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利用第二代技术对分离自贵州梵净山的链霉菌分离菌株Streptomycessp.FJS31-2进行基因组测序,测序结果组装后利用相应生物信息学软件进行分析,预测其次级代谢产物生物合成基因簇,为相应产物的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物质基础。

  • 标签: 链霉菌 基因组测序 基因簇 次级代谢
  • 简介:摘要硅橡胶复合材料具有重量轻、优异的防污闪性能和防爆性能等优点,目前,硅橡胶复合材料在系统内的绝缘子、互感器套管、断路器套管、穿墙套管等设备上得到广泛的应用。硅橡胶复合套管取代瓷套管,既提高了套管表面的耐污等级,又克服了瓷套管易碎、开裂和爆炸的隐患。硅橡胶复合套管一般由玻璃纤维增强树脂套筒和硅橡胶伞裙护套组成,玻璃纤维增强树脂套筒作为内绝缘的同时,还起机械支承作用,硅橡胶伞裙护套一方面作为良好的外绝缘,另一方面保护树脂套筒免受恶劣的大气环境侵袭的功能。

  • 标签: 硅橡胶复合套管 裙修复技术
  • 简介:研究肺癌发生机制并用于指导临床治疗成为迫切的需要。近年研究显示,纳米二氧化硅(纳米SiO2)可能参与细胞损伤、炎症反应、氧化反应、肺的纤维化等机制,与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因此深入研究纳米SiO2与肺癌的关系对肺癌发病机制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肺癌 纳米SIO2 炎症 氧化反应 肺纤维化 遗传毒性
  • 简介:摘要:氮化硅陶瓷牙科修复材料作为一种新型高性能陶瓷牙科修复材料已经引起广泛关注。其优点包括高硬度、高强度、高温度稳定性、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等。本文综述氮化硅陶瓷牙科修复材料的制备及应用领域,着重介绍了其在全瓷牙修复、全口修复、种植修复、颜色修复、外科修复和辅助设备制作等方面的应用。同时,还对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 标签: 氮化硅陶瓷 牙科修复材料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注射用盐酸头孢替安与卤化丁基橡胶塞的相容性。方法:用UV检查法测试卤化丁基橡胶塞碱性紫外吸收度,然后考察与注射用盐酸头孢替安相容性药液颜色、澄清度的联系。结果:卤化丁基橡胶塞碱性紫外吸收度与注射用盐酸头孢替安澄清度呈现正相关性,卤化丁基橡胶塞碱性紫外吸收度低于0.1时,注射用盐酸头孢替安澄清度低于0.5号标准浊度液。结论:碱性紫外吸收度法是能够对其相容性进行有效评价。

  • 标签: 盐酸头孢替安 卤化丁基橡胶塞 相容性
  • 简介:摘要本文使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构建出了碳化硅晶体的生长模型,模拟研究了碳浓度、生长晶面以及生长温度对碳化硅晶体生长的影响。

  • 标签: 碳化硅 模拟 晶体生长
  • 简介:摘要纳米技术在现今新材料领域具备广泛的应用前景,纳米碳化硅颗粒的微观形貌和晶体结构使其具备更多独特优异性能,但其分子原子表面活性较强也导致其容易发生团聚和分散,这对于碳化硅材料的质量有十分紧密的影响,本文就这一议题进行了分析和研究,从团聚现象、软团聚的分散、硬团聚的分散方面进行了论述,供相关人士参考。

  • 标签: 碳化硅 颗粒形态 团聚 分散
  • 简介:摘要在硅锰合金的样本中往往会夹杂些碳化硅杂质,而在化学检测中的硅时,往往会因为其内碳化硅成分没有被有效剔除,使得测量结果出现偏差,一般表现为偏低。而对锰硅合金中硅含量的分析往往会对炼钢生产作业中起重要引领作用,因此有必要在硅含量检测方面进行研究。本文从氟硅酸钾容量法对合金中硅含量测定中的酸性、加入量等因素进行分析,测量结果可信度较高。

  • 标签: 硅锰合金碳化硅化学分析
  • 简介:粉尘中的游离二氧化硅(SiO2)是引起尘肺的主要病因,其含量的不同对人体的危害程度也会不同,含量越高,其致纤维化的能力就越强,对人体的危害就越大。多数国家、组织的粉尘卫生标准是以游离SiO2含量的多少来分档的,我国工作场所粉尘的职业接触限值也主要是根据粉尘中游离SiO2含量而制定的。检测粉尘中游离SiO2含量是评价工作场所粉尘危害程度的重要指标和主要依据之一。

  • 标签: 焦磷酸重量法 粉尘 游离二氧化硅
  • 简介:摘要:在粉尘中有大量游离分子物质,这其中就包括了二氧化硅,在某些特殊职业工作场所(如粉尘职业)中如果空气大量游离含有二氧化硅的粉尘,则容易导致工作者患上肺病。所以本文中简单介绍了工作场所空气中的粉尘游离二氧化硅物质类型,然后进行现场采样检测分析,最后探讨得出结论。

  • 标签: 游离二氧化硅 空气粉尘 工作场所 类型 现场采样 检测方法
  • 简介:摘要采用多聚赖氨酸为表面活性剂,将正硅酸乙酯与无水乙醇按14摩尔比混合成混合溶液,加入去离子水,调节溶液PH值陈化制得凝胶,凝胶在80℃下干燥2h,最后放进高温炉中600℃烧结制得最终样品SiO2。对所得SiO2纳米颗粒的安全性进行MTT细胞实验和搭载抗癌药物鬼臼毒素的实验。同时对鬼臼毒素的安全性进行MTT实验。MTT数据表明实验所得两组SiO2对A549癌细胞生长抑制率均较小,毒性较小,可作为抗癌药物载体。鬼臼毒素对细胞生长抑制作用较强,SiO2纳米颗粒可搭载抗肿瘤药物鬼臼毒素,并对其红外谱图进行了研究,证明无机纳米SiO2能够有效的与鬼臼毒素相结合及该复合药物载体的有效性。

  • 标签: 二氧化硅纳米颗粒 MTT 鬼臼毒素
  • 简介:摘要为了提高碳化硅晶体生产质量和降低后续加工碳化硅衬底时的晶体开裂问题,本文对碳化硅晶体结构缺陷的形成和抑制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碳化硅晶体扩径过程中的单晶比例会直接影响后续加工的晶体开裂率,其次,通过精细控制长晶工艺条件能够降低碳化硅晶体中的微管密度。

  • 标签: 碳化硅 扩径 缺陷控制
  • 简介:摘要利用第二代技术对分离自贵州梵净山的链霉菌分离菌株Streptomycessp.FJS31-2进行基因组测序,测序结果组装后利用相应生物信息学软件进行分析,从中预测出1个卤化肽类生物合成基因簇,为相应产物的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物质基础。

  • 标签: 链霉菌 隐性基因簇 抗菌肽 克隆
  • 简介:背景:目前已有大量基于介孔二氧化硅平台构建刺激响应药物运输体系的报道,但在控制循环过程中仍存在药物泄露情况.目的:研究介孔二氧化硅纳米药物载体(MS@FcAA/P@CD@RGD)的制备方法及生物活性.方法:利用MCM-41型介孔二氧化硅纳米颗粒作为细胞内控制药物释放的载体,在其孔道中包载二茂铁和荧光探针,再用β-环糊精堵孔,用整合素抑制剂RGD作为靶向基团,合成介孔二氧化硅纳米药物载体MS@FcAA/P@CD@RGD.以人宫颈癌细胞HeLa和人乳腺癌细胞MCF-7分别作为目标细胞和对照细胞进行MTT实验,评价不同质量浓度介孔二氧化硅纳米药物载体的细胞毒性.将传代后的HeLa细胞分3组培养,分别加入含佛波酯(诱导细胞生成大量H2O2)+MS@FcAA/P@CD@RGD的培养基、含二甲基亚砜(清除细胞内H2O2)+MS@FcAA/P@CD@RGD的培养基、含MS@FcAA/P@CD@RGD培养基,培养3h后,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纳米颗粒荧光的变化,评价该纳米载药体系对细胞内H2O2的响应情况.结果与结论:①当介孔二氧化硅纳米药物载体质量浓度在10-100mg/L范围内时,均有85%以上的HeLa细胞和MCF-7细胞存活;②与加入含MS@FcAA/P@CD@RGD培养基的HeLa细胞比较,加入佛波酯+MS@FcAA/P@CD@RGD的HeLa细胞荧光强度明显升高,加入二甲基亚砜+MS@FcAA/P@CD@RGD的HeLa细胞荧光强度明显降低;③结果表明,介孔二氧化硅纳米药物载体对细胞毒性很小,对内源性过氧化氢有一定的响应.

  • 标签: 介孔二氧化硅 纳米药物载体 活性氧 毒性 生物材料
  • 简介:[摘要] 目的 对国家标准《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 第4部分:游离二氧化硅含量》(GBZ/T 192.4-2007)中焦磷酸法的一些测定步骤进行改进、优化,使方法的操作过程更明确、具有更清晰的指导性,使检测结果更准确。方法 从样品的前处理、焦磷酸溶解样品、焦磷酸溶解后的样品的过滤以及焦磷酸难溶物与游离二氧化硅的分离等几个方面进行改进优化,并用优化后的方法对已知游离二氧化硅含量的标准质量控制样品进行测定,将测定的结果与标准赋值进行比较。结果 优化后的测定方法测定结果在其赋予的含量范围之内。结论 改进优化后的方法提高了工作效率,避免了许多不确定性因素对实验结果造成的偏差。

  • 标签: [] 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 游离二氧化硅 焦磷酸法 方法改进优化
  • 简介:摘要本文介绍针对电力设备绝缘子常温固化硅橡胶防污闪涂料,一种常用的剪切强度试验方法,并提供现场开展试验的相关流程和要求,更好的规范指导各单位开展相关业务工作。

  • 标签: 硅橡胶,防污闪,剪切强度,试验
  • 简介:摘要:纳米二氧化硅(SiNPs)作为纳米二氧化硅外观为白色无定形粉末,粒子尺寸在1~100nm之间,比表面积大且化学性质稳定,作为纳米技术消费产品中最常用的五种纳米材料之一,接触纳米SiO2的机会不断增加,有关暴露于其的健康危害的证据也在不断增加 ,因此其安全性问题也逐步被大众所关注。相关工矿职业人群通过呼吸道、皮肤、消化道等多种途径摄入体内,一般人群也可通过生物医疗、食品添加等途径将其摄入体内 。SiNPs在体内、外均可诱导炎症和氧化应激反应,而长期接触SiNPs粉尘后,会引起以肺组织慢性持续性炎症与进行性纤维化为主要病理特点的全身性疾病 。肺部由于其特殊的解剖结构及生理功能,使得呼吸系统成为重要的入侵途径之一。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 B, NF-κB)作为一种重要的转录因子,对于研究细胞功能、机体对疾病的反应和机体健康发展十分重要,有证据表明,NF-κB参与SiO2诱导的矽肺鼠模型的炎症纤维化发生发展过程,且抑制NF-κB后肺部炎症和纤维化均有所缓解。因此,从SiNPs毒作用机制和NF-κB在其中发挥的作用两部分整理相关的研究进展。

  • 标签: 纳米二氧化硅 肺毒性 NF-κB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新型氨基修饰的磁性介孔二氧化硅纳米颗粒的生物相容性以及跨膜转运能力,并观察该纳米颗粒的体内代谢分布,以此评价该纳米颗粒在基因或药物载体方面的应用前景。方法制备新型介孔二氧化硅纳米颗粒,以20 nm Fe3O4为核心包裹的二氧化硅颗粒,并且进行修饰使之表面氨基化,对此氨基修饰的磁性介孔二氧化硅纳米颗粒细胞毒性研究,携带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NR2B亚单位基因小干扰RNA(siRNA)质粒细胞转染实验,以及白鼠活体注射靶向模拟实验研究其在体内的生物分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该新型氨基修饰的磁性介孔二氧化硅纳米颗粒是一种直径在80~100 nm之间,孔径在2~4 nm之间的均一球体型纳米颗粒。在5~125 μg/ml浓度范围内,介孔二氧化硅纳米颗粒的对于细胞活性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始终保持在6%以下。在姜黄素染色的装载有NR2B siRNA质粒的该纳米颗粒转染实验中,可以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细胞内的荧光现象。在体外红外测定仪观察红外激发荧光染料标记的纳米颗粒实验中,可见该纳米颗粒在小鼠体内不会有蓄积作用,其最终会通过肾脏随尿液汇聚至膀胱,并最终排出体外。同时在外加磁场的情况下,会有大量荧光颗粒向磁场方向聚集,并且在撤出磁场后不会蓄积,浓度会持续下降。结论氨基化磁性介孔二氧化硅颗粒具有较好的装载能力以及生物安全性,可以携带NR2B基因siRNA质粒通过胞吞作用进入细胞,在外加磁场诱导下可靶向到达病灶区域,为靶向基因治疗奠定基础。

  • 标签: 介孔二氧化硅纳米颗粒 基因载体 RNA干扰 细胞毒性 生物分布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抑制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受体家族含pyrin蛋白结构域蛋白3(NLRP3)炎症小体活化对二氧化硅(SiO2)粉尘致巨噬细胞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用大鼠肺泡巨噬细胞(NR8383)建立细胞模型,分为空白对照组、染尘组(50 mg/L矽尘混悬液)、NLRP3抑制剂组(50 mg/L矽尘混悬液和20 μmol/L NLRP3抑制剂)、木犀草素组(50 mg/L矽尘混悬液和20 μmol/L木犀草素)。培养12、24、48 h收集样本。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白细胞介素(IL)、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1)等细胞炎性因子分泌情况,用Western Blot法检测NLRP3和Caspase-1蛋白水平。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染尘组、NLRP3抑制剂组、木犀草素组NR8383细胞经染尘12、24、48 h后,细胞存活率均下降,IL-1β、IL-18、TGF-β1、NLRP3和Caspase-1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染尘组比较,NLRP3抑制剂组、木犀草素组NR8383细胞经染尘12、24、48 h后,细胞存活率提高,IL-1β、IL-18、TGF-β1、NLRP3和Caspase-1水平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NLRP3抑制剂组比较,木犀草素组NR8383细胞的IL-1β水平在12、24、48 h时均明显降低,IL-18、TGF-β1水平在48 h时明显降低,NLRP3和Caspase-1水平在24 h时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抑制NLRP3炎症小体活化和木犀草素均可以降低SiO2粉尘引起的巨噬细胞炎性反应。

  • 标签: NLRP3炎症小体 二氧化硅粉尘 巨噬细胞 炎性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小鼠miR-204过表达重组慢病毒载体,并在二氧化硅(SiO2)诱导的小鼠肺上皮细胞(MLE-12细胞)中验证miR-204与DVL3的靶向调控作用。方法于2019年10月,从小鼠基因组中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法扩增出pre-miR-204基因,测序后将扩增产物克隆到pLenti-CMV-EGFP慢病毒载体,通过PCR筛选及测序对阳性克隆进行鉴定。将miR-204过表达慢病毒载体转染至293T细胞,进行慢病毒的包装和滴度测定,研究分为SiO2对照组、病毒对照组及miR-204病毒组,实时荧光PCR检测miR-204和DVL3基因的表达。结果构建miR-204慢病毒表达载体Lv-miR-204-5p经PCR和测序鉴定正确,并获得滴度为9.57×108 IU/ml的病毒稀释液;实时荧光PCR检测结果显示,miR-204病毒组MLE-12细胞中miR-204基因的表达高于SiO2对照组和病毒对照组,DVL3基因的表达低于SiO2对照组和病毒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iR-204过表达慢病毒载体可能在SiO2诱导的MLE-12细胞中抑制DVL3基因的表达。

  • 标签: 二氧化硅 miR-204 慢病毒 载体构建 小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