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6 个结果
  • 简介:本文针对在"乾隆大阅甲"修复过程中所涉及到的种种问题进行了详细地分析和论述,深入探讨了对文物修复原则的理解,同时,列举实例阐明国内、外的文物修复惯例和要求.在遵循文物保护的基本原则--"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前提下,制定出修复方案,得到了满意的修复效果.最后,在理论探讨与实际修复的基础上,得出这样一个结论:要综合考虑所修文物的时代、文化背景和传统习惯等,并结合现代科学技术与手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目的是体现文物的三个价值.对于修复标准来讲,是没有绝对和唯一的,一件文物的修复只有最适宜的方案,而无标准方案.

  • 标签: 乾隆大阅甲 文物 修复原则 不改变原状
  • 简介:文物是人类历史的遗存,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发展、变化的实物见证。换言之,文物是具有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的一种特有的物质形式。同其它物质一样,随着岁月的流逝,自然条件的变化及人为因素的破坏,都会对文物造成或多或少的影响,甚至危害其生存。文物保护修复工作的目的就足为了更好地保存、恢复文物的艺术和历史原貌,保护其艺术、历史及科学价值,

  • 标签: 文物修复 理论概述 意大利 人类历史 人类社会发展 艺术价值
  • 简介:2000年1月1日,香港康乐及文化事务署正式成立。文物修复组为此署直属单位,和香港历史博物馆、香港文化博物馆同级。文物修复组的领导职务称为总馆长,另设2名馆长,工作人员共30人左右,拥有13个专门修复实验室,分布在各个博物馆建筑中。

  • 标签: 香港 文物保护 文物修复 博物馆
  • 简介:我们的祖先对于金属的认识和应用是相当早的。据传说,曾与黄帝大战过的蚩尤是第一个冶炼金属并且用来以制造兵器的人;黄帝也曾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大约在原始社会后期,我们的祖先就对铜有了一定认识。古文相传夏禹铸“九鼎”,虽未得到可靠的实物证据,但夏代已有铜器是没有问题时。

  • 标签: 铁质文物保护 文物修复 保存条件 腐蚀性 潮湿度
  • 简介:一九七六年冬,我省在新干县出土了一批珍贵的西周青铜器,由于年代久远,加上南方水酸土湿,致使这些青铜器大都已被氧化,而且体形较大,又多砸成碎块。为了抢救这批古代文物,给科研提供资料,我们接受了修复这批青铜器的艰巨任务。在领导和同志们的支持、帮助下,我们认真学习了叶付主席关于科学工作要有“攻关”精神的指示,坚定了完成这一任务的信心。在工具少、材料缺、条件差的情况下,我们以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土法上马,用了短短两个月时间,就修复了大部分青铜器。修复这批青铜器的简单过程是:(一)先将器物的许多碎片洗刷干净,摊放在地面凉干,然后根据这许多碎片的大小、胎质的厚薄、颜色的深浅,铜质的好坏,花纹的不同等等,

  • 标签: 古代文物 胎质 凉干 一九 周青 业务水平
  • 简介:  受内蒙古蒙元文化博物馆的委托,我有幸负责并参加了在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举办的中服饰的修复与陈列工作,在这里主要介绍展览品中对鹰纹织金锦大袖袍、鹦鹉纹织金锦辫线袍和绫地云龙织金胸背辫线袍的服饰工艺及修复的体会.……

  • 标签: 工艺修复 服饰工艺 织金锦
  • 简介:陶器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我们的祖先很早就对陶瓷器有着深刻的认识和广泛应用,这点从现代考古发掘出土的众多陶瓷器文物与历史文献记载中得到证实。陶器多在700℃至1000℃烧制而成。在众多的新石器遗址及墓葬中,大量出土了各类陶器以及陶器残片。并发现了烧制陶器的窑址,如陕西西安的新石器时期半坡遗址、四川大溪(现属重庆)新石器时期遗址,以及河南的龙山等地方,都大量出土了不同形制和纹饰的陶器。

  • 标签: 文物保护 陶瓷器 新石器时期 技法 修复 半坡遗址
  • 简介:1996年10月30日(农历九月十九日),福建省福鼎市太姥山风景区白云寺中的太姥娘阁修复落成。该阁位于太姥山绝顶摩霄峰上,始建于唐乾符年间,距今已有1300多年。千百年来太姥娘阁是闽北太姥山景区的标志性建筑,声播海内外。明、清时期,该寺曾被府、县衙门授权管理太姥全山,下辖天门、一片瓦、国兴、白马、金峰、圆潭、上下叠石等22座寺庙,是我国佛教临济宗太姥山派的祖庭,在东

  • 标签: 太姥山 修复 标志性建筑 授权管理 风景区管理 福鼎市
  • 简介:居庸关位于关沟南段。关沟从南口至八达岭长约17公里。居庸关南券城距关沟南口6.5公里,距八达岭10.5公里。关沟南口,东西两山相距不足200米。从南口向北,东西山距离逐渐变大。在距居庸关南券城1公里处,东西两山距离变短,不足百米。再向北,两山距离又变宽,便能看清居庸关关城全貌。环顾关城四周,只见山堂宽阔。西有金柜山,东有翠屏山。

  • 标签: 居庸关 长城 文物保护 中国 地理位置 修复工作
  • 简介:金沙遗址出土的农具木耜,是商代末期先民们的遗物,在中国考古出土的古代农具中十分罕见,对研究金沙遗址古代居民的生产、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金沙遗址 出土 修复 保护 古代居民 农具
  • 简介:乌当协天宫位于贵阳市乌当区东风镇老场坝东北隅,祀关羽。因明代神宗(万历帝)加封关羽为“协天护国忠义大帝”,故民间对“关帝庙”、“武庙”又称“协天宫”。协天宫始建于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乾隆四十八年(1783)及嘉庆七年(1802)均重建,有碑记存宫内墙壁上。解放前改作乌当小学校舍,解放后东风乡政府在此办公。中共贵阳市委宣传部于1991年拨款将破旧的殿宇修复,改作“东风镇精神文明活动中心”。现为贵阳市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标签: 贵阳市 乌当区 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关帝庙 乌当协天宫
  • 简介:通过素面夹砂红陶瓮修复的实例,介绍了意大利文物保护修复的理论与方法,从中可以领略到中意两国在文物修复原则和方法上的迥异之处.

  • 标签: 保护 修复 陶器
  • 简介:<正>被誉为我国“城市中的森林公园”的宜宾市翠屏公园目前正在维修唐代石刻“千佛岩”。“千佛岩”又名“千佛台”,位于宜宾市翠屏山“哪吒行宫”的右侧。这座唐代石刻佛像群,镌刻有佛象一千零四尊,每尊高一尺。这些佛像雕刻细腻,造形生动,神态各异。由于年久失修,千佛台已经破烂不堪。为了保护名胜古迹,发展旅游业,宜宾市建委和翠屏公园决定分两期工程修复,还将新建千佛亭、晚钟

  • 标签: 宜宾市 佛像 石刻 哪吒 翠屏山 森林公园
  • 简介:老君洞原名混元石粱殿,位于山西省临汾市浮山县城南5公里的张庄乡梁村,始建于唐武德二年(619年),明嘉靖甲子岁重修,至明万历三年完工,是我国比较少见的石梁殿,1957年被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图一)。

  • 标签: 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规程 修复 石刻 山西省 人民政府
  • 简介:2000年,成都市新都区文管所在整理历年来抢救性发掘中出土的陶片时,发现上世纪80年代在三河镇马家山砖厂出土的一批陶片象是一组陶车马俑残片。经考古专家和文物修复工作者初步判断为一组陶车马俑残片,且损坏很严重,残存陶片数量很多。经多次邀请省内外文物修复保护专家共同研究,

  • 标签: 出土 发掘 考古 东汉 马车 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