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失效模式和效果分析(FMEA)管理血站医疗设备。方法对血站医疗设备实施失效模式和效果分析(FMEA)管理,总结应用效果。结果明确医疗设备管理流程,规范设备管理,满足采供血工作需求。结论利用FMEA作为血站医疗设备的管理、评估手段,完善了血站质量管体系管理方法,提高了血站医疗设备管理水平。

  • 标签: 失效模式和效果分析 医疗设备 风险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失效模式效应分析在间歇期PICC不良反应中的应用效果观察。方法运用失效模式效应分析(FMEA),寻找间歇期PICC潜在的失效模式,从失效模式发生的可能性、失效的严重性、被发现的可能性等三个维度进行评估。计算RPN值;风险优先排列;设计优化流程;进行前瞻性的行为干预。应用FMEA前选择83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应用FMEA后选择98例患者作为实验组,比较2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运用失效模式分析在减少间歇期PICC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上起到了重要作用。

  • 标签: 失效模式 间隙期 PICC 不良反应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文章列举了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国内外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具体应用及效果,包括在辨识患者身份、高危药品管理、患者手术、医源性感染、降低跌倒等不良事件方面的应用,并指出在护理安全中应用的局限性,以期为我国护理质量管理进行前瞻性的风险管理提供参考.

  • 标签: 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 安全管理 风险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慢性肾小球肾炎治疗的总有效率以及失效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2月至2015年2月确诊为慢性肾小球肾炎病人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年龄因素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年龄大于60岁者为老年组,共38例。年龄小于60岁者为中年组,共42例。两组患者均采取一般常规治疗及对症支持治疗,于患者出院时对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及失效的危险因素进行评估分析。结果观察两组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其中,老年组38例患者中20例好转出院,有效率为52.63%,中年组42例患者32例好转出院,有效率为76.19%,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65.00%,中年组治疗效果优于老年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失效的危险因素,其中高龄、性别、高血糖、高血压、尿蛋白量,(P<0.05)。结论中年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的治疗效果要优于老年患者,其中高龄,性别,高血糖,高血压,高尿蛋白量是治疗失效的危险因素,在临床上值得警惕与预防。

  • 标签: 慢性肾小球肾炎 总有效率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对50例2型糖尿病病人使用三种降糖药血糖仍控制差的病人,改用赖脯胰岛素25R控制血糖,观察疗效。方法采用诊断为2型糖尿病病人且联合使用三种降糖药仍血糖控制差的病人为对象。年龄为50-70岁,HbA1C均>10%,使用赖脯胰岛素25R治疗,剂量为0.4-0.6u/kg,作为开始剂量,早晚餐前皮下注射,根据个体情况逐渐增加剂量,部分合用二甲双胍,疗程为3月。结果50例病人中,48例血糖控制良好,2例病人因控制饮食差,治疗失败。结论单独使用赖脯胰岛素25控制血糖良好,发生低血糖反应率低,病人依从性好。

  • 标签: 赖脯胰岛素25R 2型糖尿病
  • 简介:目的:探讨不同类型全冠修复体抗断裂能力及失效模式的差异。方法:制作相同厚度的铸瓷全冠、全锆冠、氧化锆-饰瓷全冠和金属烤瓷冠全冠,n=10。进行试件的抗折破坏试验和失效模式分析,SPSS软件分析抗折性能和失效模式的组间差异。结果:全锆组的断裂载荷显著性高于其他3组(P〈0.05),烤瓷组与铸瓷组的断裂载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余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单层瓷结构中,全锆冠和铸瓷冠的失效模式均为全瓷层的断裂,断裂后的裂纹走向相似。双层瓷结构中,仅有30%氧化锆-饰瓷冠表现为单纯的饰面瓷破坏,70%氧化锆-饰瓷冠为完全破坏,所有烤瓷冠的失效模式为单纯的饰面瓷破坏。结论:全冠类型对修复体的破坏几率和破坏模式有着显著影响,全锆冠的抗折性能高于铸瓷冠、氧化锆-饰瓷冠、烤瓷冠。

  • 标签: 厚度 抗折性能 失效模式
  • 简介:摘要临床对35例2型糖尿病患者,口服降糖药疗效不满意,停用口服降糖药,改用诺和灵30R治疗,维持稳定血糖达标90天。结果显示35例患者,经诺和灵30R治疗后,各时段的血糖明显下降(P<0.01)。胰岛素(INS)、C-肽(C-P)水平明显提高,(P<0.01)。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下降(P<0.01)。结果胰岛素(诺和灵30R)治疗2型糖尿病,可恢复患者部分胰岛细胞功能,改善胰岛素抵抗,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能很好地控制患者的血糖整体水平。

  • 标签: 继发性失效 诺和灵30R 2型糖尿病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甘精胰岛素联合吡格列酮治疗磺脲类继发性失效的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整理收集60例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A组30例给予甘精胰岛素联合吡格列酮治疗,B组30例给予门冬胰岛素30R皮下注射,两组均治疗12周。测定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C肽(FCP)、餐后2hC肽(2hCP)及低血糖发生率。结果治疗12周后,两组FBG、2hPG和HbA1c均明显下降,FCP和2hCP均明显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发生低血糖1例(3.3%),b组发生7例(2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甘精胰岛素 吡格列酮 磺脲类继发性失效 2型糖尿病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现实条件下口服降糖药血糖控制不佳T2DM患者联合基础胰岛素治疗的有疗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口服降糖药血糖控制不佳T2DM患者100例,睡前加用基础胰岛素,观察治疗前后血糖达标率、HbA1c降幅、BMI变化及低血糖发生率.结果联合基础胰岛素治疗24周HbA1c降低2.78±2.76%(P<0.05),HbA1c≤7.0%比例38%,低血糖发生率8%,治疗过程无严重低血糖事件发生,BMI在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胰岛素使用剂量0.20±0.02U/kg.结论规律口服2种或2种以上降糖药血糖控制欠佳T2MD患者,联合基础胰岛素治疗,安全有效,患者依从性好.关键词T2DM基础胰岛素HbA1c中图分类号R58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1050-01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及探讨列美脲和沙格列汀在二甲双胍继发失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本组收集我院接诊的经二甲双胍口服治疗失效的116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临床研究,通过随机分组法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8例。在继续接受二甲双胍口服治疗的基础上,研究组患者加用沙格列汀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则加用格列美脲进行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接受为期6个月的治疗,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评估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HbAlc、FBG、2hPBG等指标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其中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BMI明显低于治疗前与对照组治疗后(P<0.05)。研究组患者的低血糖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HbAlc达标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格列美脲相比,沙格列汀在二甲双胍继发失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明显更加优秀。

  • 标签: 二甲双胍 2型糖尿病 沙格列汀 格列美脲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影响血气分析结果的因素进行分析。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入住ICU560例患者血气分析检验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血气分析的结果受患者状态、标本的采集以及治疗、存放等各种因素的影响。结论树立起质控意识,严格把关,做好标本采集各个环节的质量保证,才能为临床提供安全可靠的检验结果。

  • 标签: 血气分析 影响因素
  • 简介:中图分类号R15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5)07-0473-01摘要目的探讨护理不良事件以及法律风险。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至2015年3月发生的600例各科室出现的护理不良事件病例,根据护理不良事件的级别、类型、系统和法律风险之间的联系对护理不良事件进行分析并研究其法律风险。结果研究后发现,最易出现护理不良事件的为肿瘤科,最易出现不良事件的为错误用药;法律风险为Ⅱ级。结论为将护理中不良事件以及法律风险有效降低,医院相关部门要定期引进相应管理系统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将护理流程有效完善。

  • 标签: 护理 不良事件分析 法律风险
  • 简介:中图分类号R4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5)07-0453-02摘要目的提高医学检验分析的质量,减少影响医学检验结果的分析前因素。方法通过对医学检验分析前的质量保证进行研究,探讨在医学实践过程中影响检验分析前质量的因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结果通过分析得出,分析前的质量控制影响了检测结果,并且在多年的一些检验经验来看,一些检验结果都与分析前的质量控制有着重要联系。结论进行质量控制就必须注意分析前质量的影响因素,这也是我们日常工作中没有重视的环节,因此,要想提高检验质量就必须高度重视分析前阶段的工作。

  • 标签: 质量 因素分析 医学检验 临床医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宫外孕的发病原因,为宫外孕的预防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收治的40例宫外孕患者为观察组,选择同期40例正常孕妇为对照组,分析两组患者资料探究宫外孕的发病因素。结果宫外孕患者在腹部手术、性病、避孕药史及流产史等方面与正常孕妇存在差异,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饮酒及吸烟史上两组孕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宫外孕的致病因素主要为腹部手术、性病、避孕药使用、流产史等,所以应严格控制以上事件发生,降低宫外孕发生率。

  • 标签: 宫外孕 腹部手术 统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