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比较不同产地及生炒酸枣仁的蛋白质电泳结果,分析它们之间的共性和差异。方法:本实验采用垂直平板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的技术对40个不同酸枣仁样品进行分析评价。结果:根据电泳指纹图谱整理分析的数据得到对酸枣仁的初步聚类分析结果。结论: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可以大致定性区别不同产地的酸枣仁样品。

  • 标签: 酸枣仁 蛋白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聚类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聚丙烯酰胺凝胶注射隆乳取出术后的护理方法和经验.[方法]回顾17例聚丙烯酰胺凝胶注射隆乳取出术后的病人,总结护理经验.[结果]17例病人中,1例术前既有局部皮肤感染破溃,术后局部皮肤仍有感染,愈合不良;有2例术中出血较多,且术后出现贫血和血肿.所有病人经过恰当的护理均痊愈出院.[结论]聚丙烯酰胺凝胶注射隆乳取出术后要做好各方面的护理,尤其要注意出血和血肿的观察.

  • 标签: 注射隆乳 聚丙烯酰胺水凝胶 皮肤感染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聚丙烯酰胺凝胶注射隆乳术后各种并发症及处理方法。方法自2003年2月至2007年2月收治45例聚丙烯酰胺注射隆胸术后病人,采用注射器抽取及手术切开直视下水凝胶取出术,其中20例取出同时行假体隆胸术。结果本组病例治疗均获得了满意效果。结论聚丙烯酰胺凝胶取出术是目前治疗并发症的较好方法,假体隆胸术可以改善水凝胶取出后的乳房形态。

  • 标签: 聚丙烯酰胺水凝胶 并发症 隆乳术
  • 简介:目的探讨聚丙烯酰胺凝胶注射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00年12月-2005年10月所收治的外院注射聚丙烯酰胺凝胶后发生并发症的64例患者的病历资料.年龄23-54岁,其中注射聚丙烯酰胺凝胶隆乳者51例,隆鼻2例,丰颞5例,面部局限性凹陷充填6例。结果51例注射隆乳术后并发症患者B超检查显示分别在皮下、乳腺内、胸大肌筋膜及胸大肌内有不等量的聚丙烯酰胺凝胶存在。18例免疫球蛋白有异常改变。5例血清内检测出丙烯酰胺单体。平均0.011mg/ml:胶体取出6个月以上2例患者血清内均未检测到丙烯酰胺单体。取出注射物中有16例丙烯酰胺单体阳性.平均含量0.04mg/g。结论聚丙烯酰胺凝胶注射入人体后其并发症有局部并发症和全身并发症2大类,局部并发症多与操作不当有关,而全身并发症则考虑与病人免疫学改变以及可能存在的肢体分解有关.另外也不排除心理因素。

  • 标签: 聚丙烯酰胺水凝胶 并发症 免疫学 丙烯酰胺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总结注射隆乳术后凝胶分布及清除聚丙烯酰胺凝胶的最佳方法。方法45例经乳晕切口直视下清除聚丙烯酰胺凝胶。结果其中20例完整包裹无分隔或有分隔,25例移位到胸大肌各层及4例移位乳房周皮下,19例胸大肌受侵蚀变性,其余患者胸大肌无侵蚀变性。45例包膜周组织及注射遂道凝胶浸润。结论聚丙烯酰胺凝胶分布在乳房周皮下,胸大肌内及前、后不同层次,胸大肌受侵蚀变性。直视下手术是处理注射隆乳术并发症的较理想方法。

  • 标签: 聚丙烯酰胺水凝胶 隆乳术 分布
  • 简介:本院共收治32例外院行聚丙烯酰胺凝胶(以下简称水凝胶)注射式隆乳术后出现并发症的患者,根据病情特点分别采取抽吸及手术取出等处理措施,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 标签: 聚丙烯酰胺水凝胶 隆乳术 并发症
  • 简介:目的系统综述聚丙烯酰胺凝胶软组织(胸部和面部)充填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与构成,以及不同级别医院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为聚丙烯酰胺凝胶充填术的安全性评价与监管提供依据。方法对检索获得的聚丙烯酰胺凝胶注射充填术后的随访文献进行排除归纳后,建立数据库并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接受聚丙烯酰胺凝胶注射充填术的共14047例.发生并发症909例,总发生率为6.47%。按照部位分类后.胸部并发症发生率为7.75%,面部为1.08%。胸部并发症占前4位的分别为硬结、移位、炎症和血肿,而面部则以面部不对称出现比例较大;非三甲医院胸部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高于三甲医院。结论随访现有研究文献表明.聚丙烯酰胺凝胶充填术的安全性存在问题.用于健康人群时应慎重。

  • 标签: 聚丙烯酰胺水凝胶 软组织充填术 并发症
  • 简介:目的探讨聚丙烯酰胺凝胶注射式隆乳术后哺乳期感染的最佳处理途径,拟提高该并发症处理的成功率。方法对28例聚丙烯酰胺凝胶注射式隆乳术后哺乳期感染患者采用手术取出材料、残腔灌洗、药物连续冲洗、负压引流坏死物等综合治疗手段,彻底控制感染与炎症。结果28例患者治疗1~2周后,乳腺内感染得到控制,残腔及坏死组织全部被清除,感染炎症愈合,完整保留乳房,未有复发。结论对注射隆乳感染这类严重并发症,用手术加有效药物控制等方法正确处理,切实有效,能够保持乳房组织结构完整。

  • 标签: 聚丙烯酰胺水凝胶 注射 隆乳术 哺乳期 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我院用乳腺脓肿置管冲洗引流的方法治疗聚丙烯酰胺凝胶隆乳术后哺乳期乳腺脓肿的经验,提高聚丙烯酰胺凝胶隆乳术后哺乳期乳腺脓肿的治疗效果。方法我院自2006年1月~2006年7月治疗6例注射式丰乳后诊断为乳腺脓肿患者,均采用置管冲洗引流术,术后继续冲洗引流,拔管后加压包扎,隔日换药。结果3例术后2周内愈合;3例术后1周愈合。结论采用置管冲洗引流术治疗聚丙烯酰胺凝胶隆乳术后哺乳期乳腺脓肿方法简单,治疗效果好,但患者回乳时间及水凝胶注射组织粘连情况影响术后愈合时间。

  • 标签: 聚丙烯酰胺水凝胶 隆乳术 并发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简介医用聚丙烯酰胺凝胶注射隆乳术后出现各种并发症的种类以及临床处理措施。方法通过检索医药学有关聚丙烯酰胺凝胶注射隆乳术的文献资料,对注射隆乳术后患者出现的并发症类型、并发症的处理方法进行综述。结果注射隆乳患者术后出现并发症种类繁多,以硬结、疼痛、感染、破渍等发生率最高,常常数种并发症共存;有些并发症是由于不恰当的处理所致。临床处理方法以手术取出、病变组织切除较为彻底。结论聚丙烯酰胺凝胶注射隆乳术后可以出现多种并发症,并且不能从体内彻底清除,有些并发症是由不恰当处理方法所致。笔者反对聚丙烯酰胺凝胶体内注射,建议规范处理方法,避免给患者造成更大的创伤,同时对聚丙烯酰胺凝胶注射体内后对机体健康(包括生理及心理)的影响及注射入人体后的远期变化进行系统研究。

  • 标签: 聚丙烯酰胺水凝胶 注射隆乳 并发症 处理方法
  • 简介:1997年聚丙烯酰胺凝胶(polyacrylamidehydrogel,PAHG)作为软组织填充物由乌克兰引进中国,由于其操作相对简单,被广泛应用于注射式隆乳。有文献报道,注射式隆乳术后可能出现疼痛、炎性反应、硬结、团块、变形、移位等并发症,并高达18.3%。

  • 标签: 内窥镜 水凝胶类 外科手术
  • 简介:目的:制备可用于口腔软组织增量的聚乙烯醇(PVA)、聚丙烯酰胺(PAM)水凝胶。方法:将经高温溶解、冷冻解冻法制备的PVA、PAM,用真空抽气干燥后制备成体积为18mm×5mm×4mm、浓度分别为15wt%、20wt%、25wt%的干凝胶。将所制备的PVA和PAM干凝胶进行表征鉴定。结果:制备出的PVA质地较硬且均匀,表面光滑;PAM则脆性大且质地不均匀,可看到其中的孔隙,表面粗糙。结论:PVA、PAM在常温下搅拌可少量溶解于去离子水中,升高温度才可完全溶解。PVA经若干次冷冻解冻循环可交联成固态结构,经真空干燥后即可得到体积收缩2-3倍的干凝胶

  • 标签: 聚乙烯醇 聚丙烯酰胺 软组织增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聚丙烯酰胺凝胶注射式隆乳术后并发哺乳期乳腺感染的特点及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对23例聚丙烯酰胺凝胶注射式隆乳术后并发哺乳期感染患者采用手术取出填充材料并排脓后、消除脓腔分隔、反复冲洗、置双管持续负压引流等治疗手段,彻底控制感染与炎症。结果23例患者治疗1~2周后,乳腺内感染均得到控制,完整保留乳房。随访5个月至2年,无复发。结论经手术彻底清除异物并排脓、术后持续负压引流的方法,是处理聚丙烯酰胺凝胶隆乳后并发哺乳期乳腺感染的有效方法。

  • 标签: 聚丙烯酰胺水凝胶 注射 隆乳术 哺乳期 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清除聚丙烯酰胺凝胶(PAHG)注射隆乳术后并发症的优点及临床疗效分析,以便在尽量保持乳房原有形态的基础上更加有效地提高异物的清除率。方法自2008年01月~2012年03月,本院乳腺外科在超声引导下微创清除聚丙烯酰胺凝胶患者46例,术前行常规乳腺超声检查,了解注射的水凝胶所在的层次和分布范围。术中在乳腺超声引导下,逐层清除水凝胶。结果46例患者伤口全部一期愈合,无感染、血肿及双侧乳房不对称畸形等术后并发症。手术安全可靠,操作简单,不留瘢痕。术后随诊6个月,双侧乳房基本对称,乳房结节、疼痛、感染等并发症基本消失,乳腺超声检查提示未见典型水凝胶凝结成像。结论超声引导下微创清除聚丙烯酰胺凝胶隆乳术后并发症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在临床值得推广。

  • 标签: 超声引导 微创清除 聚丙烯酰胺水凝胶 隆乳术后 并发症 疗效分析
  • 简介:目的:目前中药天龙以假充真现象较多.为了探求更便捷、精准的壁虎及其伪品蜥蜴的鉴定方法,探讨其古方中分部位用药的相关实验依据进行该试验.方法:利用十二烷基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SDS-PAGE),观察天龙及其伪品蜥蜴的电泳迁移率,并且对比其躯干、头、足及尾部等部位蛋白电泳区带的差异.结果:经实验鉴别,天龙与蜥蜴的电泳图谱差异显著,各有其特有谱带;且同一样品的不同部位之间谱带亦有区别.结论:SDS-PAGE图谱可以作为天龙及其伪品蜥蝎的有效鉴别依据,在古方中将动物分成各部位来用药的机理有进一步探究的必要.

  • 标签: 天龙 壁虎 守宫 蜥蝎 凝胶电泳
  • 简介:目的探讨直链烷基磺酸(LAS)对雌性小鼠卵巢类固醇激素合成的影响。方法将40只妊娠小鼠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0只。研究组于妊娠第5~20天以150mg/(kg·d)LAS灌胃染毒,对照组小鼠同期每天以等量生理盐水灌胃。两组均正常分娩,观察其子代雌性小鼠发育情况至10周龄,在子代雌性小鼠发情间期处死,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并比较两组子代雌性小鼠血清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及睾酮(T)等类固醇激素水平,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及丙二醛(MDA)等氧化应激指标水平,并对其卵巢中类固醇激素急性调节蛋白(StAR)、细胞色素P450胆固醇侧链裂解酶(P450scc)mRNA表达量进行检测和比较。结果子代雌性小鼠研究组13只,对照组15只;与对照组子代雌性小鼠比较,研究组子代雌性小鼠的血清类固醇激素水平、血清SOD活力及卵巢StAR和P450sccmRNA相对表达量均降低,血清MDA水平则升高(P〈0.05);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研究组子代雌性小鼠血清SOD活力与其血清类固醇激素水平及卵巢StAR和P450sccmRNA相对表达量均呈正相关(r=0.866,0.805,0.798,0.836,0.818,0.897,P〈0.05),其血清MDA水平与其血清类固醇激素水平及卵巢StAR和P450sccmRNA相对表达量则呈负相关(r=-0.811,-0.835,-0.872,-0.818,-0.806,-0.857,P〈0.05)。结论LAS可影响雌性小鼠卵巢类固醇激素合成,而氧化应激可能为LAS影响卵巢类固醇激素合成的机制。

  • 标签: 直链烷基苯磺酸钠 雌性 小鼠 卵巢 类固醇激素 合成
  • 简介:<正>2-巯基乙其磺酸(Sodium-2-mer-captoethane-suironateMESNA,HSCH2CH2SO3Na)系活性巯基化合物,为甲基转移酶的辅因子,亦称为辅酶M,早期的合成品曾作为粘液溶解剂及重金属解毒剂,用于祛痰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及解砷、汞等的毒性。由于它对环磷酰胺类(Oxazaphospho-rine)烷化剂(包括环磷酰胺、异环磷酰胺、曲络磷胺、Snfosfamide等)的泌尿系毒性(出血性膀胱炎、肾脏及尿路损伤、膀胱癌)的发生有预防及解除作用,从而消除了限制环磷酰胺类烷化剂应用的泌尿系毒性,促进了该类药物的临床应用。

  • 标签: 磺酸钠 乙基 慢性支气管炎 硫氢化钠 巯基 重金属解毒剂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烟酰胺凝胶治疗炎症性寻常痤疮的临床效果。方法烟酰胺凝胶与盐酸克林霉素凝胶外用对比疗效。结果烟酰胺凝胶有效率76.09%,盐酸克林霉素凝胶有效率78.16%,两者差异性无显著性,P〉0.05。结论烟酰胺凝胶治疗炎症性寻常痤疮的疗效肯定,副作用小,可做为治疗炎症性寻常痤疮抗生素的替代药物。

  • 标签: 烟酰胺凝胶盐酸克林霉素凝胶痤疮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QIAxcel凝胶电泳与常规琼脂糖凝胶电泳两种方法的优势。方法采集疑似手足口病患者的咽拭子50例,提取RNA,RT-PCR扩增EV71,产物分别用两种电泳方法观察结果,最后经RealTimeRT-PCR验证。结果50例标本中QIAxcel凝胶电泳结果显示24例为阳性,阳性率为48%,常规琼脂糖凝胶电泳结果15例为阳性,阳性率为30%;阳性结果RealTimeRT-PCR验证也均为阳性。结论QIAxcel凝胶电泳比常规琼脂糖凝胶电泳具有更高的灵敏度,且QIAxcel系统所具有的方便性和快速分析适合病原微生物检测。

  • 标签: QIAxcel 电泳 琼脂糖凝胶电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