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以光纤连接领域为对象,研究其分类体系特点,分析该领域CPC分类号相对于IPC分类的变化,并通过实际案例给出该领域CPC分类对案件检索实践的方法,分析了CPC分类的特点和其在检索中的优势,希望促进光纤连接领域中CPC的应用。

  • 标签: CPC分类 光纤连接器 检索
  • 简介:【摘要】对于颌骨较大囊性病变,传统治疗方创伤较大且复发率高,患者常常伴随着面部畸形、牙根吸收、神经麻木等症状。为减少创伤,更好的恢复患者面部美观和功能,开窗减压术在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开窗减压术中,囊肿塞治是不可缺少的工具。该综述总结了目前常见的颌骨囊肿塞治分类及应用。

  • 标签: 颌骨囊肿 开窗减压术 塞治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生活的质量,室内装饰装修是营造舒适的生活、工作环境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然而装饰装修所带来的空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负面影响并不是人们所乐意接受的。为了消除其影响,各种各样净化空气的手段应运而生,空气净化就是其中的手段之一。目前市售的空气净化种类繁多,净化效果差别很大,使得百姓存选择净化时无所适从。本文仅对市售的窄气净化种类及其净化效果加以概括总结,希望能对人们选择净化有所帮助。

  • 标签: 空气净化器 净化效率 室内装饰装修 分类 净化效果 生活水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一种用于inter-patient范式下对心律失常心电(ECG)信号进行分类分类,提高自动分类的准确度,解决心律失常人工诊断的局限性。方法构建包括预处理、特征提取、支持向量机(SVM)训练和集成分类4个模块的SVM+XGBoost集成分类。具体步骤为:对ECG信号进行预处理,将R-R间期、高阶统计量、局部二值模式、小波分量作为特征,分别训练独立SVM分类;使用XGBoost算法对各独立SVM分类进行集成,输出心律失常分类结果;在MIT-BIH数据库上对集成分类进行训练和测试。结果集成分类对心律失常的总体分类准确度为0.867、平均灵敏度为0.782。结论所提出的集成分类能实现inter-patient范式下心律失常ECG信号的自动、准确分类,可用于临床辅助诊断。

  • 标签: 心律失常 inter-patient 集成分类器 特征提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宽体探测CT在使用不同扫描模式、探测宽度以及不同探测位置时对影像高、低对比度分辨力的影响。方法使用GE Revolution CT,在固定CT容积剂量指数(CTDIvol)情况下对Catphan600模体的高、低对比度分辨力模块进行扫描。逐层扫描模式时,分别选择40、80、160 mm探测宽度,用探测的足侧边缘、中心和两圈扫描的相邻区域对分辨力模块进行成像。螺旋扫描模式时,探测宽度/螺距组合分别为40 mm/0.516、40 mm/0.984、80 mm/0.508、80 mm/0.992 4组,对位于扫描野的足侧边缘和中心的分辨力模块进行成像。由2名医生读取模体图像,评估高、低对比度分辨力。结果逐层扫描模式下探测宽度为80、160 mm时两圈扫描相邻区域,以及螺旋扫描螺距为0.5时,所得影像高对比度分辨力为8 LP/cm,其余各探测组合时均为7 LP/cm。逐层扫描时80、160 mm探测足侧边缘区域所得影像1%低对比度可分辨直径为3 mm,其余条件时可分辨直径为2 mm。螺旋扫描模式40 mm探测宽度、螺距0.516时所得影像1%低对比度可分辨直径为2 mm。随着探测变宽,螺距变大,可分辨直径变大。结论宽体探测CT不同扫描模式、探测宽度、探测中的不同位置以及螺距会对影像的高、低对比度分辨力产生一定影响,在临床实践中应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

  • 标签: 宽体探测器CT 对比度分辨力 扫描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TwinBlock功能矫治治疗安氏II类I分类错颌畸形的疗效。方法12例处于生长发育期安氏II类I分类伴下颌后缩的患者采用双期矫治,治疗前后进行头影测量,分析牙、颌骨、牙槽骨的变化。结果矫治后患者SNB增加3.02°,ANB减小3.44°,覆牙合减小3.68mm,覆盖减小5.92mm,下颌骨明显向前生长,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TwinBlock是治疗安氏II类I分类患者非常有效的功能矫治,可以明显减小患者的前牙覆盖,纠正磨牙关系,改善面型,增强下颌骨的生长。

  • 标签: Twin Block功能矫治器 头影测量分析 安氏II类I分类
  • 简介:摘要目的activator矫治在安氏Ⅱ类错颌治疗中的疗效及应用特点。方法23名9-13岁的以下颌后缩为主的安氏Ⅱ类错颌患者应用activator进行矫治。男11名,女12名。每名患者矫治前拍摄头颅定位侧位、曲面断层、及手腕骨X线片。对activator治疗前后头颅侧位片进行10个项目的测量,并对治疗前后测量结果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SNA、ANB、OJ、UI∕SN、UL-ELine等在治疗后减小,差异有显著性;SNB、LI∕MP、CO-GN、MP∕SN、LL-ELine等在治疗后增大,差异有显著性。下颌综合长度增加,下颌平面角增大,差异有显著性。结论activator在生长发育期的Ⅱ类1分类病例的治疗中能有效减小覆合、覆盖、改善颌关系从而改善患者的Ⅱ类骨面型。对对于存在拥挤或下前牙较唇倾的Ⅱ类病例,activator及二期治疗时的拔牙矫治也可以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 标签: activator 安氏Ⅱ类 下颌后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预冲方法对血液灌流(HP)串联血液透析(HD)时患者变态反应,灌流凝血及出血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透析中心维持性血液透析灌流患者100例进行自身对照。100例患者每人进行10次HP+HD,其中5次采用传统预冲法,5次采用改良预冲法。记录两组患者每次血液透析灌流过程中有无凝血、出血情况。并对两种方法的准备时间及用物费用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凝血、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种方法的准备时间及用物费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改良预冲法能完全达到预冲的目的,操作简便,能显著减少准备的时间和工作量,减少费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改良预冲法 血液灌流 血液透析 尿毒症
  • 简介:摘要目的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 PTC)的发病率居高不下,本研究着眼于建立新型的转移相关基因分类及相关的预后模型,以有效预测PTC的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 free interval, PFI),并识别复发高危风险的患者。方法利用转移相关基因(metastasis-related genes, MTGs)与人类癌症基因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 TCGA)合并分析,并使用套索回归分析及受试者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 ROC)分析来建立相应的新型基因分类,并与相关的临床特征一起建立预后模型,以预测PTC术后的PFI。最后,在外部数据集和不同细胞系上验证基因分类的有效性。本研究使用R 3.6.3和GraphPad Prism 8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通过差异整合分析提取了155预后相关的MTGs,从中建立并优化了新型的10基因分类,预后分析证实分类评分是PTC的重要独立预后因素。最后,建立了包括新型分类的回归模型。新型分类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 AUC)为0.76,回归模型的AUC为0.80,同PTC的各种进展期临床特征高度符合,此外,新型分类与关键临床特征和细胞系的侵袭性密切相关。结论基于转移相关基因建立的新型分类和回归模型与PTC的预后密切相关,将有助于临床实践中对PTC患者预后进行精准的个体化预测。

  • 标签: 甲状腺癌 甲状腺乳头状癌 计算生物学 转移相关基因 分类器
  • 简介:摘要安氏Ⅱ类Ⅰ分类错畸形是一种常见的错畸形,在我国恒牙期青少年中约占23%,其原因主要是上下颌骨矢状关系不调,而且受环境及遗传两方面的影响,本文主要就FR功能矫治在治疗Ⅱ类错畸形效果的研究进展加以综述。

  • 标签: 安氏Ⅱ类错畸形 FR功能矫治器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Dynamax和Twinblock两种功能矫治治疗安氏Ⅱ类1分类下颌后缩患者前后软硬组织的改变。方法选择Hagg手腕骨片为FG-G期的安氏Ⅱ类1分类下颌后缩患者30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接受Dynamax和Twinblock治疗,应用X线头影测量技术进行治疗前后的22项软硬组织分析。结果GoGnSN(°)、Cm-Sn-Ls(°)、S-Ns-Si(°)的变化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余无统计学意义。结论Dynamax或Twinblock功能矫治早期治疗安氏II类1分类下颌后缩患者,其软硬组织疗效基本一致。但同twin-block组比较,Dynamax组下颌平面角增大,且Dynamax更适合于同时进行固定矫治治疗。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组合式撑开辅助钢板内固定在难复性桡骨远端骨折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至2020年2月采用组合式撑开辅助复位治疗32例难复性桡骨远端骨折患者资料,采用倾向评分匹配的方法,按照1∶1匹配设立非撑开组,共32例患者。撑开组男15例、女17例;年龄(54.9±15.8)岁(范围18~77岁);根据AO分型,A3型3例、B3型3例、C2型16例、C3型10例。非撑开组男12例、女20例;年龄(59.7±14.8)岁(范围21~79岁);A3型4例、B3型5例、C2型12例、C3型11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桡骨高度、掌倾角、尺偏角、腕关节活动度、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上肢功能障碍评分量表(disability of arm, shoulder and hand, DASH)、改良Mayo腕部评分(modified Mayo wrist score,MMWS),并记录并发症情况。结果64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并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54个月,平均17.8个月。撑开组手术时间为(91.2±14.6)min,低于非撑开组的(137.6±27.3)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48,P<0.001);撑开组桡骨高度为(11.5±1.4)mm,大于非撑开组的(10.6±1.3)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9,P=0.012)。末次随访时,撑开组与非撑开组掌倾角(7.9°±4.4° vs. 7.5°±3.5°)、尺偏角(23.3°±5.7° vs. 22.3°±4.5°)、腕关节掌屈(63.2°±15.3° vs. 62.6°±11.1°)、背伸(63.5°±10.7° vs. 62.4°±15.2°)、旋前(69.2°±11.8° vs. 67.0°±11.0°)、旋后(73.1°±10.4° vs. 72.0°±8.7°)、VAS评分[(0.8±0.5)分vs.(0.9±0.7)分]、DASH评分[(12.9±6.6)分vs.(13.4±7.0)分],MMWS评分[(84.1±5.8)分vs.(83.5±6.2)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撑开组1例出现伸肌健激惹症状,内固定取出后症状消失;非撑开组2例出现腕管综合征,经切开减压治疗后好转。结论对难复性桡骨远端骨折,使用组合式撑开辅助钢板内固定手术时间短、可达到更好的桡骨高度恢复,术后疗效满意。

  • 标签: 桡骨骨折 骨牵引复位法 骨折固定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究T组合复苏在产房新生儿窒息复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选取2014年7月—2015年12月本院产房分娩出现窒息的88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88例患儿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44例,实验组采用T组合复苏进行正压人工通气复苏,对照组采用自动充气式复苏囊进行人工通气复苏。比较两组患儿出生后1、5、10分钟Apgar评分,动脉血气指标及气漏发生率,探讨T组合复苏在产房新生儿窒息复苏中的应用效果。结果两组患儿出生后1、5、10分钟Apgar评分、血气分析指标,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0、1.38、1.09、1.00、1.28、1.42、1.56、1.49、1.65,P>0.05);实验组患儿气漏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9,P<0.05)。结论在产房新生儿窒息复苏中应用T组合复苏简单、安全、可靠,能有效减少或避免气漏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T组合复苏器 产房 新生儿窒息 复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复苏抢救时应用于T-组合复苏的治疗效果.方法把30例确诊为窒息的新生儿均分为两组,观察组使用T-组合复苏人工通气,对照组使用自动充气式复苏气囊人工通气,两组采用Apgar评分、血气变化及X线胸片变化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两组复苏成功率、血气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使T-组合复苏人工通气后气漏的发生率比自动充气式复苏气囊人工通气低,两组患儿的气漏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新生儿窒息抢救采用T-组合复苏,操作简单方便,复苏成功率高,还可有效减少或避免气漏的发生,对于提高新生儿生命质量疗效显著。

  • 标签: T-组合复苏器 新生儿窒息 窒息复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四肢骨折组合式外固定的运用价值。方法:采用抛硬币方法,分组本院所收治的四肢骨折患者(2022年1月到2023年6月)62例,对照组开展传统外固定治疗,观察组使用组合式外固定治疗。对比治疗优良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分析组合式外固定的运用价值。结果:观察组治疗优良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四肢骨折患者运用组合式外固定治疗,效果佳,并发症少,可推荐。

  • 标签: 四肢骨折 组合式外固定器 治疗优良率 并发症
  • 简介:摘要:麻醉是医学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成绩,其出现使得外科手术得以大范围应用,并且治疗安全水平也得到大幅度提升。作为一个复杂的学科,患者以及家属自然无法洞悉其本质,但是对麻醉做一些千层面的了解仍然十分必要。本文从发展的角度对麻醉展开了分析,并且进一步对麻醉工作的分类和适用环境加以讨论,对于加强该领域的认知有着积极意义。

  • 标签:
  • 简介:摘要国际疾病分类系统在国际上经过多次不断的修正编审,是一套较完整的科学分类法,具有专业性强、知识面广、实际操作难等特点。这就要求编码人员要熟练掌握ICD-10的编码规则,特别是优先分类章的使用原则,灵活应用相关书籍的检索功能多方面多途径地查找,并养成详读病案资料的好习惯,遇到疑难问题及时与临床医生沟通,使编码准确率不断提高。

  • 标签: 国际疾病分类 ICD-10编码 优先分类章 编码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