保全子宫的完整性,保留生育功能。

  • 标签: 宫角妊娠 病因 诊断 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