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9 个结果
  • 简介:在地方政府主导型模式支配下,我国民族村落景区化发展出现了资源主体、执行主体、参与主体和收益主体角色与功能错位的问题。由于项目资源及其实践过程被各种权力话语及其利益所绑架,民族村落景区化项目背离了国家促进民族社区发展和遗产保护的初衷,导致社区居民、社区信仰与空间被商业化,社区多重利益关系被重构,社区治理危机凸显。要使民族群体成为真正的受益主体并实现民族遗产的有效保护,就必须转变体制内执行和参与主体的主导性地位、赋权民族群体并重建其主体性地位、动员和修复民族村落的非正式组织,打破由行政性力量所控制的利益链条。

  • 标签: 扶贫与遗产保护 民族村落景区化 项目主体 受益主体
  • 简介:今天很高兴跟大家分享一个相对来说比较热门的话题,关于孝的话题。父母跟子女之间共处的关系大致有两种:第一,西方是一种单代的传递式,因此,西方人18岁以后,大致就要自己生活;第二,我们中国人不是这样的,我们是互补式的,就是我们抚养子女,子女长大之后要赡养父母,这是一个反向的关系。

  • 标签: 精神赡养 养子女 西方人 养父母 中国人
  • 简介:重庆人民都知道解放碑,它是山城的中央商务区,就像北京的王府井和上海的南京路一样,以繁华、热闹闻名于世。可是当代许多人都不知晓,在这片宏伟大厦的过去,解放碑建筑的位置上,曾经是抗战胜利纪功碑,而再往前这里矗立的是“精神堡垒”。

  • 标签: 精神 中央商务区 抗战胜利 南京路 王府井 建筑
  • 简介:春节是生活美的高潮,生活美的集中体现;是精神美的高潮,融汇了中国人民的思想感情和理想愿望,表现了中国的民族精神。更好地建设富有时代精神的节日文化,使我们的民族精神不断发扬光大。节日庆典源远流长,在三千多年中,节日文化不断丰富、发展、变化,但是,万变不离其宗,在这些传统节日中,融汇了中国人民的思想感情和理想愿望,表现了中国的民族精神,给予人民以极其深刻的影响。节日庆典是一个民族精神代代传承学习的最生动活泼的课堂,具有极大的民族凝聚力。

  • 标签: 节日文化 民族精神 物质文化遗产 精神美 生活美 时代精神
  • 简介:烈士纪念日,一个让子孙万代永远铭记的日子!去年的8月3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作出了重要决定,将9月30日设立为烈士纪念日。烈士纪念日的设定,对于培养公民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和社会主义道德风尚,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激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力量,都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 标签: 道德风尚 中国梦 集体主义精神 中央领导 民族复兴 民族精神
  • 简介:本文是笔者的"多民族国家建构视野下的游牧与农耕族群互动研究"系列论文之一。在系统梳理了双方关系的基础上,认为在中华大地上游牧行国体制与王朝藩属体系的第一次碰撞发生在秦汉时期游牧行国和王朝藩属先后实现游牧和农耕地区的"大一统"之后,两大政治体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碰撞是自然的结果,是两大政治体分布的空间和支撑其存在的具有互补性的经济基础所导致,而碰撞的结果则是匈奴游牧行国体制最终被王朝藩属体系所涵盖,成为王朝藩属体系的一部分,而匈奴族群的一部分也被融入农耕族群之中。

  • 标签: 匈奴 汉王朝 游牧族群 农耕族群 碰撞 重组
  • 简介:中华民族的道德观直接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价值追求和精神追求。这种追求是源于万千年的生活、生产的经验,在历史长河中逐渐认识、发展、完善、总结出来的。谈到价值,既有个人的价值,又有社会的价值。中华民族的社会价值就是稳定、和谐、生生不息、允执厥中,也就是中庸之道。个人的价值概括起来说就

  • 标签: 允执厥中 人性善 仁义礼智 一神论 坚信不疑
  • 简介:我敬重的文化老人萧乾.今年离世已经十六个年头了。1992年秋,我在北京探望一些文学前辈,谈起去萧乾、文洁若寓所,吴祖光老师说:“他俩接受了一个大任务,忙透,忙透,不过萧乾最热情好客,他可能不会给你们吃闭门羹。”

  • 标签: 萧乾 龙马精神 吴祖光 寓所
  • 简介:崧泽之美主要指崧泽文化特别是崧泽文化晚期各类器物在形制、造型、装饰、工艺、色彩和创意等方面独特的物质表征和审美旨趣。究其成因,一是生业进步使审美创作具备了物质基础和闲暇时间;二是没有强权压制的神崇拜为艺术创作提供了自由信仰和独立创意。崧泽文化神崇拜以陶器为主要载体,神的形象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直观物象;而良渚文化以琮、璧等玉器为主要载体,神的形象日益格式化和神秘化。环太湖地区龙首纹玉器的出现,是神崇拜载体材质由陶向玉转换的标志性事件,可视为划分良渚文化与崧泽文化的重要标尺和界缘。

  • 标签: 崧泽文化 崧泽之美 陶器 玉器 物质表征 神崇拜
  • 简介:中国古代史学通变精神的哲理基础是儒家经典《周易》的通变思维,《系辞下》将这一思维概括为"《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受此影响,历代史家都普遍重视以《周易》的通变思维来解说历史,由此形成为一种民族的史学精神。早在先秦时期,《左传》便开始以易解史,将《周易》的通变思维作为解说历史变动的重要依据。具有易学家学渊源的司马迁,深刻领会《周易》"长于变"的特点,最早提出以"通古今之变"为撰史旨趣,《史记》首创纪传体通史体裁,以原始察终、见盛观衰和承敝通变的眼光,来认识和把握历史的治乱兴衰之变,以历史学的形式彰显了《周易》的通变思维。《史记》以后的中国古代史学,无论是通史、断代史,还是史论之作,都普遍以《周易》的通变思维作为哲理基础,传承司马迁的"通古今之变"的撰史旨趣,在历史与史学的撰述与评论中重视体现通变的精神

  • 标签: 中国古代史学 通变思维 通古今之变 《周易》 司马迁
  • 简介:中国书法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涵了技法、审美到精神丰富的内容。汉字“以形示意”的特征,对中国书法文字字形演化和书写的形式有着重要的影响。“字势”、“笔意”、“形势”等形成了书法的形象基础。书法的高度抽象性决定了它的精神象征性,形成了“书如其人”的艺术理论,突出了书法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密切关联。

  • 标签: 字势 笔法 书如其人
  • 简介:中共七大所确定的政治路线是在全面抗战路线的基础上形成的,是对全面抗战路线的肯定和发展。人民主体价值观主要体现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人民群众是权力的主体,人民群众是利益的主体。中共七大政治路线中的人民主体观对于今天实现“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 标签: 中共七大 政治路线 人民主体观
  • 简介:城市精神的建设,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关键途径,是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的有力抓手。多年来,西宁市十分注重塑造和培育独具特色的城市内涵——西宁精神,并将其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弘扬紧密结合,给予了西宁精神在新时期以更多的内涵和价值。

  • 标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西宁精神 引领
  • 简介:自《敦煌古医籍考释》将《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收录其中后,一大批中医医史文献学者认定该书出自藏经洞,源于陶弘景。但从《辅行诀》一书一以贯之的五脏五味补泻、五行五味互含等主体学术思想考察,《辅行诀》不可能是源自陶弘景的藏经洞遗书。

  • 标签: 《辅行诀》 辨伪 学术思想
  • 简介:刘善群先生为我省首轮新编《宁化县志》主编,也是宁化本土客家研究的拓荒者和领军人,虽已届耄耋之年,仍笔耕不辍。他凭借多年研究地方志、客家学的深厚积淀,完成了60余万言的《宁化史稿》,全方位地记述了千年古县的悠久历史和客家祖地的灿烂文化.弘扬了时代主旋律.传播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展示了一名老方志工作者“为国记史、壮心不已”的高尚情怀。福建省委常委、秘书长叶双瑜读后撰文给予高度评价。本刊特予转载,以飨读者。

  • 标签: 客家研究 历史画卷 精神文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力作 方志工作者
  • 简介:“卢沟桥事变”之后,20世纪的中国进入到灾难深重的现实之中,被称为“抗战时期”的现实为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美术创作造就了一个内涵无比丰富的时代主题。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下,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存亡,“抗日救亡”很快就成了抗战时期唯一重要的社会主旋律。在此大背景下,抗战主题美术创作内容丰富,主题的变化所带来的审美上的变化,也给传统中国画的改良带来了历史的契机。1942年,《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简称《讲话》)发表,由此带来的美术创作中的新的题材和新的表现方法,使美术作品的整体面貌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不仅形成了革命美术的传统,而且影响到此后美术发展过程中的体制建设以及审美观的确立。

  • 标签: 抗战 版画 延安 讲话 新年画 革命美术
  • 简介:今年是抗战胜利七十周年,北京要举行大型阅兵,各地政府都在筹备着各种纪念活动,温州的青年志愿者早已行动,在寻访当年的抗战老兵,希望赶在他们即将谢世之前,还给他们应有的尊严和迟来的荣誉。温州的市民翘首期盼着能修复松台山抗战纪念碑,借此祭奠为抗日捐躯的先烈。

  • 标签: 抗战期间 精神 先民 元气 国家 故事
  • 简介:今年是万隆会议召开60周年。在近40年的外交生涯中,我曾两次被派往中国驻印尼使馆工作,前后长达八年之久。在印尼期间,我已记不清陪过多少国内代表团去万隆参观游览,而每次去万隆几乎都要去瞻仰当年“亚非会议”(又称“万隆会议”)的旧址。为了纪念历史性的万隆会议在此召开,印尼政府于1980年将会议旧址辟为“亚非会议纪念博物馆”。

  • 标签: 万隆会议 纪念 万隆精神 亚非会议 外交生涯 印尼
  • 简介:十八届届五中全会开启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征程,全会所提出的"十三五"时期国家发展的指导思想,具有深厚背景、深刻内涵、明确原则、科学的实施路径和步骤。本文就上述问题,谈几点认识。

  • 标签: 全面小康 决胜阶段 指导思想 科学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