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1 个结果
  • 简介:我今天要讲的是司马迁的一篇非常有名的文章《任安书》,又叫《任少卿书》,少卿是任安的字.我们读这篇《任安书》的目的是什么?如果大家以后有兴趣去读《史记》,那么这篇《任安书》将为我们敲开《史记》的大门.我们今天常讲中国有五千年文明史,这个话的依据在哪里?依据在于《史记》.因为《史记》是从五帝写起,而不是从三皇写起,也不是从夏商周写起.

  • 标签: 《报任安书》 生死观 《史记》 儒道 先秦 司马迁
  • 简介:本文通过梳理历代学者对古碣石山位置的多种论述与考证,以古地质运动的"燕山隆起"为支点,弄清了"禹渎"的存在及大致走向,确证古碣石山即今河北昌黎县北之碣石山。更多还原

  • 标签: 碣石 碣石山 禹渎 燕山隆起
  • 简介:埃及法老简称法老。是古埃及国王专有的称呼,而在长期由军人掌权的现代埃及.人们则将这尊称送给了那些铁腕执政的首脑人物。继纳赛尔、萨达特、穆巴拉克之后,埃及又出现了一位“法老”.此人就是不久前就任埃及总统的前军方领导人塞西。拥有四十五年军龄的塞西原本是一个知名度不高的军界强人。尽管他年过六旬,却仍被视为埃及少壮派军官的典型代表。他虽然没有显赫的战功和骄人的履历,但深谙政坛处世之道,懂得审时度势,且勇于杀伐决断。

  • 标签: 古埃及 法老 总统 军事 穆巴拉克 处世之道
  • 简介:<正>1975年3月,我结束了为时21个月的知青生活,作为所在区随县环潭区首批两个(另一个是刘春发)"亦工亦农"2人员之一,被任命为随县环潭区河武公社党委副书记。当时按每月37.50元给我们发工资,其中20元交生产队记工分,年底参加生产队分配,17.50元作为生活费。由于我所在的生产队分值不高,年底分配时,扣除粮、棉、油实物折款后,基本上没有什么现金分配。也就是说,当时的"亦工亦农"干部,月工资也就是17.50元,仅够住村下队吃派饭时付给农户的饭钱。这种农不农、干不干的身份一直维持到1977年底才正式转为国家干部,吃上了财政饭,定行政25级,月工资37.50元,其中粮贴2.50元。

  • 标签: 现金分配 国家干部 亦工亦农 知青生活 刘春发 阶级敌人
  • 简介:《尔雅》是训释古代名物的字典。其中《释天》专门训释天文星象等。其第一条一般被句读为“穹苍,苍天也”。其肇始於东汉李巡《尔雅注》,後人邢呙《尔雅疏》、郝懿行《尔雅义疏》、王阖运《尔雅集解》、尹桐阳《尔雅义证》等皆同。今人胡奇光、方环海《尔雅译注》,李传书整理的《尔雅注疏》(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王世伟整理的《尔雅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也都是如此句读。

  • 标签: 北京大学出版社 上海古籍出版社 《尔雅》 《尔雅注》 《尔雅疏》 2010年
  • 简介:本文主要考察、旧《九域志》成书时间及古迹部分来源。通过梳理北宋修订《九域志》的情况,认为《元丰九域志》之后并无的官修《九域志》成书。《新定九域志》是后人将古迹掺入《元丰九域志》所成,时间为12世纪中期,古迹来源于黄裳提议、强渊明续修未成的部分资料。、旧《九域志》由清人开始区分并成为学界共识。另馆臣撰写提要底本与四库底本并不一致,四库本《元丰九域志》实为《新定九域志》。

  • 标签: 元丰九域志 新定九域志 古迹
  • 简介:很多杭州人也许不知道,被称为“中国最后一位古典诗人”的陈三立安息地就在九溪牌坊山。据郑逸梅《艺林散记》记载,1936年,英国伦敦举行国际笔会,邀请中国代表参加。当时派了两位代表:一是胡适之,代表新文学,一是陈三立,代表旧文学。但当时陈三立已经84岁高龄,最终没有成行。作为中国旧文学的代表者,陈三立显然是无愧的,但与他代表的这个“旧”字相反,他其实是一个颇具创新思想的人。

  • 标签: 陈三立 古典诗人 创新思想 旧文学 中国 胡适之
  • 简介:强调"满洲之道"的"清史"试图以满族的民族性来证明17世纪清王朝的成功,未能意识到社会生产力和经济发展的决定性作用,明显违背了社会发展基本规律;未能真正理解"汉化"等概念,错误解读满族与中华民族、清帝国与中国之间的关系。其本质在于争夺清代历史研究的国际学术话语权,力图使清代历史"去中国化",具有潜在的分裂中国的意图。

  • 标签: 新清史 满洲之道 汉化 中华民族认同 去中国化
  • 简介:天有三宝日月星,官有三宝清慎勤。自古以来,人民一直深情地呼唤、推崇清官好官,期望当官的清廉、谨慎、勤勉。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政治家把清慎勤三者当作为官的箴言。晋武帝司马炎对大臣说:“为官长当清、当慎、当勤。修此三者,何患不治乎?”宋人吕本中《官箴》云:“当官之法,唯有三事:曰清、曰慎、曰勤。”清初名相蔡就是这样的一位清官好官,他官德人品才学政绩俱佳,堪称清慎勤的典范。

  • 标签: 春秋战国时期 《官箴》 政治家 司马炎 晋武帝 吕本中
  • 简介:在许多海岛游的旅行者心目中,巴厘岛或许是个早已成熟的度假胜地。然而,随着越来越多新鲜玩法的推出,在复活节的节日气氛中,让这个海岛赋予了许多趣味。

  • 标签: 复活节 巴厘岛 玩法 度假胜地 节日气氛 旅行者
  • 简介:中国古代马球运动的源流,一直是体育史研究者关注的问题.此文采用二重论证法,主要借助新发现的民间收藏的汉代“打马球画像砖”进行考证分析,与文献资料相互印证,尽量弥补材料之间的缝隙,并从图像到文化,推断汉代人的娱乐与竞技生活状态,进而证实视觉图像中东汉马球的技术形态和马球盛行的可能性.

  • 标签: 东汉 画像砖 马球
  • 简介:宋代《马氏墓志》以小篆书刻,在近代出土的近万方古代墓志中极为罕见,文辞优美,书法精良。退出实用领域的篆书在宋代再次陷入沉寂,书史所记宋代篆书家皆文辞简略,墓志书法既可弥补宋代篆书存世资料之不足,为研究宋代篆书及宋代布衣书法家王寿卿的书法提供第一手资料,也可作为临摹范本,有极高的书法价值。

  • 标签: 新见 宋代 墓志 篆书
  • 简介:算筹是中国古代用来记数、列式和进行各种数与式演算的工具。它是用粗细、长短基本一致的小竹棍或小木棍(也有骨头、玉石、金属、象牙)制成的,又称为筹、策、算子等。算筹是古代中国独创的、最有效的计算工具,它不仅能进行数(整数和分数)的四则及开方运算,还能表示许多复杂的内容,用算筹进行的计算就叫筹算。

  • 标签: 新莽 泉布 算筹 记数法
  • 简介:本文具体阐释了“中国梦”所蕴含的思想对群众史观理论的拓展,从而为全党正在进行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提供了理论资源。文章认为,“中国梦”所提出的“三个共享”思想深化了个人与集体关系的理解,是对群众史观理论深度的拓展;“中国梦”所内蕴的与“世界梦”的互动合作,共存共荣,是对群众史观理论宽度的拓展;实践“中国梦”所坚持的“以人为本”、“民生为大”原则,是对群众史观理论高度的拓展。

  • 标签: 中国梦 群众史观 新拓展
  • 简介:南社是在新文化运动冲击下,从原先以保存国魂保存国学为目标、传统文化根柢深厚的南社成员中,分化出一部分人,接受新文化思潮和白话文运动,与保守国学传统、坚持使用文言的多数人划清界线,将南社改组成一个社团,但继续使用南社旗帜。实际上,南社延续着南社的血脉,是南社别出一枝。它的骨干队伍、活动方式、基本思想保留了原南社的传统,只是适应新时代,增加了引纳新潮的内涵,使用语体(白话)文。南社正是要赶上新文化运动的步伐跟同前进。南社由南社“孵化”而来,它对南社,不是废除,而只是改组,在新时代继续南社的生命。南社成立后,南社没有消失。南社在南社历史上的进步意义即在于此。

  • 标签: 南社 新南社 柳亚子 新文化运动
  • 简介:本文在追溯智该法师师承关系的基础上,纠正了《长安发现唐智该法师碑》一文的某些结论。文章认为,智该法师是隋末唐初著名的义学高僧,他虽曾讲习唯识经论,但与唯识宗开创无关。智该葬在终南山椴梓谷,其碑出土在白塔寺,这一切表明他是一位三阶教信奉者。

  • 标签: 隋唐佛教 智该 义学 三阶教
  • 简介:史善应墓志近年出土于西安,墓志描述了一位在历史上几乎湮没的东突厥王族人物的真实人生,同时为深入了解隋唐之际中原王朝和突厥的关系提供了最真实的资料。史善应作为突厥沙钵略可汗的孙子,其墓志对突厥世系的记载补正了文献中的许多讹误。史善应生长在中原,前后参加了隋炀帝出征高丽、流亡江都、随唐太宗征讨王世充等事件,成为初唐政治史上重要的胡族人物。其墓志中对中国历史上族际流动乃至族群凝聚和国家认同的描写值得注意,志文体现出对英雄祖先和华夏认同既统一又相背离的印记,这种民族血统和文化授受上的矛盾性,构成了墓志在历史记忆和情节诠释上的特色。只有把握个人在家国转折中的命运,才能理解在墓志文字背后隐藏的真实历史片段,从而真正进入墓志书写的世界。

  • 标签: 唐代 东突厥王族史善应墓志胡汉关系
  • 简介:随着信息科技的飞速发展,数字化多媒体技术出现并日益发展,新技术带动了媒体的发展,让博物馆文化传播也有了全新的概念。本文从新媒体技术与博物馆整合的必然性、媒体在博物馆展示中的作用、媒体展示技术的定位与“尺度”等三个方面展开论述,试图讨论在媒体技术的指引下,如何重新认识并定义博物馆,如何更好地发挥博物馆价值,发挥数字化博物馆优势,使博物馆建设更加符合时代需求,更加贴合大众需求。

  • 标签: 新媒体 数字化博物馆 文化传播
  • 简介:1973年,河北省定州八角廊村西汉中山怀王墓出土了一批竹简,内容丰富,其中有《文子》,存简277杖,内容多与今本相同,但也有少量不见于今本的佚文。过去有人怀疑《文子》出于后人的伪托,这枇汉简的发现,证明《文子》是一部可信的古代典籍,是研究战国秦汉时期道家思想的重要资料。

  • 标签: 竹简 秦汉时期 《文子》 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