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5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医保病人自付比率:是指某定点医疗机构医保病人住院期间总的自付费用与总的住院费用之比,病人自付比率的高低与起付线,医保统筹报销率有关,与报销符合率高低有关。垫付金额:是指医疗机构为减少医保病人的预交费用,为病人垫付的部分医疗费用。我院为了减轻医保病人的经济负担,控制不合理的检查、用药和治疗 ,特做以下持续整改分析,探索原因及对策,确保医保资金安全有效使用。

  • 标签: 自付比率,统筹报销率 符合报销率,监管,不合理
  • 简介:摘要3例患者(例1男,48岁;例2女,65岁;例3女,58岁)均因精神分裂症服用氯平治疗,日剂量分别为200 mg、175 mg和100 mg。例1在氯平治疗16年后发生下肢静脉血栓,给予溶栓治疗后好转。10年后患者出现活动后气促症状,且逐渐加重,经CT肺动脉造影(CTPA)诊断为双肺动脉栓塞,先后给予华法林和利伐沙班抗凝治疗。1年后患者出现心功能不全症状。诊断为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肺动脉收缩压86 mmHg(1 mmHg=0.133 kPa)]、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功能不全,给予华法林联合强心、利尿等对症治疗,3个月后呼吸困难明显减轻,肺动脉收缩压降至48 mmHg。例2在氯平治疗5年后发生肺栓塞,行溶栓治疗后给予口服华法林治疗,3年后自行停药。停药2年后肺栓塞再发,先后给予那屈肝素钙和华法林抗凝治疗。3个月后CTPA示肺栓塞基本消失。例3在氯平治疗2年后发现下肢静脉血栓,1年后发生肺栓塞,经抗凝、利尿等治疗后好转。3年后自行停用华法林,停药10个月后肺栓塞再发,给予低分子肝素钠桥接华法林治疗。3个月后CTPA示肺动脉血栓基本消失。

  • 标签: 氯氮平 血栓形成 肺栓塞
  • 简介:摘要:医疗器械作为保障人类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的特殊产品,对其监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医疗器械监管信息化的程度也将直接影响监管的公开、公正、高效、科学。本文在着重分析我国医疗器械监管信息化现状以及推进医疗器械监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的基础上,对其发展提出建议。

  • 标签: 无线通讯 医疗器械 主动健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率(neutrophil and lymphocyte ratio,NLR)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严重程度以及患者接受静脉溶栓治疗后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研究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急诊科及重症监护室符合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诊断标准的147例静脉溶栓患者,根据NLR值,将147例患者分为NLR≤2组(37例),2<NLR<3组(31例)及NLR≥3组(79例)。比较各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既往病史、实验室检查结果、NIHSS评分、mRS评分,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NLR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严重程度以及溶栓后临床预后的关系。结果NLR与AIS卒中严重程度相关(OR=2.044,95%CI:1.011~8.566,P=0.006)。NLR与溶栓后AIS神经功能预后不良相关(OR=3.744,95%CI:0.997~4.713,P=0.003)。然而,NLR与溶栓后AIS死亡无关(OR=0.591,95%CI:0.750~1.933,P=0.442) 。结论NLR与AIS患者脑卒中的严重程度、溶栓后神经功能不良预后有关。

  • 标签: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率 急性缺血脑卒中 溶栓 严重程度 预后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氟泡沫预防保健小儿龋齿的效果。方法:入组本院收治的儿童共 80例,随机分组,对照组的儿童给予安慰剂,观察组给予氟泡沫。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儿童龋均、新发龋齿的概率、再矿化的概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儿童龋均、新发龋齿的概率、再矿化的概率均优于对照组, P< 0.05。结论:氟泡沫预防保健小儿龋齿的效果确切,可有效降低新发龋齿的概率、提高再矿化的概率,降低龋均。

  • 标签: 含氟泡沫 预防保健 小儿龋齿 效果
  • 简介:摘要1例40岁女性患者因脊柱关节炎服用柳磺吡啶0.75 g、3次/d。服药第20天,患者全身出现皮疹,逐渐加重,伴发热、淋巴结肿大和脾大,实验室检查发现白细胞计数14.4×109/L,嗜酸粒细胞计数0.82×109/L,尿潜血(+++)、丙氨酸转氨酶84 U/L,天冬氨酸转氨酶96 U/L,诊断为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考虑与柳磺吡啶有关。停用柳磺吡啶,给予甲泼尼龙联合人免疫球蛋白静脉滴注,同时辅以抗感染、抗过敏、保肝等治疗。8 d后皮疹开始消退,瘙痒好转;18 d后皮疹基本消退,实验室检查结果恢复正常。

  • 标签: 柳氮磺吡啶 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率(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 NLR)与自发性脑出血患者30 d临床转归的相关性,以及将NLR加入ICH评分能否提高预测转归不良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纳入2018年3月至2019年4月在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合肥医院住院的自发性脑出血患者,记录人口统计学以及基线临床和影像学资料,在发病24 h内获得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和淋巴细胞绝对计数并计算NLR。在脑出血发病后30 d时采用改良Rankin量表进行转归评价,≤2分定义为转归良好,>2分定义为转归不良。应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转归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价基线NLR、ICH评分及NLR+ICH评分对自发性脑出血患者转归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共纳入159例自发性脑出血患者,男性106例(66.67%),年龄(62.29±15.10)岁;中性粒细胞计数(7.30±3.95)×109/L,淋巴细胞计数(1.41±0.67)×109/L,NLR (6.94±7.66);基线血肿体积(17.93±25.87)ml,ICH评分中位数0分(四分位数间距0~1分)。30 d时60例患者(37.7%)转归不良。单变量分析显示,转归不良组患者冠心病、收缩压、舒张压、超敏C反应蛋白、空腹血糖、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NLR、血肿破入脑室、血肿体积、NIHSS评分以及ICH评分均显著高于转归良好组(P均<0.05)。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LR是急性自发性脑出血患者发病后30 d转归不良的独立预测因素(优势比1.135,95%可信区间1.092~2.321;P=0.038)。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显示,NLR最佳截断值为6.679,预测转归不良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51.67%和76.77%;ICH评分最佳截断值为1.0分,预测转归不良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69.71%和89.80%;联合应用NLR+ICH评分预测转归不良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4.58%和82.65%。结论NLR与自发性脑出血发病后30 d转归不良独立相关,加入ICH评分能提高预测转归不良的准确性。

  • 标签: 脑出血 中性粒细胞 淋巴细胞 疾病严重程度指数 治疗结果 危险因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口牛黄上清片对咽部多种急性炎症的影响,了解牛黄上清片消肿止痛的作用。方法:口牛黄上清片每日 2~ 3次,必要时配合抗生素。结果: 46例急性咽炎和 18例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患者 2~ 4天后症状基本消失。结论:口牛黄上清片能明显抑制急性炎症 ,迅速减轻肿胀疼痛 ,促使症状早期消退而痊愈。

  • 标签: 牛黄上清片 急性咽炎 急性扁桃体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丙戊酸钠联合奥平治疗双相情感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 2017年 1月至 2017年 10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情感障碍患者 8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 n= 44)和对照组( n= 44),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纯丙戊酸钠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丙戊酸钠联合奥平治疗。对比两组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HAMD),倍克 -范拉森躁狂量表( BRMS)评分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 HAMD和 BRMS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大于对照组,两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丙戊酸钠联合奥平在治疗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治疗中可以改善患者精神躁狂、抑郁情况的作用,能够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丙戊酸钠,奥氮平,双相情感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氢溴酸西酞普兰、奥平联合治疗抑郁症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 2018年 10月~ 2019年 10月本院收治的抑郁症患者 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30例。两组均给予基础治疗,观察组采用氢溴酸西酞普兰、奥平联合治疗,对照组仅使用氢溴酸西酞普兰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 3个月,评定治疗前,治疗 2、 4、 8、 12周汉密尔顿抑郁评量表( HAMD)评分,同时统计临床治疗有效率。结果 两组治疗后 HAMD评分均有所好转,观察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老年抑郁症患者给予氢溴酸西酞普兰、奥平联合治疗可在早期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有效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老年 抑郁症 氢溴酸西酞普兰 奥氮平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奥平用于急性期精神病中的价值。方法: 2018年 2月 -2020年 1月本院接诊的急性期精神病病患 72例,按照数字抽签原理均分 2组。试验组用奥平,对照组用氯丙嗪。对比不良反应等指标。结果: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 11.11%,比对照组 33.33%低, P< 0.05。试验组总有效率 94.44%,比对照组 77.78%高, P< 0.05。结论:于急性期精神病中运用奥平,疗效确切,不良反应较少,建议推广。

  • 标签: 奥氮平 不良反应 急性期精神病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esting-state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rs-fMRI)评估自杀未遂青年抑郁症患者经认知行为治疗(cognitive behavior therapy, CBT)联合氟西汀治疗后脑区比率低频振幅(fractional amplitude of low-frequency fluctuation, fALFF)的变化情况。方法招募2017年3月至2019年12月来自贵州省第二人民医院的自杀未遂青年抑郁症患者45例,以及与其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CBT联合药物治疗组(简称联合组)和单纯抗抑郁药治疗组(简称药物组)。联合组给予8次CBT联合氟西汀抗抑郁治疗;药物组给予单纯氟西汀药物治疗。分别于基线期和治疗后采集rs-fMRI数据,采用HAMD24、自杀意念量表(Scale for Suicide Ideation, SSI)及其治疗后的减分率(ΔHAMD24、ΔSSI)评估临床症状和自杀意念程度。采用fALFF分析治疗前后脑功能活动的变化,并对临床心理量表及fALFF值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基线期联合组fALFF值较对照组显著增高的脑区为左小脑后叶(t=4.312)、右前扣带回(t=4.079)、左顶下小叶/颞上回(t=3.983)、左尾状核(t=4.109)、左额上回/额中回(t=5.191),而左角回(t=-4.607)的fALFF值较对照组显著降低。治疗8周后联合组抑郁症状较药物组显著改善,自杀意念显著降低。治疗8周后联合组fALFF值高于药物组的脑区为右额中回/额下回(t=3.456)、左小脑后叶/小脑前叶(t=5.120);低于药物组的脑区为左额内侧回/膝下前扣带回(t=-4.045;P<0.05,AlphaSim校正)。相关分析示:基线期联合组左额上回fALFF值与HAMD24分呈负相关(r=-0.600,P=0.002),右前扣带回fALFF值与SSI分呈正相关(r=0.428,P=0.037);治疗8周后,右内侧前额叶fALFF值与SSI减分值(ΔSSI)呈正相关(r=0.518,P=0.010)。结论经8周CBT联合药物治疗后,自杀未遂青年抑郁症患者临床疗效显著高于单纯药物治疗,患者脑局部自发活动发生显著改变,尤其以额叶-边缘系统和小脑最为显著,提示CBT联合氟西汀治疗可能对这些脑区的自发性活动产生有效调节并能重塑脑的情感处理过程及认知环路。

  • 标签: 抑郁症 自杀未遂 认知疗法 磁共振成像 比率低频振幅
  • 简介:【 摘要】: 目的 观察分析 氯法齐明 (Cfx)的联合化疗方案对耐多药结核病 (MDR- TB)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 2016 年 3 月 -2019 年 2 月收治的 MDR- TB患者 72 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研究 组与对照组,每组各有患者 36 例。 两者均采用吡嗪酰胺、乙胺丁醇、莫西沙星、阿米卡星、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对氨基水杨酸异烟肼进行传统药物治疗;研究 组加服 Cfx。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和治疗期间 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 91.67%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72.22%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研究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13.89% ,明显低于对照组的 41.67%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 氯法齐明对 MDR- TB 的近期疗效显著, 不良反应较少,临床值得进行大力推广 。

  • 标签: 耐多药结核病 氯法齐明 联合治疗方案 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