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目的:研究黄柏、雷公藤等16种植物粗提液对课题组分离、鉴定和培养的与滇重楼ParispolyphyllaSmithvar.yunnansensis(Franch.)Hand.-Mazz.根茎腐烂有密切关系的主要害虫小杆线虫Rhabditissp.的毒杀作用。方法:各种植物汁液原液配成10倍、50倍、100倍、500倍的浓度梯度,用浸液法测试杀线效果。结果:药效试验显示16种植物粗提液均有毒杀效果;马缨丹花叶、万寿菊、杜鹃粗提液在72h后,对小杆线虫的致死率分别为71.4%-92.0%、83.7%~91.4%、73.3—89.0%。结论:植物杀线虫物质的成份和活性不仅与提取的植物种类、部位有关,也与植物新鲜度、粉碎度、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提取液浓度及其作用线虫时间等因素也不同程度地影响着植物杀线虫物质的作用。

  • 标签: 滇重楼 根茎腐烂 小杆线虫 植物粗提物
  • 简介:淮安区位于江苏省北部,环绕洪泽湖畔,属经济欠发达地区。该区为北亚热带向南暖温带过度地区,境内气候温和湿润,年均气温15℃左右,相对湿度77%,年降雨量850mm左右,适于肠道线虫病传播。肠道线虫病曾是盐城市流行最严重的寄生虫病之一,1989年第一次全国人体寄生虫分布调查时,本区人群肠道线虫总感染率为71.99%,最高达80%以上,为肠道线虫病重度流行区[1,2]。经过多年的综合防治,淮安区人群肠道线虫感染率已下降到较低水平,基本控制了肠道线虫病流行。现将2003~2012年淮安区人群肠道线虫感染监测结果报告如下。

  • 标签: 人群肠道 感染监测 江苏淮安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洪雅县2009-2011年土源性线虫监测结果分析。方法改良加藤厚涂片法Kanto-Katz。结果钩虫的平均感染率17.40%,30岁以下的感染率为6.5%,30岁以上的感染率为93.5%,女性土源性线虫整体感染率为65.27%,男性整体感染率为34.73%。结论农村居民土源性线虫病感染仍然较重,以钩虫感染为主,以中老年人群为重点,特别是女性。

  • 标签: 土源性线虫 监测结果分析
  • 简介:摘要据估计,全球目前感染蛔虫、鞭虫、钩虫的人数每种约10亿人左右。WHO估计每年有350万临床病例与线虫感染有关,全球有数亿儿童的发育受到感染影响1。同时,肠道线虫病是我国人体寄生虫感染中分布最广,感染率最高的寄生虫病。虽由于多年积极防治,感染率和感染度已有不同程度下降,但就目前而言,肠道线虫感染在我国农村中仍较严重2。基于上述原因,对肠道线虫的流行病学与防治对策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国内外对肠道线虫的研究报道较多,研究进展很快,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包括对感染情况的调查、对抗虫病药物的研究和对防治措施的研究等。

  • 标签: 肠道线虫 感染现状 防治对策 研究进展
  • 简介:江苏海安县位于东经120°30',北纬32°33',总面积1180km^2。全县辖10个区镇、210个行政村和25个居委会,总人口93.55万,其中农业人口占54.3%。全县均属北温带海洋性气候区,2010年平均气温15.6℃,降雨总量1176.8mm。除蔬菜种植村外,各镇农作物大致相同,主要有稻、麦、玉米、油菜、棉花、蚕桑等。

  • 标签: 农村居民土 土源 性线虫
  • 简介:目的探讨早期非营养性吸吮对极低体重儿生长发育及消化系统的影响。方法将68例极低体重儿按入院顺序随机分2组,每组各34例。观察组出生后尽早肠内喂养,同时辅以非营养性吸吮,;对照组实施常规量喂养。观察期间每日测体重一次,记录生理性体重下降的最大幅度,恢复出生时体重的时间,完全达到肠内喂养时间,平均住院天数及喂养不耐受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不耐受者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恢复出生时体重的时间,完全达到肠内喂养时间,平均住院天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极低体重儿出生后尽早进行部分胃肠内营养辅以非营养性吸吮,可提高喂养耐受性,可缩短其恢复出生时体重的时间,减少完全过渡到肠内喂养时间,减少平均住院天数,促进极低体重儿的生长发育,可在临床上常规使用。

  • 标签: 非营养性吸吮 极低体重儿 生长发育 消化系统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大连市市庄河地区土源性线虫病流行动态及影响因素,掌握流行规律,预测流行趋势,为制订防治对策和评价防治效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500份粪便进行改良加藤(Kato-Katz)厚涂片法(一粪三检)查蛔虫卵、鞭虫卵和钩虫卵,对140份透明胶纸肛拭查蛲虫卵。结果未受精蛔虫卵感染样品一份,感染率为0.2%。蛲虫卵感染样品0份,感染率为0。结论大连市庄河地区土源性线虫人群感染率较低低。

  • 标签: 土源性线虫 改良加藤(Kato-Katz)厚涂片法 透明胶纸肛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