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洛克(Baroque)是起源于17世纪意大利的一种建筑和装饰风格。“巴洛克建筑的本质特征是涂绘性……而涂绘的建筑则是通过它呈现出来的样子,即运动的幻觉,来制造效果。”’它富于动感、自由、繁杂、富丽,且具有不确定性。巴洛克的出现与反宗教改革运动密切相关,罗马教廷的特伦托会议(TheCouncilofTrent)加强了教会对宗教美术的控制,

  • 标签: 建筑风格 巴洛克 动感 宗教改革运动 旋律 装饰风格
  • 简介:《相信表演:认知视野中的戏剧具身》是洛克特尼茨将认知科学运用于戏剧研究的新成果。她认为,理性往往导致怀疑,而通过具身的直觉和领悟容易建立起信任。她还指出,戏剧表演和欣赏需要借助身体,虽然常常涉及离奇的情节,但容易建立起信任感。她列举了四部典型的戏剧展开讨论:莎士比亚以《冬天的故事》对抗怀疑主义,斯托帕德用《滑稽模仿》挑战相对主义,韦坦贝克把《为了我们的家园》作为对付冷漠和不信任的手段,考夫曼将《33个变奏》视为超越死亡之绝望的杰作。

  • 标签: 具身 信任 戏剧
  • 简介:本文介绍了A·W·伊顿对于艺术的女性主义哲学的观点,指出了艺术的女性主义哲学核心问题,阐述了性(sex)与性别(gender)的不同之处,以及两者在艺术创造和艺术接受中的影响作用,对于今天的艺术的女性主义哲学研究仍有借鉴意义。

  • 标签: 艺术的女性主义哲学 性别 差异
  • 简介:1653年2月23日晚上,法国波旁王朝宫廷内灯火通明。在一个能够容纳3000多人的巨型大厅内,管弦乐团、歌唱家和芭蕾舞演员正在举行一次长达13个小时的演出。在演出最高潮的部分,身穿金黄色衣服的一个少年闪亮登场,光芒四射,让全场观众哗然。这个象征着希腊太阳神阿波罗的少年,正是法国国王路易十四。从此路易十四以“太阳王”的称号统治法国多年,在他领导下17世纪的法国成为横扫欧洲大陆的强国。

  • 标签: 法国 巴洛克 音乐会 演绎 理性 路易十四
  • 简介:阿尔瓦·阿尔托建筑哲学的价值内核是人道主义原则,地域性特色及过程哲学思想亦是其创作中的关键理念。本文通过对阿尔托建筑哲学形成渊源的追溯,在此基础上结合部分作品分述其建筑哲学的三种维度,以期证得阿尔托既置身现代主义又超乎其上的独立精神,从而为我国当下的建筑事业提供些许启示。

  • 标签: 建筑哲学 阿尔瓦·阿尔托 人道主义 过程哲学
  • 简介:电视剧《安居》以北梁棚户区改造的真实事件为创作蓝本,叙述对象不再拘囿于微观的家长里短,而是以宏观视角阐释安居工程的时代意义,用一种自下而上的叙事方式书写民生百态、基层形象与和谐中国,展示出具有哲理意味的民生关怀、公私辩证法与"不拆"哲学

  • 标签: 《安居》 民生工程 基层形象 辩证观 “不拆”哲学
  • 简介:一部作品耐人寻味的关键,在于作曲中实现的独特而符合时代精神的完美性。巴赫的《C大调前奏曲》由于形式上的“高贵的简单”成为音乐史上难以超越的经典,古诺的改编实际上与原作本质相悖,成为了“伪劣艺术品”。20世纪上半叶,经历了浪漫主义的“独创性危机”,作曲家“沉默”了。他们致力于从过去寻找突破口,“新古典主义”兴起。艾夫斯、巴托克、欣德米特再次从巴赫《C大调前奏曲》中寻找灵感,由于他们的独特个性特征,使各自的作品在巴赫作品的基础上完成了完美的“弑父”,成功摆脱了巴赫的影响,从而形成对其的误读、评论和疏离,建立起富有个性特征的音乐作品。这是20世纪上半叶的精神诉求,他们通过成功地超越前辈,完成了自我话语更新。

  • 标签: 互文性 误读 影响的焦虑 独创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