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08 个结果
  • 简介:廷,原名郑先忠,字显臣,正安土坪人,生于道光五年(1825)冬月,系大宋敕封武略将军郑昌孙第二十六代元孙。一生从教,人品兼优,不鄙寒门,治教从严,深受人们钦佩。光绪七年(1882)57岁时被朝廷赐封为“恩进士”,赐名为“郑廷”。

  • 标签: 郑扬廷 郑先忠 中国 生平事迹 贵州
  • 简介:“一所学校要生存和发展,一定要有一种校园文化的定位。”作为教育人,我们该深思的问题是——我们的教育究竟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能适应这个社会的发展?办一所怎样的学校,才能跟得上时代的步伐?

  • 标签: 儒雅 崇尚 仁爱 校园文化 教育人 学校
  • 简介:文秀(农历1826年11月18日至1872年12月9日),字云焕,号百香。本姓杨,原名杨秀,保山金鸡村人。清末,云南回民起义的杰出首领。

  • 标签: 杜文秀 童年 中国 云南 生平事迹
  • 简介:大约是1966年2~3月,肺部手术后的父亲到无锡休养。后来听说,是上海市委书记柯庆施邀请他去的。路经上海时,张春桥还登门拜访,表现十分谦恭。在热情接待的背后,他们正在紧锣密鼓地做一件大事,策划着“部队文艺座谈会纪要。”

  • 标签: 周扬 市委书记 柯庆施 张春桥 座谈会
  • 简介:……我是遂昌人,属丽水地区,但老家却和衢县相邻,一向跟衢县有更多的联系。我的叔父每年要到衢州去出售家乡唯一可供买卖的木头,回来时常常用报纸包回一些日用物品。在这种旧报纸上往往有什么“金鼠牌”、“美丽牌”的香烟广告,画着时髦的仕女。我就剪下来贴在墙头上“欣赏”。这是我学画的“第一步”……

  • 标签: 版画家 杨可扬 生平经历 绘画风格
  • 简介:缪荃孙认为,《嘉定维志》等六种大典本是四库馆臣辑出而为《四库全书总目》失收者。这一观点在四库学及《永乐大典》研究者中影响颇大。事实上,《嘉定维志》应为大典本《维志》,并不是四库馆臣辑出的,而是阮元于嘉庆十四年冬在全唐文馆中辑出的,包括:《通州志》一本、《嘉定重修真州志》一本、《嘉泰广陵续志》一本、《宝祐惟志》六卷(两本)。这四种方志均为明初扬州府所属地区的方志,故均收于《大典》"扬州府"中。阮元从《大典》中将这四种旧志辑佚出来,以作为扬州府之宋代旧志。道光二十三年(1843),大典本《维志》因阮元家遭火灾而被焚毁。至于缪氏提到的其他五种大典本,可能多为四库馆臣私辑之大典本,而作为私辑之大典本,当然也不会被《四库总目》著录。

  • 标签: 大典本 《维扬志》 阮元 《永乐大典》
  • 简介:1937年秋,抗日战争爆发,大批进步青年和文化人奔赴延安投身革命,中共中央根据形势需要,决定从国统区选调一些在文化学术方面有较高水平与成就的党员干部到延安工作,以加强文教战线的领导力量.1937年9月,李初梨、何干之、艾思奇、周立波及周夫妇等12人到达延安,受到热烈欢迎.

  • 标签: 中的周扬 延安整风 整风中的
  • 简介:诗流传至今已经1000余年,由于时代久远和传抄失误,异文现象非常普遍。据郭在贻先生统计:诗异文有3500多处。~①笔者将《全唐诗》电子文本与中华书局1979年版本校勘后,统计诗中共有异文3571处。历史上有'千家注',在对异文的处理上,诸家版本不尽相同。本文选取了《全唐诗》版诗异文十余例,结合影响较大的几个诗版本,如

  • 标签: 异文辨析 杜诗异文
  • 简介:<正>一、少年生活国庠。广东省澄海县人,1889年4月30日生于澄海县兰苑村。父亲廷珪是一位秀才,以教书为生。祖遗沙田数亩,岁收一造,不足以糊口。五岁,父亲去世,生活更为贫苦。少入私塾,至16岁,读完《四书》、《诗经》、《礼记》,又读了若干诗和古文。是年夏,始学作经义(八股文)、策论。

  • 标签: 周恩来 中国留学生 传略 少年 学术思想 朱镜我
  • 简介:绵阳李祠赵义元李祠位于绵阳市东郊沈家村。祠背依富乐山,前邻芙蓉溪东津古渡,隔涪江与绵阳市区相望。这里“人家几户傍江村,水绕池边竹掩门。满地黄花秋色早,一龛同俸两诗魂。”为国内外仅此一处将诗仙李白、诗圣杜甫合祀一祠的纪念地。四川省人民政府1991年...

  • 标签: 李杜 杜甫 绵阳市区 抬梁式 文物保护单位 建筑面积
  • 简介:由上、下两篇构成的《清流文化与唐帝国》(其中有9篇论文)一书(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是陆教授在其论文基础上新推出的学术专著.这里边浸透的中心主题,就是在唐后期尤其晚唐五代军人弄权干政的“雄武”之风气弥漫朝廷上下(乃至全社会)的场域中,以文人、文官作为表征的“文”的气象,始终在那个纷争复杂的政治争衡中占据一个位置.

  • 标签: 唐帝国 文化 清流 北京大学出版社 中心主题 学术专著
  • 简介:、陈伯达早有交往陈伯达年轻时就喜爱文学,在上世纪三十年代他就与周有过交往。后来他们又先后到了革命圣地延安,依旧互相有所接触。全国解放后,又都是中共中央宣传部的副部长,虽然各自分工不同,但还是互相关照。

  • 标签: 周扬 陈伯达 交往 天津市 批判 招待所
  • 简介:此行益阳,为纪念母亲百岁冥寿。老一辈人过生日,兴的是农历。母亲诞生于丁未年正月十八,到今天整岁百年。

  • 标签: 母亲 周扬 父亲
  • 简介:一陆教授的《清流文化与唐帝国》一书,在出版之前就很受学界瞩目,笔者在该书出版之前,就曾经向人推荐过该书。因为之前看过相关论文,既深感概念思维之新,又颇多困惑。2016年出版之后,此书也一纸风行,成为学术畅销书。由于事先的很大期待,在拿到书之后,却有一点失望,这是因为该书并非新著,而只是之前的若干论文的合集。

  • 标签: 唐帝国 文化 清流 概念思维 出版 畅销书
  • 简介:银鎏金花卉童子杯盘一副宋诗中提到一种颇具巧思的酒器,——方一夔《以白瓷为酒器,中作覆杯状,复有小石人出没其中,戏作以识其事》:“彼美白瓷盏,规模来定州。先生文字饮,独酌无献酬。咄哉石女儿,不作蛾眉羞。怜我老寂寞,赤手屡拍浮。子顽不乞火,我醉不惊鸥。无情两相适,付与逍遥游。”“文字饮”,语出韩愈《醉赠张秘书》:“不解文字饮,惟能醉红裙。”

  • 标签: 酒器 金银 扬之水 宋元 文字 逍遥游
  • 简介:“高、饶事件”过去已半个多世纪,随着一些档案资料的披露与当年知情者的回忆文章面世,人们逐渐对这件曾震动党内外的大案有了更清晰、具体的了解。

  • 标签: 饶漱石 命案 回忆文章 档案资料 知情者 党内
  • 简介:一巴蜀文学的首次辉煌,是以司马相如、扬雄、王褒等为代表的汉代巴蜀赋体文学创作集团的崛起为标志。中国第一部系统的文学理论专著《文心雕龙·诠赋》把这一切概括为:"相如上林,繁类以成艳,子渊洞箫,穷变于声貌,子云甘泉,构深玮之风","并辞赋之英杰"。汉赋,是汉帝国恢弘壮大时代精神和时代文学主流的表现。"

  • 标签: 汉帝国 扬马 汉赋 理论专著 时代精神 于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