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1
40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意念运动”是一项新的理念运动,是借鉴中医推拿“掌法”的原理通过人体意念引导产生对机体刺激,通过神经体液机制和经络的传感,对肌肉神经系统起兴奋或抑制作用,加速血液循环,促进肌肉中乳酸代谢,达到调节机体、增强免疫功能、健身强体、防治疾病的目的。

  • 标签: 意念 振颤 人体 健康 初探
  • 简介:摘要:目的:使用中医辨证分析证形成病因,以便根据病因来提高证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证患者作为观察对象,观察时间段为 2016年 12月到 2018年 12月,采用回顾资料分析法,获得证患者形成病因。结果 :证 79例患者病因统计中,主要有以下病因引起:因于风者占比 30.37%,因于火者占比 21.51%,因于痰者占比 18.98%,因于瘀者占比 16.45%,因于虚者 12.65%。结论 :证病因主要包括五个方面,分别是因于风者、因于火者、因于痰者、因于瘀者、因于虚。临床上可以根据以上主要病因来判断患者病情,采用针对性治疗方法提高患者治疗效果。

  • 标签: 中医辨证 颤证 病因
  • 简介:大多数心电监护仪由心电信号输入、显示器、记录器/报警装置及其他辅助装置等组成。心电监护是指通过体表电极连续的记录心脏收缩中心电的变化过程,有助于早期发现、了解危重患儿的病理生理学变化,可以及时发现心律失常、心肌缺血及坏死性损伤,并可协助对心肌炎、心包炎和心脏肥大的诊断,还能及时发现离子紊乱、药物对心肌的影响,配合手术、各种有创操作及危重患者的抢救等。临床医生能根据监护结果及时处理和采取有针对性的治疗,对提高危重患儿的抢救成功率具有重要作用。

  • 标签: 心电监护仪 抢救成功率 除颤 危重患儿 心肌缺血 生理学变化
  • 简介:摘要从临床医学的角度来讲,心房纤是一种非常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心房纤还是心率失常领域中的一种非常复杂的疾病,至今仍未被攻克下来,现在仍旧是心率失常领域研究的热点研究项目,虽然现在对心房纤的研究一直没有停下脚步,但是到现在为止仍旧没有一个确定的结论,心房纤在老年人群众中发病的机率更高一些,在进行临床实验的过程中,药物治疗效果往往都不是非常理想,并且还伴有非常严重的副作用。本文就心房纤的临床进行研究,希望能够找到心房纤产生的原因,并能够找到有效的治疗方案。

  • 标签: 心房纤颤 非药物治疗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前已有的心脏外科手术消融能源主要包括射频、微波、冷冻、超声、激光。除冷冻外,其他绝大多数的能量源都是通过热能来进行消融的。这些方法的侵入性伤害明显少于Cox-maze手术,操作简便,降低了并发症率。但这些能量源及其装置具有各自的特点。同时在评价能量源效能时需要考虑的标准能否能够制造有效阻断心房组织的电传导;能否有效穿透心外膜脂肪;消融是否迅速;是否会造成并发损伤;能否应用于任何所需要消融的解剖部位等。

  • 标签: 心房纤颤 心脏外科
  • 简介:抗凝治疗降低房颤死亡率最重要的措施是降低脑卒中的发病率。而抗凝正是把关大将,位居三大策略之首。过去对年龄低于65岁以下、无临床高危特征的房颤患者主张口服抗血小板药阿司匹林。但目前阔内、外指南对心源性脑梗死的预防,都无一例外地采用抗凝治疗,常用药为华法林。

  • 标签: 抗凝治疗 心源性脑梗死 房颤患者 抗血小板药 阿司匹林 发病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准确、及时有效进行心脏电除。方法经过心脏电除前、除中配合、除后护理配合配合。结果积极有效的护理配合为抢救患者增取时间和条件,减少并发症发生。

  • 标签: 护理配合 除颤仪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虽说“产后变胖天经地义,产后腰细是奇迹”,可是,腰圆、小腹赘肉真的是因为生育的原因吗?显然不是的,小腹赘肉的产生和现今人们的生活习惯有很大关系。如今还有很多年纪尚轻、尚未婚育,却已小腹膨隆的女性。

  • 标签: 练习 生活习惯 小腹 产后 赘肉
  • 作者: 陈波1梁秀华2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09-12-22
  • 出处:《健康文摘》 2009年第16期
  • 机构:慢性心房纤颤是临床上较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慢性房颤包括:无转复窦律指征的持续性房颤;房颤已持续几年,在没有其它方法干预的情况下(外科迷宫术和导管消融术),即使转复为窦律后也很难维持窦性心律;药物维持窦性心律的风险大于房颤本身的风险。我国近年发表了中国部分地区心房纤颤住院病历回顾性调查,发现1999-2001年间房颤站同期心血管住院病人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平均为7.9%[1]。胡大一[2]等在全国18家医院进行的房颤脑卒中病例对照研究显示,我国脑卒中的患病率为24.8%,高龄、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超声心动图检查发现左房血栓是患者发生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该研究组进行的另一项人群研究发现,我国房颤患者抗凝治疗率只有2%。目前的慢性房颤治疗策略一是药物治疗室率控制预防心衰、心动过速型心肌病的发生和预防栓塞事件;二是外科迷宫术和导管消融术是近年房颤治疗研究的热点,成功率不断提高,可高达50%以上。但因费用高、普及率较低、复发率高的原因,所以仍是以药物治疗为主。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探讨证的病机、症见与治法。重点介绍了风、火、痰、瘀、虚五种病机以及相应的临床见症,并重点讨论了其临床的治疗,对指导临床有重要意义。

  • 标签: 颤证 病机 辩证论治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患者男,75岁.主因左眼磨痛、畏光1年余,于2005年4月20日来院就诊.查体:T36.2℃,R19次/min,P76次/min,BP110/80mmHg(1mmHg=0.133kPa).专科检查:左眼指数/50em,左眼上睑内翻,有部分睫毛倒向眼球,角膜偏向下方,有一圆形直径约1.5mm溃疡深至基质层,呈灰白色混浊,眼内见人工晶体在位.门诊以左眼睑内翻倒睫、左眼角膜溃疡收住院.

  • 标签: 黄芪注射液 心房纤颤 0.9%氯化钠注射液 氧氟沙星滴眼液 角膜溃疡 慢性支气管炎
  • 简介:目的:总结临床心房纤药物治疗的疗效和经验。方法:对30例合并不同心血管疾病的快速室率性房颤患者给予β受体阻滞剂、非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洋地黄制剂及抗凝等药物治疗后的心律转复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0例患者均于24小时内将心室率控制在60~90次/分,出院时其中8人转复窦性心律。结论:对于无条件或不能行电复律的房颤患者,合理的药物治疗至关重要且疗效肯定。

  • 标签: 心房纤颤 药物治疗 血栓 抗凝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 要: 心房纤是持续的心律失常,常见于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加,心房纤的发病率也随之升高,伴随而来的便是合并症脑卒中的发病率增高,导致病患的身体健康受到了严重的危害。有研究表明, 50 岁以下的人出现心房纤的几率低于 2% , 70 岁以上的人出现心房纤的几率则为 13% ,可见,老年人心房纤的发病率较高。老年人出现心房纤伴发栓塞性脑卒中的发病率也明显增高,风湿性瓣膜心房纤的病患发生脑卒中的危险性会增加 17 倍。为了预防老年心房纤,经过医务人员的多年研究,发现抗凝治疗对于预防脑卒和降低其发病率中具有良好的作用,本文就其在药物选择、适应证、并发症预防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分析。

  • 标签: 老年人 心房纤颤 抗凝
  • 简介:目的探讨心房纤的临床转复治疗。方法分别应用口服奎尼丁、乙胺碘肤酮和直流电复律等转复房颤。结果奎尼丁转复率达80%以上,电复律成功率为93.75%,乙胺碘肤酮为75%。结论电复律作为房颤转复的首选;奎尼丁疗效优于乙胺碘肤酮、心律平等,且在严密观察下可避免出现恶性心律失常等严重副作用,也是安全的。

  • 标签: 心房纤颤 奎尼丁 直流电复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