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89 个结果
  • 简介:,文体的基本结构单位;也是韵文(诗、词、曲及其它)的基本结构单位。律诗,格律化的五七齐言体;律词,格律化的长短句体。律诗、律词之格律化,首在其“”的格律化——规范为“律”。

  • 标签: 格律化 律诗 律词 长短句体 齐言体 韵文
  • 简介:<正>无、埤中和“勾践之航”是与古越国史有密切联系的三个地方,但因年代久远,史迹湮没,文献记载疏略以及自然面貌改变等因素,它们的确切地点至今已不清楚。笔者近来曾去古越腹地进行现场踏勘。现拾掇归乘,草成此文,拟对上述三地作些探索。一、关于无的方位及其南缘“无”之地文献多有提及,其中以《国语》的记载最早,“勾践之地,南至于无”三国吴韦昭注日:“今诸暨有无亭是也”。诸暨是一块有着悠久开发历史的地方,《越绝书》云:“诸暨大越”,可见这是古越族早期活动的地区。将《国语》所记与《越绝书》相印证,“无”其地当在诸暨境内。那么,究竟它在诸暨的哪里呢?我以为应在今诸暨县境南部的牌头镇或其附近,理由如下:

  • 标签: 诸暨 勾践 会稽 越国 绍兴 《国语》
  • 简介:<正>吴是江南的土著民族之一,其国家的建立与周人有些关系。太伯、仲雍奔吴后,建立起吴国,“太伯端委,以治周礼”,把周人的一些典章制度带到了江南。吴开始同周人有了某种程度的直接联系。到仲雍的曾孙周章时,“武王克殷,求太伯。仲雍之后,得周章。周章已君吴,因而封之”,“列为诸侯”。从此,吴同新建立的周王朝有了越来越密切的政治联系。第一,吴作为周的诸侯国,臣属于周室,与周王朝有着各种政治联系。

  • 标签: 政治关系 公元前 左传 诸侯国 周王朝 政治目的
  • 简介:<正>《敦煌变文集》卷八所收道兴《搜神记一卷》,是与干宝《搜神记》和《稗海》本《搜神记》不同的又一种《搜神记》。不过仔细探究起来,若干蛛丝马迹表明,它和《稗海》本《搜神记》存在着某种联系,而和干宝《搜神记》则全不相干。本文考证道兴《搜神记》故事的来源,也略及少数与它同源的类似故事及受它影响而产生的故事。为了条理清楚,我们对《敦煌变文集》所收道兴《搜神记》的各段故事加编了序号,并根据主要人物的名字加拟了标题。

  • 标签: 孝子传 太平御览 搜神记 史记 东观汉记 三国志
  • 简介:“九因”是陈那逻辑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在完全可靠的科学基础上提出的一套独创性的分析方法。九因说的基本思想依据因与同品、异品的关系.归纳出困的所有情况,作为分析基础。然后对每一种因进行具体分析,从中筛选出正确的因,揭示出因明推理的本质;通过九困的分析找出哪些是错误的因,揭示出错误因的根源。九因的理论是科学的,方法是严密的,为因明推理提供了可靠的基础。“九因”是陈那的《正理门论》、《集量论》、《集量论释》(陈那的自注)、《因轮论》等论著里论述过的。

  • 标签: 逻辑问题 错误 科学 推理 情况 独创性
  • 简介:在首届修志任务全面完成之际,省、市人民政府分别以陕政办发[2000]131号和咸政办发[2001]36号文件,要求各地继续认真开展地方志续修工作,以推动全省地方志事业在21世纪健康、顺利发展。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地方志编纂工作的通知》(国办发[1996147号)中“地方志每20年左右续修一次”的规定,结合《成阳市地方志工作12年规划纲要(1999-2010))的安排,现就我县续修地方志工作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 标签: 地方志工作 续修工作 修志 地方志事业 编纂工作 成阳市
  • 简介:中共十六大报告对新世纪新阶段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作了全面部署,向全世界展现了我们党坚持改革开放、与时俱进的良好形象。十六大报告是统一思想,凝聚人心的旗帜,是万众一心共同奋斗的纲领。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四次提到宗教问题和宗教工作,这与历届党的代表大会的政治

  • 标签: 甘肃 宗教工作 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民主政治 社会主义
  • 简介:本文针对中的一向为学者所忽视的标点问题,重申了中华书局标点本正确读法.作者结合睡虎地秦简、九店楚简等简牍资料,指出这句话是战国时期奴隶买卖的反映.推翻学术界长期信奉的郭沫若先生的周奴隶买卖说,为一书的断代问题提供了积极的帮助,同时作者还指出此处的'货贿'一词在先秦时期特指金玉类贵重货物,而非一般商品的通称.

  • 标签: | 货贿
  • 简介:<正>竹林七贤是魏末晋初的七位名士.东晋初年孙盛著《魏氏春秋》,称谯郡嵇康“与陈留阮籍、河内山涛、河南向秀、籍兄子咸、琅邪王戎、沛人刘伶相与友善,游于竹林,号为七贤”.较早将竹林七贤事迹撮集成专书的,有东晋戴逵所著《竹林七贤论》.戴逵字安道,谯国人,少博学,善属文,能鼓琴,工书画,性不乐当世,常以琴书自娱,多次拒绝朝廷征辟,事见《晋书》本传.《隋书·经籍志》著录有“《竹林七贤论》二卷,晋太子中庶子戴逵撰”.该书《旧唐书·经籍志》和《新唐书·艺文志》亦

  • 标签: 竹林七贤 《世说新语》 《太平御览》 文献价值 《艺文类聚》 《事类赋注》
  • 简介:<正>楚墓葬制之研究,是了解楚人习俗或丧葬礼制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有的同志已从墓葬特点、随葬器物的组合、葬具等方向进行了一些综述和探讨。笔者阅后,很受启迪,试图通过楚人墓地分布、墓坑排列、墓葬结构等方面,再谈点肤浅的意见,就教于同志们。一、楚墓地分布与排列湖北江陵、当阳赵家湖、湖南长沙、河南信阳、浙川等地的楚墓调查和发掘资料表明,楚人墓地的分布和排列大多数是有规律

  • 标签: 楚墓 江陵 葬制 随葬器物 战国时期 墓葬结构
  • 简介:本文通过对《颜氏家训》和司马光《家范》两者的篇目设置、关注重点、治家原则以及家族命运的担忧与期望诸问题进行讨论,分析中古家训的社会价值,借以阐释中古社会历史发展的趋势特征。

  • 标签: 《颜氏家训》 《家范》 治家 礼制 社会变迁
  • 简介:<正>在四川境内,发掘战国晚期的墓葬时,往往都会出土一些“巴蜀式”的铜器。这些铜器,特别是铜兵器,在形态、装饰、图案、使用方法及功能诸方面都与同一时期中原地区出土的铜器存在着明显地差别。我们先后对成都罗家碾、新都马家乡、成都枣子巷、峨眉符溪、绵竹清道和犍为罗城等地战国晚期墓葬中出土的铜器进行了最主要的合金元素——铜、锡、铅的含量分析

  • 标签: 新都 巴蜀 战国晚期 青铜器 分析结果 出土
  • 简介:明代户部尚书的任职情况大致可以反映出有明一代270余年的国家政治状况。通过对明代最高统治者在户部的用人政策、户部尚书的籍贯分布、任职情况与结局等问题进行分析,揭示出明代户部机构权力虽较历代有所扩大,但亦是在有限的范围内展开的。同时明代在户部的用人政策与现实之间的差距、户部尚书任职的短暂以及他们大多不得善终的结局,也暴露出当时的政治体制中存在的问题。

  • 标签: 明代 户部尚书 任职情况 结局
  • 简介:1975年发掘的北京昌平白浮墓地是继房山琉璃河遗址之后北京地区西周时期又一次重要的考古发现。由于地处周燕文化北部边陲与戎狄文化交界地域。所以关于该墓地时代和性质尚存异议。笔者在学习发掘报告和相关研究成果时略有心得,撰此小文以求专家评判。

  • 标签: 白浮墓地 北京 昌平地区 中国 文物考古 族属讨论
  • 简介:缙云县位于浙江中南部,面积1503平方公里,1999年人口43万,1996年《缙云县志》列姓212个,其中祖居姓氏110个以上。20世纪90年代以来,各姓氏相继纂修宗谱,迄今修成者计有100部以上,这就是本文所称的新谱。相对于此,清末、民国期间的宗谱即为旧谱。

  • 标签: 缙云县 中国 浙江 谱系学 历史发展
  • 简介: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经济快速增长,2000年国内生产总值(GDP)达到了6036亿元,人均GDP达到了1.37万元以上,比广东高4.5%,居全国各省区的首位,如果将上海、北京、天津包括进来,则居全国第四位。

  • 标签: 中国 浙江 诚信 经济发展 信用教育 信用等级
  • 简介:<正>江陵李家台四号楚墓的一件漆木盾,形制规整,盾身绘以装饰图案和以鸟为主题的写实画,为历来楚墓出土的木盾之冠。盾反面在饰有龙纹装饰的大部空白处,绘群鸟集游,孔雀是其中主要的鸟群。作者用青绿、黄、红等色和绘画技巧,表现了五种不同的鸟类形态,特别是以匀细线条和泼辣简炼的笔法,绘孔雀身着翠绿色,头饰长寸毛,细颈、隆背和闪尾开屏展现光耀的羽毛和钱形斑纹的特征,无不具有真实生动、活泼之感。群鸟分别以行走姿势身朝不同的方

  • 标签: 面分析 装饰图案 孔雀 绘画技巧 纹装饰 类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