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64排VCT血管成像显示B型主动脉夹层再破口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分析120例B型主动脉夹层的CTA表现,120例中72例同时行DSA,且将72例患者CTA和DSA结果对照;结果本组120例,CTA共发现原发破口112个,再破口283个,人均再破口(3.41±1)个。100例(83.64%)具有多个破口(≥2个);12例无再破口患者,假腔中远段无明显强化,呈“血栓”样表现,其中7例假腔呈瘤样增宽。两种检查方法一致检验的Kappa值为0.827(P<0.05)。说明64排CTA与DSA在显示B型AD再破口方面具有良好的一致。结论CTA作为一种无创伤的血管成像技术,能对主动脉夹层进行精准分型,明确夹层有无再破口及再破口的数目、位置;且能对夹层的危险进行评估

  • 标签: 血管成像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B型主动脉夹层 再破口 危险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门诊急诊输液患者中的危险因素与护理方式。方法收集进行静脉输液的患者55例,收集时间在2014年1月—2017年4月。将之分为参照组(30例)和试验组(25例),其中参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而试验组则是开展输液风险分析后给予针对护理干预措施,将两组整体输液不良事件发生率进行统计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面临的输液风险与病情以及心理有直接的联系,经护理后分析,试验组整体输液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参照组,组间差异具备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在急诊科中,为患者做输液危险分析,有助于降低输液不良事件发生率,确保输液安全,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门诊急诊输液 危险性因素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职业暴露亦被称作职业接触,是指劳动者于职业活动从事过程中,由眼、鼻、口以及破损皮肤、其他黏膜或者非胃肠道途径接触至含病原体体液、血液等具备传染的物质,处于可能被感染状态。眼科常见、多发感染性疾病为感染眼病,其中包括泪囊炎、结膜炎以及角膜炎等,由于医护人员于诊疗过程中需用手与患者泪液、分泌物等接触,因而,眼科护士存在潜在职业暴露危险。本研究现就对眼科护士临床工作过程中职业暴露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然后针对以上因素予以预防干预对策,从而降低职业暴露危险,促进眼科护士安全得到保障,工作热情提高。

  • 标签: 职业暴露 眼科 护士 危险因素 防护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阻塞肺疾病与肺癌危险的关系。方法选择2016年6月—2017年6月于我院就诊的20例慢性阻塞肺疾病与肺癌患者为A组,选取20例慢性阻塞肺疾病患者为B组,另选20例健康人作对照,对三组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科学的比较。结果A组和B组的FVC、DLCO和FEV1/FVC明显比对照组低,且对照组组的RV明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90.00%的患者吸烟、45.00%受到空气污染的危害;B组吸烟患者占95.00%,受空气污染危害患者占40.00%,差异不明显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阻塞肺疾病与肺癌的致病因素有很多,与吸烟和受空气污染的危害有很大关系,且患有慢性阻塞肺疾病发生肺癌的可能比较大,为此需要对患者肺功能情况进行严密监控,便于早期就对疾病进行有效的诊断与治疗。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癌 危险性关系 探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骨科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与预防对策。方法:选择 2015年 5月 -2017年 5月来我院骨科接受手术治疗后发生切口感染的 43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回顾分析的方法,对患者的基本情况、手术类型、手术时间、切口类型、围术期用药情况等进行分析。结果:患者的年龄、切口类型、手术时间以及围术期用药情况都是对患者手术切口感染有明显影响的因素,其中患者年龄越大、手术切口类型为Ⅲ型切口、手术时间越长引发手术切口感染的可能越大。而患者的手术类型则与手术切口感染关系不大。结论:在骨科手术进行过程以及术后的治疗中,会存在很多的因素导致切口发生感染。因此,相关医务人员应采取有效的预防以及控制措施,最大限度的降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减轻对患者的伤害。

  • 标签: 骨科手术患者 切口感染 危险性因素 预防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对神经内科患者的跌倒危险因素进行评估和管理,从而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住院治疗的神经内科患者100例,进行临床分析。结果100例患者中有13例发生跌倒,发生率为13.00%,跌倒患者年龄主要集中在41~50岁、51~60岁、71~80岁。患者跌倒时间分布830~1100有2例;1300~1700有5例;1830~2000有2例;2200~500有4例。30例脑梗死患者中有7例跌倒,占23.33%;45例脑出血患者中有5例跌倒,占11.11%;25例其他病症患者中有1例跌倒,占4.00%。不适症状中头晕和头痛的比例为20.00%,无力的比例为12.40%,瘫痪的比例为10.11%。结论对神经内科患者的跌倒危险因素作出评估,并采取相应措施,以降低跌倒发生率。

  • 标签: 神经内科 跌倒 危险因素 评估与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误吸/窒息危险因子评估表在老年痴呆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6例老年痴呆患者,以随机数表抽取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老年精神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误吸/窒息危险因子评估表,根据患者评估情况给予误吸/窒息干预措施,对两组患者预后情况进行观察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误吸/窒息危险因子评估得分、护理满意度得分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误吸/窒息危险因子评估表在老年痴呆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准确评估患者病情,为护理工作开展提供有效依据,临床推广意义显著。

  • 标签: 误吸/窒息危险因子评估表 老年痴呆 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 摘要 】 目的: 探讨扩张型心肌病合并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的心功能及危险评估。 方法: 回顾分析 2006 年 4 月至 2016 年 10 月,我院心内科收诊的扩张型心肌病患者 60 例 , 经心电图、听诊心音、触诊、超声心动图将患者划分为正常窦性心律组、Ⅱ度房室传导阻滞组。Ⅲ度房室传导阻滞组。取正常窦性心律组及Ⅲ度房室传导阻滞组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其心肌酶学,血液生化指标及心功能。 结果: 正常窦性心律组与Ⅲ度房室传导阻滞组相比较, Ⅲ度房室传导阻滞组的心肌肌钙蛋白水平高于正常窦性心律组 (P < 0.01) 。其余指标,虽略有不同,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 ;两组患者心功能指标及室壁厚度、内径比较,正常窦性心律组与Ⅲ度房室传导阻滞组相比较, Ⅲ度房室传导阻滞组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心室的舒张末期内径均明显大于正常窦性心律组 (P < 0.01) 。而左室射血分数、室间隔厚度、左室后壁厚度均小于正常窦性心律组 (P < 0.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当 DCM 患者合并了Ⅲ度的房室传导阻滞,会加重其心脏舒缩功能的损害,严重影响患者的心功能,预后极差,危及患者的生命。在临床上应对 DCM 的患者其心律失常现象予以高度重视。

  • 标签: 扩张型心肌病 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 心舒缩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 MHD病患的院感高危因素研究。方法 对本院 MHD病患( 200例)进行研究,观察出现院感的病患,并采取单因素和多因素研究来探讨病患院感的高危因素。结果 200例 MHD病患里有 75例出现院感情况,感染部位有呼吸道、泌尿道和肠胃道、 PICC感染,单因素研究后发现,病患年龄、贫血情况、 DN情况、透析时间、 HF情况、是否使用 PICC以及低蛋白血症等都为院感的高危因素,多因素研究后发现,病患年龄、贫血情况、 DN情况、是否使用 PICC以及低蛋白血症都为院感的独立因素。结论 临床应该重视 MHD病患的院感高危因素,并采取有效干预措施,降低院感的发生率。

  • 标签: MHD 院感 高危因素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癌疼痛患者疼痛评估及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门诊与住院部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所接收治疗的癌疼痛患者120例,随机进行分组,门诊收治的癌疼痛患者60例为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治疗,住院部收治的癌疼痛患者60例为研究组,在使用常规护理方法之前,首先进行疼痛评估,然后依据患者疼痛指数评估情况给予合理的护理干预措施,并将120例癌疼痛患者治疗期间的心理变化,药物使用依从性情况、缓解疼痛及止疼药物的服用情况进行比对。结果120例癌疼痛患者在半年治疗期内的随访随查中,120例癌疼痛患者的心理变化,药物使用依从、缓解疼痛及止疼药物的服用情况有着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癌疼痛患者的临床治疗护理过程中,治疗护理前对患者疼痛进行评估,结合疼痛评估情况,对患者有针对的进行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提升护理质量,并对患者生存质量也有着极大影响。

  • 标签: 癌性疼痛患者 疼痛 评估 护理
  • 简介:目的回顾分析孤立心房颤动(房颤)导管消融术后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择河南省人民医院近10年来接受导管消融手术的孤立房颤患者214例,根据消融效果分为复发组和消融成功组两组.对两组的假设危险因素,性别、年龄、吸烟、饮酒、消融手术史、房颤类型、房颤病程长短、发病年龄、房颤家族史、血胆固醇、三酰甘油、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左房内径大小、消融手术方式等共26项指标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对两组患者危险因素分析,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的因素包括:房颤家族史(P=0.0003)、左房大小(P=0.04)、环肺静脉前庭隔离术(CPVAI)术中是否采用线性消融(P=0.01)、是否进行碎裂电位(CFAE)电位消融(P=0.02)、是否通过经胸电复律恢复窦律(P=0.00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房颤家族史是孤立房颤导管消融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OR=5.16,95%CI:2.73~26.13,P=0.0001).结论房颤家族史是孤立房颤消融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具备家族史的孤立房颤患者消融术后复发风险增加.

  • 标签: 孤立性房颤 射频消融术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52例心脏病患者猝死的病因,探讨心脏猝死可能的危险因素。方法分析52例猝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利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52例心脏猝死的患者中,60岁以上有43例(82.7%),有基础心脏病者47例(78.8%),高血压患者48例(92.3%)。结论老龄,基础心脏病变,心功能不全是心脏猝死的常见高危因素。

  • 标签: 心脏病,猝死,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输液静脉炎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干预。方法选择2015年2月-2017年2月医院静脉输液发生输液静脉炎的患者104例作为观察组,同期选择静脉输液未发生静脉炎的患者104例作为对照组。对所有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通过对比研究分析患者发生输液静脉炎的危险因素,并总结相关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观察组患者在高渗药物、病情严重、多次穿刺、针头输液器污染、年龄、液体量、输液时间等方面,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均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高渗药物、病情严重、多次穿刺、针头输液器污染、年龄、液体量、输液时间等因素是发生输液静脉炎的主要危险因素,应采取有针对的护理措施进行护理,以降低患者发生输液静脉炎的几率。

  • 标签: 输液性 静脉炎 危险因素 护理干预
  • 简介:目的探讨不同年龄层人群患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差别及进行健康管理的干预重点.方法随机抽取2015年在我体检中心体检的10632人[符合缺血性心血管病(ICVD)评估要求]进行体检资料的分析及汇总,以国人ICVD10年发病危险评估方法对上述人员心血管病10年发病的绝对危险程度进行评价,并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进行ICVD评估危险因素中吸烟、总胆固醇、血压、体重指数四项为可改变因素.其中吸烟在全年龄层已成为首要的危险因素,尤其吸烟男性已占到各年龄层的70%以上.40-49岁年龄组血压及体重指数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收缩压≥140mmHg的男性占71.30%,女性占45.31%,男性显著多于女性;50-59岁年龄组各危险因素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收缩压≥140mmHg的男性占73.58%,女性占49.59%,男性仍多于女性.血胆固醇超过5.2mmol/L的女性人数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50-59岁女性占68.56%,多于男性.经统计发现,体重指数达到肥胖标准的人数随年龄增长而有所下降,男性由62.28%降至41.97%,女性由62.50%降至17.34%,男性肥胖人数显著高于女性.结论应用缺血性心血管病(ICVD)10年发病危险评估模型对体检人员进行未来10年发病绝对危险度的分析具有指导意义,为健康管理提供了有针对及方向性的方法.

  • 标签: 心血管疾病 危险因素 健康管理 统计学
  • 简介:目的:探讨改良窒息危险因素评估量表在精神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9月1日~2017年5月31日浙江省温州市第七人民医院精神科收治的住院精神病患者78例为研究对象,参照随机原则分组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9例。对照组未推行改良窒息危险因素评估量表,仅予以常规精神科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推行改良窒息危险因素评估量表进行干预,对于得分≥6者则予以落实窒息防范的相关措施。结果:观察组患者窒息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对于精神病患者予以改良窒息危险因素评估量表进行评分,依据评分结果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能够显著降低患者的窒息发生率,对于患者的住院安全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精神病 改良窒息危险因素评估量表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