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东北高兰提取物二氢查耳酮类化合物对上皮卵巢癌细胞抗肿瘤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9月于聊城市人民医院行妇科手术治疗的上皮卵巢癌患者10例新鲜肿瘤组织,检测上皮卵巢癌组织中的Bcl-2、Beclin-1基因表达情况,培养上皮卵巢癌细胞SKOV3、A2780、OVCAR3及正常卵巢细胞IOSE80,将不同浓度的东北高兰提取物与细胞共培养,采用CCK-8(cell counting kit-8)法测定细胞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及Western blot检测药物反应后细胞中Bcl-2、Beclin-1 mRNA及蛋白表达情况。使用统计软件SPSS 22.0、GraphPad Prism进行统计学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细胞IC50值测定,GraphPad Prism进行作图分析,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Bcl-2在上皮卵巢癌组织中相对表达量为(0.759±0.110),Beclin-1表达量为(0.537±0.150),正常卵巢组织中分别为(0.294±0.160)、(1.612±0.130),相比正常卵巢组织,上皮卵巢癌组织Bcl-2表达明显升高、Beclin-1表达显著降低(均P<0.01)。东北高兰提取物Ⅱ、Ⅲ、Ⅳ、Ⅴ对上皮卵巢癌细胞SKOV3、OVCAR3、A2780增殖抑制作用显著,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P<0.01),呈剂量-时间依赖,按抑制作用排序为:提取物Ⅴ>Ⅳ>Ⅱ>Ⅲ,高兰提取物Ⅰ对于肿瘤细胞无增殖抑制作用。经东北高兰提取物Ⅱ、Ⅲ、Ⅳ、Ⅴ处理的上皮卵巢癌细胞SKOV3、A2780、OVCAR3组Bcl-2 mRNA相对表达量降低(P<0.01),Beclin-1 mRNA相对表达量升高(P<0.01)。经东北高兰提取物Ⅱ、Ⅲ、Ⅳ、Ⅴ处理的上皮卵巢癌细胞SKOV3中Beclin-1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1),Bcl-2蛋白表达明显减少(P<0.01)。结论东北高兰提取物Ⅱ、Ⅲ、Ⅳ、Ⅴ对上皮卵巢癌细胞SKOV3、A2780、OVCAR3增殖有显著抑制作用,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说明东北高兰提取物对于卵巢癌有抗肿瘤特性;经提取物处理后,肿瘤细胞Beclin-1 mRNA及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升高,Bcl-2 mRNA及蛋白相对表达量明显降低,提示东北高兰提取物可能通过调节自噬基因的表达来诱导细凋亡。

  • 标签: 东北岩高兰 上皮性卵巢癌 Bcl-2 Beclin-1 细胞凋亡 自噬
  • 简介:【摘要】对1例尖胆脂瘤术后的护理经验。护理要点包括:做好围手术期的手术备皮;积极处理术后的常见并发症,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出入量、伤口情况及有无脑脊液鼻漏、耳漏、颅内压增高等;循序渐进的进行术后周围面瘫康复训练指导。患者术后15d办理出院,术耳伤口无红肿无渗血渗液,右眼闭合不全、口角歪斜等周围面瘫症状较术前有所改善。

  • 标签: 岩尖胆脂瘤 康复训练 周围性面瘫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部胆脂瘤的病变特点、手术方式和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9月至2017年12月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耳鼻咽喉科收治的39例随访时间超过3年、资料完整的颞骨部胆脂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23例,女性16例,年龄12~71岁,中位年龄37岁,总结分析其病变分型、手术方式、面听神经功能以及术中、术后并发症等。结果本组患者中先天性部胆脂瘤5例,获得部胆脂瘤34例。常见临床症状分别为听力下降(100%,39/39)、耳溢液/流脓(89.7%,35/39)以及面神经麻痹(46.2%,18/39)。按Sanna分型,迷路上型部胆脂瘤14例,其中3例采用耳蜗径路、6例采用耳囊径路、5例采用迷路径路;迷路下型部胆脂瘤10例,其中8例采用骨次全切、1例采用耳囊径路、1例采用迷路径路;广泛型部胆脂瘤10例,其中7例采用耳蜗径路、3例采用耳囊径路;迷路下-尖型部胆脂瘤5例,其中2例采用耳蜗径路、2例采用耳囊径路、1例行耳内镜辅助颞下窝B型径路。面神经受累率由高到低依次为广泛型(6/10)、迷路上型(8/14)、迷路下-尖型(2/5)、迷路下型(2/10)。19例术中涉及面神经手术操作,3例行面神经全程减压,4例行面神经改道吻合,4例行面神经耳大神经移植,1例行面神经-舌下神经吻合,面神经移位者7例。18例患者术前面神经受累,术后14例面神经功能得以改善,术后面神经功能改善率为77.8%(14/18)。手术多采用颞侧入路,骨导听力保存率为50.0%(14/28)。术中5例发生脑脊液漏,给予肌肉填塞并封腔处理;2例因病变粘在乙状窦和颈静脉球表面较难剥离,术中予以填塞并结扎乙状窦。术后2例患者出现面肌联动。术后随访40~115个月,无复发病例。结论颞骨部胆脂瘤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早期诊断具有一定难度。应根据病变类型及面听神经功能,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以达到在彻底清除病变的同时,保护重要神经和血管功能,降低术后并发症和复发率。

  • 标签: 胆脂瘤 颞骨岩部 耳外科手术 预后
  • 作者: 刘湘宁 崔丽嘉 陈适 卢琳 姚勇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2022年第01期
  • 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内科 100730,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内分泌重点实验室 100730,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神经外科 100730
  • 简介:摘要双侧下窦静脉插管取血(bilateral inferior petrosal sinus sampling, BIPSS)及去氨加压素(DDAVP)兴奋试验是库欣病诊断的金标准。但有少数库欣病患者BIPSS呈假阴性结果,临床上易被误诊为异位ACTH综合征。本文报告1例BIPSS假阴性的库欣病病例,并复习文献,以提高临床医师对ACTH依赖库欣综合征的鉴别诊断及治疗水平。

  • 标签: 库欣病 双侧岩下窦静脉取血 去氨加压素
  • 简介:【摘要】目的 着重分析综合消肿疗法(CDT) )对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疗效。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在2019年4月到2020年4月所收治的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一共有50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对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针对对照组行常规治疗,针对观察组行综合消肿疗法,然后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 P值小于0.05。结论 在针对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患者进行治疗干预的过程中,切实采取综合消肿疗法,这样能够呈现出良好的疗效,使患者的症状得到有效缓解,进而提升其生活质量,这种方法值得推荐。

  • 标签: 综合消肿治疗 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 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肝脏黏液肿瘤是一种囊、上皮肿瘤,罕见,每年每20万~100万人中发生1例,占肝脏囊肿约5%,几乎只发生于女性,发病年龄28~76岁,完全切除后,预后良好。我们报道2例肝脏黏液肿瘤,总结临床特征,探讨鉴别诊断要点。2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分别为32和64岁,均予手术切除。组织学呈囊结构,囊壁衬覆黏液上皮,呈单层柱状、立方或扁平状,上皮下为卵巢样间质,手术切除预后良好。

  • 标签:
  • 简介:摘要非酒精脂肪肝病(NAFLD)与心血管疾病有许多共同的致病因素,包括高血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肥胖、血脂代谢异常、氧化应激、炎症以及脂肪因子谱改变等。近年研究发现,NAFLD促进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而心血管疾病尤其是冠心病又是NAFLD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NAFLD及其严重程度与冠心病发生发展之间的关联机制是一个热点问题。该文对NAFLD与冠心病的相关进行了论述。

  • 标签: 冠心病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动脉粥样硬化
  • 简介:摘要本文报道椎管内孤立纤维肿瘤2例。该2例患者分别因双下肢无力伴小便失禁2个月余和右下肢麻木半年就诊,MRI上表现为与椎管平行的椭圆形肿块,边界清晰,T1WI呈等信号,T2WI呈等或稍高信号;增强扫描呈明显均匀或不均匀强化。最终术后病理诊断为椎管内孤立纤维肿瘤。

  • 标签: 孤立性纤维瘤 椎管 磁共振成像
  • 简介:摘要胰腺囊肿瘤(PCN)是一组具有不同的生物学行为及恶性潜能的胰腺病变,在临床中经常被分为两类:黏液PCN,主要包括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肿瘤(IPMN)和黏液肿瘤(MCN);另一类包括非黏液的浆液肿瘤(SCN)和其他罕见的囊瘤变。近年来,随着影像学检查的普及和检测技术的不断进步,其检出率逐年升高。而针对PCN患者最佳的监测、治疗、随访等策略,也成为近些年的研究热点。本综述主要总结了黏液PCN诊断、治疗和管理的最新进展,比较了相关PCN诊治指南间的异同,供临床决策参考。

  • 标签:
  • 简介:摘要孤立纤维肿瘤(SFT)作为一种梭形细胞间叶源肿瘤,好发于胸膜,也可发生于身体其他部位,其中眼内SFT十分罕见。本文报道2例脉络膜SFT患者,经临床、影像学、组织病理学及免疫组织化学等检查确诊。眼球摘除术后目前均未见复发或转移。

  • 标签: 脉络膜肿瘤 孤立性纤维瘤
  • 简介:摘要肝脑病(HE)是肝硬化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一旦发生肝脑病,提示慢性肝病患者预后不佳。轻微脑病(MHE)是HE的早期阶段,无明显症状,但在神经心理学和/或神经生理学测试中表现出异常的结果。MHE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就业及驾驶能力并具有进展到显性肝脑病的高风险。应探讨诊断MHE的各种方法,加强临床医生在日常诊疗活动中对MHE的重视并对肝硬化患者进行有效的MHE筛查。

  • 标签: 轻微性肝性脑病 诊断 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抑郁症与非酒精脂肪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发生的相关。方法 选择2018年1月-2021年5月在我院就诊的抑郁症患者120例(其中合并NAFLD60例),采取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对两组患者的,空腹抽取静脉血检测ALT、TG、TC、空腹血糖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抑郁症合并NAFLD组患者BMI、腰围、糖尿病、高血压及2型糖尿病患者人数、ALT、AST、GGT、甘油三酯、空腹血糖、HOMA-IR、HAMD评分水平高于抑郁症组(P

  • 标签: 抑郁症 非酒精性脂肪肝 相关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α-L-藻糖苷酶1(FUCA1)对前列腺癌增殖、迁移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使用肿瘤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比较2006年至2021年497例前列腺癌和52例正常前列腺组织中基因FUCA1的差异表达。将人源的前列腺癌细胞系22RV1和DU145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转染空质粒和FUCA1质粒,转染2 d后,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平板克隆形成实验、5-乙炔基-2’脱氧尿嘧啶核苷(EdU)染色实验验证细胞的增殖能力;采用划痕愈合实验和Transwell实验验证细胞的迁移能力,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探索阿霉素以及抑癌基因p53与FUCA1的靶向关系。两实验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多实验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结果对照组细胞EdU着色细胞比例高于实验组[22RV1:(37.330±2.028)%比(16.000±2.646)%,t=6.400,P<0.05;DU145:(56.330±4.978)%比(27.330±2.404)%,t=5.246,P<0.05]、培养96h后吸光度高于实验组(22RV1:1.613±0.075比1.113±0.049,F=55.620,P<0.05;DU145:1.998±0.058比1.263±0.065,F=54.590,P<0.05)、克隆形成数高于实验组(22RV1:172.700±14.620比75.330±4.410,t=6.373,P<0.05;DU145:308.300±12.810比146.300±7.839,t=10.790,P<0.05)、划痕愈合率高于实验组[22RV1:(62.940±4.778)%比(25.700±4.948)%,t=5.414,P<0.05;DU145:(97.670±1.891)%比(38.430±2.727)%,t=17.860,P<0.05]、迁移细胞数高于实验组(22RV1:156.3±9.821比44.33±5.364,t=10.010,P<0.05;DU145:179±7.572比78.33±7.311,t=9.564,P<0.05)。抑癌基因P53过表达组FUCA1蛋白表达量高于对照组(22RV1:1.080±0.076比5.962±0.373,t=12.810,P<0.05;DU145:1.121±0.052比15.360±0.523,t=27.080,P<0.05)。结论DNA损伤能够促进前列腺癌中FUCA1的表达,同时,p53能够靶向FUCA1抑制前列腺癌细胞增殖和迁移从而抑制前列腺癌的进展。

  • 标签: 前列腺癌 α-L-岩藻糖苷酶1 p53 DNA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 就延迟发生的脾脏破裂情况进行法医鉴定的相关标准和方法进行系统的研究和确定。方法 针对供给137名由于外伤造成延迟出现的脾脏劈裂问题,进行了统计和梳理,明确所有实验对象的疾病情况,以及不同实验对象由于脾脏的破裂造成的后遗症情况。结果 根据损伤直接造成的伤害情况,按照法医学的鉴定标准规定,其中重伤以及轻伤的患病者数量分别为107人、30人(包括一级和二级);根据伤残等级规定,由8级开始统计结果分为为79/32/26;此外根据劳动相关的鉴定规范,7级至10级伤残者分别为49人、32人、32人、24人。结论 对外伤造成的延迟出现的脾脏劈裂情况进行鉴定时,需要根据临床的检查结果以及病理的分析结果,综合对象个体的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得出最终的鉴定结论。

  • 标签: 法律鉴定 脾脏真性损坏 延迟伤害
  • 简介:摘要遗传血栓血小板减少紫癜(congenital thrombot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 cTTP)也被称为Upshaw-Schulman综合征,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主要的发病机制为位于染色体9q34上的纯合或双杂合的血管假性血友病因子裂解酶(ADAMTS13)基因突变,使血浆中裂解血管假性血友病因子(von Willebrand factor, vWF)多聚体的ADAMTS13严重缺乏,微血管血栓的风险增高,导致各种并发症。随着对cTTP发病机制的研究不断完善,重组人ADAMTS13和基因治疗在cTTP治疗方面取得了突破进展,本文对cTTP的诊断与治疗的最新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血管假性血友病因子裂解蛋白酶 血浆输注 重组人ADAMTS13 基因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酒精骨质疏松和酒精肝病的关系及其发病机制。方法回顾研究2016年3月至2020年12月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及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22例饮酒超过5年,折合乙醇量男性≥40 g/d,女性≥20 g/d的患者为研究对象,男82例,女40例,年龄(40.0±14.6)岁。所有患者测量骨密度,检测肝功能、骨钙素、25-羟基维生素D[25(OH)D3]、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肝脏彩超检查。根据骨密度检查结果、肝功能检测结果及腹部彩超分为3组,酒精骨质疏松症组35例、酒精肝病组45例、酒精肝病合并骨质疏松症组42例。选择同期性别及年龄相匹配的体检健康者45例纳入健康对照组。采用SPSS 24.0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行t检验。结果酒精骨质疏松组、酒精肝病组、酒精肝病伴骨质疏松组的骨钙素分别为(24.73±3.66)μg/L、(27.34±2.94)μg/L、(17.44±3.09)μg/L,25(OH)D3分别为(22.47±2.82)μg/L、(25.63±3.84)μg/L、(16.87±4.33)μg/L,均不同程度地低于健康对照组[分别为(32.65±3.27)μg/L、(30.21±4.22)μg/L],酒精肝病伴骨质疏松组骨钙素、25(OH)D3均低于酒精骨质疏松组和酒精肝病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酒精骨质疏松组骨钙素、25(OH)D3低于酒精肝病组,但是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酒精骨质疏松组、酒精肝病组、酒精肝病伴骨质疏松组TNF-α分别为(10.33±3.41)pg/ml、(13.23±4.02)pg/ml、(16.94±3.92)pg/ml,均不同程度地高于健康对照组[(5.54±2.39)pg/ml],酒精肝病伴骨质疏松组高于酒精骨质疏松组和酒精肝病组,酒精骨质疏松组低于酒精肝病组,差异均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我们考虑酒精肝病、酒精骨质疏松在发病过程中呈相辅相成作用。骨钙素、25(OH)D3、TNF-α可能为其共同的发病机理,其既是发病的始动因素,又是其导致的结果。

  • 标签: 酒精性骨质疏松 酒精性肝病 骨钙素 25-羟基维生素D 肿瘤坏死因子α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溃疡结肠炎患者应用延续护理对依从的影响。方法:采用单双号法将2021年2月-2022年2月我院收治的72例溃疡结肠炎患者分为参照组和试验组,各36例,其中参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试验组应用延续护理,对比两组依从、并发症总发生率。结果:试验组规律饮食、科学用药、生活习惯、并发症监护依从均高于参照组,且大出血、肠穿孔、中毒性结肠扩张等并发症总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溃疡结肠炎患者应用延续护理可提高依从,预防并发症发生,具有推广及借鉴实效

  • 标签: 延续性护理 溃疡性结肠炎 依从性 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