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20 个结果
  • 简介:随着施肥量的增加和农业土壤的不断积累,农田有明显向土壤深层淋失的现象.前人研究表明我国亚热带区在高强度农业生产和大量施用化肥的作用下,已成为农业面源污染和环境富营养化最为严重的地区.本文拟以中国亚热带区典型代表性稻田为研究对象,通过典型区域耕作土壤调查、室内模拟测定、原状土柱试验和田间定位观测等方法相结合,评估亚热带耕作土壤素淋失环境风险.研究表明:1)稻田土壤有效饱和容量区域差异较大;2)长沙红壤稻田土壤有效饱和容量(47.6mg/kg)显著高于湘阴湖积物稻田(39.2mg/kg);3)施用牛粪可显著提高稻田土壤pH值,更够防止稻田土壤酸化和控制污染稻田土壤重金属的活性.

  • 标签: 磷素淋失 临界值 耕作土壤 亚热带
  • 简介:介绍了我国冶炼厂的生产简况、三废来源、三废治理方法及其效果,针对目前三废治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

  • 标签: 镍冶炼厂 治理 废水 废气 矿渣
  • 简介:从可持续发展观和资源开发型企业的特点出发,强调在资源的综合利用中要重点考虑环境的承载力以及生态系统的自净力;分析了金昌市资源综合利用的历史与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应以可持续发展观指导金昌市资源的综合利用。

  • 标签: 镍资源 综合利用 可持续发展 经济发展
  • 简介: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在工业生产中被大量应用,随之产生的职业危害因素正逐渐被人们认知。近年来,国内外一些研究机构针对热点的、潜在的职业危害及其防治方法取得了多方面的研究成果。从2013年1期开始,开辟“职业危害因素与职业病”专栏约请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院专家及该院推荐的职业卫生方面的专家对职业危害因素,职业病及其防治方法进行介绍,以期让更多的职业健康科研人员、企业管理者和职工所认知。

  • 标签: 职业危害 三氯乙烯 职业病防治 防护 危害因素 防治方法
  • 简介:介绍了我国矿山生产中的三废主要状况,内容包括矿山生产的简况,三废来源、治理方法及效果,并针对目前三废情况提出了一些建议措施。

  • 标签: 镍矿山 治理 废水 废气 废渣 清洁化生产
  • 简介:实验以处理金属表面所产生的磷化废水为研究对象,系统地分析了在新型混凝剂的使用过程中,pH值、温度、石灰投入量、沉降时间、助剂A等因素对脱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含量为18mg/L、COD为300mg/L、SS为150mg/L、pH值为5.7~6.5的废水,石灰投入量为300mg/L、沉降时间为10min左右、温度为25℃、pH值调节至9.0、加入5mL助剂A处理后,废水中含量为0.25~0.35mg/L、COD为80mg/L、SS为60mg/L,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的一级标准。

  • 标签: 磷化废水处理 石灰 混凝剂 助剂A 影响因素 去除率
  • 简介:摘要:总是植物生长必需的营养物质,但是当含量过高时会引起土壤板结,影响植物的生长,当土壤中的通过雨水冲刷或其他形式进入水体时,会导致水草过量繁殖,鱼虾死亡,恶化水体水质,2007年太湖蓝藻事件就是一个典型事例,太湖蓝藻事件爆发后,影响了整个无锡地区的居民用水,给生活造成了极大的不便。因此,对污水处理厂来说,总的去除对自然生态有着重大的意义。

  • 标签: 总磷 除磷剂 铝盐 铁盐 石灰。
  • 简介:为了研究(Ni^2+)对不同种类跳虫的毒性效应,将曲毛裸长(Sinellacurviseta)、刺泡角(Ceratophyselladuplicispinosa)、小原等节(Proisotomaminuta)、茉莉花长角(Entomobryasp.)、符氏直棘(Orthonychiurusfolsomi)5种中国优势跳虫物种,在琼脂培养基环境下分别暴露于Ni^2+的8个浓度组中进行24h、72h-LC_(50)急性毒性试验和28d生存试验。利用Bliss法测得其5种跳虫的24h-LC_(50)分别为52.99、35.91、33.46、23.72、13.50g·L^-1;72h-LC_(50)为46.25、4.54、13.37、14.79、4.35g·L^-1。在28d生存试验中得到成虫存活数量和繁殖情况。结果表明,5种跳虫中曲毛裸长对有较强的耐受性,茉莉花长角和小原等节次之,刺泡角和符氏直棘较弱。符氏直棘与刺泡角相比,随时间增加对的耐受性有相对增强的趋势。此外,Ni^2+对跳虫的毒性影响表现出阶段性的阈值效应。Ni^2+对5种跳虫的繁殖均有抑制作用。

  • 标签: 跳虫 半致死浓度 繁殖
  • 简介:摘要:随着国家的发展越来越好,各行业的不断进步。环氧树脂也被应用到各领域,尤其应用于复合材料领域。也有一些应用需要修改阻燃剂。常用的阻燃处理中,需要添加不同类型的阻燃剂以达到阻燃效果,且有时用量较大,或对材料的各项性能产生一些不利影响。因此,研发阻燃效果更好、添加量更少的阻燃剂是一种有前景的研究方向。

  • 标签: 环磷腈 环氧树脂 阻燃
  • 简介:作为目前普遍使用的阻燃剂主要种类之一,有机系阻燃剂被大量应用于各领域,从而导致了其在环境中的持续释放和分布,由此引发的环境问题逐步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对全球范围内有机系阻燃剂在水体、大气、土壤、沉积物以及生物体内等环境介质中的残留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对其生态危害和生态风险进行了总结,同时对目前该领域仍有待探讨的问题及研究趋势进行了讨论。

  • 标签: 有机磷系阻燃剂 全球范围 污染现状 生态风险
  • 简介:为了了解三种常见植物对养殖废水中总(TP)的去除能力,通过模拟实验系统地研究了芦苇、凤眼莲、蕹菜对养殖废水中TP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三种供试植物对养殖废水中TP的去除效果大小为:芦苇-凤眼莲植物组合〉芦苇-蕹菜植物组合〉凤眼莲〉蕹菜〉芦苇.在处理15d后,供试的三种植物对养殖废水中总的去除率在58%-91.25%之间,而对照组为37%-62.5%,供试植物对养殖废水中总有较强的去除效果.图5,表3,参9.

  • 标签: 总磷 植物 养殖废水 去除效果
  • 简介:针对黄河宁夏段水体中细小泥沙影响总测定结果的真实性,采用不同取样条件及消解后不同处理方式等9种前处理方法进行试验.结果表明,采用离心前处理的样品能有效消除细小泥沙对总的影响,可反映出总真实值.针对含有细小泥沙样品,标准GB11893-89水样前处理步骤不能消除细小泥沙对总的影响,建议对其前处理部分进行细化.

  • 标签: 前处理 细小泥沙 总磷
  • 简介:安全生产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事关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事关党和政府形象和声誉。切实抓好安全生产,减少事故和伤亡,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权益,是科学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是科学发展以人为本核心的具体体现。只有安全的发展,才是可持续的发展,才是人民群众需要的发展,才是科学的发展。

  • 标签: 生命财产安全 突出 人民群众 科学发展 安全生产 社会稳定
  • 简介:环洞庭湖坡耕地氮流失是湖泊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原因.以环洞庭湖红壤坡耕地玉米为研究对象,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常规施肥(CK)、常规施肥+秸杆覆盖3000kg/hm2(A)、常规施肥+秸杆覆盖6000kg/hm2(B)、常规施肥+地膜覆盖(C)对玉米生长和面源氮流失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覆盖方式能够有效减少地表径流量和泥沙流失量,其中径流量较CK减少了18.7%~25.3%,而泥沙流失量减少了11.3%~24.5%.覆盖处理A、B、C氮总流失量分别降低33.6%、41.9%、48.3%;总流失量,覆盖处理A、C分别降低15.4%、21.6%,而覆盖处理B与CK相近.秸秆与地膜覆盖有利于玉米增产,秸秆与地膜覆盖不仅一定程度提高氮磷化肥肥效和肥料利用率,而且能减少农业面源污染.

  • 标签: 红壤坡耕地 农业面源污染 秸秆与地膜覆盖 肥料利用率 洞庭湖
  • 简介:结合2009年双胞旋沟藻赤潮现场调查无机营养盐和双胞旋沟藻细胞密度数据,在实验室条件下用批次培养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的无机氮、源对双胞旋沟藻生长的影响。固定氮源(NaNO3)浓度为160μmol/L,以Nat/2P04为源,氮比为12时,比生长速率最大为0.42d^-1;氮比为4.32时,细胞密度均能达到4×10^3~6×10^3cells/L;氮比为64和100时,对数期较短且最大细胞密度较低。固定源(NaH2PO4)浓度为5μmol/L,研究了3种无机氮源(NaNO3,NaNO2,NH4Cl)对双胞沟藻生长的影响。以NaNO3为氮源,氮比为4和8时对数期较短且最大细胞密度也较低,氮比为16时获得最大比生长速率(0.40d^-1)和最大细胞密度(6×10^3cells/L),氮比达到100时也未对细胞生长产生明显抑制;以NaNO2为氮源,氮比为64时比生长速率最大,氮比为20时获得最大细胞密度,氮比大于32时初期生长受到一定抑制;以NH4Cl为氮源,延迟期较长,氮比为12时比生长速率最大,氮比大于32时初期生长也受到抑制,氮比为64和100时细胞基本没有生长。综合以上结果可以发现,以NaH2PO4为源、NaNO3为氮源时双胞旋沟藻的生长情况取决于氮的浓度而不是比例。而以NaNO2和NH4CI为氮源时,氮源浓度超过一定值后会对双胞旋沟藻生长产生抑制。

  • 标签: 海洋科学 双胞旋沟藻 氮磷比 比生长速率 硝酸盐 亚硝酸盐
  • 简介:用O,O-二乙基硫代酰氯与4-氨基丁酸反应,合成了新型有机农药通用半抗原O,O-二乙基-N-(3-羧基丙基)硫逐酰胺酯(DENP),并进行了结构鉴定.然后采用碳二亚胺法将DENP与牛血清白蛋白(BSA)进行偶联,制备了通用人工抗原DENP-BSA,经鉴定,DENP-BSA结合比为12:1,适合进行动物免疫试验。

  • 标签: 有机磷农药 通用半抗原 通用人工抗原 合成 鉴定
  • 简介:本刊讯6月26日9时18分.山东淄博国林物流有限公司一危化品槽罐车在启扬高速姜堰路段失控,撞上路边护栏.侧翻冲下高速路。姜堰区安监局接到举报后.立即赶赴事故现场进行指挥抢救。

  • 标签: 槽罐车 高速公路 苯乙烯 翻车 山东淄博 事故现场
  • 简介:为研究超细聚苯乙烯微球粉体的燃爆特性,通过粉尘层最低着火温度测试装置、MIE-D1.2最小点火能测试装置、20L球形爆炸测试装置,对其最低着火温度、最大爆炸压力、最小点火能量(MIE)等爆炸特性参数进行测定,探讨了加热温度、点火延滞时间、粉尘质量浓度、粉尘粒径对粉体燃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超细聚苯乙烯微球粉尘层在350℃左右时会发生无焰燃烧,且加热温度越高,粉体粒径越小,粉尘层发生着火时所需的时间越短;当粉体质量浓度为250g/m3时,最大爆炸压力达到0.65MPa,质量浓度为500g/m3时,最大爆炸压力的上升速率达90MPa/s以上;随点火延滞时间增加,最小点火能表现出先缓慢减小再急剧增大的规律;随粉尘质量浓度增加,最小点火能逐渐降低,当粉尘质量浓度超过500g/m3后逐渐趋于稳定。

  • 标签: 安全工程 燃爆特性 聚苯乙烯微球 超细粉体
  • 简介:有机阻燃剂(OPFRs)逐渐替代了危害较大的多溴联苯醚(PBDEs),因此使得人类及其他生物更易暴露于这种有机物中。有研究表明,部分有机磷酸酯具有致癌性,因而使人们对其毒性的问题也日益关注。本文概述了有机阻燃剂的环境暴露水平,总结了近年来从体外与体内实验2个方面动物毒性效应的研究。目前研究发现诸多地区的大气、土壤和水体中的有机阻燃剂总含量水平相对较低;仅高浓度暴露才会对不同动物体造成一定程度的损伤,而远大于环境浓度的低浓度暴露几乎无损伤效应。最后,对有机阻燃剂毒性效应的未来研究重点进行了展望。

  • 标签: 有机磷阻燃剂 环境水平 生态暴露 毒理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