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体检低剂量CT发现早期肺癌的可行。方法:回顾选择我院低剂量CT检查阳性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5例早期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选择的患者均进行过常规胸部正位片和低剂量CT检查。分析X线片的阳性检出率,分析X线片和低剂量CT检查下早期肺癌的结节检出率、分叶、毛刺及空洞的显示情况。结果:2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剂量CT可有效提高早期肺癌的检出率、结节的检出率及分叶、毛刺、空洞病灶的显示率,可列入常规体检项目。

  • 标签: 早期肺癌 体检 低剂量CT X线片
  • 简介:摘要目的研发基于深度卷积神经网络(DCNN)的综合胃镜智能质控系统,并前瞻评估该系统的临床可行。方法针对胃镜检查中胃黏膜观察完整度、胃黏膜可视度、胃镜检查时长、胃癌可疑病变检测等质控目标分别设计胃镜扫查部位识别模型、胃黏膜可视度识别模型、体内外识别模型和胃癌检测模型4个DCNN模型。通过多中心回顾纳入98 385张白光胃镜图像进行模型训练与测试。计算各模型的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并绘制ROC曲线。整合模型形成多功能的综合智能质控系统,于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消化内镜中心前瞻、连续纳入100例行常规胃镜检查的患者,进一步评估智能质控系统在实际临床应用中的可行。记录系统各质控功能的运行情况(平均错误提示或正确率)和检查结束后病变检出情况。结果胃镜扫查部位识别模型识别各部位的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98.40%~99.85%、61.95%~100.00%、98.65%~100.00%,ROC AUC值为0.997 6~1.000 0;胃黏膜可视度识别模型识别黏膜可视度的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97.02%~98.27%、85.14%~99.28%、93.72%~100.00%;体内外识别模型判断体内外的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97.27%、99.85%、94.50%,ROC AUC值为0.961 5;胃癌检测模型检测胃癌的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95.92%、95.64%、96.05%,ROC AUC值为0.975 9。智能质控系统可行评估结果示,在胃黏膜观察完整度质控中,系统平均错误填充0.32次/例;在胃黏膜可视度质控中,系统平均错误提示0.47次/例;胃镜检查时长智能计时正确率为96.00%;在胃癌可疑病变检测中,系统平均错误提示0.36次/例。最终共检出胃癌3例,胃高级别上皮内瘤变1例,系统均可准确识别、定位。结论胃镜智能质控系统可在实际检查中对胃黏膜观察完整度、胃黏膜可视度、胃镜检查时长、胃癌可疑病变检测进行准确质控,使精准、高效的胃镜质控成为可能。

  • 标签: 胃镜检查 深度卷积神经网络 质量控制 胃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采用 改良经骨标志测量胃肠 减压插管深度可行 。 方法: 选取 88 例 行胃肠 减压的住院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 ,将其随机分成常规组与实验组,每组 44 例。常规组患者应用传统测量法,实验组患者应用改良测量法,对比两组患者实际插管长度与胃管体表测量长度及胃管通畅度。 结果 : 实验组患者插管深度明显优于常规组,实验组患者胃管通畅度明显优于常规组, P < 0.05 。 结论: 应用改良经骨标志进行测量,插管深度能够到达患者胃窦部或者是胃中部,并且引流效果更加,可广泛应用于临床护理中。

  • 标签: 插管深度 胃肠减压 改良经骨性标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前MRI评估胎儿耳廓发育畸形及外耳道闭锁的可行。方法对2017年11月至2019年5月山东省医学影像学研究所超声疑诊胎儿外耳发育畸形的15例孕妇行胎儿外耳MRI检查,孕妇年龄22.0~ 40.0 (31.3±5.2)岁,均为单胎,孕龄23~ 35 (27.5±3.5)周。以出生后随访结果为金标准,计算并比较MRI和超声诊断胎儿耳廓发育畸形及外耳道闭锁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率。采用Fisher精确检验法比较MRI和超声诊断外耳道闭锁的效能。结果15例胎儿MRI显示胎儿外耳30侧,无耳廓缺如者,出生后随访证实外耳畸形19侧,其中耳廓畸形19侧,外耳道闭锁15侧。MRI及超声诊断耳廓畸形的准确率均为100%(19/19)。MRI及超声诊断外耳道闭锁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93.3%(14/15)、75.0%(3/4)、89.5%(17/19)和33.3%(5/15)、25.0%(1/4)、31.6%(6/19)。MRI诊断外耳道闭锁的灵敏度、准确率明显高于超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0.001)。结论MRI对胎儿外耳发育畸形具有重要诊断价值,可作为超声的有效补充,尤其是诊断外耳道闭锁有明显优势。

  • 标签: 胎儿 耳廓 外耳道 发育畸形 磁共振成像 超声检查
  • 简介:  摘 要:目的 探讨甲状腺结节采取甲状腺腺叶全切术治疗的临床应用效果及对甲状腺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 2017年 2月~ 2018年 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 6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甲状腺腺叶次全切除术治疗的 3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甲状腺腺叶全切术治疗的 30例作为研究组,将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干预前后甲状腺功能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研究组术中出血量为( 39.79±8.73) ml,少于对照组的( 132.28±8.41) ml,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 10.00%,低于对照组的 4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前研究组 FT3、 FT4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后研究组 FT3、 FT4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甲状腺腺叶全切术治疗甲状腺结节对患者损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甲状腺生理功能相对减弱。   关键词:甲状腺结节;甲状腺腺叶次全切除术;甲状腺腺叶全切术;甲状腺功能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total thyroidectomy for thyroid nodule and its effect on thyroid function. Methods 60 patients with thyroid nodule who were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February 2017 to February 2018 were taken as the study objects, 30 patients who were treated with subtotal thyroidectomy as the control group and 30 patients who were treated with subtotal thyroidectomy as the study group. The amount of intraoperative hemorrhage, operation time, hospitalization time, complications and thyroid before and after the intervention were taken into account Functional indicator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amount of bleeding was (39.79 ± 8.73) ml in the study group, which was less than (132.28 ± 8.41) ml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operation time and hospitalization time were shor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in the study group was 10.00%,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40.00%) (P < 0.05).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FT3 and FT4 between the study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before intervention (P > 0.05). After intervention, FT3 and FT4 in the study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 Conclusion total thyroidectomy for thyroid nodule has the advantages of little damage, quick recovery, low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and relatively weak thyroid physiological function.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医院小儿外科日间手术的运行管理模式及社会经济效益。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小儿外科收治的日间手术病例939例,按处理方法不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病种包括腹股沟斜疝、鞘膜积液、隐睾、精索静脉曲张及隐匿阴茎,实验组按日间手术模式处理,提供快速、合理、优化的服务流程,围手术期融入加速康复外科理念,手术采用单孔腹腔镜技术;对照组按普通住院模式处理,手术采用常规腹腔镜技术。比较两组患儿的术中情况、围手术期情况、经济效益指标及随访结果。结果术后发热在腹股沟斜疝、鞘膜积液、隐睾病种中,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优于对照组;术后恶心呕吐在腹股沟斜疝、鞘膜积液、隐睾、隐匿阴茎病种中,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和住院总费用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五种病种实验组均低于对照组;手术费用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五种病种实验组均高于对照组;耗材费用在隐睾、精索静脉曲张病种中,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高于对照组。结论小儿外科日间手术的合理运营管理,可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提高患儿家长的满意度。

  • 标签: 日间手术 加速康复外科 腹腔镜 儿童
  • 简介:摘要:为进一步加快发展健康养生产业,为康养产业的发展提供新路子和新方向,本文以武夷山为例,采用SWOT分析法,从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四个方面对武夷山康复养生馆可行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并在此分析基础上,提出武夷山康复养生馆的运营策略,分别是:加大宣传推广力度,让公众充分了解康养;积极与当地医院合作,学习理疗技术;与武夷学院合作,培养更多康复理疗人才;将旅游与康养融合,助力产业转型。

  • 标签: 康复养生 可行性SWOT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Doi分型临床应用可行。方法自2014年8月至2018年8月,我们切开复位接骨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共计79例,依据Doi分型术前对全部的病例进行CT平扫及三维重建评估,同时采用桡骨远端关节面六部分分区法确定骨折累及关节面范围及骨折块数量,并验证Doi分型,最终确定Doi分型是否能满足临床应用的需求。结果79例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患者中有60例使用Doi分型标准可准确地进行分型,另有19例患者尚不能使用Doi分型进行准确分型。根据桡骨远端关节面六部分分区法判定骨折累及关节面范围及骨折块数量,该19例无法用Doi分型的骨折类型分别为"两部分尺背侧型"18例和"两部分尺掌侧型"1例。桡骨远端关节面六部分中,乙状切迹区是关节内骨折最易受累区。结论Doi分型方便关节镜下使用,但缺少两个亚型;我们增加两个亚型,完善Doi分型,更利于关节内骨折类型的准确判断,并指导治疗方案的选择。

  • 标签: 桡骨 关节内骨折 Doi分型 两部分尺背侧型 两部分尺掌侧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 急性肠梗阻患者实施腹腔镜手术治疗的可行。 方法:随机抽取 2018 年 11 月至 2019 年 12 月期间本院 88 例急性肠梗阻患者,利用摸球法分为研究组(采取腹腔镜手术治疗)与对照组(采取开腹手术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 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肠胃功能恢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切口感染、再发梗阻以及腹膜炎等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 P < 0.05 )。 结论: 对急性肠梗阻 患者,相较于开腹手术,腹腔镜手术可以有效缩短患者治疗手术时间,提高治疗手术质量,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

  • 标签: 腹腔镜手术 开腹手术 可行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型超声量表评估次大面积肺栓塞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9月至2019年6月于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经计算机断层肺血管造影(CTPA)确诊为急性肺栓塞患者137例,选取77例作为实验集,其余60例作为验证集。依据2019年欧洲心脏病学会(ESC)肺栓塞指南分为次大面积肺栓塞组(sub-PE组,71例)和小面积肺栓塞组(small-PE组,66例)。应用统计学方法在实验集中筛选出有意义的超声参数制成超声量表,再运用量表对验证集患者进行评分,绘制ROC曲线,评估新量表对sub-PE的诊断效能。结果①一般情况:sub-PE组较small-PE组年龄稍大[(61.57±1.45)岁对(56.31±1.59)岁,P=0.016],其余一般资料数据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②实验集:77例肺栓塞患者中sub-PE组41例与small-PE组36例。与small-PE组相比,sub-PE组右室前后径、肺动脉主干内径、右室/左室比值、三尖瓣反流速度、Tei指数、下腔静脉内径明显增大(均P<0.05),而右室前壁运动幅度、右房面积变化率、右室面积变化率、三尖瓣环收缩期位移、下腔静脉塌陷率以及肺动脉血流加速时间明显减小(均P<0.05);通过实验集筛选出15项超声参数制成超声量表。③验证集由每组各30例组成,sub-PE组较small-PE组分值显著增加(11.63±3.87对4.43±1.96,P<0.001);应用新型超声量表诊断sub-PE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6,以6.5为截断值时敏感性为90.00%,特异性为83.33%。结论新型超声量表为临床评价sub-PE提供一种综合可行的超声影像学方法。

  • 标签: 超声量表 次大面积肺栓塞,急性 右心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评价在复杂肱骨近端骨折临床治疗期间采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的可行和安全。方法:参与本次对照研究的对象均为复杂肱骨近端骨折患者,选取例数共计42例,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匀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取复位内固定手术以及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措施,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概率为9.52%,对照组为38.09%,对比结果为P

  • 标签: 肱骨近端锁定钢板 复杂肱骨近端骨折 可行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强迫症患者护理中心理护理的应用及可行。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收治的60例强迫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取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Y-BOCS(耶鲁布朗强迫症状量表)评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HAM-A(汉密尔顿焦虑评定量表)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Y-BOC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强迫症患者治疗后HAM-A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强迫症患者护理中心理护理的应用效果比较明显,能够减轻患者焦虑的问题,提高患者治疗信息,具有推广可行

  • 标签: 强迫症患者 心理护理 应用 可行性
  • 简介:【摘要】 : 目的 分析探讨核磁共振诊断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可行。方法 选取我院 2018年 7月 ~2019年 7月收治的 80例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 40例。对照组采用超声检测,实验组采用核磁共振检测。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检测结果及可 行 。结果 实验组患者诊断率为 80.0%,对照组患者诊断率为 67.5%。实验组患者诊断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将核磁共振检查用于患者中,有利于临床医生治疗给予较高参考意义。

  • 标签: 核磁共振 膝关节半月板 损伤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鼠炎症创面组织匀浆体外模拟创面炎症微环境的可行。方法(1)取10只8周龄C57BL/6雄性小鼠,在背部中线两侧用打孔器各取直径1.0 cm的圆形全层皮肤组织,制作正常皮肤组织匀浆上清液。形成全层皮肤缺损创面48 h后,取距创缘2 mm内创面组织,制作炎症创面组织匀浆上清液。取2种组织匀浆上清液,调整总蛋白质量浓度为1 mg/mL,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样本数为6。(2)取原代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并培养至第3代,培养48 h后提取正常外泌体。另外取第3代hUCMSC,分别加入总蛋白质量浓度为30、50、100 μg/mL正常皮肤组织匀浆上清液和炎症创面组织匀浆上清液,培养48 h后,提取30、50、100 μg/mL正常蛋白刺激外泌体和30、50、100 μg/mL炎症蛋白刺激外泌体。取正常外泌体、30 μg/mL正常蛋白刺激外泌体和30 μg/mL炎症蛋白刺激外泌体,透射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外泌体形态,纳米颗粒跟踪分析仪检测外泌体粒径,蛋白质印迹法检测CD9和CD63表达。(3)取1 d龄C57BL/6小鼠乳鼠20只,分离培养原代成纤维细胞(Fb)和第3代Fb,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取第3代Fb,培养2 h,利用细胞爬片法结合免疫荧光法观察波形蛋白的表达。(4)取第3代Fb,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正常外泌体组,30、50、100 μg/mL正常蛋白刺激外泌体组及30、50、100 μg/mL炎症蛋白刺激外泌体组,每组4孔。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处理,其余7组依次加入实验(2)中制备的正常外泌体,30、50、100 μg/mL正常蛋白刺激外泌体和30、50、100 μg/mL炎症蛋白刺激外泌体,并调整外泌体终质量浓度为10 μg/mL。培养48 h,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法检测8组细胞活力。(5)取2个批次第3代Fb,同实验(4)进行分组及处理,每组4孔,并分别调整外泌体终质量浓度为1、10 μg/mL,采用细胞划痕试验检测培养6、12、24 h细胞迁移率。(6)取2个批次第3代Fb,同实验(4)进行分组及处理,但不设置对照组,每组3孔,并调整外泌体终质量浓度为1、10 μg/mL,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PCR法检测培养48 h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TGF-β3、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mRNA表达。对数据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及Bonferroni法。结果(1)伤后48 h,小鼠炎症创面组织匀浆上清液中TNF-α含量为(116±3)pg/mL,显著高于正常皮肤组织匀浆上清液的(97±5)pg/mL,t=3.306,P<0.05。(2)hUCMSC正常外泌体、30 μg/mL正常蛋白刺激外泌体、30 μg/mL炎症蛋白刺激外泌体均呈典型茶托样;3种hUCMSC外泌体粒径为30~150 nm,均在外泌体正常粒径范围内;3种hUCMSC外泌体CD9和CD63均呈阳性表达。(3)原代细胞轮廓清晰,呈突起的纺锤形、不规则多角形或细长条状;第3代细胞形态与原代细胞相近。培养2 h,细胞中波形蛋白呈阳性表达,细胞鉴定为Fb。(4)培养48 h,30 μg/mL炎症蛋白刺激外泌体组细胞活力为(137.4±2.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00%、正常外泌体组的(107.5±2.4)%、30 μg/mL正常蛋白刺激外泌体组的(113.3±3.2)%及50、100 μg/mL炎症蛋白刺激外泌体组的(104.0±2.0)%、(101.9±1.5)%,P<0.01, 30 μg/mL正常蛋白刺激外泌体组细胞活力明显高于对照组、正常外泌体组及50、100 μg/mL正常蛋白刺激外泌体组[(103.4±2.2)%、(102.5±1.4)%],P<0.01。(5)外泌体终质量浓度为1 μg/mL时,培养6、12、24 h,30 μg/mL炎症蛋白刺激外泌体组细胞迁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正常外泌体组、30 μg/mL正常蛋白刺激外泌体组及50、100 μg/mL炎症蛋白刺激外泌体组(P<0.05);培养12 h,30 μg/mL正常蛋白刺激外泌体组细胞迁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正常外泌体组以及50、100 μg/mL正常蛋白刺激外泌体组(P<0.05)。外泌体终质量浓度10 μg/mL时,培养6 h,30 μg/mL炎症蛋白刺激外泌体组细胞迁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正常外泌体组(P<0.05);30 μg/mL正常蛋白刺激外泌体组细胞迁移率明显高于50、100 μg/mL正常蛋白刺激外泌体组(P<0.05)。培养12、24 h,30 μg/mL炎症蛋白刺激外泌体组细胞迁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正常外泌体组及50、100 μg/mL炎症蛋白刺激外泌体组(P<0.05);30 μg/mL正常蛋白刺激外泌体组细胞迁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正常外泌体组及50、100 μg/mL正常蛋白刺激外泌体组(P<0.05)。(6)外泌体终质量浓度1 μg/mL时,7组细胞培养48 h TGF-β1、TGF-β3、α-SMA mRNA表达量组间总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123、1.537、1.653,P>0.05)。外泌体终质量浓度为10 μg/mL时,培养48 h,7组细胞TGF-β1、α-SMA mRNA表达量组间总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487、1.308,P>0.05)。50 μg/mL炎症蛋白刺激外泌体组细胞培养48 h TGF-β3 mRNA表达量明显高于正常外泌体组、50 μg/mL正常蛋白刺激外泌体组及30、100 μg/mL炎症蛋白刺激外泌体组(P<0.05)。结论小鼠炎症创面组织匀浆上清液预处理对hUCMSC外泌体的总蛋白含量无影响,低浓度炎症创面组织匀浆上清液刺激所得的hUCMSC外泌体能够上调Fb的增殖和迁移能力,但炎症创面组织匀浆上清液中的炎症介质含量过低,不足以有效启动间充质干细胞抗炎及组织修复旁分泌效应。

  • 标签: 炎症 成纤维细胞 外泌体 组织匀浆 微环境 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使用圆形吻合器行末端回肠双腔造口的可行。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间收治的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后需行末端回肠双腔造口术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选择45例为实验组(圆形吻合器行末端回肠双腔造口),45例患者为对照组(传统方法行末端回肠双腔造口)。采用SPSS11.5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围术期指标等计量资料以(±s )表示,独立t检验;患者满意度、造口相关并发症发生率、造口还纳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进食时间、结直肠吻合口漏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造口袋首次渗漏时间(3.54 d)显著长于对照组(2.04 d),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P<0.05)。实验组造口相关并发症发生率(13.3%)较对照组(31.1%)明显降低(P<0.05)。两组造口还纳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8.9% vs. 8.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圆形吻合器行末端回肠双腔造口是安全可行的,患者满意度高,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圆形吻合器 末端回肠双腔造口 保肛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会阴盆底超声定量评估女性后盆腔脱垂的可行。方法纳入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在研究分中心单位就诊的485例女性患者,对其进行问诊、行盆腔器官脱垂量化(pelvic organ prolapse quantification,POP-Q)分期及盆底超声检查,采集静息状态及最大Valsalva状态的盆底超声容积数据。结果患者后盆腔脱垂POP-Q分期越高,最大Valsalva状态直肠壶腹部位置越低(POP-Q分期=0对POP-Q分期=1,P<0.001;POP-Q分期=1对POP-Q分期≥2,P<0.001),直肠壶腹部移动度越大(POP-Q分期=0对POP-Q分期=1,P<0.001;POP-Q分期=1对POP-Q分期≥2,P=0.007)。静息状态及最大Valsalva状态下直肠壶腹部位置和直肠膨出高度与脱垂症状存在相关(r=-0.200,P<0.001;r=-0.252,P<0.001;r=0.086,P=0.045)。最大Valsalva状态下直肠壶腹部位置诊断后盆腔脱垂(POP-Q分期≥1)和中重度后盆腔脱垂(POP-Q分期≥2)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5和0.85,相应的最佳截断值分别为线下7.32 mm和线下12 mm。结论经会阴盆底超声检查测量指标与后盆腔脱垂POP-Q分期具有较好的相关,能够定量评估女性后盆腔脱垂的严重程度。

  • 标签: 经会阴盆底超声 盆腔器官脱垂量化分析 后盆腔脱垂
  •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重叠体积直方图(OVH)和优质宫颈癌IMRT计划数据库,研究并评估宫颈癌IMRT自动计划的可行。方法选取200例宫颈癌患者的优质IMRT计划和OVH,建立OVH和优质计划数据库。另选取26例宫颈癌病例作为测试病例,自编程序实现OVH数据至图像转化及图像相似度计算。选取图像相似度最高的数据库病例的计划优化函数,结合Pinnacle3计划系统脚本实现自动计划设计。比较自动计划和手工计划的剂量学参数、计划质量和设计时间。结果与手工计划相比,自动计划的靶区覆盖、适形、均匀性相当(P>0.05);直肠V40、V45和平均剂量分别下降了6.1%、1.3%和50.7 cGy (P<0.05),小肠和股骨头的平均剂量分别下降了31.7 cGy和188.9 cGy(P<0.05),髂骨的平均剂量下降了92.3 cGy(P>0.05)。自动计划降低了71%的计划设计时间。结论基于OVH和优质宫颈癌IMRT计划数据库所设计的宫颈癌自动调强计划,不仅大大减少了计划设计时间,而且能够在不降低靶区覆盖度、适形的同时降低正常组织的受照剂量。

  • 标签: 宫颈肿瘤/调强放射疗法 重叠体积直方图 自动计划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甲状腺癌根治术不常规放置颈部引流管的可行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我科行择期甲状腺癌根治术314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111例未放置颈部引流管,其余203例放置颈部引流管,比较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包括年龄、性别、体重指数(BMI)、手术方式、病理类型、淋巴结转移情况]、术后住院日、术后疼痛评分、术后换药次数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在平均年龄、性别构成、BMI指数、手术方式、术后病理分型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无引流组较引流组术后住院日明显缩短[(1.51+0.60) d vs (2.75+0.87) d,P

  • 标签: []甲状腺癌根治术 颈部引流 快速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测试构建的晚期肿瘤患者预立医疗照护计划干预模式是否能够顺利实施及初步干预效果,为实证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选择遵义医科大学第五附属(珠海)医院肿瘤科晚期肿瘤患者32例及其家属25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构建的"VIP for future care"干预模式。测量主要结局指标:入组率、同意率、完成率及失访率;次要结局指标:2组患者及家属干预前、干预后1周内及1个月的决策确定性、临终治疗意愿及项目满意度。结果患者入组率、同意率及总失访率分别为74.6%(206/276)、50.3%(76/151)及15.6%(5/32),干预后试验组及对照组1周内完成率分别为16/16、15/16,1个月完成率分别为14/16、13/16,家属在随访期内全部完成,无失访。预立医疗照护计划干预在2组患者间决策确定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β值为0.63,95% CI 0.08~1.18,P<0.05),2组患者及家属间临终治疗意愿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间"是否向他人推荐此项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为4.167,P<0.05)。结论充分准备的前提下,"VIP for future care"干预模式可在国内晚期肿瘤患者中顺利实施,可提高患者决策确定性,患者及家属满意度高,具有可推荐

  • 标签: 预立医疗照护计划 预先指示 干预性研究 肿瘤 可行性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奥马哈系统应用于脊柱结核围手术期护理的可行。方法:在2017年6月至2020年6月期间,选取我院50例脊柱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脊柱结核患者围术期护理记录与奥马哈系统中问题分类系统和干预措施系统的吻合程度,分析脊柱结核患者围术期护理记录在奥马哈问题条目中的应用率,对比护理前后患者的满意度。结果:患者围术期护理记录与奥马哈系统中问题分类系统和干预措施系统的吻合程度较高;脊柱患者围术期护理记录在奥马哈问题条目中的应用率也很好。护理后患者满意度高于护理前,差异显著(P<0.05)。结论:奥马哈系统应用于脊柱结核患者围手术期护理记录的吻合度较高,可作为脊柱结核围手术期患者的标准护理语言。

  • 标签: 奥马哈系统 脊柱结核 围手术期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