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05 个结果
  • 简介:首位华裔美国驻华大使骆家辉在访粤行程中,回到台山水步镇吉龙村祖居祭祖。在六叔公和家乡亲人的陪同下,美国驻华大使骆家辉完成了他将近6个小时的故土之旅。

  • 标签: 驻华大使 华裔美国 祭祖 家乡 山水
  • 简介:近日,受牙买加驻华大使丘伟基的邀请,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国际合作中心研究员兼国合华夏城市规划研究院执行院长吴维海博士、文化产业研究员曹洁雅、英文翻译张华等一行,与牙买加驻华大使丘伟基先生以及牙买加驻华参赞等会面。双方共同探讨国际荷文化产业园建设,以及基于一带一路倡议的中国和牙买加智库、企业和产业合作可能性和具体模式。

  • 标签: 驻华大使 国际合作 牙买加 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 文化产业园 城市规划
  • 简介:挪威驻华大使叶德宏先生愉快地接受了贵州省政府原副省长龙超云的邀请,于2003年3月19日至25日赴黔作为期七天的考察访问。大使随行人员有大使夫人叶卡琳女士(人类学家)、文化专员梅园梅女士;此外陪同大使考察的有国家文物局专家组成员、贵州生态博物馆项目领导小组组长苏东海先生,《中国日报》记者王姗姗女士。

  • 标签: 挪威 驻华大使 叶德宏 贵州 生态博物馆 考察活动
  • 简介:随着中国政府宣布撤离南京前往汉口和重庆,1937年11月22日美国大使离开南京前往汉口。由于南京尚有18名美国公民拒绝撤离,大使馆二等秘书艾奇逊、帕克斯顿和武官助理罗伯茨上尉留在南京大使馆,负责处理日常事务及与国务院保持通讯联系。12月7日艾奇逊认为他们已为留在南京的美国人做了能做的一切,并将自己的住所留给美国人在危急时刻使用。12月9日,光华门等地爆发战斗,艾奇逊等一行于下午3时离开南京市区,登上停泊在下关江面的帕奈号撤离南京。以下一组电报①报告了其间南京的情况和发生的事件以及他们亲历帕奈号遭受到轰炸的全过程。

  • 标签: 美国驻华大使馆 艾奇逊 南京 日军轰炸 帕奈号
  • 简介:安溪籍的新加坡商界名人庸裕.是一位成功的实业家.更是一名杰出的社会活动家。他致力于架设友谊之桥,促进中国与新加坡、印尼关系的发展.成为中国印尼复交的幕后人物,被誉为“民间大使”。

  • 标签: 大使 民间 社会活动家 幕后人物 新加坡
  • 简介:离郑和下西洋600周年越来越近,各地以郑和航海为主题的节庆盛典,宛如一场场正在拉开帷幕、激情上演的大戏,“你唱罢来我登场”,都想搭上郑和这趟百年一遇的“宝船”。

  • 标签: 郑和航海节 太仓市 历史文化 文化资源
  • 简介:受命西使1932年6月,风尘仆仆的郭泰祺踏上英伦的国土,开始了长达10年的驻英外交生涯。此次出使欧洲,与郭泰祺早年的外交阅历有不可分割的关系。郭泰祺,字保元,号复初。1888年初出生于湖北省广济(今武穴市)。在本世纪初的留学浪潮中,郭泰祺也是远赴美国的学子之一,他先在马萨诸塞州汉普顿中学和威里斯顿中学渡过了中学阶段,然后到宾夕法尼亚大学攻读政治学学位,后来获得奖学金进入该校的研究院学习社会学,最终获得硕士学位。1912年3月,郭泰祺回到国内,当年就加入了国民党,并很快就加入了湖北都督黎元洪的幕府,成为他的一名秘书。1913年郭泰祺跟随黎元洪到北京任职。1916年黎元洪继任总统,郭泰棋担任

  • 标签: 郭泰 英国外交部 南京国民政府 英国政府 汪精卫 日本侵略
  • 简介:<正>值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四十周年之际,中苏两国领导人在北京会晤,使中断三十年之久的中苏两国关系正常化,这不仅符合两国人民的利益和愿望,也有助于维持世界和平与稳定,是值得庆贺的。它使我们联想到四十年前曾为中苏友好作出重大贡献的我国首任驻苏大使——王稼祥。王稼祥,安徽省泾县人,1925年留学苏联,先后在莫斯科

  • 标签: 王稼祥 毛泽东 中华人民共和国 莫斯科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斯大林
  • 简介:八年前,我突然接到中联部寄来的一封信,打开一看是李一氓同志逝世的讣告,既未讲追悼会的日期,也没有让我去北京送别的意思,实际上就是一张通告,但我继续往后看,在另一张纸上印着他感人肺腑的遗言:“我的后事从简.只称一个老共产党人,不要任何其它称谓.不开告别会和追悼会.火化后我的骨灰撒在淮阴平原的大地上.”我最崇敬的一位老共产党人、师长、导师,就这样永远地、平平静静地离开了人间!李一氓同志的一生,是光辉的、战斗的一生.他是我们党内已为数不多的大革命前入党的资深革命家.北伐战争的,他与周恩来、郭沫若同在北伐军政治部共事;大革命失败后参加了南昌起义;瑞金时代,任国家保卫局执行部长;长征路上,任特种营教导员;抗日战争爆发,临危受命新四军秘书长,协助叶挺同志组建新四军;解放战争中转任苏皖边区政府主席;新中国成立后,他一直从事外事工作,先后担任国务院外事办公室副主任、中联部副部长,是我国最早派驻国外的“红色大使”.陈毅同志曾赞誉他是“党内少有的大知识分子”.

  • 标签: 纪实文学 短篇 中国 李一氓 革命家
  • 简介:<正>一九八六年十二月五日至七日,法国新任驻华大使皮埃尔·贡巴尔先生、文化参赞包和蒂先生、科技参赞瓦莱先生一行在国家教委外事局欧洲处处长张保庆陪同下访问了武汉大学。在访问期间,贡巴尔大使一行参观了法语系、标本楼和分析测试中心等单位。大使向法语系、数学系师生发表了演说;刘道玉校长、齐民友副校长、傅建民副校长等校领导会见了贡巴尔大使,并进行了正式会晤。校外事处、法语系、法国问题研究所、数学系、经济学院、法学院等

  • 标签: 大使 文化参赞 副校长 外事局 国家教委 预备班
  • 简介:<正>图片上的建筑是位于南京鼓楼西南侧的原日本驻华大使馆(南京国民政府时期)。该建筑现已不复存在。1935年5月,这里由日本驻南京总领事馆升格为日本驻中国大使馆。从此时到1938年1月,中日间历次外交冲突,都与这幢建筑有关。我们先从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日本首任驻华大使到任说起。1935年6月14日上午,南京鼓楼至国府的沿途增加了警岗,由一辆礼车、两辆随从车组成的车队,驶出

  • 标签: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 蒋介石 日本政府 大使馆 互派大使 政府外交
  • 简介:1961年-1963年的中美大使级会谈为两国政府在敌对状态下的沟通对话提供了秘密渠道。双方探讨了打开僵局的各种可能性,就一系列问题交换了意见,建立了私下会晤的机制。美国大使进了中国使馆,国务卿和助理国务卿同中国外交部长在公开场合握手谈话。1962年夏蒋介石企图反攻大陆,中美及时沟通交底,化解了这场危机。但台湾当局继续干扰中美接近。美方试图从释放美囚、放宽禁运、交流互访等小问题入手,先易后难地逐步缓和关系。中方坚持先解决美国干涉台湾这一根本问题,才能解决其他问题。这段会谈虽无突破性进展,但在紧张而脆弱的中美关系中起了摸底和缓冲作用,为后来'小球转动大球'的戏剧性转折做了铺垫。北京大学历史学系

  • 标签: 中美大使级会谈 中美关系 卡伯特 台湾当局 中美会谈 老挝问题
  • 简介:<正>新加坡《联合早报》1990年5月份在“人物追踪”栏内载文介绍蒙古人民共和国驻美首任大使宁木道时写道:宁木道离开大草原,到华府担任第一位蒙古驻美大使,他的赴美第一任务是要物色一间房宅作为大使馆之用。美国在1987年与蒙古建交。随着55岁的宁木道破天荒地出使美国,蒙古已不再那么孤立了。同样可贵的是宁木道不象一般外交家那般拘泥虚礼,因此具有特别的亲和力。宁木道希望美国能给予他的国家更多的认可,尤其希望能通过蒙古外交部长与美国国务卿贝克的

  • 标签: 蒙古 驻美大使 新加坡 木道 载文 人民共和国
  • 简介:中国外长李肇星在两会“中外记者招待会”上回答记者提问时说:“我认为历史认识应该是一种强大的进步力量,而不应该成为拖后腿的包袱,真理往往是最朴素的,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就是最简朴,最实在的解决问题的办法。”他更引述自己在日本古都京都效外的一所寺庙看到的题字“大道无阻拦”来申论中日关系:“中日两国人民世世代代友好下去,这就是一条康庄大道,它的发展是任何力量都不能阻挡的。”对于日本记者关心中心的崛起对日本既是机遇,也是威胁,中日该如何处理双边关系,李肇星首先强调近来中日关系的改善是“双方共同努力的结果来之不易,值得共同珍惜”。

  • 标签: 日本记者 驻华使馆 中外记者招待会 公使 中日两国 中日关系
  • 简介:这两枚“大德国宝”镍币,是当年德国侵略者占领青岛时发行的。壹角币直径21.4mm,厚1.4mm,重4g;伍分币直径18.5mm,厚1.5mm,重3g(见封2)。镍币正面上方皆书有“青岛”二字,珠圈内直读“大德国宝”,下方则是:“每十枚当大洋壹元”与“每二十枚当大洋壹元”字样;背面主要图案是头顶皇冠、脚踩铁锚的雄鹰——当是德意志帝国的国徽,雄鹰头部二侧分别有“10CENT”和“5CENT”的面值,雄鹰尾部清楚地模压出“1909”阿拉伯数字,告知人们该币发行于上世纪的1909年,距今正好100周年。

  • 标签: 国宝 感悟 德意志帝国 阿拉伯数字 侵略者 雄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