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远视力正常的糖尿病患者运动光栅感知能力是否正常。方法前瞻性研究。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8年2月至2019年7月远视力正常的糖尿病79例(79只眼),其中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者41例(41只眼)为无病变组,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38例(38只眼)为有病变组,另选取非糖尿病的远视力正常者44例(44只眼)为对照组。所有观察对象均行视力、眼前段及眼底检查、OCT扫描及眼底照相,然后行运动光栅感知能力检测。结果年龄、性别、最佳矫正视力三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运动光栅感知能力在有病变组与无病变组之间、有病变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无病变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运动光栅感知能力与糖尿病病程、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之间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远视力正常,但运动光栅感知能力可出现异常。运动光栅感知能力检测可以在早期发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视功能缺陷。

  • 标签: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视力,远能力,感知,光栅,运动,二阶
  • 作者: 李桂芬 包连芳 陈苏平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8-10
  • 出处:《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20年第17期
  • 机构:浙江中医药大学滨江学院附属富阳第一医院(杭州市富阳区第一人民医院)院办 311400,浙江中医药大学滨江学院附属富阳第一医院(杭州市富阳区第一人民医院)护理部 311400,浙江中医药大学滨江学院附属富阳第一医院(杭州市富阳区第一人民医院)肿瘤外科 311400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癌症患者围手术期应急情景段模拟演练法在医护人员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2018年8月选取杭州市富阳区第一人民医院肿瘤外科病区19名护士和10名医生为研究对象。对其采用应急情景段模拟演练法进行培训。比较医护人员培训前后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考核成绩。结果培训后医护人员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考核成绩均高于培训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肿瘤外科医护人员实施围手术期应急情景段法模拟演练,能为医护群体创造更好的组织环境,进一步提升临床医护人员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

  • 标签: 围手术期 肿瘤 应急情景 模拟演练
  • 作者: 曹悦 陈俊锴 赵一姣 王勇 孙玉春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8-10
  • 出处:《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2020年第03期
  • 机构: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口腔医学数字化研究中心 口腔修复教研室 国家口腔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口腔数字化医疗技术和材料国家工程实验室 卫生部口腔医学计算机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口腔数字医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100081
  • 简介:摘要口内三维扫描技术发展迅速,精度不断提高,已被广泛应用于口腔医学领域。在单冠修复、三单位固定桥以及单枚种植体上部修复方面,口内三维扫描仪的扫描精度可满足临床要求;但在跨度过大的固定修复领域,其扫描精度仍存在不足。由于光学扫描原理的局限,目前临床难以通过口内三维扫描仪直接获取功能整塑后的软组织形态,口内三维扫描技术尚存在技术瓶颈。本文通过回顾和总结常见口内三维扫描仪对口腔软硬组织的扫描精度,分析口内三维扫描技术的临床适用性及局限性,以期为临床决策提供参考。

  • 标签: 牙模型 精度 数字化印模技术 口内三维扫描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介绍一种基于高精度梯度卡的数字涡流预补偿方法。材料与方法使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对序列设计的标准梯度波形进行实时计算得到补偿波形,将标准梯度波形和补偿波形分别送入两片独立的数模转换器(digital-to-analog converter,DAC),对模拟信号进行叠加产生补偿后波形;采用高速时钟和同步触发设计方法,对包含五组时间常数的预补偿波形进行了实时计算。结果在20 bit的DAC基础上实现了优于23 bit的高精度数字涡流预补偿方法;大大缩短了预补偿波形相对触发信号的延时,并保证每次的延时恒定不变。结论经过实验验证,相较于模拟与传统数字涡流预补偿方法,高精度数字方法在涡流预补偿上效果更好。

  • 标签: 磁共振成像 梯度 涡流预补偿 预加重 现场可编程门阵列 数模转换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双靶区螺旋断层治疗(HT)中不同图像引导范围对各独立靶区放疗精确度的影响,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28例双靶区单计划HT患者根据靶区分布情况分为头胸组(15例),胸盆组(13例)。所有患者按整体、头侧靶区、脚侧靶区不同范围进行图像配准,分析各种配准范围下PTVCT对CTVMVCT的体积覆盖率、CTVCT和CTVMVCT的体积相似性指数及几何中心偏差。结果头胸组和胸盆组结果近似。整体配准时两靶区的覆盖率、体积相似性指数及几何中心偏差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当只配准某个靶区时,该靶区体积相似性指数和几何中心偏差都明显优于未配准靶区(P<0.05);对于单个靶区而言,单独配准该靶区时所得覆盖率、体积相似性指数及几何中心偏差最优,整体配准时次之,另一侧靶区配准时最差(P<0.05)。结论单独配准某个靶区可能会降低另外靶区的放疗精度,双靶区单计划放疗时图像引导范围应包含所有靶区或者分开配准。

  • 标签: 螺旋断层治疗 多发转移瘤 图像配准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静态导板的套筒高度及其引导植入的种植体长度对导板精度的影响。方法纳入28个双侧下颌单牙缺失成品模型,通过静态数字化导板全程引导植入55枚种植体(Straumann Bone Level 4.1 mm×10 mm),分为自由手组及10个不同套筒高度组(分别为1、2、3、4、5、6、7、8、9、10 mm组),每组5枚种植体,研究不同套筒高度对导板精度的影响。纳入8个研究模型,使用5 mm高度套筒导板植入不同长度种植体(Straumann Bone Level 直径4.1 mm,高度分别为8、10和14 mm),每组5枚,研究不同种植体长度对导板精度的影响。纳入2018年10月至2019年6月于天津市口腔医院口腔种植科就诊的下颌单牙缺失患者18例,男性10例,女性8例,年龄(33.7±7.9)岁(18~46岁),共植入种植体18枚,并分为3组(自由手组、套筒高度3 mm组及5 mm组),每组6枚。使用数字化软件比较植入前和植入后的种植体位置,测量三维误差和角度偏差。采用非参数Kruskal-Wallis检验或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10 mm套筒高度各组及自由手组种植体的植入深度偏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自由手组的种植体颈部偏差[(1.04±0.13) mm]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自由手组、1 mm组、2 mm组的种植体尖端偏差[分别为(1.32±0.43)、(0.83±0.10)和(0.78±0.11) mm]均显著高于10 mm组[(0.31±0.14) mm](P<0.05);自由手组、1 mm组的角度偏差(分别为3.99°±0.85°和2.59°±0.69°)均显著高于10 mm组(0.61°±0.03°)(P<0.05)。5 mm高度套筒导板引导植入的长14 mm组种植体的尖端偏差[(0.83±0.22) mm]显著高于8 mm及10 mm组[分别为(0.44±0.07)和(0.49±0.06) mm](P<0.05)。临床研究显示,3 mm组种植体的颈部偏差、尖端偏差及角度偏差与5 mm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显著小于自由手组(P<0.05)。结论套筒高度可影响全程导航种植术中种植体植入精度;使用套筒高度3 mm导板的种植体偏差与套筒高5 mm导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标签: 计算机辅助设计 种植外科导板 数字化 套筒 误差
  • 作者: 陶宝鑫 王凤 沈意涵 樊圣祈 黄伟 王跃平 吴轶群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11-15
  • 出处:《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2020年第11期
  • 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第二门诊部 上海市口腔医学重点实验室 上海市口腔医学研究所 国家口腔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201999,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种植科 上海市口腔医学重点实验室 上海市口腔医学研究所 国家口腔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200011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动态导航技术辅助双侧双颧种植的植入精度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第门诊部及口腔种植科就诊的动态导航下进行双侧双颧种植的24例患者,男性9例,女性15例,年龄(50.8±14.7)岁,共植入96枚颧种植体。将术前规划种植体数据和术后实际植入种植体的螺旋CT或锥形束CT数据经图像融合,测量并记录两者的入口偏差、出口偏差和角度偏差;种植体分别依据种植体植入方式(导航引导下植入12枚,徒手植入84枚)、种植体长度(<47.5 mm为短种植体组,28枚;≥47.5 mm为长种植体组,68枚)和植入位置(近中植体及远中植体各48枚)进行分组,分析不同组间种植体植入精度差异。记录患者术中及术后并发症情况,术后6个月随访评估种植体存留率。结果96枚颧种植体入口偏差为(1.49±0.64) mm,出口偏差为[2.03(1.58,2.40)] mm,角度偏差为2.49°±1.12°。导航引导下植入组与徒手植入组的入口偏差[分别为(1.45±0.60)和(1.50±0.64) mm]、出口偏差[分别为(1.96±0.44)和(2.04±0.79) mm]、角度偏差[分别为2.66°±1.13°和2.50°±1.13°]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种植体长度<47.5 mm组与≥47.5 mm组的入口偏差[分别为(1.42±0.60)和(1.52±0.65) mm]、出口偏差[分别为(2.13±0.60)和(1.98±0.82) mm]、角度偏差[分别为2.61°±1.08°和2.43°±1.14°]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近中植体组与远中植体组的入口偏差[分别为(1.55±0.69)和(1.43±0.57) mm]、出口偏差[分别为(2.05±0.92)和(2.01±0.57) mm]、角度偏差[分别为2.48°±1.16°和2.49°±1.10°]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导航引导下双侧双颧种植手术均顺利进行,无术中并发症发生,3例患者出现可逆的术后并发症。6个月随访期内2枚颧种植体出现松动,种植体存留率为97.9%(94/96)。结论动态导航系统辅助双侧双颧种植可获得良好的植入精度和临床效果。

  • 标签: 牙种植体 牙修复体 颧骨 颌,无牙 外科手术,计算机辅助
  • 简介:摘要鹦鹉热衣原体的主要宿主为鹦鹉及鸟类,人类通过直接接触或呼吸道吸入感染。临床上对鹦鹉热衣原体肺部感染较为重视而对于病原体的血行播散缺乏关注。本文报道2例通过代测序检测出下呼吸道分泌物及血液中高核酸序列数鹦鹉热衣原体的病例,考虑病原体吸入致肺炎,并入血造成血流感染。对传统培养无法明确的少见、复杂病原体感染以及经验性抗感染治疗无效的重症感染,代测序技术是有效的补充手段。

  • 标签:
  • 简介:摘要系统评价尖瓣成形术(MVP)与尖瓣置换术(MVR)治疗风湿性尖瓣心脏病的疗效,并进行对比。选取我院在2015年1月至2019年6月期间治疗的178例患者,按所行术式分为MVP组(29例)和MVR组(149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围手术期一般资料和超声心动图指标。两组患者在术中指标、术后ICU停留时间、气管插管时间及辅助设备应用率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MVP组病死率低于MVR组(χ2<0.05)。术后MVP组跨瓣压差及反流严重程度高于MV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于风湿性尖瓣瓣膜病的患者,行MVP治疗可以取得与MVR相同的治疗效果,且死亡风险更低。对于尖瓣反流严重的患者,可考虑行MVR手术,或在MVP基础上行瓣周修复术降低术后反流风险。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分析2019年10月以来收治的2例颅底骨髓炎患者的临床资料,2例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均为剧烈头痛,颅底MRI均表现为沿组织间隙蔓延的异常信号影。采用内镜经鼻入路手术和抗炎治疗后痊愈,无严重并发症。术后的病理学检查均证实了炎症性病变。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报道了2例罕见且容易发生严重并发症的U型尖锐金属食管异物的病例,均于全身麻醉下行硬质食管镜检查术取出异物,但均出现气管食管瘘,处理后恢复正常;2例患儿随访1年均无异常。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依据GBZ/T298-2017《工作场所化学有害因素职业健康风险评估技术导则》的评估方法对某邻苯甲酸辛酯[di(2-ethylhexyl)phthalate,DEHP]生产企业进行风险评估,探讨定性评估法和半定量评估综合指数法的适用性。方法于2017年7月至8月,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选择河南省某DEHP生产企业为对象,进行职业卫生现场调查和工作场所环境监测,依据GBZ/T 298-2017《工作场所化学毒物有害因素职业健康风险评估技术导则》中的定性评估法、半定量评估综合指数法对其进行职业健康风险评估,分析比较两种风险模型评估结果异同。结果该企业采用定性评估法、半定量评估综合指数法的职业健康风险等级结果分别为4级(高风险)、2级(可忽略风险)。结论半定量评估综合指数法可更全面、准确的评估DEHP生产企业引起的职业健康风险。

  • 标签: 职业病危害因素 风险评估 邻苯二甲酸二辛酯 评估模型 职业健康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尖瓣瓣膜成形术(MVP)治疗中重度尖瓣关闭不全(MR)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以2013年6月至2017年6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沭阳医院心胸外科收治的28例行MVP的MR患者为研究对象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性17例,女性11例;年龄50~72岁,平均(61.5±10.6)岁。所有患者术前均存在中重度MR。术前根据患者的合并症、病变部位的定位和合并腱索断裂与否,评估选择可行的MVP术式及合并手术:所有患者均采用正中切口、体外循环下手术治疗,术中行尖瓣楔形切除、矩形切除及缘对缘缝合方法修补尖瓣,合并腱索断裂或腱索冗长的行e-PTFE线人工腱索植入,常规行尖瓣成型环植入,术中注水观察评估瓣膜成行效果。术中采取的尖瓣成形方法统计:7例(25.0%)植入1~3根腱索,行尖瓣矩切除术9例(32.1%),尖瓣楔形切除术8例(28.6%),尖瓣缘对缘缝合4例(14.3%),所有患者均置入鞍形尖瓣成形环。对于合并心房颤动的患者同期行单纯左心耳切除术(LAA),或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AB)+LAA;合并冠心病,则同期行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合并中度及以上的三尖瓣关闭不全,则同期行三尖瓣成形环植入手术(TVP)。1例(3.6%)患者行MVP+CABG,1例(3.6%)行MVP+TVP+LAA;3例(10.7%)行MVP+TVP+AB+LAA;5例(17.9%)行MVP+TVP;18例(64.3%)行单纯MVP。术后予华法林抗凝治疗3~6个月,合并心房颤动者终身抗凝治疗。统计所有患者采取的手术方式,包括合并手术、尖瓣成形方法;对比患者术前及术后2年的返流、心功能改善情况以及LAD、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的差异。结果所有患者术前均为中重度返流,术后2年复查心脏彩超:21例(75.0%)无明显尖瓣返流,6例(21.4%)尖瓣轻度返流,1例(3.6%)尖瓣中度返流。且所有患者的心功能较术前均提升1 ~ 2级。术前LAD[(49.42±12.58)mm],术后2年LAD[(38.17±9.84)mm],术前LVEDD[(50.91±7.93)mm],术后LVEDD[(44.37±7.42)mm],术后均较术前明显缩小;术前LVEF(51.69±9.71)%,术后LVEF(62.79±8.53)%,术后LVEF较术前明显增加。结论MVP治疗MR安全有效、疗效显著,但远期效果还待进一步研究随访。

  • 标签: 二尖瓣成形术 二尖瓣关闭不全 心房颤动 三尖瓣关闭不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例1 男,6岁9月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慢性咳嗽,反复呼吸道感染,精神运动发育落后,甲状腺功能低下,肺CT间质改变,治疗后无氧依赖;检出染色体14q13.1q21.3微缺失。例2女,10月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持续缺氧,运动发育落后,甲状腺功能低下,泼尼松治疗1个月后缺氧明显改善,复查肺CT实变吸收,间质小囊状透亮影较前增多;检出NKX2-1p.Y387X杂合变异。两例均诊断为脑-肺-甲状腺综合征,肺间质疾病轻重不等。

  • 标签:
  • 简介:摘要通过对2例经呼吸道吸入甲醇中毒病例临床资料和救治过程的回顾性分析,提示重度甲醇中毒可致多器官功能损害。应早期识别多器官功能障碍的发生并控制其进展,及早血液滤过治疗,可有效地抢救生命;在动脉血气结果指导下,反复使用碳酸氢钠溶液纠正酸中毒,减轻视神经损伤,避免重度酸中毒死亡,提高治愈率。

  • 标签: 甲醇 中毒 代谢性酸中毒 视神经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