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15 个结果
  • 简介:这是一篇发表于1970年的文章,但直到21世纪之后的十多年里,仍被反复转载收录在美国舞蹈人类的诸多论文集中,也是此专业研究方向的重点必读材料。在先声夺人的题目下,作者没有就芭蕾谈芭蕾,而是用大量篇幅追溯人类和舞蹈学对于舞蹈的认识分歧,并厘清概念和观念,以西方第一人称的口吻从本质上展开自我批判,使读者能够意识到知识系统内谬误观念的传衍。针对舞蹈人类在中国的舞蹈理论研究中方兴未艾的局面,我们在借鉴文化人类方法论做舞蹈研究的时候,如何用批判性思维来解读文献材料,如何避免调查材料成为理论注脚,如何以人类的视角重新审视既往的舞蹈理论及其背后的观念,同时与中国的舞蹈理论研究互文观照,这篇文章都能给出很深的启发。西方舞蹈学者在对原始舞蹈和民族舞蹈的概念理解中带有欧洲中心主义的观念,导致在对研究对象的阐述和分析中有很多谬误,也影响了舞蹈学者看待舞蹈世界的眼光和判断。这篇文章就是想为沟通搭桥。本文的目的就是矫正观念,重新审视舞蹈,从文化内部的逻辑推理,得出“芭蕾是民族舞”这样的结论。

  • 标签: 人类学者 舞蹈学者 原始舞蹈 民族舞蹈 民间舞蹈 芭蕾舞
  • 简介:《戏剧人类》一文是尤金尼奥·巴尔巴(EugenioBarba)为他与罗马大学教授尼古拉·萨瓦莱斯教授合著的《戏剧人类辞典》(Routledge,1993)写的导言,其中表达了他所从事的戏剧人类研究的一些重要观点,显示了当代戏剧研究和实践的进展。巴尔巴是我们这个时代一位真正的探索者,他的事业历经艰难,在这个物欲横流的世界里,表现出一种精神和理想。他在丹麦的赫尔斯特伯(Holstebro)小镇领导着他的戏剧人类国际学校(ISTA),不懈地传播自己有关戏剧的独特体验、见解、方法和实践。他和他的同事们的工作吸引了全球戏剧人的关注。巴尔巴认为戏剧人类的研究重点在表演的行动方面,但他并不研究如何通过身体动作描绘对象或者叙述过程。他研究纯粹的身体;研究那种非描绘、非表现状态下的身体魅力;研究身体动作视象的生命力;研究“以最小限度的动作最强烈地表现出来的生命之美”。他对表演者身体行动的论说,本质上与造型艺术极为相似。我们常常看到对当代造型艺术模糊、晦涩、苍白的论述或说明,而尤金尼奥·巴尔巴以明晰的语言提出了基本概念、原则,甚至是训练方法。我认为他的工作不仅仅启示戏剧和表演,同时也阐发了当代造型艺术中一些极为重要的方面。他的研究深切而充满实践的精神,值得我们这些从事造型艺术的人去思索。这就是我,一个从事舞台造型创作和教学的人,对表演者和导演尤金尼奥·巴尔巴感兴趣的因由。

  • 标签: 造型艺术 身体动作 人类学研究 大学教授 戏剧研究 国际学校
  • 简介:芝加哥菲尔德博物馆的唐仲英中国馆于2015年才正式开馆,但是它对中国文物的收藏和研究历史却已经超过百年——目前展出的350件展品,是从它收藏的近四万件中国藏品中甄选而来,其中绝大部分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杰出的德裔美国汉学家劳费尔在四次东方探险中搜集而来。本文追朔了劳费尔对中国的4次探险和他对中国文化的深沉迷恋,及其所秉持的文化相对主义文化人类收藏观对其收藏的影响。

  • 标签: 劳费尔 菲尔德博物馆 人类文化学 收藏观
  • 简介:伊万·勃拉迪主编的《人类诗论》的第十章题为《寻求经验——评斯坦利·戴蒙的人类诗作》,乃是诗人丹·罗斯(DanRose)阅读了人类兼诗人戴蒙(StanleyDiamond)的第一本诗作《图腾集》(1982年)后,在采访他的基础上写就的书评。全文共两节,第一节标题为“环境”,这里选择的是第二节,中译文的正题是原来的小节标题。前此,我俩曾经译出伊万·勃拉迪为这第十章加的按语(“诗:探索人类作品的表现手法”,刊载于《诗探索》1996年第4期,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勃拉迪十分精辟地指出:“看来认识他者与永远无法成为他者的矛盾是不能用科学来详尽解释的。”我们以为,不论对于比较文学还是人类,他者与自我的关系始终是个焦点,上面这样一种认识论和观察视角都是很值得重视的。

  • 标签: 诗论 经验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2年 1996年 人类学家
  • 简介:文化人类自学科形成之始就在关注异文化社会中的舞蹈事象,随着文化人类自身的成长,不同的理论流派也形成了不同的研究视角,收获了不同的研究成果。然而正是这些早期的文化人类对舞蹈的逐渐深入的研究,才为舞蹈人类的诞生提供了坚实的学科研究基础。

  • 标签: 舞蹈 文化人类学 巫术 机能主义 结构机能主义
  • 简介:影视人类重新建立了文化的新的介绍、理解、诠释的方法,影视民族志也完全形成了不同于超文本(hypertext)形式的民族志。由于共有人类的提倡,反馈法(feedback)也成为了文化人类传统田野调查方法。然而,影像总是某一社会空间、某一社会场景的时间性凝固,因而在拍摄者、被摄者、观摩者三方总会引发怀旧·乡愁情绪,在工业化迅猛的今天,即便是较短的时间差距也会引发怀旧·乡愁。怀旧·乡愁一方面对趋向同质化的社会变化存在反作用力,但是同时,怀旧·乡愁自身也体现出了一个逐渐趋同的复杂过程。

  • 标签: 影视人类学 共有人类学 怀旧·乡愁
  • 简介:戏剧人类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它有自己的学术理论构架,也有新的研究方法.它常常与那些人类生活中最为重要的文化事项联系在一起,并对人类生活、生产发生着作用.同时,由于新方法的介入,也使戏剧研究产生新的成果.

  • 标签: 戏剧 人类学 文化
  • 简介:本篇文章主要从两本不同作者笔下有关音乐人类的书籍进行对比:一本为艾伦.帕.梅利亚姆著、穆谦译、陈铭道校的《音乐人类》,由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一本为管建华著的《音乐人类导引》,由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本文从对比的角度来分析这两本书各自的特点,并表述笔者得出的一些个人观点。

  • 标签: 音乐人类学 梅利亚姆 管建华
  • 简介:近年来,藏族影视作品频繁地出现在大众视野之中。创作者除了寄情于藏区风土人情.同时也将藏人家的狗——藏獒也拉进了大众的视野里。以影视人类的角度解读藏族影视作品.从形象构建、起源说、现象论、文化误读等方面对藏獒文化进行影视人类阐释。剖析影视创作者主客位视角,得出“你我”场域差异结论;解读影视作品中的象征符号,推理藏区的文化变迁;描述纪录片中的民族志影像,反映藏区真实文化景象;借用艾柯符码,深描藏族物质文化变迁;列举麦茨语义组合,深描藏族社会结构变迁;阐释视听语言符号,深描藏族精神文化变迁。进而更有效地把握藏人与藏獒的关系解读.甚至认知藏族文化的深刻影响,这也是21世纪更决促进民族融合与民族团结的有效途径。

  • 标签: 影视人类学 藏族文化 深描 藏獒
  • 简介:图像文化人类志是用静态的影像表述、研究、分析人类文化的一门新的学科,它是人类影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影视文化人类的一个重要的分支学科。人类用图像文化人类志的方法论表述、研究、分析人类文化已经有极为悠久的历史和丰富多彩的实践。但我们对图像文化人类志理论和方法论的探讨却极为薄弱。图像之于文化人类的意义和功能有四个方面:一是建立了文化人类的历史影像天空;二是成为独立地记录、研究文化人类的影像手段;三是帮助人们进行文字文本的文化人类研究;四是可以进入摄影展览的领域,形成图像文化人类研究和展示的新方式。

  • 标签: 影视文化人类学 图像文化人类学志 历史 意义和功能
  • 简介:傣族舞蹈作为傣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历史的产物,也是时代的产物;它直观而又含蓄地再现了本民族的物质生产生活、民族性格、风俗节庆、传统习惯、宗教信仰、思想情感、价值追求等,以"形而下"的舞蹈形态表征"形而上"的、神圣的精神世界。分析研究傣族舞蹈不单是为了解傣族文化的渊源与特质,更是提升文化自觉、保持人类文化多样性的必要方式。

  • 标签: 艺术人类学 民族民间舞 傣族舞蹈
  • 简介:<正>按照时下流行的观念,“人类是对人类群体变化规律进行比较研究的科学。它是以人类群体间的共性和相异性为研究对象并加以描述、分析、解释的独立学科。它不仅对人类的起源及其演变过程进行全面研究,而且对生活在地球上每个角落、各种自然环境的人类

  • 标签: 人类学 文化概念 文化精神 象征符号 当代人类学 人类群体
  • 简介:对戏剧的人类研究把戏剧这种人类行为还原到活生生的人类生活场景中去,让我们从人类生活的多维联系中把握它的意义。戏剧人类把展演及功能放在重要位置,着重研究人类用戏剧这种活动来“干什么”,之后才确定戏剧这种艺术“是什么”。这展演,不单单指剧本内容的舞台呈示,也不单单指台上演员的肢体表演,而是指台上和台下、演员和观众之间互动交流的情境化实践,它构成了我们理解戏剧意义的关键。人类通过让戏剧回归搬演场景也就是回归人类活动本身,加深了我们对戏剧本质的认识,拓展了我们对戏剧意义的把握。

  • 标签: 戏剧 人类学
  • 简介:本文从葫芦到陶器、葫芦崇拜到葫芦仙境、洪水神话的生殖意象、葫芦文化圈等4个方面对中国葫芦文化作了人类的审视和解读。

  • 标签: 中国 葫芦文化 人类学
  • 简介:民间木版年画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艺术形式,梁平木版年画是西南地区重要的年画样式。本文以艺术人类的方法对其产生、发展、传播过程中的文化环境进行解读,为木版画的保护和传承提供一定的示范。

  • 标签: 梁平年画 艺术人类学 保护与传承
  • 简介:舞蹈号称艺术之母。它是以人类特有的生理体质为基础,在音乐、服装、道具、灯光等营造的氛围中用肢体语言表现人类文化的艺术。与其他文化艺术一样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反映。具体来说舞蹈又不是一种孤立的文化现象,它融合在某一民族集团的社会生活中,是那一族群独特的人体叙事。严格讲只有人类才拥有舞蹈,其他任何动物包括与人类最接近的灵长类动物都不可能拥有真正意义上的舞蹈。

  • 标签: 舞蹈艺术 人类学 肢体语言 社会生活 生理体质
  • 作者: 佚名
  • 学科: 艺术
  • 创建时间:2009-09-04
  • 简介:  关键词 人的形象 文化 人本主义 设计,既通过人类中人本主义来更加深刻地来认识设计中的人本主义,是哲学人类人本主义的延伸

  • 标签: 中的人本 人本设计 人类学中的
  • 作者: 佚名
  • 学科: 艺术
  • 创建时间:2019-01-01
  • 简介:  关键词 人的形象 文化 人本主义 设计,既通过人类中人本主义来更加深刻地来认识设计中的人本主义,是哲学人类人本主义的延伸

  • 标签: 中的人本 人本设计 人类学中的
  • 简介:20世纪60时代以来,人类们开始反思自己的基本分析概念,受后现代主义、后殖民主义、女权主义和政治经济学的影响,这一学科的整体,尤其是在艺术研究方面,出现了一些新的视角,如表征与艺术—文化体系,艺术收藏、本真性与挪用,全球化和艺术界,艺术与身份认同等问题。对艺术纯粹性和自主性的主张提出严肃质疑,并探索新的地域和新的惯例,认可艺术在当下主要的社会经济进程中的作用,这些研究对于艺术人类做出了重要贡献。

  • 标签: 表征 艺术文化体系 全球化 艺术界 身份