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肺癌是发病率和病死率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而有效的筛查和早期诊断手段能够显著降低肺癌患者的病死率。传统的肺癌检测方法主要包括影像学检测、痰细胞检测、支气管镜、针活检等方法,但是这些方法存在侵入性强、操作过程复杂、易出现假阳性、检测指标单一等缺点。肿瘤标志物能反映肿瘤发生、发展的情况,并能监测肿瘤治疗的效果。因此,肿瘤标志物检测对于早期癌症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生物传感是一种新型快速检测技术,应用前景广阔。近年来,在临床检验和生物医学等方面,与生物传感相关的研究不断深入。该文简略介绍了针对肺癌的传统检测方法,重点阐述了近几年来基于免疫学、纳米材料和适配体的光学或电化学肺癌肿瘤标志物生物传感的相关技术及检测方法,并对肺癌肿瘤标志物生物传感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 标签: 肺癌肿瘤标志物 生物传感器 检测技术
  • 简介:摘要当前,导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2019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已严重威胁到全球公共卫生。临床迫切需要及时诊断COVID-19以指导流行病学措施、感染控制、抗病毒治疗和疫苗研发。纳米生物传感由于其器件体积小、免标记、特异性好、检测时间短等优点,已实现对多种生物标志物的高性能检测并有望在未来成为2019新型冠状病毒的床旁检测工具。因此,该文概述了纳米生物传感的工作原理及分类,重点总结了近一年来所报道的纳米生物传感在检测2019新型冠状病毒方面的研究进展。最后,该文简要展望了纳米生物传感所面临的挑战和未来的发展前景。

  • 标签: 纳米技术 生物传感技术 分子诊断技术 新型冠状病毒
  • 简介:摘要外泌体是一种机体内大多数细胞分泌的直径为30~150 nm,具有脂质双层膜的微小囊泡,可以直接反映分泌细胞的生理和功能状态,参与细胞间的物质运输和信息通讯,其作为肿瘤早期诊断和治疗评估的生物标志物具有重要意义。外泌体的检测方法有很多,在这些检测方法中,适配体传感技术以其价廉易用、响应快、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等特点,帮助肿瘤患者早期发现,早期获得诊断,早期治疗,提高生存率,并为愈后效果的评价提供了重要依据。常见的适配体传感有荧光、电化学、比色法、光致发光、横向流动带、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和表面等离子体共振适配体传感,不同的适配体传感具有不同的特征,文章对几种常见适配体传感检测肿瘤外泌体的研究进展进行阐述。

  • 标签: 外泌体 适配体 肿瘤生物标志物 癌症早期检测 适配体传感器
  • 简介:摘要COVID-19是由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引起的一种呼吸系统新发传染病,SARS-CoV-2的暴发、流行和变异已在世界范围内造成大量人员死亡和社会恐慌,严重影响公共卫生安全,研制特异性和灵敏性高的实时、快速和可用于床旁检测的设备及方法对于COVID-19预防和控制具有重要价值。同时,准确掌握经空气传播病原微生物产生的生物气溶胶的行为学特征,对于科学制定疫情防控政策也至关重要。生物传感是一种能将生物分子反应信号转换成可检测的物理化学信号的分析装置,已越来越多地应用于病原微生物检测与分析领域,基于常规检测方法(包括菌落计数、免疫学检测、分子生物学检测等)的生物传感,存在耗费时间和人力、操作复杂等缺点,基于纳米材料的生物传感的出现使其应用更加便携,并能满足现场快速检测需求。本文拟就生物传感检测的病原种类、检测方法、最新进展及纳米生物传感在经空气传播病原微生物监测中的应用前景进行综述。

  • 标签: SARS-CoV-2 生物传感器 纳米材料 空气传播 病原微生物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穿戴式动态心电图心电传感佩戴患者检查过程中使用洁悠神联合夫西地酸乳膏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于2022年3月至2022年8月纳入本院穿戴式动态心电图检查的患者12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组方式,纳入到试验组60例以及对照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干预护理方式,试验组采用洁悠神联合夫西地酸乳膏联合护理方式,组间比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干预后,两组比对皮肤过敏发生率,显示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数据提示P

  • 标签: 洁悠神 夫西地酸乳膏 穿戴式动态心电图 心电传感器佩戴
  • 简介:摘要本文介绍一例随机信号干扰瓦里安VitalBeam医用直线加速旋转托盘内的旋转变压(或称编码)的案例。本案例被瓦里安的中国、欧洲和美国技术专家认为是该技术平台(包括TrueBeam)的罕见故障。本文对比分析了VitalBeam与传统加速的旋转托盘在结构与控制系统方面存在的差异,以便让同行对旋转变压有更深刻的认识,同时总结了解决故障的逻辑与方法,为分析相关问题提供借鉴经验。本研究发现了联锁系统的不完善,可为瓦里安公司优化系统提供事实与技术依据。

  • 标签: 旋转托盘 横向(旋转)轴 旋转变压器 编码器 2036联锁 直线加速器VitalBeam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细胞衰老是指在细胞的生命历程中,细胞的增殖能力、分化能力和生理功能逐渐衰弱的过程,是生命体内普遍存在的现象。于单细胞而言,细胞衰老意味着走向死亡,而对于多细胞生物而言,细胞衰老并不只是一种损害性变化,也具有极其重要的生理性作用,细胞衰老是多细胞生物生命活动中不可缺少的过程。细胞衰老的调控机较为复杂多样,在癌症研究中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就现阶段对细胞衰老的信号调控通路(p53-p21途径,p16-pRB途径及PTEN-p27途径)的研究进行简要介绍,为今后有关细胞衰老及癌症治疗研究提供参考。

  • 标签: 细胞衰老 信号调控通路
  • 简介:摘要胰腺腺泡细胞异常钙信号是AP最早期的细胞内事件,在AP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关键作用。腺泡细胞内钙信号的转导受细胞内钙信号元件严格调控,主要包括细胞内钙库上表达的钙释放通道如三磷酸肌醇受体和兰尼碱受体、细胞膜上的钙库操纵型钙内流通道以及参与回补胞内钙库的肌质网膜钙ATP酶和参与钙外排的胞膜钙ATP酶等。目前研究提示这些钙信号元件或可作为AP早期治疗的干预靶点。本文围绕钙库操纵型钙内流通道及钙信号下游效应分子开展了深入系统的研究,旨在探索靶向钙信号的新型AP早期治疗的药物靶点。

  • 标签: 胰腺炎 腺泡细胞 钙信号 钙调神经磷酸酶 导管上皮细胞
  • 简介:摘要Wnt信号通路在机体生长发育过程中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肠道发育过程中,Wnt信号通路对于不同类型肠道细胞的分化、增殖、生理功能都有重要影响,其异常调控可以导致多种疾病的发生。该文就Wnt与肠道发育及其与肠道生理病理的关系进行阐述。

  • 标签: Wnt信号通路 肠道 发育 疾病
  • 简介:摘要糖基磷脂酰肌醇(GPI)锚定的跨膜糖蛋白CD160作为免疫球蛋白超家族(IgSF)成员,可通过与自然杀伤(NK)细胞和T细胞作用影响机体免疫功能。根据是否存在免疫球蛋白(Ig)结构域和细胞膜表面锚定方式的差异,CD160分子可被分为4种异构体。CD160与其配体疱疹病毒进入介质(HVEM)形成的CD160-HVEM复合体是IgSF和肿瘤坏死因子受体超家族(TNFRSF)间直接相互作用的特例,并且根据靶细胞的不同,CD160-HVEM复合体可产生共刺激或共抑制信号,从而调控免疫应答。HVEM作为一个信号分子开关,与不同信号通路相互作用,形成HVEM网络,在免疫应答中发挥重要作用。现有研究结果表明,CD160在多种恶性肿瘤、慢性病毒感染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实体器官移植后宿主抗移植物反应等疾病中均发挥作用。笔者对CD160的结构及特点、CD160异构体、CD160-HVEM复合体、HVEM网络,以及CD160在人类疾病中作用的研究新进展进行阐述。

  • 标签: 抗原,CD160 糖基磷脂酰肌醇类 信号传导 TNFRSF14蛋白,人类 BTLA蛋白,人类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陆超凡 冷晓梅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内科杂志》 2022年第07期
  • 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 国家皮肤与免疫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疑难重症及罕见病国家重点实验室 风湿免疫病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730
  • 简介:摘要Janus激酶(JAK)是细胞内非受体酪氨酸激酶,在许多细胞因子的信号通路中起关键作用。JAK/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蛋白(STAT)信号通路是多种细胞生长、活化、分化、凋亡及其功能发挥过程中一条重要的细胞内信号转导途径。不同的JAK介导不同的细胞因子家族与多种自身免疫病相关。多项临床研究已证实,JAK抑制剂治疗类风湿关节炎、银屑病关节炎、幼年特发性关节炎、斑秃、特应性皮炎等多种疾病的临床疗效。

  • 标签: Janus激酶类 转录激活蛋白 信号通路 Janus激酶抑制剂 自身免疫疾病
  • 简介:摘要簇细胞(tuft cell)是一类高度分化的具有特殊表达谱及生物学功能的上皮细胞。近期研究发现簇细胞广泛分布于消化道、呼吸道、结膜、尿道以及牙周组织等组织器官中,介导宿主-微生物相互作用、Ⅱ型免疫应答等,在调控微生态及抗病原微生物感染中发挥重要作用。簇细胞在形态、分化调控、转录物组特征上有一定的保守性,但在不同组织间甚至同一组织内存在异质性,不同的表面受体表达类型及下游效应分子决定其在不同组织中的功能多样性。几乎所有的簇细胞均可表达多种味觉受体及其下游信号传导通路,通过识别组织微环境中的代谢物,包括微生物代谢产物,发挥下游功能作用。本文就簇细胞特征及其在不同组织中的信号传导机制和生物学作用进行综述。

  • 标签: 簇细胞 Ⅱ型免疫应答 味觉受体 微生物
  • 简介:摘要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发病机制尚未明确,目前治疗主要以康复行为干预和教育为主。各种动物模型与临床试验表明,其发病机制与一些分子通路的调控改变有关,目前文献报道研究较多的有mTOR、Wnt/β-catenin、Notch、Reelin、JAK-STAT、Sonic hedgehog、IQSEC2等信号通路。该文将研究较广泛的信号通路与ASD发病机制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阐述ASD中分子通路方面的异常,以期对研究ASD提供帮助。

  • 标签: 儿童 孤独症谱系障碍 信号通路 发病机制
  • 简介:摘要:甲状腺癌是非常常见的恶性肿瘤,尤其常见于女性。然而,甲状腺癌的病因尚未完全了解,一直是一个热点话题。Wnt信号通路已经被证实在多种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中发挥作用。本文将对Wnt信号通路对甲状腺癌影响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甲状腺癌   Wnt信号通路   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