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简介:<正>结膜吸吮线虫病病例报告仍在不断增多,至今我国已有21省市自治区有病例报告,并存在一些病例较多的流行区,是我国常见的人兽共患眼内寄生虫病。它损伤眼结膜、角膜引起炎症,动物可致盲。但是,我国对本虫生活史长期来未能搞清,不知虫体为何能在犬眼互相传播(因犬的感染率有的地区高达70-100%),怎样寄生到人眼,要不要中间宿主,在我国传播媒介是什么,这一直是临床眼科和寄生虫学界所

  • 标签: 结膜吸吮线虫病 生活史 病例报告 中间宿主 果蝇 寄生虫病
  • 简介:人弓蛔虫病遍及全球,由犬蛔虫,犬弓蛔虫或猫蛔虫,猫弓蛔虫的幼虫感染所致。人类是弓蛔虫的偶然宿主(图1),在人类宿主中弓蛔虫不能进一步发育,不会达到成熟期。感染表现为2个主要的综合征——内脏幼虫移行症和眼幼虫移行症。

  • 标签: 内脏幼虫移行症 弓蛔虫病 线虫 组织 偶然宿主 犬弓蛔虫
  • 简介:<正>我国人体寄生虫病中,肠道线虫病分布最广、感染率最高,有的地区流行极为严重,危害着人民身体健康,影响农村经济发展。也损害少年儿童的发育成长。由于多年的防治,其感染率和感染度有了不同程度的下降。但是,就目前在一些农村地区人群肠道线虫病流行仍较严重,防治上的困难因素之多和时间的紧迫,对防预工作者来说,并不是件轻松事情。因为控制和消灭严重威胁人民健康的寄生虫病,是我国预防保健,实施人人享有卫生保健全球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就以下几点向大会作简要介绍。

  • 标签: 肠道线虫病 感染率 钩虫感染 防治 重要组成部分 十二指肠钩虫
  • 简介:目的探索苏州市肠道线虫病低感染率情况下,有效控制其流行和巩固防治效果的措施.方法选择吴江市庙港镇合群村,连续三年运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Kato-Katz)和饱和盐水漂浮法,监测人群的肠道线虫病感染情况.感染者每年两次运用甲苯咪唑进行驱虫治疗.结果2003年调查519人,感染肠道寄生虫20例,均为钩虫感染,感染率3.85%,2004年调查524人,感染肠道寄生虫2例,均为钩虫感染,感染率0.38%;2005年调查533人,感染肠道寄生虫5例,同样均为钩虫感染,感染率0.94%,感染率在三年内下降了75.58%,男、女感染率存在显著差别(X2=4.40,P<0.05),50~59岁年龄组的感染率为44.44%,明显高于其它年龄组.结论在目前苏州市肠道线虫病低感染率情况下,感染者的正规治疗以及卫生意识的培养,个人良好卫生习惯的养成,相关健康知识的宣传,均可以有效控制流行,巩固防治成果,但重点人群的变化仍是今后监测的重点.

  • 标签: 肠道寄生虫 纵向观察 肠道线虫病 监测报告 苏州市 改良加藤厚涂片法
  • 简介:<正>甲苯咪唑系驱治肠道线虫新药,具广谱、高效、低毒等优点。70年代即已在国内外广泛使用。为落实卫生部《全国寄生虫病防治“八五”计划和2000年规划》的防治目标,我国在对该药的不同剂型、不同剂量的服药方法进行了效果观察,现综合报道如下。一、不同剂型的驱虫效果甲苯咪唑片剂常规剂量,蛔虫200mg顿服,bid,虫卵阴转率可达85~100%;钩虫每

  • 标签: 阴转率 甲苯咪唑 肠道线虫 不同剂量 驱治 驱虫效果
  • 简介:目的观察犬弓首线虫幼虫在小鼠体内的移行情况.方法采用犬弓首线虫感染期卵,管喂小鼠,用稀盐酸分离法进行观察.结果感染后第1天,即在鼠肝发现幼虫;感染后第3天,大量幼虫移行至肝;感染后第5天,大量幼虫移行至肺;感染后第7天以后,幼虫主要分布在脑和躯体肌肉.结论犬弓首线虫幼虫在小鼠体内的移行分为两相:内脏移行相和躯体移相.稀盐酸分离法是观察鼠组织中犬弓首线虫幼虫的有效方法.

  • 标签: 稀盐酸分离法 弓首线虫 幼虫 小鼠 鼠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